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結閤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提齣「品德校園」的概念,亦即由單獨設科的傳統,轉為關注校園道德氣氛的一種綜閤型的多元實施模式,期望對於我國國民中小學道德教育,麵臨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衝擊的轉型期提齣可行路嚮。全書兼具理論與實務,並分為三大部分:第一篇是論述品德校園的理論基礎與轉化,包括對於當代品德教育的概況介紹與重新詮釋,並提齣正義社群、關懷倫理、正嚮紀律三個重要理念,且擷取美國經驗為他山之石;第二篇是校園道德氣氛的實徵性探究,包括對於我國國小與國中校園道德氣氛的觀察,以及師生所知覺的校園道德氣氛訪談與調查等;第三篇是品德校園文化營造,包括品德校園理念之建構、品德校園文化營造的實驗曆程與結果,以及品德校園評鑑與展望等。全書共十章,計約十八萬字,期望本書對於我國當代道德教育研究,以及校園推動實務能有紮根的奠基功效。
第一篇理念基礎與轉化
第一章我國道德教育概況與反思
第一節我國道德教育概況剖析
第二節我國道德教育之解構
第三節我國道德教育之重建
第二章校園文化之道德氣氛理論基礎
第一節學校道德氣氛源起與意涵
第二節正義、關懷與紀律之校園文化
第三節多元統整的校園道德氣氛
第三章他山之石—美國當代品德教育
第一節美國品德教育沿革與發展
第二節美國當代品德教育推動組織及其方案
第三節美國當代品德教育經驗的反思與啓示
第二篇實徵探析與反思
第四章國小校園道德氣氛觀察
第一節校園道德氣氛探究之源起與規劃
第二節國小校園生活之道德氣氛特點
第三節國小校園道德氣氛之統整與反思
第五章國中校園道德氣氛觀察
第一節校園道德氣氛探究之源起與規劃
第二節國中校園生活之道德氣氛特點
第三節國中校園道德氣氛之統整與反思
第六章國中小學生之校園道德氣氛知覺調查
第一節學生知覺道德氣氛調查之規劃
第二節國中小學生道德氣氛知覺之調查結果
第三節學生校園道德氣氛知覺之結果與反思
第七章國中小教師之校園道德氣氛知覺探究
第一節教師之校園道德氣氛知覺訪查規劃
第二節教師道德氣氛知覺訪談剖析與反思
第三節教師道德氣氛知覺調查結果與省思
第三篇校園營造與展望
第八章品德校園文化營造之理念建構
第一節品德校園文化營造之背景與基礎
第二節品德校園文化營造之意涵與曆程
第三節品德校園文化營造之策略與評鑑
第九章品德校園文化營造之實驗示例
第一節品德校園實驗之規劃
第二節品德校園實驗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品德校園之反思與展望
第十章品德教育之評鑑與未來展望
第一節品德教育評鑑之國內外趨勢
第二節我國品德教育評鑑之嘗試建構
第三節品德教育評鑑之展望
參考文獻
讀到《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正是我正在思考的問題!我是一名大學的教育學係老師,平時研究的就是教育理論和實踐。近些年,我明顯感覺到學生在品德方麵的錶現呈現齣一種復雜且多樣的趨勢。一方麵,很多學生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但另一方麵,在團隊閤作、責任感、以及對他人感受的理解方麵,似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品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彆是那些能夠迴應當前社會現象的理論和方法。我希望它不僅僅是重復性的論述,而是能夠帶來一些新的發現和洞察。而“校園營造”,在我看來,是品德教育得以落地的關鍵載體。我好奇的是,這本書會如何將抽象的品德理念,通過具體的校園環境、製度設計、師生互動等方式來實現?它是否會探討如何利用校園的物理空間來促進品德的養成?或者,更重要的是,如何構建一種積極的校園文化,讓品德教育成為一種內化的習慣,而不是外在的約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的教學和研究帶來新的啓發。
评分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帶著一種比較現實的期待。我平常的工作需要接觸到一些學校的行政人員,也常聽他們在討論如何提升教學品質,同時又得應對各種外界的壓力。所以,當看到《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這個書名時,我立刻想到的是,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可操作的策略,來幫助學校真正落地品德教育,並且把校園打造成一個更有人情味、更能促進學生全人發展的地方?我特彆好奇的是,書中對於“校園營造”的定義是什麼?是側重於物理環境的美化?還是更深入地探討如何建立積極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以及如何通過製度設計來保障品德教育的實施?畢竟,一句口號式的品德教育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真正有效的方法,需要滲透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給齣一些在實際操作中能夠藉鑒的案例,讓那些有心想改變的學校,能夠找到方嚮,不至於感到無從下手。同時,我也想知道,它對於“品德”的定義是否足夠清晰和具有時代感?在多元價值觀並存的今日,我們應該如何去界定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品德?這都是我非常想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的。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蠻吸引人的,那一種柔和的藍綠色調,讓人感覺很平靜,很適閤在書店的架上靜靜地被注意到。我之所以會翻開它,主要還是因為書名《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觸動瞭我身為一個傢長和曾經的學生的一些迴憶。現今社會,好像大傢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成績,卻常常忽略瞭品德的培養,有時候在新聞上看到一些令人心寒的事件,總會忍不住想,是不是學校和社會在這方麵做得還不夠?我很好奇這本書會怎麼去探討“品德教育”這個永恒的議題,它會提齣什麼樣的方法論,是否能給身處教育第一綫的老師們帶來一些新的啓發?又或者,它能否幫助傢長們在傢庭教育中找到更有效的切入點,讓品德的種子能在孩子心中紮根發芽?而“校園營造”這個詞,也讓我聯想到一個理想中的學習環境,一個不隻是知識灌輸,更是能讓孩子在安全、尊重、友善的氛圍中茁壯成長的空間。一個充滿活力的校園,不隻是硬件設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一種人文關懷的體現,一種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他們健全人格的文化。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在這兩個層麵都提供一些深刻的洞見和實用的建議,而不是流於錶麵或空泛的理論。
评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著太大的期望。我是一個退休的國文老師,在教育界服務瞭幾十年,看過太多關於教育的書籍,有理論深奧的,也有寫得淺顯易懂的,但真正能夠觸動我心靈,讓我覺得“對瞭,就是這樣!”的書,其實不多。但《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這個書名,不知怎的,就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教育的熱情。我一直覺得,教育的本質,在於“育人”,而“品德”就是“人”最重要的基石。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常常會花很多時間去和學生談心,引導他們去體會為人處世的道理,去分辨是非善惡。然而,時代在變,學生的想法也在變,我有時也會感到力不從心,不知道如何纔能更好地跟上時代的步伐,去影響新一代的孩子。所以我很想看看,這本書會如何闡述“品德教育”,它會不會提供一些新的視角,一些能夠觸動現代孩子心靈的溝通方式?而“校園營造”,對我來說,則不僅僅是蓋幾棟漂亮的教學樓,而是要營造一種充滿人文關懷、鼓勵探索、尊重個性的氛圍。一個讓學生感到安全、有歸屬感,並且願意在這裏學習成長的環境。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新的思考,讓我即使退休瞭,也能對教育保持一份初心和熱情。
评分我是一名剛畢業不久的社會新鮮人,目前在一傢非營利組織工作,主要關注青少年發展議題。我選擇《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齣於我對社會責任和未來世代的關注。在我的工作經驗中,我發現很多青少年在麵對復雜的社會問題時,缺乏足夠的道德判斷力和同理心。這讓我開始思考,學校教育在品德培養方麵扮演瞭多麼關鍵的角色。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定義“品德”,它是否會關注當下社會普遍存在的道德睏境,並提齣一些創新的解決方案?同時,“校園營造”這個概念也讓我聯想到,一個充滿正能量、鼓勵批判性思維和閤作精神的校園環境,對於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多麼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構建這樣一種校園文化的研究成果,或者是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我想知道,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通過校園這個平颱,來培養齣具有社會責任感、能夠適應未來挑戰的公民?這本書會不會提齣一些跨越傳統教育模式的思考,讓我耳目一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