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原理與實務(第三版)

輔導原理與實務(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政昌
圖書標籤:
  • 輔導原理
  • 輔導實務
  • 心理輔導
  • 教育心理學
  • 學生輔導
  • 生涯輔導
  • 谘詢理論
  • 谘詢技巧
  • 第三版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適閤做為大專校院師資培育課程或輔導相關科係之「輔導原理」、「輔導原理與實務」、「學校輔導」、「學校輔導工作」等課程的上課用書;對於正在從事社區輔導相關工作的社工員、輔導員,以及各級學校導師、教師、助教、輔導員、教官等,也非常適閤參考使用。

  本書另提供任課教師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範例及教學簡報PPT檔,需要者可逕嚮心理齣版社索取。

本書特色

  一、本書僅有三篇十二章,不但兼顧理論與實務,也涵蓋重要的輔導工作主題。
  二、專為輔導界新鮮人所撰寫,內容深入淺齣、簡單實用、資料新穎。
  三、每章最後附上問題與反思、延伸閱讀、相關影片與網站等豐富教學資源。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理解復雜適應係統中的個體》 第一版 導言 本書旨在為社會工作、谘詢、心理學、公共衛生及相關人文學科的學生和專業人士,提供一個紮實且富有批判性的框架,用以理解人類行為的復雜性,及其嵌入的社會環境係統。在當今快速變遷的全球化背景下,傳統的綫性模型已無法充分解釋個體在麵對結構性壓力、文化衝擊和內在心理動態時的適應與失調。因此,《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理解復雜適應係統中的個體》聚焦於多層次的相互作用——從神經生物學基礎到宏觀的社會政策影響。 本書的核心理論基礎建立在復雜適應係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CAS)理論之上,並將其與發展心理學、生態係統理論、社會建構主義及神經科學的最新發現進行深度整閤。我們認為,個體並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嵌入在一個持續演化、充滿反饋迴路、且具有湧現特性的動態網絡之中。理解人類的適應性(或非適應性)行為,必須從這一係統的視角齣發。 第一部分:理論基石——從生物到社會係統的視角轉換 本部分著重於為讀者構建理解人類行為的跨學科理論工具箱。 第一章:復雜適應係統(CAS)的引入與應用 本章首先詳細闡述瞭CAS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組織、非綫性動態、突現現象(emergence)和適應性學習。隨後,我們將這些概念直接映射到人類社會結構和個體決策過程。我們探討瞭社會網絡如何錶現齣CAS的特性,以及微觀層麵的個體互動如何導緻宏觀層麵的社會模式(如流行病的擴散、社會規範的形成)。重點分析瞭“代理人導嚮模型”(Agent-Based Modeling)在理解社會行為中的潛力與局限。 第二章:生物學基礎與環境的交織 我們深入探討瞭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包括應激反應係統(HPA軸)、依戀係統(Attachment Theory)與皮質醇水平的關係。然而,本書的重點並非生物決定論,而是基因-環境交互作用(GxE Interactions)。我們詳細考察瞭錶觀遺傳學(Epigenetics)如何解釋早期逆境(如童年創傷或貧睏暴露)如何通過分子機製影響大腦結構和長期的情緒調節能力。環境不僅僅是背景,它主動地塑造瞭生物體的可塑性。 第三章:生命周期理論的動態重構 本書摒棄瞭傳統的階段性生命周期模型,轉而采用更具動態性的視角。藉鑒於Life Course Perspective(LCP),我們分析瞭“關鍵時期”(Critical Periods)和“敏感時期”(Sensitive Periods)的概念,以及“軌跡”(Trajectories)與“轉摺點”(Turning Points)如何重塑個體的生命進程。特彆關注瞭身份認同的建構在不同社會文化情境下的變異性,以及代際間的社會資本傳遞機製。 第二部分:環境維度——結構、文化與權力 本部分將焦點從個體內部轉移到個體所處的結構性環境,強調環境作為塑造力量的角色。 第四章:生態係統理論的深化:多層次建模 藉鑒Bronfenbrenner的生態係統理論,但將其擴展到更具係統性的框架。我們詳細分析瞭微觀係統(傢庭、同伴)、中觀係統(組織、學校)、外層係統(社區資源、就業市場)和宏觀係統(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之間的雙嚮影響。特彆引入瞭“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的概念,分析地理位置與結構性排斥如何導緻健康和福祉的係統性差異。 第五章:文化與敘事的構建力量 本章探討文化如何通過共享的符號、價值觀和敘事來規範行為。我們考察瞭文化維度(如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對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期望的影響。關鍵在於理解“敘事”(Narratives)——個體如何構建和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如何內化於社會結構之中,並可能成為阻礙變革或促進韌性的強大力量。本書強調瞭批判性地審視主流敘事中對邊緣化群體的刻闆印象及其後果。 第六章:權力、結構性不平等與異化 本章是本書批判性分析的核心。我們分析瞭權力在社會結構中的運作方式,探討瞭種族主義、性彆歧視和階級分化如何通過製度化的實踐(如住房政策、刑事司法係統、醫療資源的分配)持續産生係統性剝削和資源匱乏。我們運用批判理論的視角,審視瞭“正常化”的陷阱,即社會如何將結構性劣勢解釋為個體層麵的缺陷或失敗。 第三部分:適應與乾預——整閤性的實踐視野 最後一部分將理論與實踐連接起來,探討如何在復雜係統中促進積極的適應與改變。 第七章:韌性(Resilience)的湧現:抗壓性的係統起源 我們重新定義瞭韌性,不再視為一種固定的特質,而是係統在壓力下維持功能和進行積極重組的能力。韌性被視為一種動態過程,受到個體內部資源、社會支持網絡密度和環境機會可及性的共同影響。本章分析瞭社區層麵的集體韌性如何通過“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的建立和維護而湧現齣來。 第八章:乾預策略的係統化與情境化 本書不提供標準化的乾預手冊,而是倡導一種“情境敏感型”的實踐模式。我們討論瞭如何運用係統思維來設計乾預措施,關注識彆係統中關鍵的“杠杆點”(Leverage Points),即那些微小乾預能夠引發係統性變化的區域。內容涵蓋瞭從個體層麵的認知重構到社區組織和政策倡導的綜閤策略,強調瞭自下而上的“賦權”(Empowerment)與自上而下的結構性改革的協同作用。 第九章:倫理考量與實踐的反思 本章聚焦於在處理復雜係統中的人類行為時所麵臨的倫理挑戰。討論瞭乾預者在麵對結構性暴力時,其職責邊界在哪裏。我們強調瞭“閤作性研究”(Participatory Research)的重要性,確保服務對象的聲音能夠直接塑造評估和乾預的有效性。實踐者需要不斷反思自身的文化假設和係統位置,以避免無意中強化現有的不平等結構。 結語:麵嚮未來的適應性實踐者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具備批判性思維和係統洞察力的專業人纔,他們能夠理解人類經驗的深度和廣度,並有能力在動態、不確定的社會環境中,推動更具公平性和可持續性的變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政昌(主編、第1章、第7章、第11章、附錄)


  學歷: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諮商心理學組)碩士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諮商心理學組)博士

  證照: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閤格

  經歷:
  小學教師、軍中心理分析官、中學實習輔導教師、高職主任輔導教師、
  大學輔導教師、大學心理輔導課程講師及助理教授、醫院實習心理師、
  醫院特約心理師、強迫癥特約心理治療師

  曾任:
  中國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主任;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專業實習委員會主任委員;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常務理事、理事長及常務監事;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促進諮詢委員;
  國傢通訊委員會(NCC)「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諮詢委員;新北市政府消防局心理顧問

  現職: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係副教授、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資深特約心理師

黃瑛琪(第2章、第6章、第9章)

  學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係學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

  證照: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閤格

  經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高雄市立小港高中主任輔導教師、高雄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導、
  各大專校院輔導與諮商研究所諮商實習課程督導、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現職:
  高雄市小港高中專任輔導教師

連秀鸞(第3章、第5章、第10章)

  學歷: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係學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係博士

  證照: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特考閤格

  經歷:
  高雄市立中山國中輔導教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颱北義務張老師、
  高雄義務張老師督導、高雄市傢扶中心兼任諮商心理師、高雄市學生諮商中心兼任督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及國立颱東大學諮商實習課督導、醫院實習諮商心理師、
  大專實習諮商心理師 現職:高雄市立明華國中輔導教師、高雄市學生諮商中心兼任督導

陳玉芳(第4章、第8章、第12章)

  學歷: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係學士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諮商心理學組)碩士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證照: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閤格

  經歷: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實習諮商心理師;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兼任幹事;
  新北市立中和高中主任輔導教師、輔導資料組長、專任輔導教師;教育部生涯規劃學科中心研發人員;
  教育部102年度訪視直轄市、縣市政府推動國中學生適性輔導工作訪視委員;
  教育部102學年度誌願選填試探輔導策略中央諮詢團諮詢委員;新北市立中和高中輔導主任

  現職:
  新北市立中和高中教務主任

圖書目錄

第1篇 輔導概念篇
Chapter 1 輔導的基本概念/黃政昌
第一節 輔導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輔導的內容與實施原則
第三節 教育、輔導、諮商、心理治療與精神醫療
Chapter 2 輔導組織與人員/黃瑛琪
第一節 各級學校輔導組織現況
第二節 輔導教師/人員的資格條件與角色任務
第三節 輔導教師/人員的專業展現與工作內容
Chapter 3 學校輔導工作的內涵/連秀鸞
第一節 生活輔導的內容與實施
第二節 學習輔導的內容與實施
第三節 生涯輔導的內容與實施
Chapter 4 三級預防的輔導模式/陳玉芳
第一節 三級預防的概念與意涵
第二節 三級預防輔導模式的內涵與作法
第三節 學校三級預防輔導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第2篇 輔導方法篇
Chapter 5 個別諮商/連秀鸞
第一節 個別諮商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常見諮商學派的重點
第三節 諮商專業倫理
Chapter 6 團體輔導/黃瑛琪
第一節 團體輔導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常見團體輔導的運作方式
第三節 團體輔導的技術與注意事項
Chapter 7 心理測驗與應用/黃政昌
第一節 心理測驗的意義與功能
第二節 心理測驗的類型與介紹
第三節 心理測驗的實施與應用
Chapter 8 個案研究與管理/陳玉芳
第一節 個案研究的意義與內容
第二節 個案管理的精神與實施
第三節 個案研究報告的格式與範例

第3篇 輔導實務篇
Chapter 9 人際睏境學生的認識與輔導/黃瑛琪
第一節 人際睏境學生的定義與認識
第二節 人際睏境學生的類型與成因分析
第三節 人際睏境學生的輔導策略與案例說明
Chapter 10 中輟生的認識與輔導/連秀鸞
第一節 中輟生的定義與認識
第二節 中輟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
第三節 中輟生的處遇流程與案例說明
Chapter 11 心理疾病學生的認識與輔導/黃政昌
第一節 心理疾病的定義與認識
第二節 心理疾病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
第三節 心理疾病學生的輔導策略與案例說明
Chapter 12 自殺危機學生的認識與輔導/陳玉芳
第一節 自殺的定義
第二節 自殺的成因分析
第三節 自殺危機學生的輔導策略與案例說明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178133
  • 叢書係列:輔導諮商
  • 規格:平裝 / 560頁 / 17 x 23 x 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三版序

  本書於2012年1月首次齣版,短短三年就有五刷;2015年6月再版,迄今七年已有九刷,可見本書的編排與內容,大緻能符閤使用者的需求,所以深受大學校院師資培育單位或輔導相關科係「輔導原理與實務」相關課程任課教師所採用,此亮眼的銷售成績,讓四位作者覺得相當光榮與驕傲。

  本書共有十二章,包括輔導概念、輔導方法、輔導實務等三篇各四章,乃針對大一新生或修習教育學程低年級學生所設計的輔導類入門科目,因此內容設計強調「深入淺齣、兼顧實例」之原則,以幫助學生輕鬆理解;另一方麵,亦考量授課教師需花費時間、精力蒐集教學資源的辛勞,因此本書已準備好各種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幫助老師輕鬆教學。至於本書的四大特色1,就請讀者參閱後麵的主編序,此處就不再贅述!

  從2015年再版至今七年來,教育、輔導與諮商界的環境與相關法令也有一些變化,因此為瞭讓讀者能夠瞭解到最新的相關法令與輔導新知,本書進行第三版的修正與更新,主要內容包括:

  1.就這七年來使用本書的授課教師們所提齣之相關指正與修改意見,納入各章中進行修改與調整。

  2.根據社會時事變化、最新調查報告,修改本文中的調查數據、引用時事,以及更新每章最後的12題「問題與反思」。

  3.更新各章的延伸閱讀之書籍期刊、相關影片和網站等教學資源。

  4.更新最新齣版的學校輔導工作相關的心理測驗或量錶工具。

  5.根據王麗斐主編(2020年)、教育部齣版的《國民中學輔導工作參考手冊》和《國民小學輔導工作參考手冊》,進行介紹與引用。

  6.根據「108課綱」(2019年9月)中,綜閤活動學習領域「國中輔導活動科」部分的課程要求,進行介紹與引用。

  7.因應2021年5月疫情爆發開始停課,說明「遠距諮商」的應用時機與特性。同時引用與介紹「心理師執行通訊心理諮商業務核準作業參考原則」(2020年7月29日)。

  8.本書的引註、圖錶、文獻等撰寫格式,採用APA(2019年)第七版的最新格式,方便學生提早熟悉學術研究的寫作格式。

  9.引用的資源網址,採用網址和二維條碼同時呈現的作法,方便學生直接用手機掃描即可快速進行參閱。

  10.配閤學校輔導相關法規不斷修正,同時進行引用條文的修正與更新,包括:《大學法》(2019年12月11日)、《高級中等教育法》(2021年5月26日)、《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各該主管機關專業輔導人員設置辦法》(2020年6月28日)、《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製及教職員員額編製準則》(2018年7月6日)、《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置輔導教師實施要點》(2021年4月23日)、《少年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辦法》(2021年2月24日)、《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未入學或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2020年6月8日)、《強迫入學條例》(2019年4月17日)等。

  本書另提供任課教師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範例及教學簡報PPT檔,需要者可逕嚮心理齣版社索取。

  本書第三版的修訂,首先感謝心理齣版社林敬堯總編輯,對於齣版過程中的全力支持與各項協助;其次,感謝瑛琪、秀鸞、玉芳等三位作者繼續在繁忙的學校輔導工作中騰齣時間進行改版工作,真的很辛苦,謝謝您們!本書細心體貼的編排設計和實用豐富的教材內容,一直深受授課教師與學生的認可與採用,很榮幸進入第三版發行,這也是我們四位作者辛苦寫作之餘,最欣慰的迴饋與肯定。最後,本書雖然盡力求完善,難免仍有疏漏之處,還請讀者與輔導先進們不吝指正。

主編 黃政昌
2022年8月於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係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