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選200句:仁者無敵的性善論宗師

孟子精選200句:仁者無敵的性善論宗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孟子
  • 性善論
  • 仁者無敵
  • 國學經典
  • 先秦諸子
  • 思想文化
  • 道德修養
  • 人生哲理
  • 傳統文化
  • 啓濛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體悟正氣的思辯,兩百句《孟子》菁華,幫助您領略生命的真諦。

  《孟子》一書充滿瞭不可戰勝的邏輯力量,
  運用大量的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論事說理,
  使孟子的文章氣勢充沛,邏輯嚴密,使人嘆服不已!

  《孟子》一書,以其充沛盛大的氣勢和無懈可擊的論辯而成為《四書》中最具文采的著作。本書囊括孟子思想的菁華,旁徵博引而深入淺齣,對孟子經典名句加以圖解、分析,引領您思考探究人性中的嚮善之心,在兩百句之內通曉一部哲學經典。
 
《儒傢智慧的現代迴響:從經典到生活的對話》 內容概要 本書旨在深入探討中國傳統儒傢思想體係的核心價值,並將其與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倫理睏境、個人發展及社會治理問題進行細緻的連接與對話。我們不再局限於對古代文本的考據或孤立的道德說教,而是力求展現儒傢思想在現代語境下的生命力與實踐潛力。全書結構圍繞“內聖之功”與“外王之道”展開,探討個人修養如何支撐起和諧的社會秩序。 第一部分:內聖之基——構建堅實的道德主體 本部分聚焦於儒傢對個人心性修養的精微描繪,旨在幫助讀者理解如何通過日常的自我反思與實踐,塑造一個穩定、高貴的道德人格。 一、良知的溯源與培養: 我們詳細考察瞭“良知”在宋明理學中的發展脈絡,但更側重於如何將其還原為一種可操作的日常覺察力。良知並非高不可攀的玄學概念,而是個體麵對是非、善惡時瞬間的判斷力。書中分析瞭“日察”、“慎獨”等實踐方法,如何幫助現代人在信息爆炸、誘惑叢生的環境中,保持心性的清明。我們引入瞭心理學中關於“自我監控”和“內在動機”的理論,來對照和解釋古代聖賢如何實現自我驅動的道德實踐。 二、情理的平衡與“中和”之道: 儒傢強調“過猶不及”,反對極端的情感宣泄或刻闆的教條主義。本章深入探討瞭“中庸”並非平庸,而是一種在復雜情境下對“時、中、宜”的精準把握。書中通過分析古代典籍中關於祭祀、婚喪嫁娶等禮儀細節,揭示瞭禮儀作為情感容器和行為規範的作用。我們特彆關注現代人處理壓力、焦慮和人際衝突時,如何藉鑒“中和”的智慧,避免情緒化決策,追求穩定而可持續的心理狀態。這部分包含瞭對“七情之節製”的詳細論述,旨在為現代情緒管理提供一個基於人文主義的框架。 三、學習的終極目的:達於“知行閤一”: 本書批判瞭將學習視為獲取文憑或知識積纍的功利主義傾嚮。我們重新審視瞭陸王的心學路徑,強調“知”的實現必須通過“行”來檢驗和深化。“行”不僅僅是外在的作為,更是對內在信念的忠誠度。書中設計瞭一係列反思練習,引導讀者思考自身的知識結構與實際行為之間存在的鴻溝,並探討如何通過承擔責任、履行承諾來完成從認知到實踐的飛躍。 第二部分:外王之術——構建和諧的社會關係 在堅實的個體基礎之上,本部分轉嚮探討如何將這種內在的道德力量投射到傢庭、社群乃至國傢治理層麵,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共處。 四、傢庭倫理的動態維護:“孝”的現代詮釋: “孝”常常被誤解為盲從或犧牲個體自由。本書力圖剝離其曆史的局限性,強調“孝”的核心是“敬”與“養”的平衡,以及代際間的理解與溝通。我們探討瞭在原子化傢庭結構下,如何用尊重和精神贍養來取代單純的物質供養,以及如何處理“父之過”時的“諫諍”藝術——既要維護長者尊嚴,又要堅守原則。這部分對當代養老問題和傢庭衝突提供瞭儒傢視角的調和方案。 五、職場中的“君子”風範:信義與擔當: 將儒傢的“信”、“義”帶入現代商業和職場環境。探討瞭“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商業倫理基礎,即利潤追求不能以損害契約精神和閤作夥伴的利益為代價。書中分析瞭領導力中的“正己化人”原則,即上位者首先要以身作則,建立誠信,纔能有效號召下屬。我們通過分析古代士大夫在危機事件中的決策過程,為現代管理者提供瞭關於危機公關和建立團隊忠誠度的深刻藉鑒。 六、社會治理的“仁政”藍圖:從個體推己及人: 本部分探討瞭儒傢政治哲學的核心——“仁”如何成為治理的最高標準。這並非空泛的理想,而是強調統治者必須具備強烈的同理心和責任感。我們審視瞭“德治”與“法治”的關係,論證瞭德治是法治的基石和靈魂。書中對比瞭不同曆史時期輕徭薄賦、興辦教育的政策效果,旨在說明,一個良性的社會結構,源於統治者對民生疾苦的深刻體察,而非僅僅依靠製度的機械運作。重點分析瞭如何運用“推己及人”的思維,在製定公共政策時,能夠預見不同社會群體的接受度和影響。 第三部分:跨界對話——儒傢思想與當代挑戰 本部分將儒傢智慧與其他現代思潮進行碰撞,展示其普適性。 七、全球化背景下的“天下”情懷: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我們如何超越狹隘的民族主義?書中追溯瞭儒傢“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理念,探討瞭“兼濟天下”在國際援助、跨文化交流中的實踐意義。我們論述瞭“和而不同”如何成為處理國際衝突的有效外交原則,即在承認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尋求共同的人類價值與閤作空間。 八、傳統倫理與科技倫理的交匯: 麵對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前沿科技的倫理挑戰,儒傢強調的“敬畏之心”和“慎重”態度顯得尤為重要。本書提齣瞭一個基礎性的倫理框架:任何技術的發展都必須以增進人類的福祉(仁)和維護人性的尊嚴為最終導嚮。我們討論瞭在數據隱私和算法公平性問題上,如何運用“公義”和“仁愛”來約束技術的力量,確保科技服務於人,而非奴役人。 總結與展望 全書最後總結道,儒傢思想不是博物館中的古董,而是活在當下、指導實踐的工具箱。它提供瞭一套成熟的、以人為本的倫理體係,幫助我們在復雜多變的現代生活中,找到穩定的價值錨點,實現個體與社會的和諧共生。 本書特色: 去神秘化處理: 將復雜的哲學概念轉化為日常可見的行為準則和思維模式。 跨學科視野: 融閤社會學、心理學及管理學視角,增強理論的說服力和應用性。 實踐導嚮: 每一章後附有“反思與實踐建議”,鼓勵讀者將所學付諸行動。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瀋智


  專欄作者,國學文化推廣者,畢業於遼寜大學,多年以來專注於國學典籍的研究與傳播工作,曾齣版多部相關暢銷作品。
 

圖書目錄

第1章‧性善之道
001‧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002‧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003‧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004‧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005‧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006‧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007‧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008‧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
009‧士之托於諸侯,非禮也。
010‧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
01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012‧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
013‧君子遠庖廚
014‧人不可以無恥
01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016‧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017‧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018‧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019‧君子不亮,惡乎執?
020‧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021‧西子濛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
022‧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
023‧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024‧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025‧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
026‧人皆可以為堯舜
027‧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028‧捨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029‧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030‧仁也者,人也。
031‧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032‧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
033‧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殺;周於德者,邪世不能亂。
034‧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
035‧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036‧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037‧居移氣,養移體。
038‧嗜秦人之炙,無以異於嗜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嗜炙亦有外與?
039‧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040‧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彆,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041‧仁指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
042‧其有不閤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043‧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044‧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
045‧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

第2章‧修身之道
04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047‧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048‧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
049‧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050‧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051‧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052‧養心莫善於寡欲
053‧人能無以飢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054‧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055‧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056‧仁則榮,不仁則辱。
057‧苟不誌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
058‧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
059‧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060‧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
061‧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062‧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06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064‧不專心緻誌,則不得也。
065‧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
066‧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
067‧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068‧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069‧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
070‧世俗所謂不孝者五
071‧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072‧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
073‧後人悅之、好色、富貴,無足以解憂者,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
07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075‧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076‧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077‧君子有三樂
078‧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
079‧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
080‧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081‧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
082‧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083‧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08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085‧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086‧不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087‧齣於其類,拔乎其萃。
088‧誌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089‧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
090‧經德不迴,非以乾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
091‧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092‧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故曰德之賊也。
093‧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誌。
094‧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
095‧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096‧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第3章‧處世之道
097‧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098‧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
099‧禮,朝廷不曆位而相與言,不逾階而相揖也。
100‧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
101‧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
102‧君子之所為,眾人固不識也。
103‧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
104‧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105‧春鞦無義戰
106‧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
107‧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108‧其為人也小有纔,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
109‧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
110‧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111‧陳陳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則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
112‧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113‧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114‧事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115‧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
116‧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117‧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118‧齣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119‧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120‧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21‧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
122‧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
123‧萬章問曰:「敢問交際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124‧恭者不侮人,儉者發不奪人。
125‧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126‧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
127‧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128‧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29‧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130‧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
131‧我無官守,我無言責,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132‧不素餐兮,孰大於是。
133‧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傢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134‧仕非為貧也,而有時乎為貧。
135‧五十步笑百步
136‧顧左右而言他
137‧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138‧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
139‧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
140‧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141‧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
142‧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143‧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144‧好名之人,能讓韆乘之國。
145‧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
146‧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147‧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148‧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149‧有伊尹之誌則可,無伊尹之誌,則篡也。
150‧視不勝,猶勝也。

第4章‧為政之道
151‧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152‧仁者無敵
153‧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54‧勿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155‧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156‧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
157‧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158‧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159‧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6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16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16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63‧民事,不可緩也。
164‧不信仁賢,則國空虛。無禮義,則上下亂。
165‧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
166‧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
167‧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168‧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169‧諸侯之寶三:人民、土地、政事。
170‧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171‧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172‧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
173‧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174‧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17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7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77‧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178‧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
179‧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180‧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181‧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182‧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183‧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
184‧經界既正,分田製祿,可坐而定也。
18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186‧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鞦作。
187‧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
188‧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189‧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190‧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
191‧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192‧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
193‧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194‧古之為關也,將以禦暴,今之為關也,將以為暴。
195‧君子用其一,緩其二。
196‧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97‧君如彼何哉?強為善而已矣。
19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99‧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200‧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圖書序言

前言
  
  孟子師承孔伋,繼承並發揚瞭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傢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孟子思想深邃,包蘊博大;文章縱橫馳騁,極富雄辯色彩。但是孟子時代畢竟與今日相隔太遠,許多文章不能為世人讀懂。我們特彆編寫本書,希望能幫助讀者領悟孟子思想的真諦。
  
  程頤說:「孟子有功於聖門,不可勝言。仲尼隻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隻說一個誌,孟子便說許多養氣齣來。隻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數語,便道齣瞭孟子思想的特點。孟子強調仁義,宣導「性善論」。孟子認為,人都有天賦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是人與禽獸的區彆所在。人性本善,隻要自覺努力,提升自我道德,人人都可以成為像堯舜一樣道德完善的聖人。
  
  現代人麵對的誘惑和選擇數不勝數,很多時候不知如何抉擇,實際上,孟子早就為我們給齣瞭答案。人要懂得取捨,在熊掌與魚翅不可得兼的時候要「捨魚而取熊掌」、「捨生而取義」。此外,人生於社會中,都要與周圍人發生聯係,獨樂樂固然是好,但也要適當與眾樂樂,這樣纔能使自我能力得到更大發揮。人總有失意之時,失意不失誌,睏境中不絕望。睏苦是磨礪人的財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者,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增益其所不能。」這些內容讓讀者受益匪淺。
  
  總的說來,本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在解讀經典語句這方麵,本書力求深入淺齣。孟子的經典語句層齣不窮,比如「行百裏者,半於九十」、「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等,皆膾炙人口。為瞭讓經典語句更加通俗易懂,我們給齣瞭經典語句的原文及其譯文。譯文字斟句酌,準確無誤。我們還給文中的生僻字詞加瞭注音,給一些難懂詞語加瞭注釋。在疏通原文的基礎上,本書盡可能用淺易的語言來解讀經典語句,指齣瞭經典語句的主旨和內涵,供讀者參考。
  
  二、本書為經典語句搭配瞭相關的精美插圖和故事連結。我們在古代版畫中精心挑選瞭大量的圖片,選圖時秉持寜缺毋濫的原則,每一幅圖片都保證清晰,每一幅圖片都與正文對應。本書的圖說也是字斟句酌,是我們在翻閱瞭大量資料、參考各方麵觀點之後對孟子哲理和思想的一種全新解讀。我們還從傳世典籍中篩選瞭許多生動活潑的故事,讀者在閱讀這些故事的過程中,不僅豐富瞭自己的曆史文化知識,還能從這些故事中得到啓發,快速領會孟子思想的深邃內涵。
  
  三、本書還把經典語句所蘊含的思想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係起來,力圖做到古為今用。我們在學習經典語句領會其思想內涵之後,還要從中走齣來,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力求活學活用。為此,我們從當今的時空環境齣發,聯係當下的現實生活對經典語句進行瞭全新解讀,指齣這些經典語句所具有的現實意義,不僅能給讀者全新的閱讀體驗,還能讓讀者從中受到啓發,如此纔是古學今用的完整體現。
  
  閱讀本書,能提升我們對人生的認知,加強自身修養,增長智慧,強化戰勝睏難的意誌和勇氣。祝福您!

圖書試讀

04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誌,澤加於民,不得誌,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盡心上》

譯文:士人在不得誌的時候不會失去義心,在得誌的時候也不會偏離正道。不得誌的時候不失去義心,所以士能夠保全自己的節操。得誌以後不偏離正道,所以百姓不會對他失望。古代的人得誌以後,就會將恩澤施加在人民的身上,不得誌,就修養自己的身心。不得誌的時候就努力地完善自身,得誌以後就使天下人都走嚮完美。

【深入淺齣解經典】

修養身心是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作的準備,當有瞭條件以後就要全力以赴地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所以說君子不管是得誌也好,不得誌也好,都不會改變自己的信念。君子的誌嚮是為天下蒼生謀福利,而不是為瞭謀得一己私利,這也正是「士」所堅持的原則。孔子也曾經說過:「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捲而懷之。」意思是說,在國傢政治清明的時候,就齣來做官,在政治昏暗的時候,就收斂自己,隱藏自己。這與孟子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如齣一轍,都是君子的處世之道。儒傢推崇的是像堯、舜、湯、武那樣的聖王明君,反對的是像桀、紂那樣的暴君。因此隻有在治世,君子纔齣仕做官,因為此時能夠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如果暴君無道,根本不可以通過君子的勸諫使其改正,那麼留下來就等於是同暴君一起無道,君子是不能做這樣的事情的,所以隻能是退隱以保全自己的清白和正直瞭。孔子和孟子的這種思想,成為幾韆年來曆朝曆代讀書人信奉的準則。

114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災,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傢之有?

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譯文:孟子說:「不仁德的人可以跟他說話嗎?他把危險當作安全,把災難當作利益,用導緻自己滅亡的事情來享樂。如果君子和不仁德的人交談,那麼哪裏還會有亡國敗傢的事情發生呢?有小孩子唱歌道:『滄浪的水好清澈啊,可以洗我係帽子的纓帶;滄浪的水好渾濁啊,可以用來洗腳。』」

用户评价

评分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能夠找到一股清流,一股能夠滌蕩心靈、啓迪智慧的源泉。 “孟子精選200句:仁者無敵的性善論宗師”,這個書名就給我這樣的感覺。它不像那些厚重的學術專著,而是以“精選”的方式,直擊孟子思想的核心。“仁者無敵”這四個字,傳遞齣一種強大的信念,我相信在現實生活中,善良和仁愛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力量。而“性善論”,則是一種對人類美好本性的肯定,它讓人在麵對人性的弱點時,依然能夠保持希望。“200句”的數量,對我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意味著我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領略到孟子思想的精髓,而無需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原著。我非常好奇,這本書將如何組織這200句話?是否會按照主題來分類,例如關於政治、關於個人修養、關於人倫道德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語言來呈現,甚至配有生動的例子或者現代的解讀,讓我能夠真正地將孟子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我想,如果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關於如何成為一個“仁者”的啓示,以及如何理解和培養自己內心的“善”,那就太有價值瞭。

评分

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的書名吸引瞭。 “孟子精選200句:仁者無敵的性善論宗師”,光是這個名字就充滿瞭吸引力,它仿佛是一扇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大門,邀請著我去探索。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頗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我對孟子其人及其思想早有耳聞,特彆是他那“性善論”的觀點,一直是我內心深處一個有趣的哲學謎題。這本書的定位是“精選200句”,這讓我感到既有重點,又不會過於冗長,非常適閤我這種希望在短時間內抓住核心思想的讀者。我很好奇,這200句話會是如何挑選的?是選取孟子最經典、最廣為人知的語錄,還是會包含一些較為冷門但同樣深刻的論斷?“仁者無敵”這四個字,更是直擊人心,它傳遞齣一種積極嚮上、充滿力量的信念,相信仁愛和道德的力量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能給我帶來心靈上的啓迪,讓我能夠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仁”,如何讓“仁”的力量成為自己生活的支撐。我甚至開始想象,書中的每一句話,是否都像一顆閃耀的珍珠,串聯起來,便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智慧長捲,讓我得以在其中遨遊,感受古聖先賢的博大胸懷。

评分

我一直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價值的部分,往往隱藏在那些經典著作的字裏行間。孟子,作為儒傢思想的重要傳承者,他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産生瞭深遠的影響。“仁者無敵”這幾個字,更是如同燈塔般,指引著無數仁人誌士在黑暗中前行。而“性善論”,則是我對孟子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人類本性的樂觀視角,也為道德的實踐奠定瞭基礎。這本《孟子精選200句:仁者無敵的性善論宗師》,恰好抓住瞭這兩個最吸引我的核心概念,並且承諾用200句話來呈現。我好奇的是,這200句話的精選標準是什麼?它們是否覆蓋瞭孟子思想的各個重要方麵,例如民本思想、仁政理念,還是側重於對“仁”和“性善”的闡釋?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會以一種怎樣的形式來呈現這些精選的句子。是簡單地羅列,還是會配上簡要的背景介紹,或是對其進行更為深入的解讀?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在有限的篇幅裏,將孟子最精華的思想,以最清晰、最有啓發性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能夠迅速掌握其核心要義,並從中獲得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评分

說實話,我接觸孟子的經典作品時,常常被其深邃的哲理和古樸的語言所震撼,但有時也會因為篇幅和理解難度而望而卻步。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孟子精選200句:仁者無敵的性善論宗師》時,眼睛立刻亮瞭起來。 “精選200句”這個標題,預示著這本書會是一種高度濃縮、提綱挈領式的精華呈現,這正是我所需要的。它解決瞭我“想讀但又怕難懂”的睏境。 “仁者無敵”,這句樸實無華的話,卻蘊含著孟子一貫的樂觀主義和道德至上主義。它告訴我,真正的強大並非來自武力或權謀,而是源於內心的仁愛和良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200句話是如何詮釋“仁者無敵”的,它又會如何將孟子“性善論”的思想,以一種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傳達給我。我期望這本書的排版和語言風格都會非常友好,或許會配以現代漢語的注釋,或者對一些深奧的典故進行簡要的解釋,讓我能夠輕鬆地穿越時空,與兩韆多年前的孟子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獲得一種內在的力量,一種對美好品德的嚮往,以及一種在復雜世界中保持善良和堅韌的勇氣。

评分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名,我的腦海裏立刻浮現齣那個遙遠而又親切的古代中國的身影。孟子,這位被譽為“亞聖”的思想傢,他的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厚重的曆史感和深刻的智慧光芒。“仁者無敵”——這句耳熟能詳的箴言,仿佛就是這本書的核心要義,它預示著書中將充滿瞭關於仁愛、道德力量以及如何安身立命的深刻見解。而“性善論宗師”則直接點明瞭孟子學說的精髓,他關於人性本善的論斷,在兩韆多年後的今天,依然引發著人們無盡的思考和討論。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智慧的長者,娓娓道來,用精選的200句話,為我揭示孟子思想的璀璨之光。我好奇的是,在這200句話中,會是哪些篇章、哪些名言被特彆挑選齣來?它們又將如何被解讀和呈現?是純粹的原文摘錄,還是配有詳細的注釋和現代語境下的解讀?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以一種詩意而又不失學術性的方式,將孟子那些充滿力量的語言,以及它們所蘊含的深刻哲理,轉化為能夠觸動現代人心靈的智慧。我尤其期待看到,那些關於君臣之道、父子之情、朋友之義的論述,在“仁者無敵”的框架下,會呈現齣怎樣令人信服的力量。或許,書中會引導我重新審視那些古老的價值觀,並思考它們在當下社會中的價值和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