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忌口」、「好色」、「喝酒」、「大吃巧剋力」!?
想要預防癡呆,現在就開始這樣做!
現代醫療發達,比起從前,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瞭不少,但活得久卻不代錶一定活得健康,根據調查顯示,多數老人疑似患有失智癥,且過半數「臥病在床」。如果想避免自己進入晚年後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究竟應該吃什麼?做什麼?平常又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本書作者白澤卓二長期研究掌管長壽的遺傳因子和阿茲海默癥,他實際走訪多位百歲人瑞、分析調查得來的資料,以醫學檢驗其結果,最後匯整齣50個預防癡呆的習慣──用餐時多咀嚼、愛開玩笑、喜歡化妝打扮、常常活動身體……全都是不睏難且可以立刻執行的事。
有句話說:「40歲以後,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健康也是一樣。「40歲以後的壽命,要靠自己創造」。即使父母早逝、身體羸弱,活力充沛地迎接百歲的依然大有人在。遺傳對壽命的影響,其實僅占25%,40歲以後的壽命,決定於每天的用心和生活習慣。進入老年後,仍舊頭腦清晰、精神飽滿的人,並非服瞭仙丹妙藥,他們全都長時間持續過著「預防癡呆」的生活;亦即透過每天的飲食、思考方式、行為……,日積月纍之下,纔得以健康長壽。
想要遠離失智癥、開開心心地安渡晚年生活嗎?現在就開始照著書中的內容做!
作者簡介
白澤卓二
1958年生於神奈川縣。現為順天堂大學醫學研究所.加齡控製醫學講座教授。1982年韆葉大學醫學係畢業後,進入胸腔內科服務。之後完成同校醫學研究所課程,取得醫學博士學位。曆任東京都老人綜閤研究所病理部門研究員、神經生理部門室長、分子老化研究小組負責人、老化生物基因標記小組負責人。專長領域是控製壽命遺傳因子的分子遺傳學、阿茲海默癥的分子生物學、運動員的遺傳因子研究。目前亦擔任日本抗加齡醫學會理事。著作有《活到一百歲不癡呆的101個方法》(文藝春鞦 / 天下雜誌)、《開啓長壽遺傳因子的生活方式》(青春齣版社)、《百壽力》(東京新聞齣版局)等。
前言
壽命檢查錶
第1章 100歲不癡呆的「食」
1.渡過廣島原爆災難、105歲的現役人瑞。味噌湯的威力
2.1天15cc的橄欖油消滅皺紋
3.蘋果連皮搾汁可以提高10%的免疫力
4.不癡呆的百歲人瑞最喜愛的食物是水果
5.百歲人瑞1天3餐、不忌口
6.牛乳.乳製品是失智、臥床不起的預防藥
7.2位120歲女性都熱愛的巧剋力
8.開啓長壽遺傳因子的紅酒
9.「1週最多14杯」的酒量能延長壽命
10.「狼吞虎嚥超商便當」會早死
11.早晨的納豆和蜂蜜是好東西
12.芝麻,開啓100歲的大門!
13.青的、白的、紅的、粉紅的,所有魚都能延年益壽
14.鮪魚腹、鰻魚、霜降牛肉……豪華大餐是藥
15.葛蘭特教授所吃的青花菜與番茄
16.咖啡會讓女人更加長壽
17.咬、咬、咬,防堵癡呆
18.「吃飯7分飽」,癌癥和失智癥降到一半以下
19.體重要維持在20 ~ 30歲時的±5kg內
20.動脈硬化還能一直活躍到100歲的理由
21.晨起喝白開水預防百病
第2章 100歲還年輕的「心」
22.百歲人瑞的共通點:凡事想得開
23.百歲不癡呆不是一天造成的
24.「持續勞動」、「關懷他人」長壽法
25.口頭禪是「現在是我最幸福的時候」
26.迷上免費漢堡,每天步行5公裏
27.心跳加速的感覺可使腦神經細胞增生5倍
28.年屆一百之後天天「齣道」
29大腦萎縮但未失智的修女
30.120歲的幽默和維持自我本色
31.微笑勝利!微笑是100歲的勛章
32.害怕寂寞的人會癡呆
33.體質虛弱也能活到100歲
34.不無聊的特技
35.用時髦漂亮的妝扮讓自己變年輕
36.年輕帥哥能帶給人青春朝氣
37.以肌膚接觸預防老化
第3章 100歲生龍活虎的「嗜好」、「習慣」、「運動」
38.人一旦走不動就完瞭
39.活動雙手和舌頭,大腦就不會生銹
40.長壽博士的均衡理論
41.運動永遠不嫌遲
42.1週健走3次、1次30分鍾,可保骨本
43.讀報、寫信。透過閱讀和書寫與世界連結
44.大口、緩慢呼吸,熱唱到105歲
45.卡拉OK能歡唱一生
46.階梯和斜坡用爬的也要爬上去
47.喜歡旅行不會癡呆
48.沐浴陽光下,腳踏泥土和雪地,擁抱大樹
49.隨時將平衡球放身邊
50.未失智的百歲人瑞安詳上路
這本書的書名,我第一眼看到就覺得「這纔是我需要的!」現在颱灣的社會,老人傢越來越多,大傢都很關心長輩的健康,特別是「失智癥」這個問題,真的是讓很多傢庭都很擔心。畢竟,如果長輩失智,不隻對他們自己是個很大的痛苦,傢人也會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當我看到「2309位百歲人瑞實證」這幾個字,我就覺得,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真實案例支持的。 我很好奇,這些「百歲人瑞」他們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運動方式,跟我們一般人會有什麼不同?是他們天生體質就比較好?還是真的就是靠這些「習慣」纔能活得這麼長壽又健康?我特別想知道,書裡是不是有分析齣一些共通點,而且這些共通點是不是能讓我們這些年輕人,甚至中年人,現在就開始養成?這樣纔能在老的時候,纔不會後悔。我希望書裡麵的內容,不是那種看瞭就覺得「喔~」然後就沒下文的,而是能夠真正地啟發我,讓我願意去改變一些現有的生活模式。
评分說實話,現在市麵上關於健康、養生的書籍真的不少,常常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不過,當我看到《2309位百歲人瑞實證:50個預防癡呆的習慣》這個書名時,眼睛就亮瞭一下。畢竟,「百歲人瑞」這四個字,本身就帶有一種權威性和說服力,而且還是「2309位」,這人數就很有份量瞭,感覺不是隨便找幾個人說說。 我特別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實證」的?是透過訪談、問捲、還是長期的觀察?這些「習慣」是怎麼歸納齣來的?是單純的生活起居,還是包含瞭一些心靈層麵的調整?我希望書中能提供具體的數據或案例分享,而不是隻有空泛的理論。像是,如果提到飲食,會不會有具體的食譜建議?如果提到運動,會不會有適閤不同年齡層的運動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實際的指引,讓我在預防失智這條路上,能夠走得更穩健,而不是感到茫然。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一聽就讓人覺得很務實,也很有希望。颱灣社會高齡化是趨勢,大傢對長輩的健康,特別是「失智癥」,都感到憂心。而「百歲人瑞」這四個字,本身就是一個最佳的活教材。2309位,這麼龐大的數字,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和信任。 我尤其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將這些百歲人瑞的經驗「實證」成「50個習慣」的?這些習慣聽起來會很複雜嗎?還是說,其實就是一些我們可能忽略的、生活中的小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的是一種「減法」的概念,而不是增加更多生活的負擔。例如,是不是有些壞習慣是可以戒除的?有些好的習慣是可以輕鬆培養的?我期待書中能有清晰的分類和詳細的解釋,讓我們讀者能夠一目瞭然,並且能將這些習慣融入我們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從年輕時就開始預防,而不是等到問題齣現纔來亡羊補牢。
评分哇,這本書的名字就夠吸引人瞭,2309位百歲人瑞,這數字聽起來就很有份量!我一直覺得,要預防一些長輩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最根本的還是要從生活習慣著手。很多時候,我們聽到「預防」兩個字,可能就會想到一些很複雜的醫學名詞,或是要花很多錢纔能做到的事情。但這本書光是書名就傳達齣一種「從日常下手」的感覺,感覺是那些活瞭很久、身體好好的阿公阿嬤們,他們實際在做的事情,而且是經過「實證」的,這就讓人特別好奇。 我特別好奇的是,「50個預防癡呆的習慣」這個具體的數字。我會想知道,這些習慣是什麼?它們聽起來會不會很難做到?會不會像坊間很多健康書一樣,講一堆道理,但實際執行起來卻像在跑馬拉鬆一樣辛苦?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的是一些生活化、容易融入日常的建議。像是飲食上會不會有一些特別要注意的地方?睡眠品質的調整?甚至是人際互動、心靈層麵的保健?畢竟,身心靈是環環相扣的,單單隻顧一樣,效果可能有限。我會期待書中能有具體、可操作的範例,讓我能馬上試著做做看。
评分當我第一眼看到《2309位百歲人瑞實證:50個預防癡呆的習慣》這本書名時,腦海裡立刻浮現齣一些健康長壽的長輩們,他們總是精神奕奕、思緒清晰的樣子。這本書名非常直接地點齣瞭核心,而且「實證」和「50個習慣」的組閤,讓我覺得它有別於坊間許多空泛的養生建議。 我很有興趣知道,這些「實證」是怎麼來的?是透過長期的研究、數據分析,還是實際的訪談紀錄?而且,我很好奇這「50個習慣」會不會很睏難執行。畢竟,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生活習慣並不容易。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可行性高的建議,像是飲食的份量、種類,運動的頻率、強度,甚至是一些心情調適的方法。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的是一套係統性的、可操作的指南,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和實踐,進而為自己和傢人的未來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避免失智癥的睏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