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由營養師設計的減醣食譜★★
針對8大類肥胖狀況,規劃適閤亞洲人的「5階段減醣飲食」,
無論你是:澱粉控、愛甜食、宵夜族、重口味……
都能成功轉換成易瘦體質,再也不復胖!
【想用減醣飲食瘦身,不能隻求「吃飽」就好】 減醣、低醣、生酮飲食是最近這兩年的健康和健身/瘦身關鍵字,目前也有不少關於減醣的食譜,其中建議讀者們的減醣/低醣飲食步驟,大多是「一開始就控製在一餐20g、一天60g以內」。
◎每個人適應減醣的程度不一樣,營養師精確分析各種「難瘦」原因。
但是,亞洲人原本的飲食習慣,就是澱粉(碳水化閤物)占飲食的50~60%,要立刻開始降低醣質攝取原本就不容易,同時,每個人的身體對於減醣的適應度也不同,並非人人都能直接轉換為一天隻攝取60g的醣質。
最重要的是,羅馬並非一天造成,因錯誤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導緻肥胖問題,直接從「重口味、多澱粉、宵夜」等型態,突然改變為一天隻能攝取60g醣質,很難堅持下去的案例大有人在,更有因此對自己失去信心,在抱著「減醣飲食太難瞭!」的挫摺感下,持續著隱藏三高、糖尿病危機的飲食方式。
透過營養師的專業分析,書中將列齣不同的體質運用低醣飲食達到健康瘦身、營養充足均衡、吃得飽不挨餓的方法。除瞭針對各種飲食習慣和體質的對癥瘦身提案,還有專為以飯麵為主食的亞洲人設計「減醣5階段」,從調整現有飲食習慣開始,一步步邁嚮減醣燃脂的全新健康生活。
【找齣適閤自己的減醣模式,纔會一直瘦下去!】 「胖」的原因,不光是吃多+動少,分析「緻胖因子」,搭配減醣飲食,纔有最好的效果
‧常見肥胖實例一一破解,你也可以瘦下來!
※〈壓力疲勞型肥胖〉熬夜、睡眠不足,3年爆肥20公斤
女/37歲中階主管/半年瘦下15公斤,體脂由32%降至23%。
用糙米和地瓜取代白飯麵條,每餐吃足2份蔬菜;補充B群增加代謝。
※〈體虛型肥胖〉貧血、畏寒,月經失調,産後肥胖,一運動就頭暈目眩
女/40歲二寶媽/3個月從80公斤瘦到69公斤(-11),貧血、手腳冰冷狀況改善。
把熱甜湯換成熱薑茶,補充薑辣素促進代謝;補充含鐵食物如牛肉和菠菜;攝取柑橘、甜椒等高維生素C的蔬菜。
※〈應酬多型肥胖〉聚會多、晚吃、酒喝太多
男/39歲業務經理/2個月瘦11公斤,內髒脂肪從15降到6。
應酬當日的早午餐減醣,不混酒、應酬前補充維他命b群和薑黃;喝酒前先吃蛋白質和膳食縴維的食物。
※〈無麵飯不歡型肥胖〉:天生「飯桶」,熱愛精緻澱粉
男/25歲工程師/3個月瘦6公斤,血糖值恢復正常。
便當主食選擇非油炸,手搖飲喝無糖茶類,晚餐主食改吃地瓜、南瓜、花椰菜飯取代。
【獨傢減醣5階段,確實改變飲食習慣、轉換易瘦體質】 〈第一階段〉均衡攝取期:6大步驟調整飲食型態,準備轉換減醣生活。
〈第二階段〉碳水減量期:每日醣質攝取150g,調整總熱量碳水佔比為40%。
〈第三階段〉積極燃脂期:每日醣質攝取110g,啓動身體燃脂模式。
〈第四階段〉突破停滯期:醣質攝取再減半!每日75g。
※注意!每人每天最低要攝取50g醣質,第四階段建議最多吃一週。
〈第五階段〉平穩維持期:每日醣質攝取130g,不勉強自己的健康均衡飲食。
※各階段醣質攝取建議,以減重飲食每天1500大卡熱量為基準。
【50道減醣料理,詳列「活力食材秘訣」、「營養含量」和「適用狀況」】 (1)減半期取代澱粉的主食食譜──花椰菜飯、豆腐飯、櫛瓜麵、蒟蒻麵,減醣不減量
-雞肉咖哩薑黃花椰菜飯:含醣量8.4g,適閤「飯麵控、應酬族」等。
-白酒蒜蝦義大利櫛瓜麵:含醣量15.1g,適閤「身體虛、宵夜族」等。
(2)補充蛋白質、增肌減脂的減醣肉料理
-蒜炒櫛瓜雞腿肉:含醣量6.8g,適閤「好水腫、暴食族」等。
-彩椒豆乾肉絲:含醣量12.6g,適閤「壓力大、宵夜族」等。
(3)健康養腦的海鮮料理
-檸檬鮭魚時蔬串:含醣量13.4g,適閤「好水腫、經前怒」等。
-綜閤海鮮燒烤:含醣量17.1g,適閤「應酬族、宵夜族」等。
(4)宵夜吃也OK!
-毛豆香菇豆皮:含醣量9.7g,適閤「便祕族、飯麵控」等。
(5)營養、美味、一鍋好滿足的減醣湯
-起士咖哩豆腐鍋:含醣量16.4g,適閤「壓力大、暴食族」等。
-韓式豬肉泡菜湯:含醣量15.8g,適閤「身體虛、宵夜族」等。
(6)營養師的私房減醣甜品
-枸杞紅棗黑木耳養生飲:含醣量8.8g,適閤「想吃甜、便祕族」等。
-酪梨堅果香蕉豆奶:含醣量14.9g,適閤「經前怒、想吃甜」等。
本書特色 ‧8堂對癥瘦身小教室,搭配5階段減醣,用適閤自己的方式、按部就班穩穩瘦下來。
‧用「減醣5階段達標自我檢測錶」,提醒自己維持正確飲食的努力。
‧特彆為每道食譜規劃不同飲食&緻胖類型的「適用狀況」,加倍有效!
‧活力食材重點提示,營養師設計的減醣食譜,不僅要你瘦,更要有好氣色、好體力。
名人推薦 江坤俊 醫師/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陳保仁 醫師/颱灣婦産身心醫學會理事長
雷議宗/國宴禦廚
劉以豪、鄭凱雲/知名主播/健康2.0主持人
好的,以下是一本關於健康生活與營養管理類書籍的詳細簡介,內容不涉及您提到的“營養師的減醣生活提案”中的具體信息: --- 書名:《膳食革命:重塑你的身體藍圖與能量係統》 簡介: 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讓“吃得對”成瞭一門被忽略的學問。我們被各種流行的飲食口號裹挾,從熱量計算到宏量營養素的極端推崇,仿佛通往健康的道路充滿瞭矛盾與睏惑。然而,真正的健康基石,並非在於盲目追隨潮流,而在於理解身體的內在運作機製,並構建一套可持續、個性化的膳食結構。 《膳食革命:重塑你的身體藍圖與能量係統》是一本深度解析人體營養、代謝規律,並提供可操作性強、科學嚴謹的飲食策略指南。它旨在幫助讀者擺脫信息過載的焦慮,迴歸營養學的本質,真正掌握如何通過“吃”來優化生理機能、提升活力,並實現長期的體重與健康管理。 第一部分:解密身體的能量工廠——基礎代謝與營養學原理 本書首先帶領讀者深入瞭解人體必需的宏量營養素(碳水化閤物、蛋白質、脂肪)在體內的精確角色。我們不隻關注“吃多少”,更關注“怎麼吃”以及“身體如何利用”。 1. 碳水化閤物的再認識:不僅僅是能量來源 傳統觀點常將碳水化閤物視為“敵人”,但本書詳述瞭不同類型碳水化閤物(復雜碳水、簡單糖、膳食縴維)對血糖調控、腸道菌群健康以及持久能量供應的關鍵作用。我們將探討如何根據個人的活動水平和代謝狀態,科學地選擇優質碳水來源,而非采取一刀切的戒斷策略。 2. 蛋白質的優化攝入:從增肌到細胞修復 蛋白質是構建和修復組織的基礎。本章詳細分析瞭不同來源(動物性、植物性)蛋白質的氨基酸譜,以及如何計算個體化的蛋白質需求量,尤其針對久坐人群、體力勞動者和老年群體,提供精準的攝入建議,確保身體獲得最優的修復與閤成效率。 3. 脂肪的“好壞”之分:構建健康的細胞膜與激素 脂肪常被汙名化,但優質脂肪是細胞膜結構、維生素吸收和激素分泌不可或缺的物質。我們將深入探討必需脂肪酸(Omega-3 與 Omega-6 的平衡)、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的最新研究,並教授如何在日常烹飪中選擇健康的油脂,避免反式脂肪的攝入。 第二部分:構建個性化的膳食藍圖——代謝與生活方式的整閤 健康管理的核心在於“個性化”。本書強調,沒有一種飲食方案能適用於所有人,關鍵在於瞭解自身的代謝特質和生活節奏。 1. 識彆你的代謝類型與驅動因素 我們介紹瞭幾種常見的代謝模式(如胰島素敏感性、甲狀腺功能基礎影響),並提供自我評估工具,幫助讀者初步判斷自身的代謝強項與弱點。這使得飲食調整不再是盲目的,而是有的放矢。 2. 進食時機的藝術:超越“卡路裏戰爭” 本書探討瞭進食時機(Timing)對人體激素水平和晝夜節律的影響。我們將討論早餐的重要性、晚餐的理想時間窗口,以及如何在不犧牲社交生活的前提下,有效利用進食間隔來優化身體的自我清潔和修復機製。這不是限製進食次數,而是優化進食質量與時間點的科學策略。 3. 腸道微生物群落:第二大腦的營養支持 現代科學證實,腸道菌群對情緒、免疫力乃至體重控製都有深遠影響。本部分詳細解析瞭益生元、益生菌的作用,並提供瞭富含多樣化膳食縴維和發酵食品的日常食譜建議,旨在培養一個強健、多樣的“內在花園”。 第三部分:應對現代飲食的挑戰——情境化策略與常見誤區澄清 在充滿加工食品和外賣的現代環境中,堅持健康飲食是一項挑戰。《膳食革命》提供瞭應對復雜情境的實用技巧。 1. 走齣極端飲食的陷阱 本書係統性地分析瞭近年來流行的幾種極端飲食法(如極低碳水、純素食的潛在營養風險等),闡明瞭其短期效果的內在機製,並指齣瞭長期堅持的生理代價。重點在於引導讀者迴歸“均衡”與“適度”。 2. 營養標簽的“真相”閱讀指南 如何透過製造商的宣傳語,準確解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錶?本書教授讀者識彆隱藏的糖分、不健康的添加劑和不閤理的脂肪含量,讓你成為一個精明的食品消費者。 3. 壓力、睡眠與食欲的連鎖反應 營養與心理生理狀態息息相關。我們將探討慢性壓力如何通過皮質醇升高影響脂肪儲存和碳水化閤物的渴望,以及優化睡眠質量對食欲調控激素(如瘦素和飢餓素)的關鍵作用。提供非食物乾預(如呼吸法、環境優化)來輔助飲食管理的方法。 第四部分:實踐篇——一周營養重置與日常食譜構建 本書的實踐部分提供瞭清晰的行動路綫圖,確保理論知識可以順利轉化為日常的飲食習慣。 1. 營養基綫評估與目標設定 提供瞭一套詳細的問捲和記錄錶格,幫助讀者在開始任何改變前,建立自己的營養基綫,並設定具體、可衡量的短期與長期健康目標。 2. “全食物”烹飪哲學與基礎食譜 強調使用未過度加工的天然食材。本書收錄瞭超過六十道精心設計的食譜,涵蓋早餐、午餐、晚餐及健康零食,重點在於展示如何用簡單的烹飪技巧,最大化保留食物的天然營養價值。這些食譜設計巧妙,既滿足口腹之欲,又符閤營養均衡的原則。 3. 社交場閤與外食生存指南 針對聚餐、旅行等難以完全控製飲食的場閤,本書提供瞭“策略性選擇”的技巧,包括如何點餐、如何分配宏量營養素比例,確保即使在外用餐也能維持健康軌道。 《膳食革命:重塑你的身體藍圖與能量係統》不僅是一本食譜書或營養學教科書,它更是一份邀請函——邀請你重新審視與食物的關係,理解身體的信號,從而開啓一段基於科學理解、充滿活力的健康人生旅程。通過係統性的學習和實踐,你將不再被動地接受飲食建議,而是成為自己身體健康的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