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蘿蔔與狼牙棒

紅蘿蔔與狼牙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童話
  • 寓言
  • 成長
  • 勇氣
  • 智慧
  • 動物故事
  • 冒險
  • 正義
  • 善良
  • 教育意義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父母最難拿捏的奬與罰

  本書將以最實際的方式,
  剖析教育中「棍棒與紅蘿蔔」各自所展現齣來的優缺點,
  並讓父母瞭解到「棍棒與紅蘿蔔」的最佳拿捏尺度與範圍,
  讓父母都能運用自如的教育齣快樂成功的好孩子。


  奬罰,在普遍父母耳裏聽來,不過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瞭。孩子聽話、學業進步、做的好,就該奬勵;孩子不聽話、功課退步、做錯事,就該懲罰。然而,父母卻不知道,在教育中,父母對子女採取何種態度,以及如何拿捏批評錶揚的細節,是對孩子教育成敗非常重要的關鍵,也是時下父母最容易拿捏不當、踩過界,進而使善意的教育變成錯誤教育最常發生的問題。

  傢庭教育到底應該以嚴厲「虎媽狼爸」的棍棒式教育,還是以「苦口婆心」愛的教育來做呢?每個傢長對於成功教育的方法及評判標準是不同的,所以對教育方式的認定齣現爭議也是很正常的。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管教相當嚴厲,當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時,父母就會給予孩子嚴重的處罰;父母認為做錯事用最嚴厲的懲罰纔能讓孩子長記性、記住這次的教訓,是最可以防止孩子重蹈復轍的最佳辦法,但如此卻容易産生過度的責罰,形成大傢口中「虎媽狼爸」的棍棒式教育;相反的,也有一些傢長把孩子當作是傢裏的小皇帝伺候著,凡事傢長一手包,就怕委屈瞭傢裏的小皇帝,所以,也容易産生過度的贊揚,形成大傢口中「二十四孝父母」的溺愛式教育。

  許多傢長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之下,不論是用棍棒式或溺愛式的教育,都容易過度支配及乾涉孩子的一切。但父母須知道,教育孩子無論是保護孩子、乾涉孩子、放任孩子,或是奬罰孩子時,都必須適度。過度保護會使孩子養成依賴,過度乾涉支配會使孩子缺乏自主,過度放任孩子也容易讓孩子學壞,奬勵過度會造成孩子自負,懲罰過度又會使孩子産生錯誤的人格發展,因此謹慎抓住教養的適當尺度,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孩子做不好,責備和處罰孩子是父母的一個基本責任,但這並不意味著責備和處罰可以濫用。誰都知道,有的處罰使孩子心悅誠服,有的處罰卻招來孩子的敵意和憤怒。因此,處罰或責備是有分寸的。

  當然。有的傢長也會講,孩子會反省什麼過失?他們根本就不會感到愧疚,所以纔會罵他們。做錯事用最嚴厲的懲罰纔能讓孩子長記性、記住這次的教訓,是最可以防止孩子重蹈復轍的最佳辦法。然而,真是這樣嗎?

  也有很多父母主張以奬賞的方式規正孩子,雖然奬勵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正麵而積極的奬勵可以很明確地錶示你對他們的認同,經常可以帶給孩子意想不到的效果,引導孩子發揮最大的功效。

  但是事實上,奬賞並不是萬靈丹,如果父母沒有斟酌好奬賞的質與量而濫加施用,結果不僅難達預期的效果,同時也會在孩子的人格發展方麵留下不良的影響。

  本書將以最實際的方式,剖析教育中「棍棒與紅蘿蔔」各自所展現齣來的優缺點,並讓父母瞭解到「棍棒與紅蘿蔔」的最佳拿捏尺度與範圍,讓父母都能運用自如的教育齣快樂成功的好孩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蕊顔


  畢業於心理學專業,專攻青少年心理、兒童早教心理研究。曾任職於大學講師。
 

圖書目錄

序:父母最難拿捏的奬與罰

PART 1 棍棒與蘿蔔在教養中的是與非
1.虎媽、狼爸的教育方式,到底對不對?/014
2.用威脅與打罵對待孩子的錯誤,可行嗎?/021
3.孩子把時間都花在學習上,有用嗎?/028
4.隻用成績來區彆棒子與蘿蔔,適當嗎?/035
5.父母嚴格的緊迫盯人戰術,有效嗎?/042
6.讓孩子整天生活在誇奬中,會好嗎?/049
7.無論棍棒還是蘿蔔,父母須口徑一緻/057

PART 2 錯誤的奬罰,嚴重的後遺癥
1.厭學,多來自於父母錯誤的管教/064
2.過於嚴厲管教,會逼使孩子學說謊/072
3.棍棒式教育,會使孩子産生暴力人格/079
4.責罵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心/086
5.父母過大的壓力,會造成孩子的憂慮/094
6.過度贊揚孩子,會造成自負的心理/101
7.父母過於溺愛,會讓孩子過於依賴/108

PART 3 適度教育,讓孩子勇敢的做自己
1.適度保護與過度乾涉的區彆/116
2.過度同情,會讓孩子無法吃苦/123
3.過度乾涉,會損害孩子的發展/130
4.物極必反,批評錶揚多不得/136
5.認真瞭解每個孩子的心理特點/144
6.適度發揮傢長的導嚮作用/150
7.考慮特點,尊重孩子的意願/158

PART 4 父母應如何對待孩子的過失
1.瞭解孩子犯錯的原因/166
2.傢長對孩子態度要一緻/172
3.父母對孩子犯錯後的引導/180
4.讓孩子自行負責,為過錯買單/186
5.用寬容和理解看待過失/192
6.幫助孩子約束不當的行為/198
7.製定閤理的「傢規」/205
 
PART 5 父母要學會利用蘿蔔教育孩子
1.奬勵孩子要掌握方法/212
2.贊揚孩子要掌握分寸/219
3.訂協議可以有效約束孩子/227
4.必須拿捏好奬勵的範圍與尺度/233
5.萬不可過分使用物質奬勵/239
6.忌使物質奬勵來彌補親子時間/246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PART 1  
棍棒與蘿蔔
在教養中的是與非


教育的藝術就在於:用真心去愛你的孩子;愛他,就是不過分關愛,不過分照顧;愛他,就是幫助他獨立,訓練他自主能力。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多一分是溺愛,少一分是頑劣;寬一分是放縱,緊一分則是壓抑。

有人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比父母的教育力量更有力、影響更大瞭。要想培養齣優秀的孩子,傢長必須以身作則,隻有傢長自己不斷的完善,掌握最優秀的教育技巧,纔能教育齣最傑齣的孩子!教育的藝術全在父母的方寸之間,稍不留神就會陷入錯誤的教育區裏。

1.虎媽、狼爸的教育方式,到底對不對?

前幾年,美國華裔教授蔡美兒齣版瞭「虎媽戰歌」一書,書中告訴讀者,「虎媽」蔡美兒以罵女兒垃圾、要求每科成績拿A、琴練不好就不準吃飯等殘酷嚴厲手段,培養齣兩個纔華齣眾的女兒;之後,「中國狼爸」蕭百佑又以「每天挨頓罵,孩子進北大」的棍棒教育,不準孩子看電視、不準上網、不準隨意開冷氣,把三個子女打進瞭北大而聲名鵲起。

「狼爸虎媽」的教育規矩
※不準在外過夜。
※不準參加玩伴聚會。
※不準參加校園演齣。
※不準抱怨不能參加校園演齣。
※不準看電視、上網或玩電腦遊戲。
※不準隨意開冷氣。
※不準擅自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
※不準任何一門功課的學習成績低於「A」。
※不準在除瞭體育與話劇外的其他科目拿不到第一。
※不準練習鋼琴及小提琴以外的樂器。
※不準在某一天沒有練習鋼琴或小提琴。
……

「虎媽」和「狼爸」的棍棒教育,隨著媒體的報導而名揚大江南北,他們所宣揚的極端教育方式也引發瞭社會各界的討論,更觸動瞭不少父母的心,有人宣揚支持,有人抨擊反對。支持者認為「虎媽狼爸」的教育成果還是很顯著的,孩子紛紛進入名校,這是多少傢長、多少孩子們的願望;反對者則認為「虎媽狼爸」的教育方式完全是一種沒人性的棍棒教育,是早已經被淘汰、被否定的教育方式,是不利於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教育方式。

※※※※※※※※※※

每個傢長對於成功教育的評判標準是不同的,所以教育方式的認定齣現爭議也是很正常的,但這也顯示瞭廣大傢長們對於如何教育孩子的迷茫:到底虎媽、狼爸的教育方式對不對?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是一本讓人耳目一新的書。初讀時,書名“紅蘿蔔與狼牙棒”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似乎預示著一場跨越界限的碰撞,一種意想不到的組閤。而當我真正翻開書頁,便被作者描繪的世界深深吸引。故事的情節發展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仿佛一部精心編織的畫捲,徐徐展現在讀者眼前。人物的塑造更是生動鮮活,每一個角色都擁有獨特的性格和動機,他們的情感糾葛、內心的掙紮,都寫得細膩入微,讓人感同身受。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細節的描繪,無論是宏大的場景,還是微小的動作,都處理得恰到好處,讓整個故事充滿瞭畫麵感,仿佛置身其中。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十分深厚,語言流暢而富有感染力,時而如潺潺流水,時而如驚濤拍岸,恰如其分地烘托瞭故事的氛圍。讀完後,我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迴蕩著書中那些令人難忘的片段,以及角色們所傳遞的情感和思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對某些事物有瞭新的認識和思考。強力推薦給所有喜歡深度閱讀和情感共鳴的讀者!

评分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內容超齣瞭我的預期。從書名開始,就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感,而真正閱讀之後,這種神秘感更是被無限放大。故事的展開方式十分新穎,仿佛是在一層層地剝洋蔥,每一次的揭示都帶來瞭新的驚喜和震撼。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麵展現瞭極高的技巧,每一個角色都仿佛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擁有著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他們的選擇和行動,都充滿瞭邏輯和閤理性。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描繪,那些無法言說的情感,那些難以啓齒的欲望,都被作者毫不留情地挖掘齣來,並呈現在讀者麵前。這種真實感,讓讀者能夠與角色産生強烈的共鳴。書中對於一些社會現象和人生哲理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並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通過故事,引導讀者去獨立思考,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這種開放式的敘事,反而激發瞭我的思考,讓我對生活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力量的書,能夠觸動你的靈魂,讓你在閱讀中不斷成長。

评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開篇便以一種極為獨特的方式,將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並置,瞬間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隨後,故事便以一種令人驚喜的節奏展開,情節設計巧妙,處處埋藏伏筆,又能在恰當的時機揭曉,讓讀者在驚嘆之餘,又充滿瞭繼續探索的欲望。書中角色的成長軌跡尤其引人注目,他們並非一蹴而就的英雄,而是經曆著現實的磨礪,在睏境中掙紮,在選擇中蛻變。這種真實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飽滿,他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都能夠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作者在敘事手法上也彆具匠心,時而采用第一人稱的視角,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受角色的內心世界;時而又切換到第三人稱,以一種更宏觀的視角展現故事的全貌,這種跳躍式的敘事,反而讓整個故事充滿瞭張力。書中對情感的刻畫尤其細膩,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既有熱烈的情感爆發,也有細膩的內心獨白,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也仿佛經曆瞭情感的起伏。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味的書,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评分

很難用簡單的語言來概括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它不像我之前讀過的任何一本小說,作者的想象力天馬行空,卻又將這些天馬行空的元素巧妙地融入一個連貫而引人入勝的故事之中。故事的開端就充滿瞭懸念,仿佛一個巨大的謎團等待著你去解開,而隨著情節的深入,這個謎團的輪廓也逐漸清晰,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疑問,這種設計讓人的好奇心被無限放大。人物的塑造更是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每一個角色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光芒”和“陰影”,他們並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滿瞭人性的復雜性和多麵性。作者對於這些角色的內心世界有著深刻的洞察,他們每一次的猶豫、每一次的掙紮,都寫得淋灕盡緻,讓人不禁為之動容。書中的場景描寫也極具特色,無論是宏偉壯麗的自然風光,還是壓抑黑暗的內心空間,都被作者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能夠用感官去觸摸到。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思想的冒險,作者通過故事,提齣瞭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僅關乎故事本身,更關乎我們對生活、對人性的理解。這是一本能夠顛覆你原有認知,讓你看到更多可能性的作品。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的閱讀清單增添瞭一抹亮色。初次接觸到書名時,我曾有過一絲疑惑,但當閱讀深入,便完全被作者的纔華所摺服。故事的走嚮並非循規蹈矩,而是充滿瞭意想不到的轉摺,每一次看似平靜的敘述,都可能孕育著一場風暴。作者對於情節的把控能力令人贊嘆,能夠將看似無關的綫索巧妙地串聯起來,最終匯聚成一個令人震撼的高潮。人物關係的刻畫尤為齣色,他們之間的互動充滿瞭火花,有時是激烈的碰撞,有時又是微妙的試探,這種復雜而真實的關係網,讓故事更加引人入勝。書中對人性的探討也相當深刻,作者沒有迴避人性的弱點和陰暗麵,而是將其赤裸裸地呈現在讀者麵前,並試圖去理解和解析。這種勇氣和深度,讓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故事層麵,更上升到瞭哲學的高度。作者的語言風格也十分獨特,簡潔卻富有力量,每一句話都像一把利刃,直擊人心。讀完之後,久久無法釋懷,腦海中不斷迴響著書中的一些對話和場景,仿佛經曆瞭一場刻骨銘心的旅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