眉批孟子

眉批孟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孟子
  • 先秦
  • 儒傢
  • 注疏
  • 思想
  • 哲學
  • 古典文獻
  • 學術
  • 文化
  • 眉批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二者乃相為錶裏,不可分割。因此,孔學是孟學的原泉,而孟學是孔學的滙注。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山海經異聞錄》 捲一:開篇與昆侖之謎 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便孕育瞭無數瑰麗奇絕的傳說與神話,它們如同散落在曆史長河中的珍珠,閃爍著神秘而誘人的光芒。《山海經異聞錄》並非一部簡單的地理誌或博物圖鑒,它是一部跨越時空的史詩,一次對上古洪荒世界的深度探訪。本書的敘事綫索,以一位隱匿於世的方士——玄虛子的口述為引,鋪陳開來。 故事伊始,玄虛子隱居於秦嶺深處一處名為“雲夢澤”的秘境,他耗費數十年心血,以近乎偏執的毅力,搜集瞭散佚於各地的竹簡、殘帛以及口頭流傳的巫祝之辭,試圖重構那個在曆史記載中模糊不清的“大荒”時代。 本書的第一部分,著重描繪瞭世界的起源與昆侖神山的恢弘景象。作者並未采取創世神話的宏大敘事,而是通過描繪早期人類對未知力量的敬畏與探索,來展現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昆侖山不再僅僅是玉皇大帝的居所,它被塑造成一座連接人界與神界的“生命之柱”。山上有九層天梯,每一層都棲息著不同的靈獸和族群。書中詳細描繪瞭“開明獸”的威嚴,它擁有九個頭顱,卻並非凶殘的看守者,而是掌管天地法則的智者。 玄虛子通過其獨特的“靈視”能力,記錄瞭昆侖山腳下“不死國”的奇異風俗。那裏的居民長壽,卻因缺乏對“終結”的認知而陷入一種永恒的平庸。這種對生命本質的探討,為後續對“道”與“德”的追尋埋下瞭伏筆。 捲二:神祇的變遷與人族的崛起 隨著敘事的深入,本書開始探討上古神祇體係的更迭。與後世儒傢所推崇的倫理綱常不同,上古的神祇體係充滿瞭野性和混沌。誇父追日的故事被賦予瞭新的解讀:誇父並非愚昧的挑戰者,而是一位試圖將“時間”的概念強行植入混沌世界的先驅者。他的隕落,象徵著秩序對無序的初步勝利,但這種勝利也帶來瞭對自由的某種束縛。 書中花費大量筆墨描繪瞭黃河、長江源頭的奇特部落。例如,在西北的荒漠中,存在一個以“影”為食的“幽靈部”,他們不信光明,隻在月食之夜舉行祭祀。玄虛子對他們的描述,充滿瞭觀察者的冷靜與剋製,避免瞭簡單的道德批判,而是探討瞭環境如何塑造文明的形態。 人族的崛起,被描繪成一個充滿血淚與智慧的融閤過程。其中,對“刑天”形象的重塑尤為引人注目。刑天被描繪成一位不屈服於任何既定秩序的反抗者,他的戰鬥並非為瞭私利,而是為瞭捍衛“獨立意誌”在天地間的存在。他的每一次揮舞乾戈,都在為後世的個體自由開闢空間。作者巧妙地利用古老的圖騰和象形文字,還原瞭那個時代的人們如何通過“命名”來掌握世界的力量。 捲三:異獸譜錄與環境哲學 《山海經異聞錄》的精髓,在於其對“異獸”的細緻描摹。但這裏的異獸,並非簡單的怪物,它們是自然法則在特定地域的具象化體現。 例如,書中詳盡記錄瞭“九尾狐”的生態習性。它並非魅惑人心的妖精,而是一種具有極強環境適應能力的生物。其九尾的形態,象徵著它能感知和調和九種不同屬性的自然能量。當棲息地環境發生劇變時,九尾狐的尾巴會自斷以適應新的平衡,這是一種殘酷而高效的自然選擇機製的體現。 書中還齣現瞭“鰩魚”的記載,這種生活在深淵中的生物,它的鱗片能夠吸收和儲存世間一切的“噪音”,當它浮齣水麵時,會釋放齣一段絕對的寂靜,據說聆聽過這段寂靜的人,能夠窺見宇宙的初始之聲。 這種對異獸的哲學化解讀,體現瞭作者超越“物種”概念的境界。他認為,天地萬物皆是“道”的不同錶現形式,萬物皆有其存在的閤理性,即便是最凶殘的饕餮,也是對“欲望”這一原始驅動力的忠實呈現。 捲四:巫術的衰落與理性之光的萌芽 在故事的後半部分,玄虛子將目光投嚮瞭巫術的衰落與早期哲學的興起。他記錄瞭一位自稱為“稷下先生”的智者,他試圖用邏輯和推理來解釋那些曾經被神靈壟斷的自然現象。 稷下先生並非否定神靈,而是主張“敬畏而可探究”。書中有一段關於“雷霆”的討論,巫師認為雷霆是上天的憤怒,而稷下先生則引導人們觀察雲層的聚集與電荷的積纍,試圖將神秘事件納入可理解的範疇。 這種轉變,在作者筆下並非一場簡單的“科學戰勝迷信”的敘事。相反,玄虛子錶達瞭一種隱憂:當所有的神秘都被解釋後,人類是否會失去對“未知”的敬畏,從而變得自大和盲目? 《山海經異聞錄》的結尾,並未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或終結。玄虛子在記錄完最後一個關於“人麵鳥”的傳說後,似乎也耗盡瞭心神。他將記錄封存在一個由青銅和白玉鑄成的盒中,並留下讖語:“見此書者,當知天地之大,人心之微。順自然者生,逆自然者亡。” 本書的行文風格古樸凝練,夾雜著大量擬古的語言和對早期文字的考據,但其核心思想卻極具現代性——對自然、對生命、對秩序與混沌的永恒思辨。它是一部關於探索的百科全書,也是一麯獻給遠古世界的迴響。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光政


  齣生時地:民國32年(1943年)新竹縣竹東鎮。

  學曆:客傢私塾、南投縣埔裏國小、史港國小、埔裏初中、新竹縣立一中、颱灣師大國文係、政大中文係、政大中文所碩士班。

  經曆:外務員、育達商職、中興中學、明誌工專、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美國密蘇裏大學交換教授、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國學新探》主編。

  著作:《梁僧寶之等韻學》、《如何校訂錯字》、《如何校訂彆字》、《高中國文資料匯編(六冊)》、《指事篇》、《轉注篇》、《會意篇》、《說文解字索引》、《段注說文聲韻校勘》、《廣韻四聲相承之係聯》、《美國遊學日記》、《美國漢學一瞥》、《生命的樂章》、《眉批論語》。
 

圖書目錄

讀孟示益(代序)

第一篇梁惠王001
梁惠王(上)(共七章) 003-013
梁惠王(下)(共十六章) 014-026

第二篇公孫醜027
公孫醜(上)(共九章) 029-041
公孫醜(下)(共十四章) 042-053

第三篇滕文公055
滕文公(上)(共五章) 057-068
滕文公(下)(共十章) 069-080

第四篇離婁081
離婁(上)(共二十八章) 083-096
離婁(下)(共三十三章) 097-110

第五篇萬章111
萬章(上)(共九章) 113-123
萬章(下)(共九章) 124-134

第六篇告子135
告子(上)(共二十章) 137-148
告子(下)(共十六章) 149-160

第七篇盡心161
盡心(上)(共四十七章) 163-178
盡心(下)(共三十八章) 179-195
 

圖書序言

讀孟示益(代序)

  1 仁義至上論。
  2 主張與民同憂樂。
  3 王道取代霸道。
  4 章章皆一氣嗬成,可作為範文。
  5 對話精彩生動。
  6 譬喻入木三分,發人深省。
  7 正氣凜然,不畏權勢。
  8 揣本知言,鞭闢入裏。
  9 中庸之道的維護者。
  10 提倡人性本善。
  11 不得已而辯。
  12 崇古賤今。
  13 重視法統。
  14 尊孔。
  15 重視生態的平衡發展。
  16 反戰,愛和平。
  17 具幽默感。
  18 釐清不為與不能。
  19 思而後行,避免蠻乾。
  20 民生與教育並重。
  21 國傢的大小不重要,百姓的幸福纔是關鍵。
  22 邦交有道: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
  23 暴君可誅。
  24 百工各有專傢,唯獨政治無專傢可言。
  25 治政要以民意為依歸。
  26 藏富於民則國強。
  27 活下去,就有預想不到的機會。
  28 天意難測,人意可期。
  29 時勢造英雄,易;英雄造時勢,難。
  30 天時、地利、人和是成事的三要件。
  31 專長有主副,樣樣通,無異樣樣鬆。
  32 自主命運,何必怨天尤人。
  33 重農勵商,絕不抑商。
  34 輕稅或無稅,萬民之願。
  35 愛心充塞,是政治的最高藝術。
  36 人皆有仁義禮智的端苗。
  37 職業雖無貴賤之分,慎擇則有其必要。
  38 知過好善,樂莫大焉。
  39 潔癖無異孤芳自賞而已。
  40 人和勝過天時與地利。
  41 不食嗟來之食。
  42 事實勝於雄辯。
  43 悔過勝於指責。
  44 時保綽綽有餘裕。
  45 喪葬貴盡心,厚薄因財而異。
  46 師齣有名。
  47 君子勇於改過認錯,小人善長掩飾文過。
  48 孟子是頂天立地的偉丈夫。
  49 孟子太過泥古。
  50 萬般皆可待,民事不可緩。
  51 賢君必恭儉禮下,取於民有製。
  52 委屈求全,枉尺直尋,玉碎瓦全等,孟子不為也。
  53 當官不礙為君子,取之有道。
  54 環境影響學習至大,君側攸關治政尤深。
  55 惡君不見,亂邦不入,以免一身腥。
  56 行善要速,易失良機。
  57 孟子認為政治乃一治一亂,印證中外曆史,未必正確。
  58 至清至潔,可能喪失免疫力,若稍打摺扣,反而沒病。
  59 人治兼法治,始剋完美。
  60 真理常在老生常談之中。
  61 為政不難,不得罪於權貴。
  62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63 不仁者是無可救藥的。
  64 要怎麼收獲,就看怎麼栽。
  65 自暴自棄,上帝也救不瞭。
  66 誠是上上策。
  67 老者安之,可以安邦定國。
  68 聽言觀眸,可以透視人心。
  69 恭儉無法僞裝。
  70 道濟天下。
  71 易子而教,不傷親情。
  72 大孝養誌,小人口體之養而已。
  73 德高望重者方能矯正君心之非。
  74 不期而遇的毀譽難持久。
  75 無的放矢,使不得。
  76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77 強調尊師。
  78 凡人但求溫飽,有誌之士力求絃外之音。
  79 萬物皆須傳宗接代,人可以無後嗎?
  80 仁義禮智樂有其玄之又玄之處,孟子化虛為實。
  81 事親重於天下,謂之大孝。
  82 種族和時間無關成聖的要件。
  83 好行小惠,難以持久。
  84 君民互動,好來好去。
  85 殺戮能免則免。
  86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87 聖賢們同中有異。
  88 詩經與春鞦,乃一脈相承。
  89 則固因循,反對創新發明。
  90 弔喪,不茍言笑,切忌趁機攀交情。
  91 君子存心愛敬而不妄。
  92 求富貴利達務須取之有道。
  93 交友貴知心,不仗勢。
  94 比較法與譬喻法有其盲點,不如用歸納法與演繹法。
  95 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
  96 專心緻誌,始剋有成。
  97 兩刀論何其危險,不妨多重選擇。
  98 生命誠可貴,尊嚴價更高。
  99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100 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101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多方摺磨之。
  102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103 放牛班亦是一種教育方式。
  104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105 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106 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107 其進銳者,其退速。
  108 春鞦無義戰。
  109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10 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111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12 聖人百世之師也。
  113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114 君子之言,不下帶而道存焉。
  115 說大人則藐之。
  116 君子返經而已矣。

圖書試讀

梁惠王(上)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①!不遠韆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眉批】好個無禮的國君,孟子時年不過五十三歲而已,竟被視為「老傢夥」
 
,不敬到如此地步,焉得忠藎之臣,梁國覆亡,亦可知矣。
 
【注】①老傢夥。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傢、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韆乘之傢。韆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傢。萬取韆焉,韆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眉批】孟子理直氣壯,衝口而齣,氣勢逼人。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徒費口舌而已。可見理直氣壯未必妥,極易惹反感,反而礙事,何妨理直氣和,樂為聽者接受。
 
【注】①厭、饜古今字,飽也,足也。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鴈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雲:『經始靈颱,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①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②鹿攸伏,麀鹿濯濯③,白鳥鶴鶴④。王在靈沼,於⑤牣⑥魚躍。』文王以民力為颱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颱曰靈颱,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黽。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⑦曰:『時日害⑧喪,予及汝偕亡。』
 
民欲與之偕亡,雖有颱池鳥獸,豈能獨樂哉?夜
 
【眉批】範仲淹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夜,乃脫胎於此。
 
【注】①不預設時間。②母鹿。②肥也。③白也。④於、鳥、嗚古今字,此當贊嘆詞。⑤滿也。⑥《尚書》篇名。⑦何也。

用户评价

评分

《眉批孟子》這本書,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發現的。當時我剛讀完《論語》,覺得意猶未盡,想繼續深入瞭解先秦諸子的思想,而《孟子》自然是繞不過去的一座高峰。市麵上關於《孟子》的版本眾多,有的晦澀難懂,有的過於淺白,始終找不到一本讓我覺得“對瞭”的書。直到我看到瞭《眉批孟子》,它的名字就吸引瞭我——“眉批”,這讓我聯想到那些古人讀書時,在書頁邊緣留下的智慧火花,那是多麼生動的思想碰撞和個人解讀啊。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正文部分清晰易讀,而最讓我驚喜的是那些“眉批”。它們並非簡單的注釋,而是作者以一種非常親切、甚至有些“碎碎念”的語氣,對孟子原文進行解讀、引申,有時候甚至像是跟孟子在對話。這些眉批有的直擊原文的精髓,有的則會聯係當下的社會現象,提齣自己的思考,讓人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反而像是和一位博學而風趣的長者一起讀書,時常會心一笑。我特彆喜歡其中一段,孟子講到“仁者無敵”,作者的眉批並沒有直接解釋“無敵”的字麵意思,而是舉瞭一個發生在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生動地說明瞭“仁”在人際交往中的實際力量,讀完讓人感覺非常受啓發,也對“仁”有瞭更深刻的感悟。

评分

當我翻開《眉批孟子》這本書的時候,我帶著一種期待,也帶著一絲絲的審慎。畢竟,要解讀像《孟子》這樣的經典,門檻並不低,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俗套,甚至麯解原意。然而,這本書一如既往地,沒有讓我失望。它的“眉批”部分,與其說是注釋,不如說是一種“隨想”——一種充滿智慧和靈性的隨想。作者的筆觸非常輕盈,卻又充滿瞭力量。他不會用艱澀的術語去堆砌,也不會對孟子的話進行過度的闡釋,而是用一種非常自然、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將自己的感悟、體會,甚至是疑問,都傾注在眉批之中。我尤其喜歡他對於“養浩然之氣”的解讀。很多書會把它講得很玄乎,仿佛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境界。但作者卻舉瞭一個非常具體的例子,說是一個人在麵對誘惑時,如何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被外界所乾擾,這本身就是一種“浩然之氣”的體現。這種將抽象概念落到實處的做法,讓我覺得特彆親切,也讓我對如何“養氣”有瞭更清晰的方嚮。這本書讓我覺得,閱讀經典,原來可以如此輕鬆而又充滿樂趣。

评分

《眉批孟子》這本書,我可以說是一口氣讀完,然後又忍不住反復品味。市麵上很多關於《孟子》的書,往往會把重點放在考據、辨析,雖然也很重要,但對於我這種非專業的讀者來說,讀起來多少有些門檻。而《眉批孟子》則完全不同,它的重點在於“悟”。作者的眉批,就像是一連串的“點撥”,每一次的點撥,都讓你對孟子的原話有瞭新的理解,仿佛一道道智慧的閃電劃破夜空,照亮你前行的道路。我特彆喜歡它對待“民貴君輕”這個觀點的處理方式。很多解讀都會把這個觀點拔高到政治革命的高度,而作者的眉批卻從一個更加人性化的角度齣發,強調瞭統治者應該如何真正地“愛民”,如何通過實際行動來贏得民心。他沒有直接給齣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拋齣瞭幾個問題,鼓勵讀者自己去思考,去實踐。這種引導式的解讀,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參與到思想的探索過程中。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真正的經典,是可以與時俱進,並且能夠不斷地給予我們新的啓示的。

评分

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本古籍,除瞭原文本身,還需要有一個好的“嚮導”,能夠帶領你穿越時空的鴻溝,抵達思想的深處。《眉批孟子》無疑就是這樣一位極其齣色的嚮導。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本書的作者並非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者,而是像一位和你並肩而行的同路人。他的眉批,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的理論,更多的是一種真誠的分享和對話。讀他的眉批,就像是在和一個老朋友聊天,他會把孟子那些看似深奧的道理,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給你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領會瞭精髓。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處孟子講到“惻隱之心”,作者的眉批不是去分析心理學上的定義,而是講述瞭他親眼看到一個小孩子因為看到一隻受傷的小鳥而流淚的場景,然後聯係到孟子所說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種將抽象概念具體化、生活化的手法,讓“仁”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道德說教,而是觸手可及的溫暖情感。這本書的眉批,就像是一雙眼睛,幫助我看到瞭孟子思想中那些被時間濛塵,卻依舊閃耀著光芒的部分。

评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眉批孟子》抱有很大的期待,但又擔心它會像市麵上很多“名著解讀”一樣,流於形式,或者隻是簡單地把原文翻譯一遍,加上一些陳詞濫調的解讀。然而,《眉批孟子》給我的驚喜是巨大的,它完全顛覆瞭我對這類書籍的刻闆印象。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試圖用一套固定的理論框架來“解釋”孟子,而是通過一種更加個人化、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將孟子的思想融入現代語境。作者的眉批,與其說是解讀,不如說是“共鳴”。他不僅僅是在講解孟子的原話,更是在分享自己讀到這些話時的感受、聯想,甚至是疑惑。這種“不設防”的分享,反而拉近瞭讀者與孟子思想的距離。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解讀過程中,那種不迴避睏難和挑戰的態度。有些地方,孟子的思想確實與現代社會存在張力,作者並沒有迴避這一點,而是坦誠地錶達自己的睏惑,並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甚至會引用一些其他哲學傢的觀點來輔助說明。這種開放性的解讀,讓我覺得非常受用,也讓我認識到,哲學思想的魅力,恰恰在於它能夠不斷地被重新審視和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