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地炮莊校注

藥地炮莊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藥地炮莊
  • 校注
  • 中醫
  • 方劑學
  • 古籍
  • 醫藥
  • 傳統醫學
  • 清代
  • 醫學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藥地炮莊》是明末清初學者方以智(1611-1671)的代錶作之一,「藥地」是方以智的號,「炮」取醫傢烹炮藥材之意,「莊」則指《莊子》。方以智繼承瞭其師覺浪道盛的托孤論,匯集曆代《莊子》著述再加以點評,發揚乃師的思想。全書大量收錄曆代學者的莊學論述,又節引儒、道、釋諸傢思想以解莊,蘊含廣博復雜的典故與公案。本書一方麵對《藥地炮莊》進行全麵性校注,參酌各傢版本,減少刊刻産生的錯誤,並註解故實及援引之齣處,期使讀者減輕閱讀上的障礙,掌握是書之精義。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其他主題的圖書簡介,力求詳盡且自然: --- 《星辰的低語:古代天文學與宇宙觀的變遷》 引言:仰望蒼穹,探尋起源 自人類文明伊始,夜空中閃爍的星辰便占據瞭我們想象力的核心。它們不僅是光影的奇觀,更是引導方嚮、標記時間的工具,以及承載著神話與信仰的載體。本書《星辰的低語》並非一部枯燥的科學史著作,而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深度訪談,旨在揭示不同文明如何理解並描繪他們頭頂上的那個浩瀚宇宙。我們將探索那些失落的觀測方法,重溫那些已被遺忘的宇宙模型,並審視技術進步如何徹底顛覆瞭人類對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認知。 第一部分:巴比倫的精確觀測與最早的預言 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兩河流域的牧師和學者們發展齣瞭驚人的數學能力。他們最早將天體運動係統化、規律化。本章將詳細介紹巴比倫泥闆上的星曆記錄,探討他們如何利用先進的代數方法預測行星的位置,甚至在當時就建立瞭一套相當復雜的黃道十二宮係統。我們會深入分析《沙瑪什曆書》等關鍵文獻,理解“占星術”與早期“天文學”之間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在那個時代,觀測星象並非純粹的好奇心驅動,而是關乎國傢興衰、國王命運的政治與宗教實踐。 第二部分:古希臘的幾何宇宙:從地心說到和諧之音 當我們目光轉嚮愛琴海沿岸,古希臘哲學傢們開始尋求更深層次的哲學解釋。他們拒絕瞭簡單的重復觀測,轉而追求“完美”的幾何形態來解釋天體運行。本書將細緻梳理從泰勒斯的水元素理論,到畢達哥拉斯神聖數理的引入。重點章節將聚焦於柏拉圖的“同心球”概念,以及亞裏士多德對“以太”和“完美圓形運動”的係統論證,這最終奠定瞭統治西方思想界近兩韆年的地心說體係。 我們不會跳過那些挑戰主流的觀點。例如,阿裏斯塔剋斯提齣的日心說雛形,盡管在當時被視為異端,卻展現瞭早期對簡單性原則的追求。此外,托勒密的《至大全》(Almagest)是集大成的巔峰之作,我們將剖析其中復雜的本輪、均輪係統,正是這套精妙的數學模型,使得地心說能夠奇跡般地預測齣天體的復雜路徑,即便其物理基礎是錯誤的。 第三部分:東方智慧的獨特路徑: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貢獻 在西方聚焦於幾何模型的同時,東方文明也發展齣瞭獨立且同樣精密的觀測傳統。 在中國,曆法被視為王朝正統性的象徵。《史記·天官書》等記錄展示瞭中國古代天文學傢對“渾天說”的堅持,以及他們對超新星、彗星等“不祥之兆”的詳盡記錄。本書將探討中國如何通過肉眼觀測建立起宏大的星圖體係,以及其曆法在農業生産和國傢禮儀中的核心地位。 隨後,我們轉嚮伊斯蘭黃金時代。在巴格達、科爾多瓦和撒馬爾罕,學者們不僅翻譯和保存瞭希臘的經典,更在觀測技術上取得瞭突破。他們改進瞭渾儀和星盤,建造瞭世界上最早的專業天文颱。本書將重點介紹諸如海什木(Alhazen)在光學上的貢獻,以及如何利用三角學來精確測量地平綫與天體位置,為後來的歐洲文藝復興提供瞭關鍵的技術跳闆。 第四部分:哥白尼的革命與望遠鏡的衝擊 文藝復興時期,知識的復蘇帶來瞭對亞裏士多德體係的係統性質疑。尼古拉·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提齣的日心說,不僅是天文學上的顛覆,更是哲學上的一次“去中心化”運動。本章將分析哥白尼模型與托勒密模型的計算效率對比,探究其理論如何一步步瓦解瞭人類自視甚高的宇宙地位。 然而,真正的物理革命始於伽利略的望遠鏡。那一刻,宇宙的“完美性”遭到瞭最直接的挑戰:月球錶麵的不平整、木星周圍的衛星係統、以及金星的相位變化。這些觀測直接摧毀瞭“天體是純淨以太構成的完美球體”的觀念。我們將迴顧伽利略與教會的衝突,理解科學發現如何與既有的社會權力結構發生劇烈碰撞。 第五部分:牛頓的統一與現代宇宙的誕生 伊薩剋·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啓。他的萬有引力定律,首次將地球上的物理規律與天體的運動完美地統一在一個簡潔的數學框架之下。本書將詳細闡述牛頓力學如何解釋行星的橢圓軌道(開普勒定律的物理基礎),並討論開普勒本人在尋找“和諧”過程中所經曆的艱難蛻變。 從這裏開始,天文學真正邁嚮瞭現代天體物理學。從星雲的發現,到遙遠星係的觀測,宇宙的麵貌以驚人的速度被揭示。我們探討瞭如何從光綫的頻譜中讀取恒星的化學成分和運動速度,以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如何再次修正瞭我們對空間、時間和引力的基本理解。 結語:無盡的探索 《星辰的低語》的終點,亦是現代科學的起點。宇宙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著我們認知的邊界,從暗物質、暗能量的謎團,到對係外行星的搜尋,人類對“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將往何處去”的追問從未停止。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廣闊的視角,讓我們得以迴顧前人在黑暗中摸索的每一步腳印,從而更好地理解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與頭頂上的那片無垠星空之間的永恒對話。通過瞭解過去,我們纔能更清晰地審視未來。 ---

著者信息

校注者簡介
 
蔡振豐

  1962年生,颱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曾擔任《颱大佛學研究》主編;《颱大文史哲學報》、《東亞文明研究通訊》、《颱灣東亞文明研究》執行編輯;颱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文明研究叢書」、「東亞文明研究資料叢刊」、「東亞儒學研究叢書」執行主編。主要著作有《王弼的言意理論與玄學方法》、《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魏晉佛學格義問題的考察:以道安為中心的研究》、《朝鮮儒者丁若鏞的四書學》;編著有《東亞硃子學的詮釋與發展》、《東亞傳統與現代哲學中的自我與個人》、《日本倫理觀與儒學傳統》等。
 
魏韆鈞

  1975年生,颱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政治大學中國文學係博士後研究、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左傳》與經學,著作主要有《夷夏觀研究:從春鞦曆史到春鞦經傳的考察》、《顧棟高春鞦大事錶研究》等。
 
李忠達

  1983年生,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博士候選人。主要研究領域為宋明理學、漢傳佛教、道教。曾任《中國文學研究》編輯。有中、英論文多篇發錶於國內外學術刊物及研討會。著有《以學問為茶飯:方以智的讀書與學道》。

圖書目錄

導論╱蔡振豐
凡例
序文 發凡
藥地炮莊序╱陳丹衷、何三省
閱炮莊與滕公剡語╱張自烈
(弘庸序)╱弘庸
補堂炮莊序╱文德翼
炮莊序╱餘颺
炮莊詠二十四韻╱苗蕃
讀炮莊題辭╱竺菴大成
炮莊序╱晦山戒顯
炮莊小引╱方以智
炮莊發凡╱興月
炮莊末後語╱興兼、興翱
刻炮莊緣起╱蕭伯升
炮莊後跋╱慈炳、彭舉
藥地炮莊目錄

藥地炮莊總論上

藥地炮莊總論中
憨山影響論
鼓山〈寱言〉一則
天界〈提正托孤論〉
黃林閤錄

藥地炮莊總論下
嚮子期與郭子玄書
惠子與莊子書
〈逍遙遊〉總炮
〈齊物論〉總炮
〈養生主〉總炮
〈人間世〉總炮
〈德充符〉總炮
〈大宗師〉總炮
〈應帝王〉總炮

藥地炮莊捲之一
內篇
〈逍遙遊〉第一
〈齊物論〉第二

藥地炮莊捲之二
〈養生主〉第三
〈人間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藥地炮莊捲之三
〈大宗師〉第六
〈應帝王〉第七

藥地炮莊捲之四
外篇
〈駢拇〉第八
〈馬蹄〉第九
〈胠篋〉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藥地炮莊捲之五
〈天道〉第十三
〈天運〉第十四
〈刻意〉第十五
〈繕性〉第十六
〈鞦水〉第十七

藥地炮莊捲之六
〈至樂〉第十八
〈達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遊〉第二十二

藥地炮莊捲之七
雜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無鬼〉第二十四
〈則陽〉第二十五

藥地炮莊捲之八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讓王〉第二十八
〈盜蹠〉第二十九

藥地炮莊捲之九
〈說劍〉第三十
〈漁父〉第三十一
〈列禦寇〉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

附錄【異體字對照錶】

圖書序言

導論(摘錄)

  《藥地炮莊》是方以智(1611-1671)的代錶作品之一。方以智字密之,號曼公、愚者、龍眠愚者、墨曆、木立、宓山氏、藥地老人、極丸人、鹿起山人,齣傢後法名無可弘智,桐城人。方以智幼承庭訓,曾祖方學漸、祖父方大鎮、父親方孔炤均博通經史,以三代《易》學聞名。其外祖吳應賓為著名居士,與覺浪道盛等高僧頗多往來;其師王宣,為桐城名士,精研象數。方以智早年聆聽師長談論,啓發瞭他未來會通三教的主張。弱冠後,效法司馬遷周遊天下,赴南京應試時加入復社,結識陳子龍、李雯、楊龍友等人。早年方以智以詩文著稱,與冒襄、陳貞慧、侯方域被譽為明際四公子。年三十中進士,三十二歲任翰林院檢討。甲申年(1644)李自成入北京,崇禎自縊而死,方以智被執,拷掠甚慘,後乘隙逃齣,開始多年的流亡生涯。方以智先投南京,因上書弘光帝言北伐事遭非議,在馬士英、阮大鋮嚴厲搜捕下,奔走廣州,賣藥謀生。後又隨瞿式耜至肇慶,謁永曆帝。因與朝中不閤,故十次辭退大學士之任。清軍入廣州後,輾轉流徙於梧州,鏇去桂林、全州、沅州等地,於武岡結識王夫之。順治七年(1650)鼕,桂林被清軍所破,方以智為清帥馬蛟麟所擒,剃發僧服寜死不降。馬氏知其不可屈,遂聽其齣傢,居於梧州雲蓋寺。後於廬山五老峰化名為噅噅子著《東西均》、〈嚮子期與郭子玄書〉、〈惠子與莊子書〉等。順治十年(1653)歸桐城,清廷遣人迫其任官,方以智遂往南京天界寺,依止覺浪道盛(1592-1659)為師。圓具後,閉關高座寺看竹軒。此年鼕,覺浪將所作〈破藍莖草頌〉、《莊子提正》、全評《莊子》付方以智,方以智因之重翻吳應賓《三一齋稿》,會通傢學《易餘》,作〈象環寤記〉倡「宗一圓三」之說。越一年,父方孔炤死,方以智破關奔喪,廬墓期間,緻力於編纂《藥地炮莊》和《周易時論》。數年後方以智重興江西廩山寺、住持青原山淨居寺,推動編修《青原誌略》和《浮山誌》,並弘揚「公因反因」「中五鏇四」之理。其師覺浪道盛亡於順治十六年(1659),六年後方以智持所成《藥地炮莊》書稿,焚於青原噴雪軒以祭之。康熙十年(1671)因「粵難」連坐被捕,背疽病發,十月七日於南解廬陵途中,卒於江西萬安惶恐灘舟次。其編撰除前論外,主要有《周易圖象幾錶》、《學易綱宗》、《易餘》、《通雅》、《物理小識》、《切韻源流》、《四韻定本》、《性故》、《諸子燔痏》、《一貫問答》、《博依集》、《膝寓信筆》、《流寓草》、《浮山集》、《浮山後集》、《鼕灰錄》、《青原愚者智禪師語錄》、《內經經絡》、《醫學會通》等。

  《藥地炮莊》的構想或許早於順治七年,然其編撰應始於覺浪道盛之「托孤」。「藥地」是方以智的號,「炮」取醫傢烹炮藥材之意,「莊」則指《莊子》。順治十年鼕,道盛撰〈破藍莖草頌〉化用《五燈會元》中文殊菩薩命善財童子採藥之典故,善財有雲「盡大地無有是藥者」、「盡天地無有不是藥者」,以及文殊拈起一莖草雲「隻此能殺人、能活人」之說,勸勉方以智「以大法自命」,認為唯有如方以智般「傷盡偷心」、「傷心痛憤」之人,纔能化內心的「怨艾之毒」而為濟世之藥。方以智因此繼承瞭道盛的托孤論,重新批閱《莊子》,匯集曆代《莊子》著述,再加以點評,繼承並發揚乃師的思想。

  「托孤」說由覺浪道盛所提齣,《藥地炮莊.總論》中收其〈天界提正托孤論〉,可以見其梗概。道盛稱莊子為「儒宗彆傳」,隻因戰國時人習於功利,竊奪仁義道術,莊子害怕孔門「滴血之正脈」不傳,於是「有托孤之懼」。莊子為孔門托孤,方以智則為道盛托孤,故徐芳〈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序〉雲:「杖人於刀兵水火中,求大傷心人,窮盡一切,超而隨之,乃集大成,乃定宗旨,恰好托孤於竹關」。方以智延續瞭托孤說的觀點,認為莊子雖然推崇儒傢思想,但是有鑑於戰國時人心江河日下,不得已支離其德,潛藏於失序的社會,以無端崖之詞作卮言、寓言,激昂其說,而於暗中修補天地人心。他之所以作《藥地炮莊》,也是為瞭在亂世中以《莊子》為藥材炮製諸藥,用以修補人心。

  《藥地炮莊》一書的作者,主要列有四人。《藥地炮莊》捲首題「天界覺杖人評,極丸學人弘智集,三一齋老人正,涉江子陳丹衷訂」,上欄題「閑翁曼衍,春浮行者蕭伯升校」。天界覺杖人即是覺浪道盛,除瞭總論中收錄其《莊子提正》外,《藥地炮莊》中每每引述「杖人曰」、「杖雲」、「杖曰」來收錄他的批語。這些批語多半可見於《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凡齣處可考者,本書均於注釋中註明,讀者可自行參考。另有部分批語齣處不明者,當是覺浪道盛原為《莊子》所作的評點。極丸學人弘智即是方以智,極丸取「有極」、「無極」、「太極」三丸而摩盪、研極之意。《藥地炮莊.總論下》收錄方以智圓戒前所作的〈嚮子期與郭子玄書〉、〈惠子與莊子書〉,以及《莊子》內七篇的〈總炮〉,正文中凡是「愚曰」、「愚者曰」、「智曰」、「集曰」、「笑翁曰」、「閑翁曼衍」、「平叟雜拈」均齣自方以智手筆。三一齋老人指吳應賓,《藥地炮莊》中「正曰」、「三一曰」、「觀我氏曰」都是他的文字。吳應賓過世於崇禎七年(1634),據方以智〈藥地炮莊小引〉所雲,在覺浪道盛交付《莊子提正》後,纔「重翻《三一齋稿》」,將吳應賓的意見放進《藥地炮莊》之中。方以智雖然也會引述父、祖和老師王宣的文字,卻未把他們的名字標示在《藥地炮莊》的作者之列,唯獨吳應賓的情況比較特殊。推測其因緣,可能是方以智的思想受到吳應賓諸多啓發,且吳應賓與覺浪道盛相識多年,曾為其推廣三教會同論,覺浪道盛對吳應賓的意見十分重視,曾譽之為「大手筆」,其論點可能影響《莊子提正》之撰作亦未可知。列為作者群的涉江子陳丹衷,是覺浪道盛的門生,他在這本書的最大貢獻應該在於考訂師說。陳丹衷字旻昭,一作長昭,號涉江、獻父,法名大中。《藥地炮莊》中「旻昭曰」、「涉江曰」、「大中曰」、都是由他所撰。

  除上述四名作者之外,《藥地炮莊》還收錄瞭大量明末清初學者的莊學論述。這些人包括方大鎮、方孔炤、方中德、方中通、方中履、王宣、王思任、左銳、白瑜、餘颺、餘佺、李世熊、阮自華、邱維屏、金堡、姚康、施閏章、倪元璐、淩世韶、唐夢賚、孫慎行、徐樹丕、張自烈、曹學佺、許孚遠、郭都賢、陳繼儒、陳龍正、傅占衡、揭暄、黃道周、黃端伯、黃虞稷、髡殘石谿、熊人霖、劉中藻、劉叔導、鄭元勛、蕭士瑋、錢澄之、戴移孝、薛正平、瞿式耜、魏學濂、魏禧……等等。由於人數眾多,此處無法窮舉。這些人當中,有許多人並沒有留下傳世的著作,隻能憑藉《藥地炮莊》的紀載來考察,因此是十分珍貴的材料。

  《藥地炮莊》同時也蒐集瞭很多明代以前學者的《莊》學文獻。在引述這些文獻時,《藥地炮莊》往往逕自鈔錄而不標明齣處,導緻很難全麵掌握《藥地炮莊》到底採用過那些底本。在本次注釋的過程中,發現《藥地炮莊》引述呂惠卿、王雱、林疑獨、陳祥道、陳碧虛等人的說法,大多見於《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因此推測《藥地炮莊》曾採用鈔錄集成性質的《莊子》著述,比如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羅勉道《南華真經循本》、劉辰翁《南華真經點校》、歸有光《南華真經評註》、焦竑《莊子翼》等。《藥地炮莊》在引述文獻時,雖然有作核校的工作,但難免受到這些集成本的影響而未加刊正。如劉辰翁《南華真經點校》於《莊子.繕性》雲:「信行容體,說禮有味」,世傳歸有光所作之《南華真經評註》卻將此段文字歸為歸有光之語。《藥地炮莊》引述這段文字時仍作「歸曰」,可見受到《南華真經評註》引敘不實的影響。這些訊息提醒讀者在研究《藥地炮莊》時,應採取更為謹嚴的態度。

  《藥地炮莊》的一大特色,就是大量引述禪宗公案來評述莊子。《四庫提要》雲其「大旨詮以佛理」,當是有見於書中充斥機鋒話頭所緻。然而既是以莊子為儒門之托孤,也不應該忽略其中所隱含儒門的經學見解。覺浪道盛《莊子提正》雲:「莊生所著雖為《六經》之外彆行一書,而實必須輔《六經》始能行其神化之旨也。使天下無《六經》,則莊子不作此書而將為《六經》矣」,是將《六經》視為正,而將《莊子》視為奇,而主張「奇正互用」。方以智比覺浪道盛更進一步,認為《莊子》為《六經》的體係之一。如果參考方以智《東西均》與《藥地炮莊.總論》的說法,則可知方以智所建構的六經聖學可分二類:一是《詩》、《書》、《禮》、《樂》,這是屬於「有」、「跡」之學;二是「無跡」之學,如《春鞦》能行無隱之權救,《易》能行「化用為體」、「化體為用」的遊息不執。在此論點下,司馬遷因能得孔子作《春鞦》之心,故能在《史記》中權衡治亂,而莊子因能得孔子作《易》之心,故能守孔子之天宗,使人知孔子之明貫,無論是莊子之「虛言剽剝自適」或史遷的「寔事殺活自適」,皆是復興聖學的「傷心人語」。

  方以智在編纂《藥地炮莊》前曾撰寫〈嚮子期與郭子玄書〉,認為《莊子》一書「可參而不可詁」,已經隱隱蘊含將《莊子》當作公案參究的態度,其後又悟解覺浪道盛所作〈五燈熱〉、〈參同〉及禪宗典籍,則其以參禪的態度對待《莊子》文本也就不難理解。覺浪道盛與方以智之參《莊子》不完全同於禪宗之參公案,而有所謂「參同」,因此可將《莊子》與《六經》及各傢的說法連係起來。由於《藥地炮莊》在形式及思維方式上受到參禪的影響,使得對《莊子》的解讀呈現更多層次的象喻與迴環。禪宗本有舉前代祖師公案,再加以頌古、評唱的傳統,方以智把《莊子》的原文當作祖師公案,在集評和眉批中再舉公案或三教諸傢之說點評《莊子》,然後再對自己所舉的諸種說解加以評唱。比如《莊子.天下篇》「惠施多方」一段,方以智在上欄眉批中先舉青原惟信「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之語,再舉袁中道《德山麈譚》關於「知見立知」和「知見無見」的兩次問答為批語,再舉二程雲「眾人指東為東,指西為西。智者知東不必為東,西不必為西。聖人明於定分,以東為東,以西為西」之語為評,最後再以「愚者嘆曰」自己現身說法,而雲:「能得幾人?少不得一場逼塞。」在這一段評注中,包含《莊子》原文在內,總共有五種層次。讀者必須將每一個層次的區彆釐清,纔能正確的瞭解方以智撰寫每一段評唱時的用意所在。這種層層疊加的評唱形式,大幅增加瞭《藥地炮莊》思維的復雜度,以及讀者閱讀時的睏難度。因此,本書在注釋《藥地炮莊》時,會將所有禪宗公案的原齣處註明,並在力所能及的限度內稍作說明,若有疑義則不另注齣,留待方傢指教。

蔡振豐(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藥地炮莊校注》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不僅僅是其內容本身,更是其編纂和校注的嚴謹態度。當我翻閱這本書時,我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求真務實的精神。它並非簡單地堆砌古籍,而是經過瞭細緻的梳理、考證和解釋。那些看似陳舊的醫學術語和論述,在校注者的精心解讀下,變得鮮活起來,展現齣其獨特的曆史價值和醫學意義。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一些關鍵概念的辨析,例如關於某種藥材的“炮製”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是否有所演變,這些都得到瞭深入的探討。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讓我看到瞭學術研究的嚴肅性和重要性。盡管我對其中的很多醫學知識還處於學習階段,但單憑這本書所體現齣的嚴謹的學術風格和對中國傳統醫學的尊重,就足以讓我對其産生極高的評價。它是一部值得反復研讀、深入體味的學術著作。

评分

讀罷《藥地炮莊校注》,我仿佛經曆瞭一場穿越時空的醫學之旅。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和精細的考證功夫。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珍貴的曆史文獻,承載著曆代醫者對藥材的理解和運用智慧。校注者們付齣的努力,使得這些古老的知識得以重現天日,並且以一種更加易於現代人理解的方式呈現。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某種特定藥材的炮製過程,從選材、清洗、切製,到最後的炮製方式,每一步都記載得詳詳細細,仿佛親眼目睹瞭古代醫者如何用智慧和耐心去“煉製”藥物。這種細緻的描述,讓我對“藥”的理解不再局限於藥物本身,更包含瞭其背後的工藝和文化。盡管我可能無法完全掌握其中的所有醫學原理,但這本書所傳遞的對知識的尊重、對傳統的傳承,以及背後所蘊含的科學精神,足以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看到瞭中國古代醫學的博大精深,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傳統醫學的興趣。

评分

《藥地炮莊校注》給我的感覺,是一部厚重而充滿智慧的書。它不像市麵上許多快餐式的讀物,而是需要讀者沉下心來,慢慢品味。我被書中對各種藥材的詳盡描述所吸引,從它們的形態、氣味,到其特殊的功效和炮製方法,都寫得細緻入微。校注者們所做的努力,讓這些古老的醫學知識變得更加清晰易懂,也讓我們看到瞭古代醫者們在實踐中積纍的寶貴經驗。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某些藥材“炮製”過程的闡述,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加工,而是蘊含著深刻的醫學道理和精湛的技藝。它讓我意識到,藥物的療效不僅在於其本身,更在於其加工過程中的智慧。雖然我可能還無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所有醫學細節,但這本書所展現齣的對傳統醫學的尊重和傳承,以及其中蘊含的科學精神,都讓我深受啓發。它是一部值得細讀和珍藏的書籍。

评分

初次翻開這本《藥地炮莊校注》,便被其厚重的曆史感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所吸引。它並非那種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通俗讀物,而更像是一扇通往過去醫學智慧的窗戶,需要讀者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譯者和校注者的付齣顯而易見,那些古老晦澀的醫學術語,在他們的筆下得以梳理和注解,使得即便是我這樣對古代醫學知之甚少的讀者,也能窺見一斑。書中的每一個字詞,每一處注釋,都凝聚著心血,仿佛能聽到古代醫者在藥田裏辛勤勞作,在炮製坊裏一絲不苟地操作的細微聲響。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某些藥材來源、炮製方法和藥理作用的深入考證,這種嚴謹性讓我對古代醫學的智慧有瞭更深的敬意。雖然內容本身我尚在探索之中,但僅從其展現齣的學術精粹和傳承意義來看,這本書無疑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佳作。它不是用來快速閱讀的,而是用來學習、研究、思考的,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養分,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解也愈發深刻。

评分

閱讀《藥地炮莊校注》的體驗,更像是一次對古代先賢智慧的朝聖。這本書以其獨特的方式,將那些塵封已久的醫學知識帶到瞭我麵前。我特彆被其中對一些藥物的來源、采摘時節以及加工過程的詳細描述所打動。這不僅僅是文字的記錄,更是一種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校注者們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為我們解讀瞭這些古老的智慧,讓現代人也能從中受益。我曾嘗試去理解其中一些關於藥物配伍的論述,雖然有些概念與現代醫學有所不同,但其背後所蘊含的對人體和自然的深刻洞察,讓我驚嘆不已。這本書更像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産,它承載著中華民族在醫學領域的不懈探索和積纍。每一次閱讀,都讓我對中國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更加渴望去學習和傳承這份寶貴的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