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數據百閱(雙麵書封設計):100個重要議題,從圖錶開啓對話、培養公民思辨力

颱灣數據百閱(雙麵書封設計):100個重要議題,從圖錶開啓對話、培養公民思辨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颱灣數據
  • 數據可視化
  • 公民教育
  • 思辨力
  • 社會議題
  • 圖錶分析
  • 颱灣研究
  • 公共政策
  • 數據新聞
  • 百閱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 公部門數據大改造!讓你一眼看懂颱灣社會的變化 ★★
★★知名資訊圖錶設計公司Re-lab全新著作 ★★

  由年輕人發起的實驗性計畫
  曆時一年蒐集匯整公部門與國際組織報告
  用數據力與設計力,讓颱灣變得更好


  ▍在圖錶中,尋找改變的力量! ▍

  數據不隻是數字,
  摺綫的背後,是我們生活的高低起伏

  『這二十年來,你過得好嗎?』
  『颱灣,你好嗎?』
 
   ──────寫給罵過、怨過、失望過卻依然愛著颱灣的你 ──────

  這些事,也許令你擔心……
  ‧兒虐案件逐年減少,但因為兒虐死亡的孩子卻不減反增
  ‧各縣市皆宣示要拆違建,但曆年纍積的違建卻愈來愈多
  ‧農耕土地麵積減少瞭,但平均農藥使用量卻反而增加
  ‧禁供塑膠袋、吸管…….限塑推動十六年,塑膠袋産量卻沒有減少
  ‧民主選舉超過二十年,但每到地方選舉年賄選案件卻仍居高不下

  但這些事,也反映颱灣正在進步……
  ‧犯罪率逐年降低,過去十年竊盜案件更大減70%
  ‧勞動法規逐年完善,超時工作者的比例逐年減少
  ‧不隻失業率降至二十年的低點,失業者中長期失業超過一年以上的比例也創十年新低
  ‧實質薪資停滯二十年後,近五年再次齣現成長趨勢
  ‧工業及養豬廢水漸受管製,2002年以後河川嚴重汙染比例大幅下降

  這是最好的颱灣,也是最壞的颱灣

  採【雙麵書封設計】
  你可以從頭從尾開始翻閱
  自始至終不要放棄愛這座島嶼的心

  ◎瞭解颱灣必讀的懶人包 ────── 三分鍾看懂一個數據、明白一個議題
  2020年我們即將選擇的,不隻是總統和立委,更是對颱灣未來的想像,如果我們對過去與現況不夠瞭解,就容易造成偏見或誤解。因此,一群由22歲到32歲、從小生長在颱灣的年輕人組成資訊圖錶設計團隊,翻遍公部門和國際組織報告,將100個重要議題自2000年以來的發展,匯整成一目瞭然的圖錶及深入淺齣的文字,幫助我們跳脫個人意識或經驗,看見更完整的全貌。
  
  讓改變,從瞭解開始。

  ◎關心颱灣不是說說而已 ────── 一個議題延伸一道思考題,如何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b團隊從健康疾病、社會照顧、自然環境、文化休閑、教育研究、經濟發展、居住條件、公共安全、國際關係9大主題,引導讀者看見數據背後錯綜復雜的成因,並提齣問題讓我們進一步思索解決方案。書中不會提供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把探索的過程整理成100條綫索。

  讓改變,從思考開始。

  ◎找到一起守護颱灣的夥伴 ────── 從綫下到綫上企劃,開啓不一樣的對話
  《颱灣數據百閱》隻是小小的起點。掃描書中QRcode,會帶我們找到更深更廣的國內外評論與成功案例分析,以及藉由聊天機器人,用輕鬆幽默的方式,持續關注有趣的颱灣數據和現況。除此之外,隻要迴答綫上問題,就有機會跟各領域的專傢或意見領袖共桌吃飯,用一餐飯的時間討論你感興趣的議題,開啓不同世代、不同觀點的交流。

  讓改變,從對話開始。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吳琬瑜 │天下雜誌總編輯
  李怡誌 │世新大學新聞係助理教授

  ▍各界人士好評推薦
  Hauer  │颱灣吧執行長
  李雪莉 │報導者總編輯
  李取中 │The Big Issue大誌雜誌總編輯
  硃傢安 │哲學雞蛋糕腦闆
  巫彥徳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邵璦婷 │文化銀行共同創辦人
  林以涵 │社企流共同創辦人
  林冠廷 │颱客劇場導演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鬍川安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助理教授
  鬍采蘋(Emmy Hu)│財經媒體人
  施光訓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
  柯伯麟 │玖樓共同創辦人
  陳雅慧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總編輯
  楊斯棓 │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楊貴智 │法律白話文創辦人
  蔡淇華 │作傢
  劉必榮 │東吳大學政治學係教授
  鄭國威 │PanSci泛科學創辦人
  顔澤雅 │作傢/齣版人
  蘇仰誌 │雜學校校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知識的淬鍊與視野的拓寬:當代社會議題的深度對話 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著作,旨在引領讀者穿越當代社會複雜的迷霧,以清晰、結構化的方式,探討一係列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核心議題。本書並非單純的知識羅列,而是提供一套強大的分析工具,讓讀者得以從多維度、多層次的視角審視當前世界的脈動與挑戰。 全書的結構設計極具匠心,它將龐雜的資訊流梳理成易於消化吸收的單元,每個單元都聚焦於一個關鍵的社會、經濟、文化或環境議題。我們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真正的挑戰不在於獲取信息,而在於辨識信息的價值、理解信息的脈絡,並形成獨立的批判性思考。因此,本書的基調建立在「提問」與「論證」之上,而非僅僅是「陳述」。 核心章節探討範疇概述 本書的內容廣泛而深入,橫跨多個知識領域,試圖勾勒齣當前社會圖景的複雜性。我們著重於剖析那些驅動社會變遷的根本力量,以及這些力量如何具體地影響著個體與群體的命運。 第一部分:經濟結構的轉型與挑戰 本部分深入探討全球化浪潮下,不同經濟體麵臨的結構性問題。我們檢視瞭資本流動、產業鏈重組的最新趨勢,並分析瞭新興經濟體如何在全球價值鏈中尋求突破口。討論內容涵蓋瞭收入不均的加劇、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興起對傳統勞動關係的衝擊,以及數位經濟如何重塑市場競爭的格局。書中並未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呈現瞭幾種主要的經濟學流派對當前睏境的解讀,鼓勵讀者思考不同政策工具的潛在後果。例如,對於通貨膨脹與貨幣政策的辯論,我們試圖清晰地呈現央行決策背後的權衡取捨。 第二部分:科技倫理與社會治理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生物科技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倫理與治理難題。本章節著重於探討數據隱私權的界限、演算法的偏見(Algorithmic Bias)及其對社會公平的影響。我們詳細分析瞭假訊息(Disinformation)在數位空間的傳播機製,及其對民主程序和公眾信任的侵蝕。書中也探討瞭跨國科技巨頭的監管睏境,以及國傢層麵對創新與風險的平衡藝術。如何確保科技發展的成果能夠普惠大眾,而非僅僅服務於少數精英,是本部分持續追問的核心。 第三部分:文化認同與身份政治的交織 在全球化加速的同時,地方性、族群性與歷史記憶的重要性並未減弱,反而時常以更激烈的形式浮現。本部分聚焦於文化認同的流動性與衝突性。內容涵蓋瞭後殖民論述在當代社會中的延續與轉化、不同世代間價值觀的差異與鴻溝,以及語言、歷史敘事在塑造集體記憶中的關鍵作用。我們探討瞭多元文化主義的實踐睏境,以及在追求包容性社會的過程中,如何有效處理歷史遺留的創傷與不公。 第四部分:環境永續與資源分配 氣候變遷已不再是遙遠的預測,而是迫在眉睫的現實。本部分嚴謹地分析瞭能源轉型的必要性與複雜性,探討瞭從化石燃料到再生能源過渡過程中,各方利益的博弈。此外,我們也深入研究瞭水資源、糧食安全等基礎資源的全球分配不均問題,以及氣候難民的齣現對國際人道體係的挑戰。本書強調,環境問題的解決,最終必須落實在社會結構和經濟誘因的根本性改變上。 第五部分:全球秩序的重塑與地緣政治 國際關係正處於一個權力結構快速變動的時期。本部分梳理瞭多極化世界中主要大國的戰略調整、區域聯盟的興衰,以及國際法與國際組織在維護和平與秩序方麵的效力與局限。討論內容還涉及非傳統安全威脅,如網路戰、跨國犯罪網絡的影響,以及人類如何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閤作機製睏境。 閱讀方法論:從圖錶到思辨 本書的每一議題探討都嚴格遵循一種嚴謹的「證據驅動」模式。我們深知,抽象的理論往往難以觸及現實的肌理,因此,大量的數據、統計圖錶和模型分析被用來作為論證的基石。這些視覺化的呈現,旨在幫助讀者直觀地掌握議題的規模和趨勢,區分事實與觀點的差異。 然而,本書的最終目的並非訓練讀者成為數據解讀專傢,而是要培養一種「結構性懷疑」的精神。在呈現瞭數據之後,我們緊接著會引導讀者進行以下層次的思考: 1. 數據的來源與邊界: 這個數據是誰收集的?它的採樣範圍是什麼?它是否可能隱藏瞭某些群體? 2. 因果與相關的辨識: 呈現齣來的現象之間,是真正的因果關係,還是僅僅是巧閤的相關?是否存在被忽略的乾擾變項? 3. 意識形態的透視: 呈現這些數據的敘事者,其背後的價值取嚮或政治目的可能為何? 透過這樣層層遞進的分析框架,讀者將能夠超越錶麵的爭論,直達議題的核心矛盾,從而形成堅實、有理有據的個人判斷。本書提供的是一把開啟深度對話的鑰匙,鼓勵讀者在掌握事實的基礎上,勇敢地麵對、質疑並構築屬於自己的世界觀。它是一本獻給所有渴望深度理解當代社會、並願意投入心力進行理性思辨的讀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Re-lab團隊


  熱愛颱灣的資訊圖錶設計顧問公司, 成立於2011年,使命是為有價值的資訊「簡單說好故事」,提供溝通策略顧問服務與圖錶設計製作,一天到晚透過創新的溝通專案探索更多可能,同時驗證資訊設計的成效,在每一次的實驗中不斷進化。創業精神是用資訊設計「防止世界有代溝、守護世界的平等」!

  成軍八年,為超過300個資訊說齣好故事,客戶包括:颱積電、颱達電、鴻海、世紀奧美公關科技、中國信託、施羅德投信、美盛投顧、摩根資産管理、國泰人壽、Sanofi、資策會、工研院、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中區國稅局、颱北市社會局等等。除瞭商業客戶,團隊也持續與各種非營利組織閤作,協助推廣理念。

  代錶作品
  齣版《人人都能上手的資訊圖錶設計術》分享資訊圖錶設計原理和案例
  成立 Hello Taiwan 粉專推廣颱灣廟宇、颱灣茶等特色文化
  成立資訊改造實驗室粉專緻力於讓復雜但重要的數據能被看見、看懂
  成立一年半以來,針對許多颱灣的數據進行改造,誕生瞭一張張簡單易懂的圖錶
  齣版《颱灣數據百閱》和你一起從數據齣發,關心颱灣

  除瞭商業專案,我們也做瞭很多圖錶改造與社會實驗計畫:
  2012 史高維爾辣度錶
  2012 颱灣十大癌癥報告書,與info2act閤作
  2014 「市長安安,政見給窺嗎?」,與關鍵評論網、劉傢熙閤作
  2014 溫室氣體排放清冊,與環保署閤作
  2015 一百種法案的死法,與關鍵評論網閤作
  2015 社群媒體觀察季報,與QSearch閤作 
  2016 颱灣小吃解剖實驗 
  2016 颱灣電影髒話大全,與颱味誌閤作
  2017 日日好果 - 颱灣水果年曆,與上上芊食尚顧問閤作
  2017 三百六十行,行行按穴道,與中醫說說看、毛醫師、TAAZE讀冊生活閤作
  2018 流行音樂展覽數據展牆,與颱北文創記憶中心、Plan b閤作
  2018 中華職棒30週年特展大數據展牆,與中華職棒大聯盟、INCEPTION啓藝閤作
  2018 颱北霞海城隍廟資訊圖,與颱北霞海城隍廟閤作
  2019 茶言觀色14種颱灣比賽茶資訊圖錶,與茶葉專傢陳俊良、Justfont閤作
  2019 颱大林堉璘奬學金推廣互動測驗,與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閤作

  案例成果閱覽 www.behance.net/Re-LAB
  官方網站 www.relab.cc
  臉書粉絲專頁 @ReLAB.cc

圖書目錄

50件正在進步的事情
推薦序│「颱灣,你好嗎?100 組改變的綫索」──吳琬瑜(天下雜誌總編輯)
前言│站在 100 個數據上, 可以看見什麼?

健康疾病 Health & Diseases
癌癥
吸菸
兒童疫苗
學生近視
器官捐贈
 
自然環境 Natural Environment
空氣汙染
河川汙染
地層下陷
森林破壞
溫室氣體
垃圾迴收
 
文化休閑 Culture & Leisure
職業棒球
國片
圖書藉閱
藝文活動
藝文補助
 
教育研究 Education & Research
中輟
就近入學
學貸
學術論文
研發經費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對外貿易
長期失業
工作時數
勞資爭議
卡債
地下錢莊
保險申訴
 
居住條件 Housing & Living Environment
停電
上網
公園綠地
公共運輸
火車準點
 
公共安全 Public Safety
犯罪
酒駕
職業災害
意外死亡
詐騙
 
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會議
來颱旅客
留學簽證
 
社會照顧 Social Well-being
棄嬰
獨居老人
身心障礙
失蹤人口
貧窮
 
其他 Others
女性參政
兩性薪資
貪瀆
流浪動物

50件令人擔憂的事情
推薦序│「快速掌握颱灣的樣貌,同時兼顧深度與廣度!」──李怡誌(世新大學新聞係助理教授)
前言│站在 100 個數據上, 可以看見什麼?
 
健康疾病 Health & Diseases
健康餘命
慢性疾病
過重肥胖
憂鬱
自殺
愛滋病毒
高齡産婦
食品中毒
 
自然環境 Natural Environment
生物多樣
路殺動物
沿岸漁業
極端氣候
農藥
檳榔
木材自給
電力
人均用水
減塑
 
文化休閑 Culture & Leisure
音樂
 
教育研究 Education & Research
補習班數
校園暴力
高教入學
版權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貧富差距
中小企業
薪資
創業
糧食自給
政府負債
 
居住條件 Housing & Living Environment
房價
違建
汙水處理
 
公共安全 Public Safety
火災死亡
毒品
性侵
再犯
道路肇事
國道車禍
 
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外交
 
社會照顧 Social Well-being
單親
遊民
兒少受虐
傢暴
 
其他 Others
賄選
能源依賴
消費爭議
人口販運
失聯移工
監獄死亡
廚餘

圖書序言

推薦序

「颱灣,你好嗎?100 組改變的綫索」

吳琬瑜(天下雜誌總編輯)
 

  你對於2020 年總統大選是否感到失望?候選人們的選舉話術把颱灣弄得麵目模糊。例如,某一件事的錶現是退步,還是進步?說法天壤之彆。因為分析數據之前先有立場,因為說話是為瞭攻訐對方,數據完全失真。

  十月的颱灣鞦高氣爽,我收到瞭一本《颱灣數據百閱》,在烏煙瘴氣中呼吸到一絲新鮮的空氣。一群 20到30 歲的年輕人為他們所在乎的颱灣,製作瞭這本書。要獻給罵過、怨過、失望過卻依然愛颱灣的你。

  他們選齣瞭100 組數據,一半是颱灣正在進步的事,另一半則是颱灣令人擔憂的事,刻劃這一代年輕人所經曆的 2000年之後的颱灣,他們用新世代擅長的語言──資訊圖錶設計──化繁為簡、整閤圖錶,繪成動畫,讓人們從數據的摺綫中看見颱灣二十年來的高低起伏。數據,再也不是冷冰冰的符號,而是這二十年來我們的快樂與傷痛。

  《天下》雜誌也在這幾年大量運用資訊圖錶說議題。包括每一期的「數字會說話」,以幾組數據聚焦說一個現象,總是讓人恍然大悟。或是以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導,從「農地上的世界冠軍」、「九閤一大選選舉地圖」、「輿論戰爭 @ 颱灣」、「誰替颱灣換上假藍天」,都是擲地有聲、獲奬無數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以大數據所尋得的證據,讓當事人即使生氣,也無言以對。

  記者有時承受政治人物、事件關係人的憤怒、攻訐或抹黑,但是數據本身會說話,終能明白我們的無畏,是來自追求一個美好公平社會的初衷。

  我們並不寂寞,一群年輕人創立資訊圖錶公司,同樣以新的語言發揮議題影響力,關注颱灣發展。

  颱灣 50 組正在進步的數據中,我比較意外的是環境。空氣汙染、河川汙染、地層下陷、森林破壞、溫室氣體、垃圾迴收都有緩慢改善。我想是民眾、媒體、環保團體長期努力,有瞭漸進的改善。

  颱灣 50 組令人擔憂的數據中,有繼續惡化的貧富差距,最富和最窮的綜閤所得差距倍數,二十年來從 40 倍已經擴大到 112 倍。也有幽微緻命的暗光是身心健康。從慢性病、自殺率、憂鬱癥的惡化數字,赫然發現這些個人說不齣口或亟欲隱瞞的狀況,但卻已經蔓延成你我所不知道的社會挑戰。

  這 100 組數字既挑齣颱灣社會的重要問題,也以聯閤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參考方嚮,挑齣具有未來性的數據。

  數據,當然有侷限。有時受限於原始資料,有時得在彼此矛盾的數據中,加上質化的調查、採訪,纔能獲得真相。

  但至少這 100 組數據是,開放給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體改變颱灣的綫索,以民間共創的力量,讓探索不停歇,讓改變看得見!

  「快速掌握颱灣的樣貌,同時兼顧深度與廣度!」──李怡誌(世新大學新聞係助理教授)

  颱灣是一個變動很快速的社會,不論政治、經濟、社會、健康等層麵,在過去幾十年中都有很大的變化,有些領域項目變動之快,在短短二十年間彷彿是兩個不同的社會一樣。

  在這麼快速變動的社會當中,光靠親身體會,可能無法完全理解這環境發生瞭什麼樣的變化,也很難察覺變化幅度大小。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一口氣快速掌握颱灣的樣貌,同時兼顧深度與廣度呢?答案或許就是這本《颱灣數據百閱》。

  這種用圖錶來呈現一個社會概況的書籍,很多國傢都有,例如TED創辦人Richard Saul Wurman在二十年前齣版的《Understanding USA》,在一本書中用瞭大量不同的資訊視覺化技巧來呈現美國的樣貌;或者失野恒太紀念會的《日本國勢圖會》,從1927年開始齣版迄今已經77版,用大量的統計圖錶來介紹日本的局勢。不同於《Understanding USA》的花俏或者《日本國勢圖會》的復雜,本書採用瞭一個大膽而簡單的方式來呈現資訊,那主要圖錶完全隻採用William Playfair在1786年發明的摺綫圖。作為量化數據視覺化的始祖,摺綫圖在這兩百多年來都一直很好用,一個軸是時間,一個軸是數量,雖然資訊視覺化的方法在最近幾年韆變萬化,但我們還是經常繪製摺綫圖,也經常看到摺綫圖,不過很少有機會一口氣看到100張與我們周遭生活息息相關的摺綫圖。

  在過去的十五年之間,我在國內外不同企業、學校與政府部門開設瞭無數的資訊視覺化訓練課程學員從大一新生一直到上市公司總經理、董事都有。早年我發現颱灣人的問題是不會畫圖錶,但後來發現問題可能是不會說故事,所以我近幾年開始把教學重點轉移到「數據故事」(Data-Driven Story)上,希望學員能夠講述好的商業數據故事與數據新聞故事,畢竟圖錶不是目的,透過視覺化的方式讓讀者産生數據感纔是重點。

  《颱灣數據百閱》中有足足100個數據故事,超過100張經過反覆推敲、修正的圖錶,每個精挑細選的故事可以各自獨立閱讀,又可以彼此相連,串成一個個更大的數據故事。除瞭按照書本的順序來閱讀之外,我覺得這本書也很有參考書的潛力,就像從昭和 2 年齣版至今的《日本國勢圖會》一樣,會齣現在非常多人的書架、辦公桌上,隻要想到颱灣局勢,就會拿起來翻一下,透過這100個已經說好的數據故事,來擴充你想說的新故事。
  
  紐約時報在2017年時推齣瞭一個綫上版的故事,叫做〈You Draw It: What Got Better or Worse During Obama’s Presidency〉,讓讀者自己先畫摺綫圖,猜猜看不同的指標在歐巴馬任期內與布希任內相較,有什麼樣的變化。

  《颱灣數據百閱》提供瞭100個這樣的機會,建議你先看看目錄,心中猜想看看這些數據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會是如何變化,然後再把書打開,會覺得更有意思。我自己覺得這種「玩法」很棒,也推薦你試試看。

  這本書隻是一個新的開始,期望後續在颱灣能不斷看到新的作品,用數據與圖錶來說齣一個個讓我們有感的颱灣故事。

前言

站在 100 個數據上, 可以看見什麼?


  「你覺得颱灣這二十年來變好還是變壞瞭?」

  這本書不會提供一個簡單的答案,但我們把自己探索答案的過程整理成100個綫索和大傢分享。

  這個計畫的執行團隊是由一群22到 32 歲、從小生長在颱灣的年輕人組成,對於我們而言,近二十年來的颱灣就是我們有記憶以來的颱灣,為瞭跳脫個人經驗看到更完整的麵貌,我們翻遍瞭公部門和國際組織的報告,看愈多數據,讓成員們愈謙虛地思考,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我們都找到瞭比答案還要更珍貴、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們也想把這過程留給你探索。

  如果你心中沒有浮現一個清晰的答案,可以翻翻這本書,找齣幾個你有興趣的綫索,作為思考的起點。整本書整理瞭 100 個重要的數據,其中一半是颱灣正在變好的麵嚮,另一半是颱灣正在變壞的麵嚮,在你搭車通勤的時候、洗澡的時候、排隊買電影票的時候 ……,花三分鍾看一個數據,你就離颱灣更靠近瞭一點。

  如果你心中已經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不用急著抗拒,這本書並不想說服你改變答案,而是為瞭打開討論的空間,畢竟,我們都希望颱灣變得更好,不是嗎?唯有瞭解現狀,纔能知道我們能為這片土地做點什麼,不是嗎?

  「選齣 100 個數據的三步驟 ?」
  你一定很好奇,這 100 個數據如何選齣來的? 其實沒有什麼特彆的秘密,三個步驟告訴你:

  Step1
  參考曆年主計總處公告之社會指標統計及國民幸福指數、以及聯閤國所 製定的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的具體目標,選取重點指標並決定 8 個主題 類彆。

  Step2
  搜尋數據 依各主題領域至政府部會統計、相關國際組織資料庫 (WHO、ILO、 OECD 等)搜尋統計期間截至 2018 年有至少 10 年資料的數據(部分統 計僅公布至 2017 年)。

  Step3
  撰寫數據導讀 將篩選齣的數據分類為 50 件正在進步的事,以及 50 件令人擔憂的事。 最後,觀察數據趨勢並諮詢各領域專傢,撰寫數據內容導讀。

圖書試讀

兒少受虐Child Abuse
 
受虐兒少是傢庭問題中最無辜的受害者
 
隨著相關組織的倡導與媒體的關注,2004年以來愈來愈多兒虐案件浮上颱麵,一路攀升至2010年與2012年的高峰。雖然沒有找到相關研究直接說明原因,不過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傢中經濟惡化導緻傢庭關係緊張可能為其一原因,相關的社福團體以及相關人權組織都擔心因此衍生更多傢庭問題*1,紛紛在2009年提齣擔憂與提醒。另外,國人對於兒童受虐的意識抬頭,也可能是造成統計數據上升的原因)。
 
「責任式通報」有效嗎?第一綫社工人力不足、公權力有限,有心無力
 
責任通報)數量逐年大幅增加,但開案數量卻不增反減,同時通報後兒虐死亡人數也持續成長。可見若想改善通報成效,還需要更多共識,而且大量的通報案件增加瞭第一綫社工人員的調查負擔,讓後續處理機製無法完全接住受虐兒童,也因此無法真正減少死亡,這是必須持續關注與努力的重要方嚮。
 
在美國,兒少保社工個案比約是1比20,「但公部門兒少保社工個案量沒有限製,平均在35案上下,有時會到50案。」保護司司長張秀鴛於《今週刊》訪談中透露。位於第一綫服務的社工,麵臨如此龐大的個案量,該如何有效地給予個案完整的服務、拿捏介入深度及轉介機製?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社工的公權力往往不及警察,當兒少在第一時間麵臨危險時,社工並沒有正當公權力介入颱灣傢長管教孩子的權力,也因此社福相關部門作為責任式通報的主責單位時,無法使公權力走進傢門,有效保護兒童少年。
 
2013年起推動的分級分類製度改善瞭保護的效率,還是漏接瞭求救的聲音?
 
重大虐待或殺子自殺案件約3成有保護案通報紀錄,若隻以「受害者個人」為案件主體處理,通報後還是很難管控後續風險,唯有以「脆弱、高風險傢庭」為主體,及早發現危險因子,並整閤社福資源提供協助,纔有機會預防不幸。
 
另外,針對所有兒童照顧的基礎「親職教育、育兒指導、諮詢輔導服務」也需要完整的規劃與落實,纔能從根本預防兒童虐待的發生。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颱灣數據百閱》的瞬間,就有一種被設計感徵服的感覺。雙麵書封的設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巧思,更像是為這本書的內核注入瞭一種“多維度思考”的理念。我知道,很多時候,一個問題的真相往往不是單一維度的,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颱灣數據百閱》以“100個重要議題”為核心,這本身就意味著它觸及的範圍非常廣闊,涵蓋瞭我們生活中方方麵麵,從經濟、社會,到文化、科技,甚至是環境等等。最令我興奮的是,“從圖錶開啓對話”這個切入點。在這個視覺化時代,用數據圖錶來解讀復雜議題,無疑是最有效、最直觀的方式之一。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個睿智的嚮導,用精美的圖錶引導我一步步地深入理解每一個議題,發現隱藏在數據背後的故事和規律。更重要的是,“培養公民思辨力”這個宗旨,讓我看到瞭這本書的深遠意義。它不是簡單地提供信息,而是教我們如何批判性地思考,如何不被錶麵的現象所迷惑,如何理性地分析和判斷。這本書,絕對是一份值得細細品味、反復研讀的寶藏。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是在我迷茫的思辨之路上點亮瞭一盞燈。我一直對社會上那些熱議的話題感到睏惑,常常覺得信息太多,但真正有用的、能夠幫助我形成自己判斷的東西卻很少。尤其是那些看起來很復雜、數據層層疊加的議題,往往讓人望而卻步。《颱灣數據百閱》恰恰抓住瞭這一點,它不是直接給你結論,而是通過“圖錶開啓對話”這種方式,給瞭我們一個探索的入口。我設想,它可能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枯燥,而是用一種更具象、更直觀的方式呈現信息。比如,一個關於環保的議題,可能就會用清晰的圖錶展示不同年份的排放量變化、不同政策的影響效果,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到趨勢和問題所在。這種“看見”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讓我們從抽象的文字描述中掙脫齣來,直接麵對數據背後的事實。而“培養公民思辨力”這個目標,更是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般讀物。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能力的塑造。我希望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解讀圖錶,如何從中發現潛在的 bias,如何提齣質疑,如何與他人就同一議題展開有建設性的對話。

评分

《颱灣數據百閱》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我眼前一亮。特彆是“雙麵書封設計”,光是這個創意就讓人充滿好奇,迫不及待想知道裏麵到底藏著什麼。書裏麵提到瞭“100個重要議題”,這個數字聽起來就很有分量,感覺能把颱灣社會裏那些最值得探討、最能引起共鳴的事情都囊括進去瞭。而且,它強調“從圖錶開啓對話”,這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很多時候,麵對那些錯綜復雜的問題,光看文字描述總是覺得雲裏霧裏,不清不楚。如果能有清晰、專業的圖錶來呈現,那理解起來肯定會事半功倍。我設想,這本書會用各種生動形象的圖錶,把那些看似遙遠的議題,變得觸手可及。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明確提齣要“培養公民思辨力”。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獨立思考、不人雲亦雲,真的是一項非常寶貴的技能。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提供一種新的視角和方法,讓我學會如何通過數據和圖錶來分析問題,更理性地看待社會現象,從而真正成為一個有思辨能力的公民。

评分

這本書《颱灣數據百閱》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信息量爆棚的預感,再加上“雙麵書封設計”,立馬就提升瞭它的神秘感和互動性。拿到手裏,那種沉甸甸的知識感撲麵而來。“100個重要議題”這個數目,就足夠讓人期待它能覆蓋多少我們關心卻又容易忽視的領域。但最吸引我的,是它提齣的“從圖錶開啓對話”這個核心理念。我總覺得,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難以對某個議題形成清晰的認知,是因為缺乏直觀的呈現方式。想象一下,一個復雜的數據,通過一張精心製作的圖錶,就能瞬間揭示齣其內在的邏輯和趨勢,這種“看見”的力量,遠比冗長的文字描述來得更有衝擊力。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用什麼樣的圖錶來錶現這些議題,是摺綫圖、柱狀圖,還是更具象化的圖示?同時,“培養公民思辨力”這個目標,更是讓我覺得這本書的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在提供信息,更是在塑造一種能力,一種在這個信息紛雜的時代,能夠獨立分析、判斷、並作齣理性選擇的能力。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探索颱灣社會、理解復雜議題的利器。

评分

哇,拿到這本《颱灣數據百閱》的時候,就覺得它跟市麵上那些堆砌名詞、晦澀難懂的書不太一樣。書名就很有意思,“雙麵書封設計”,拿到手就能感受到一種巧妙的互動感,好像在邀請讀者去探索和翻轉,這本身就很有創意。翻開書,第一眼看到的是“100個重要議題”,這數字本身就帶來瞭巨大的信息量,讓人好奇到底涵蓋瞭哪些方麵。而且,它還強調“從圖錶開啓對話”,這一點特彆吸引我。我一直覺得,很多復雜的問題,其實通過直觀的圖錶,更容易理解其核心和脈絡。現在社會信息爆炸,各種聲音充斥,如果能有一個工具,用數據和圖錶來梳理,然後引導大傢一起討論,這絕對是一股清流。我猜想,這本書的設計應該不是簡單的圖錶堆砌,而是背後有精心的策劃,選擇那些真正能觸及我們生活、社會、甚至未來的議題。更重要的是,“培養公民思辨力”,這絕對是當下的剛需。在這個信息泥潭裏,能夠獨立思考、不被輕易帶偏,實在是太重要瞭。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提供給我一套方法論,讓我學會如何通過數據去分析問題,如何不被片麵的信息所誤導,如何更理性地看待這個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