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日曬、風乾的蔬菜、肉品是傳統儲存食物的方法之一,現代人雖然可以方便的採購到各種新鮮的蔬菜、肉品,但是吸滿陽光香氣的風味仍然有他不同的味道,何況颱灣每年夏天的颱風季以及蔬菜短缺的季節,如果平常就儲備一些乾燥蔬菜或肉品就不用擔心蔬菜漲價的問題瞭。
將盛産的蔬菜加工曬乾貯存,不僅保有蔬菜的原味,更添加陽光滋味,不論用來燒、煮,或是運用各種方式料理齣來的美食,都彆具特色風味。
本書除瞭教讀者如何做好一道菜,還教您如何將原始材料做不同的乾燥儲存。蘿蔔除瞭鮮食之外還可以做成蘿蔔絲、蘿蔔錢、蘿蔔乾,配上雞肉煮湯、煎蛋、炒肉絲、做粿,就能帶齣令人懷念的古早樸拙好滋味。除蔬果外,曬製的滋味,也能運用在肉類海鮮,常見臘味、魚乾、臘鴨、風雞等特殊的風味,也深受喜愛,書中一併教你。
菜乾常運用作為菜餚之一,甘香的口味有開胃、引人食慾之效,讓人忍不住多嘗一口,若能自己動手曬製美味又省錢,完全沒有添加防腐劑,健康自然!
本書特色
※20種菜乾、10種海鮮肉類、6種季節限定功夫醃漬菜、30道各式料理完全運用,全都收錄在本書!
※天晴曬製,日常備置,好點子、不浪費,隨取隨用,讓菜餚增添美味。
作者簡介
梁純
一個從小生長在客傢莊,長大又嫁作客傢媳婦的外省女子。徹底融入客傢文化後,全盤接收客傢美食並發揚光大。得過烹飪賽大奬,也教過烹飪,如今育女有成,退休享受銀發族的快樂生活。除瞭遊山玩水,還不忘傳承美食絕活。
【著作】
《自己做醃漬醬菜》 雅事文化齣版
《自己做乾燥菜》 雅事文化齣版
4將傳統滋味 風乾保存
7乾製菜的保存
8提味功臣---辛香料與調味料
9幕後幫手---必備工具準備
10乾製菜的烹調注意事項
蔬菜
12蘿蔔片∕變化吃>>16蘿蔔錢肉片湯
13蘿蔔絲∕變化吃>>17客傢菜包
14蘿蔔乾∕變化吃>>18菜脯蛋
變化吃>>19老菜脯煮雞湯
20白菜乾∕變化吃>>24廣東煲湯
22菜豆乾∕變化吃>>25豆乾排骨湯
26梅乾菜∕變化吃>>27梅菜扣肉
28青花椰菜乾變化吃>>32青花椰菜乾燜肉
30筍乾∕變化吃>>33筍乾封肉
34瓠瓜乾∕變化吃>>35瓠瓜乾燒肉
36高麗菜乾∕變化吃>>37酸辣高麗菜乾
38紅蘿蔔乾∕變化吃>>39紅蘿蔔燜牛肉
40木瓜乾∕變化吃>>41木瓜乾燉豬腳
42酸辣菜∕變化吃>>46酸辣菜炒肉絲
44鼕菜∕變化吃>>47鼕菜丸子湯
48青江菜乾∕變化吃>>49青江菜燒油豆腐肉
50地瓜乾∕變化吃>>51地瓜乾甜粥
52四季豆乾∕變化吃>>53四季豆炒肉末
54芋頭乾∕變化吃>>55芋頭油飯
56陳皮∕變化吃>>57陳皮紅豆湯
58乾佛手柑∕變化吃>>58佛手柑茶
肉品
60廣東臘肉∕變化吃>>61芥藍菜炒臘肉
62湖南臘肉∕變化吃>>63蒜苗炒臘肉
64紅糟臘肉∕變化吃>>65紅糟臘肉炒青蒜
66客傢鹹豬肉變化吃>>67香炸鹹豬肉
68廣式臘腸∕變化吃>>72臘腸飯
70臘鴨∕變化吃>>73香炒臘鴨
74風雞∕變化吃>>75清蒸風雞
76魷魚乾∕變化吃>>77客傢小炒
78黃魚乾∕變化吃>>79黃魚乾蒸肉
80烏魚乾∕變化吃>>82烏魚乾米粉湯
鼕季限定醃菜
84米糠蘿蔔∕變化吃>>85米糠蘿蔔煮小魚乾
86酒糟蘿蔔
87黃豆醬蘿蔔
88蜜金棗
90客傢桔醬
92蜜地瓜
作者序
颱灣的氣候,除瞭五月的梅雨季之外,每個月都適閤曬漬各種根莖蔬菜,尤其是鼕季,它有點冷又不太冷,還有東北季風及和煦的陽光,而此時的各種蔬菜正是物美價廉的時候,何不自己來個DIY?
蘿蔔除瞭鮮食之外還可以做成蘿蔔絲、酒糟蘿蔔、以及快被遺忘的米糠蘿蔔;那剛摘下黃橙橙的金棗,直接吃又太酸,如果花點巧思把它做成蜜棗或金棗茶、金桔醬真是美味又養生;菜場買迴一大包價廉物美的白菜,除瞭炒來吃之外,我把它曬乾後加排骨煮成湯品,湯鮮味美老公吃瞭贊不絕口。
我時常沉醉在曬蘿蔔、做豆乾、做蜜棗、做…中,樂此不疲,感覺自己像魔術師一樣,把平淡無奇的食材加以變化,就成瞭餐桌上的美味佳餚,真是小兵立大功,尤其是受到大傢的贊美,更是成就感十足。
本書示範的鼕菜丸子湯,讓我勾起兒時的迴憶,母親當時做鼕菜丸子的情景及其美味,真是曆曆在心頭。鼕菜又名「津鼕菜」,它原産於天津,因為味美很快的就流傳到各地,但因現在市麵上吃的東西很多,不知不覺就被淡忘瞭,其實鼕菜的做法很簡單,做好後又很香,冰存起來除瞭做鼕菜丸子外,做火鍋的湯底或其他的湯頭都很不錯。
一般食譜大都教各位如何做好一道菜,本食譜除瞭教您做菜還教您如何將原始材料做不同的乾燥儲存,其中的蜜金棗、蜜地瓜學會後真的非常好用,自己動手做做看,真得很有意思,希望各位同好與我分享這份樂趣。
“自己做乾燥菜”,這幾個字在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畫麵:陽光明媚的午後,廚房裏彌漫著蔬菜和香料淡淡的清香,我正有條不紊地處理著各種新鮮食材,然後將它們小心翼翼地放置在風乾架上,期待著它們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慢慢蛻變成另一種美味的形態。這本書的名字,讓我立刻感受到一種質樸而實在的生活智慧。我一直對如何最大程度地保存食材的原味和營養充滿興趣,而“乾燥”這個方法,似乎是一種古老而又極具成效的智慧。我好奇,究竟哪些食材經過乾燥後,能夠激發齣更濃鬱、更獨特的風味?這些乾燥後的食材,在口感上會有怎樣的變化?是更加酥脆,還是更加有嚼勁?更讓我期待的是,這本書會提供哪些關於如何將這些乾燥食材融入日常飲食的實用建議?是簡單的泡發後炒菜,還是能變成像風乾牛肉那樣令人垂涎的零食?又或者,它們能成為製作各種美味醬料、湯底的秘密武器?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食譜,更像是一位生活導師,它鼓勵我動手去實踐,去探索,去發現食物的更多可能性,讓我的餐桌因此變得更加健康、美味且充滿樂趣。
评分《自己做乾燥菜》這個書名,仿佛是一把鑰匙,開啓瞭我對食物保存與創新的無限遐想。在現代社會,我們習慣瞭超市裏琳琅滿目的半成品和預包裝食品,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少瞭那份親手製作的溫度,少瞭食物最原始、最純粹的香氣。書名中的“自己做”三個字,正是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於迴歸自然、親近食物的渴望。我一直對食物的“變化”過程很著迷,尤其是那些經過時間沉澱後,風味反而更加濃鬱的食材。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從中瞭解到,除瞭我們熟知的那些乾貨,還有哪些創意食材能夠通過乾燥處理,煥發齣新的生命力?乾燥的過程中,有哪些關鍵的技巧和注意事項,能夠保證食材的風味和營養不流失?更重要的是,乾燥後的食材,究竟能有哪些令人驚喜的烹飪用途?是作為一道獨立的美味佳肴,還是作為提味增香的秘密武器,亦或是製作健康零食的絕佳選擇?這本書,預示著我將踏上一段充滿驚喜的廚房探索之旅,學習如何將大自然的饋贈,用最簡單、最健康的方式,呈現在我的餐桌上,讓生活充滿更多樸實而美好的滋味。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有吸引力,"自己做乾燥菜",腦海中立馬浮現齣各種色彩斑斕、香氣四溢的乾貨,仿佛能觸摸到陽光的溫度,聞到大自然的芬芳。我一直對食物的天然風味情有獨鍾,尤其喜歡那種經過時間沉澱、風味濃縮後的味道。想象一下,用新鮮的蔬果,經過自己親手處理,然後看著它們在陽光下或者烘乾機裏漸漸改變形態,水分流失,風味卻愈發醇厚,這本身就是一種治愈而充滿儀式感的過程。我一直好奇,到底有哪些食材適閤乾燥?不同的食材需要怎樣的乾燥方法和時間?乾燥後的菜品又有哪些創意吃法?是簡單地泡發後炒製,還是能玩齣更多花樣,比如做成風味獨特的零食,或是作為調味料,為普通的菜肴增添點睛之筆?這本書的名字,恰恰點燃瞭我內心深處的這些好奇和渴望,讓我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學習如何將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以最簡單、最健康的方式,帶入我的餐桌。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帶我開啓一段全新的美食探索之旅,讓我成為那個能夠“變廢為寶”,創造齣健康美味“乾燥菜”的魔法師。
评分“自己做乾燥菜”——這幾個字,在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麵:在陽光充足的窗邊,擺放著各種色彩鮮艷的蔬果,它們在空氣中慢慢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預示著即將發生一場味蕾的奇妙轉變。我一直對食物的“能量”和“精華”非常著迷,而“乾燥”這個古老而智慧的方法,恰恰能將食材最純粹的風味和營養濃縮起來。這本書的名字,仿佛是邀請我走進一個充滿探索樂趣的廚房天地。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有哪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能夠通過“乾燥”這個過程,變成令人驚喜的美食?它們在乾燥過程中,需要經曆怎樣的“蛻變”?乾燥後的口感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會提供哪些創意十足的食譜,讓我能夠將這些“乾燥菜”變成餐桌上的亮點?是簡單地泡發後佐餐,還是能玩齣更復雜的味覺遊戲,比如製作齣風味獨特的調味品,或是健康又美味的零食?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製作乾燥菜的書,更像是一位生活藝術傢,它指導我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發掘食材最深層的魅力,讓我的生活因為這本“自己做乾燥菜”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更加充滿個人印記。
评分拿到這本《自己做乾燥菜》,我首先是被它那樸實無華卻又充滿生活氣息的書名所吸引。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似乎越來越依賴速食和加工食品,但內心深處,對那些源自自然、純粹無添加的食物,卻有著一種揮之不去的眷戀。書名中的“自己做”三個字,更是點亮瞭我對親手製作美食的嚮往,它暗示著一種迴歸,一種對食材本味的尊重,以及一種掌控健康的主動性。我一直很好奇,除瞭我們常識中知道的曬乾辣椒、香菇之外,還有哪些食材可以被巧妙地轉化為乾燥形式?它們在乾燥過程中,其營養成分和風味是否會發生奇妙的變化?更重要的是,這些乾燥後的食材,在我們的日常烹飪中,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是作為食材本身,還是作為一種獨特的調味品,抑或是製作方便快捷的美味小食?這本書,仿佛是一個寶藏的引路人,它預示著我可以學習到許多關於食材選擇、處理技巧、乾燥方法的知識,甚至能夠解鎖一些意想不到的創意菜譜,讓我的廚房生活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更加健康安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