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上下兩冊,包括程序、發明、設計、新型及舉發等五篇,其中匯整案例超過250則,考題超過1000題。上冊為「程序審查及專利權管理篇」及「發明專利實體審查篇」最重要之第一至第三章等,內容充實深入,完整詮釋專利審查基準及實務。
本書適用對象廣泛,舉凡專利審查人員審案及訓練之參考、從業者(事務所之專利師及專利工程師、專利代理人及專利工程師、企業之智權及法務人員)申請專利之實務及研究參考、有誌從事專利工作者之入門及應試參考(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專利師考試、智慧財産人員能力認證考試)等,皆可各取所需。
作者簡介
張仁平
【現職】
經濟部智慧財産局專利高級審查官兼科長
審查基準小組召集人
【經曆】
.1980年至1981年任職南亞塑膠公司副工程師
.1981年至1984年任職大學及技術學院化工係講師
.1984年進入經濟部中央標準局(智慧財産局前身)擔任專利審查委員、化工審查組組長
.2000年第一屆經濟部專利審查官特考及格,擔任經濟部智慧財産局專利助理審查官、專利審查官、審查基準科科長,負責完成現行發明專利審查基準、專利侵害鑑定要點、中草藥專利審查基準
.美國專利商標局訪問學者,日本特許廳、歐洲專利局(EPO)研習,世界智慧財産組織(WIPO)、英國專利局、法國工業財産局、荷蘭專利局參訪考察
.擔任智慧財産培訓學院種籽師資培訓班講師、專利研討會講者及大學、法院、協會、機關、廠商等專利專題講座
【學曆】
颱灣大學化工碩士
再版序
序
第一篇 程序審查及專利權管理
第 一 章 申請專利及辦理有關專利事項之程序
第 二 章 專利申請書
第 三 章 專利申請人
第 四 章 代理人
第 五 章 申請日
第 六 章 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圖式及摘要
第 七 章 優先權及優惠期
第 八 章 生物材料寄存
第 九 章 發明公開及申請實體審查
第 十 章 修 正
第十一章 申請權之異動
第十二章 再審查
第十三章 分割及改請
第十四章 申請規費
第十五章 送 達
第十六章 期 間
第十七章 專利權之取得及維持
第十八章 專利權期間延長
第十九章 專利權之異動
第二十章 更 正
第二十一章 舉 發
第二十二章 專利權之消滅、撤銷及迴復
第二篇 發明專利實體審查
第 一 章 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摘要及圖式
第 二 章 何謂發明
第 三 章 專利要件
第 四 章 發明單一性
第 五 章 優先權
第 六 章 修 正
第 七 章 審查意見通知與審定
第 八 章 以外文本提齣申請案之審查
第 九 章 更 正
第 十 章 分割及改請
第十一章 專利權期間延長
第三篇 設計專利實體審查
第 一 章 說明書及圖式
第 二 章 何謂設計
第 三 章 專利要件
第 四 章 一設計一申請
第 五 章 優先權
第 六 章 修正、更正及誤譯之訂正
第 七 章 分割及改請
第 八 章 部分設計
第 九 章 圖像設計
第 十 章 成組設計
第十一章 衍生設計
第四篇 新型專利形式審查及技術報告
第 一 章 新型專利形式審查
第 二 章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
第五篇 舉發審查
第 一 章 專利權之舉發
第 二 章 專利權期間延長之舉發
參考文獻
再版序
我國曆來修正幅度最大之專利法於民國102年1月1日施行,施行細則及審查基準亦於同日生效。專利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另於102年6月13日生效,本書乃配閤進行全麵之檢視及修正。
於「相關法規」部分,刪除民國93年專利法及施行細則內容,相關比較說明併入102年專利法對應條文,以利於直接比對參照。國際法規部分,配閤近年來美國、日本專利法及EPO審查基準之修正,更新對應條文及規範。
於「審查基準」部分,依據智慧財産局公告於102年1月1日生效之「專利審查基準」進行修正,第一篇「程序審查及專利權管理」由12章增加為22章,第二篇「發明專利實體審查」總則篇由8章增加為11章,第三篇「設計專利實體審查」由6章增加為11章,第五篇「舉發審查」由1章增加為2章。
於「案例」部分,主要係於「第二篇發明實體審查」,配閤新專利法、施行細則及審查基準之內容,修正、刪除及增加相關案例,尤著重於新增製度之說明。
於「問題」部分,配閤新法規之內容,修正、刪除及增加相關問題,尤著重於102年專利法之修正重點,以及國際規範之變動與調和問題。曆屆試題部分,另補充101年與102年之相關考題,以供參考。
張仁平謹誌
2013年9月
我認為《專利審查基準及實務(上) 程序、發明(Ⅰ)篇(二版)》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結閤。在「程序」的部分,對於專利申請者和代理人來說,最直接的幫助就是能夠準確掌握每一個申請階段的要件和時間限製。像是撰寫申請說明時,如何避免形式上的瑕疵,在審查意見通知書下來時,如何有策略地進行答辯,甚至是對於審查基準中的條文,進行深入的解讀和應用,這些都是本書能夠提供的實質性幫助。我相信二版在這些基礎上,會進一步強化在電子化申請流程中的細節說明,以及可能齣現的技術性問題解決方案。而在「發明(Ⅰ)篇」的「實務」麵嚮,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夠提供更多來自於真實審查案例的啟示。舉例來說,在撰寫可專利性的部分,除瞭學理上的解釋,如果能有實際案例說明,哪些描述方式更容易獲得審查官的認可,哪些則容易被認為「顯而易見」或「缺乏進步性」,這將大大提高我們撰寫專利申請稿的效率和成功率。此外,對於一些較為抽象的判斷標準,像是「說明書的充分揭露」,如果能提供具體的範例,指齣哪些情況下是足夠的,哪些情況下則可能存在風險,這對於避免日後可能發生的專利權無效之訴,也至關重要。總之,我期待這本書不僅能提供標準的審查依據,更能從實務操作的細節中,給予讀者更具體、更有價值的指導,讓大傢在專利領域的實踐中,更加得心應手。
评分身為一個在事務所工作多年的專利工程師,我對《專利審查基準及實務(上) 程序、發明(Ⅰ)篇(二版)》這本工具書的期待,主要聚焦在它能否在日新月異的專利實務中,提供更貼近最新趨勢的指引。颱灣的專利審查基準,特別是在發明專利的部分,經常會隨著科技發展和國際趨勢進行微調,尤其是一些新興技術領域,像是人工智慧、區塊鏈、基因編輯等等,審查的尺度和考量點都可能與過去有所不同。這本書若能在二版中,針對這些熱門領域,提供更深入的案例解析和審查官的潛在思維方嚮,那將極具價值。我特別關注的是,它在「發明(Ⅰ)篇」的部分,是否能更細緻地探討「可專利性」的各個麵嚮,例如,除瞭新穎性和進步性之外,像是產業利用性、說明書的充分揭露,甚至是對「發明」本身定義的延伸性解讀,如果能有更詳盡的闡述和實務上的引導,對於撰寫高質量的專利申請案,或是進行侵權分析,都會有莫大的幫助。另外,在「程序」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關於延期、異議、再審查等後續程序的實務操作細節,以及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應對策略,畢竟,專利申請成功隻是第一步,後續程序的順利推進同樣至關重要。期待二版能像一麵鏡子,照齣實務中最細微的變化,幫助我們這些專利從業人員,在專業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评分對於剛踏入專利領域的年輕學子或社會新鮮人來說,《專利審查基準及實務(上) 程序、發明(Ⅰ)篇(二版)》這本書,絕對是他們探索專利世界最可靠的燈塔。我還記得自己剛開始接觸專利時,那種茫然和無助,麵對厚重的法條和看似艱澀的審查基準,常常不知從何下手。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它將複雜的專利概念,化繁為簡,用清晰易懂的語言,逐步引導讀者認識專利的基礎。尤其是在「程序」的部分,從提齣申請、形式審查、實體審查,到最後的公告,每一個環節都做瞭詳細的介紹,並且穿插瞭不少圖錶和流程圖,讓學習過程更加直觀。這對於理解專利申請的整個生命週期,建立正確的觀念,至關重要。而在「發明(Ⅰ)篇」中,它針對「可專利性」的要件,像是新穎性、進步性,以及說明書的撰寫要求,提供瞭許多實務上的範例和解釋。這些範例,通常是從實際審查案件中擷取,並加以分析,能夠讓讀者更貼切地理解,什麼樣的發明比較容易通過審查,什麼樣的撰寫方式容易被挑戰。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是什麼」,更在於引導你思考「為什麼」以及「該怎麼做」。對於想要在這個領域有所發展的人,這絕對是一本不能錯過的入門磚。
评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智慧財產權發展的觀察者,我對《專利審查基準及實務(上) 程序、發明(Ⅰ)篇(二版)》的期望,更多的是它能在「實務」層麵,展現齣更深厚的功力。專利實務的精髓,往往藏在審查委員的裁量、當事人之間的攻防,以及不斷演變的判例之中。一本好的工具書,應該要能洞察這些細節,並將其提煉齣來。在「程序」的部分,我希望看到更多關於實務中常見的行政救濟,例如在審查過程中遇到問題,如何有效地提齣意見陳述、答辯,甚至是申請異議或再審查。其中,關於時間點的掌握、證據的準備,以及論述的技巧,都是實務上非常關鍵的環節。而「發明(Ⅰ)篇」的部分,我尤其關注它對「進步性」判斷的深入探討。這往往是判斷專利權能否取得的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如果書中能提供更豐富的案例,分析不同技術領域中,審查委員是如何判斷「非顯而易見」,或是如何處理「反嚮剋服」的策略,那將對我們撰寫更具前瞻性的專利案,有極大的啟發。同時,我也期待它能觸及一些較為前沿的議題,像是軟體專利、商業方法專利,或是生物技術專利在審查上的新動態,這能讓我們對專利的發展趨勢有更全麵的掌握。總之,一本真正紮實的專利實務書籍,應該要能讓讀者感受到,它不僅是法律條文的彙編,更是智慧的結晶,能引領我們在複雜的專利世界中,找到前進的方嚮。
评分哇,看到這本《專利審查基準及實務(上) 程序、發明(Ⅰ)篇(二版)》要再版,真的讓很多在第一線奮鬥的專利工作者眼睛一亮!畢竟,專利的世界變化太快,法規、實務見解 constant update,沒有一本可靠的工具書在手,真的會讓人心裡七上八下的。上次拿到一版的時候,就覺得它編排清晰,從申請程序到發明專利申請的初階要點,都有相當完整的涵蓋。尤其是對於新手來說,能有這樣一本紮實的入門書,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記得那時候,為瞭釐清某些程序性的問題,我翻來覆去地查找資料,常常在不同網站、不同法條之間跳轉,搞得頭昏腦脹。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就在於,它把這些零散的資訊,像拼圖一樣,有係統地整閤在一起,讓讀者能更容易理解整個專利申請的脈絡。這次的二版,聽說在「程序」部分做瞭不少更新,像是因應電子申請的進一步推展,或是對某些關鍵時間點的規定做瞭更精確的說明,這對我們這些經常跟時間賽跑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而且,它在「發明(Ⅰ)篇」的部分,也針對一些常見的技術領域,像是資訊科技、生物醫藥等,深入探討瞭審查上的重點和常見爭議,這對我們準備案件時,非常有參考價值。總之,這本書不隻是一本法條的堆砌,而是將理論與實務緊密結閤的結晶,每一次翻閱,都能學到新的東西,找到解決問題的靈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