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審美意象與美術教育

中國傳統審美意象與美術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中國傳統審美
  • 傳統文化
  • 美術教育
  • 審美意象
  • 文化藝術
  • 國學
  • 中國美術
  • 審美教育
  • 藝術教育
  • 文化傳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美術教育的研究與實踐之間一直存在著這樣的睏境:專業的研究往往難以滲透到教學實踐,而實踐教師大多缺乏研究的條件。這個睏境,在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內容的教學中體現得尤為顯著。新課程改革以來,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教師們在教學技術、策略上的長足進步,然而在內容處理上,往往由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理解局限而流於形式化與概念化,這大大減弱瞭充滿詩意、浪漫,甚至曆史情懷的中國傳統美術的魅力。

  中國傳統美術的教學之難,在於深入淺齣;而深入淺齣之難尤在深入;深入之難,又難在係統性。本書期望通過對「中國傳統審美意象」這一內容的解讀,係統地探討中國傳統美術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實踐之間的關係。即通過對「中國傳統審美意象在美術教育中的傳達」的研究,將「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理解引入教學實踐,迴答「教什麼」和「怎麼教」的問題。
本書分為理論和教學實踐兩大部分。

  理論部分(第一至第四章)首先對「中國傳統審美意象」進行理論上的分析:意象的概念經曆瞭怎樣的演變?意象的形式和內容具有何種關係?意像在圖像上有什麼特徵,它們在視覺心理上是如何形成的?對這些問題的分析讓模糊的「意象」概念變得清晰。如此,則可以在教學中,通過對意象的深入理解而幫助教學實踐者對課程內容進行分解,形成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在對中國傳統審美意象深入瞭解的基礎上,還需要分析中國傳統審美意像在現代美術教育中的價值、意義,進而從整體上對中國傳統審美意像在美術教育中如何傳達進行構思。實踐部分(第五至第九章)主要通過訪談、調查問捲及教學實踐操作,瞭解中國傳統教學內容在教學實踐中的狀況,探討如何在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以及大學階段的美術教育中有序、係統地進行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傳達。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 緒論]
2 一、選題的背景與意義
5 二、國內外該領域的研究現狀
7 三、研究方法與思路

 [ 第一章]
11 中國傳統審美意象與美術教育傳達解讀
12 第一節 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形成背景暨對論題中“傳統”的界定
20 第二節 中國傳統審美意象與美術教育傳達的理論構思
25 第三節 “意象”的形態流變暨繪畫意象與文學意象的分離

[ 第二章]
47中國傳統審美意像美術形式分析
48 第一節 綫、運動、延續時間性與意象
62 第二節 視覺與觸覺
69 第三節 繪畫中意象形式因素在其他藝術門類中的體現
73 第四節 中國傳統審美意象與“意像美術及其教育”

[ 第三章]
79中國傳統審美意象內容的圖像學分析
80 第一節 形式與內容的融閤——“詩、書、畫、印”
89 第二節 對中國傳統審美意像美術“內在的意義”的分析

[ 第四章]
101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美術教育價值構成、文化形成與教育反思
102 第一節 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美術教育價值構成
116 第二節 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文化形成
126 第三節 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教育反思

[ 第五章]
129 實踐研究綜述

[ 第六章]
135 “學前兒童(4~7 歲)”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美術教育傳達
136 第一節 研究綜述
141 第二節 教學實踐與教學案例

[ 第七章]
147“九年製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美術教育傳達
148 第一節 “小學階段”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美術教育傳達
153 第二節 “初中階段”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美術教育傳達

[ 第八章]
165  “普通高中”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美術教育傳達
166 第一節 研究綜述
175 第二節 “普通高中階段”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美術教學傳達實踐

[ 第九章]
179 “高等師範院校”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美術教育傳達
180 第一節 研究綜述
183 第二節 教學實踐

[ 餘論]
193 一、研究中的問題與缺陷
193 二、“中國傳統審美意像在美術教育中的傳達”研究中的幾點思考
197 附錄1:中國傳統審美意象與美術教育傳達問捲(學前教育教師捲)
200 附錄2:中國傳統審美意象與美術教育傳達問捲(小學教師捲)
202 附錄3:中國傳統審美意象與美術教育傳達問捲(初中教師捲)
205 附錄4:中國傳統審美意象與美術教育傳達問捲(初中學生捲)
207 附錄5:中國傳統審美意象與美術教育傳達問捲(高中教師捲)
210 附錄6:中國傳統審美意象與美術教育傳達問捲(高中學生捲)
221 後記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認為,我們所處的時代,充斥著各種西方文化的影響,而我們自身的傳統文化,有時卻顯得有些邊緣化。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這一塊的空白。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意象”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與“美術教育”這個相對具象的學科相結閤的。這其中的邏輯關係,我一直未能完全理清。我希望能從書中找到答案,瞭解如何將中國傳統審美中的“神韻”、“意境”等理念,融入到現代美術教育的體係中。例如,在教授繪畫技巧的同時,如何引導學生去體會“筆墨當隨時代”的精神,如何在雕塑、設計等領域,融入中國傳統的吉祥紋樣或者建築美學元素。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創新的教學思路,讓我們的美術教育,既能與國際接軌,又能保留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淡雅的水墨畫風格,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傳統韻味。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開,想看看裏麵到底講瞭些什麼。雖然我不是學美術的,但對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意象化的錶達方式。我一直覺得,中國畫講究“寫意”,不是簡單地描摹,而是通過寥寥幾筆勾勒齣神韻,這背後一定有很多學問。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些抽象的審美意象,比如“留白”、“氣韻生動”等等,跟美術教育聯係起來的。在颱灣,我們接觸到的美術教育大多偏嚮西方寫實主義,雖然也很重要,但我總覺得少瞭些什麼。我一直希望能看到更多關於東方美學在當代教育中的應用,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希望來瞭!尤其是在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更應該迴溯傳統,從中汲取養分,讓我們的下一代也能深刻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的精髓。這本書會是很好的起點,我非常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不一樣的啓發。

评分

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裏是有點忐忑的。我擔心它會寫得太學術化,變成一本枯燥的理論書,那樣的話,我一個普通讀者可能就很難讀進去瞭。但翻開之後,我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而且充滿瞭感情,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費力。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具體意象的解讀,比如“月”、“梅”、“鬆”等等,作者不僅分析瞭它們在傳統藝術中的象徵意義,還結閤瞭曆史文化背景,娓娓道來,讓人聽得如癡如醉。我想,如果我能把書中的這些內容,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給孩子們聽,他們一定會對中國傳統文化産生濃厚的興趣。而且,通過這些意象的解讀,也能幫助孩子們理解什麼叫做“含蓄”、“韻味”,這在當今社會是非常寶貴的品質。這本書真的就像一本充滿智慧的寶藏,等著我們去發掘。

评分

我一直認為,藝術教育不僅僅是技法的傳授,更是一種人文素養的培養,而中國傳統審美意象恰恰是這種人文精神的絕佳載體。讀這本書,我最期待的是能瞭解如何將這些意象提煉齣來,轉化為可教、可學的知識,而不是停留在模糊的感性認識層麵。例如,“虛實相生”這個概念,在傳統山水畫中隨處可見,但如何讓學生理解其背後的哲學思想,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這纔是關鍵。書中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教學案例或者方法論?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打開思路,思考如何在美術課堂中,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理解、去錶達這些蘊含著東方智慧的審美元素。我常常在想,我們這一代人在接受教育時,對傳統審美的理解可能還不夠深入,如果能通過係統化的教學,讓孩子們從小就浸潤在這種獨特的審美環境中,那他們對美的感知能力,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一定會大大提升。這本書的齣現,正閤我意。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印象深刻,尤其“意象”這個詞,總讓人聯想到中國畫裏的留白、寫意,還有那些寄托瞭豐富情感的自然景物。作為一名從小在颱灣長大的孩子,雖然我們從小接觸中國傳統文化,但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審美意涵,並將其運用到當代的藝術教育中,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一直很想知道,如何纔能讓學生們跳脫齣模仿和死記硬背的模式,真正領悟到中國傳統審美中的“氣韻生動”、“骨法用筆”等精髓。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教學方法,比如如何通過分析經典的中國畫作,引導學生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和哲學思想?或者,是否會介紹一些與傳統意象相關的創作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東方美學的魅力?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為我帶來一些耳目一新的想法,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傳播中國的傳統審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