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傳統文化誌

布農族傳統文化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布農族
  • 傳統文化
  • 民族誌
  • 颱灣原住民
  • 文化人類學
  • 民俗學
  • 布農語
  • 祭典
  • 社會生活
  • 口述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雲端上的民族」布農人與大自然環境共存,不僅生態知識深厚,尊重森林和保育大自然的土地倫理觀念,更是世代傳承。舉凡傳統飲食動植物來源、狩獵文化、採集經濟、漁撈經濟、飼養經濟、傳統住屋、交通運輸、民族服飾、傳統樂器、傳統衛生與醫療、民族工藝、紡織工藝、編器工藝等,都來自於善用大自然「上天」的恩物。

  布農族長期生活在中央山脈高山深林中,大自然的資源提供瞭他們生活的資源,也涵養瞭他們樸實渾厚的生活哲學。 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越豐富,大自然可資利用與運用的資源也就越多樣化。這也是第一本探究布農族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及其利用與運用的專書。

本書特色

  1.颱灣原住民的謀生方式,因為居住環境的差異而有不同,各族群為適應自然環境,也建立自己的謀生方式。從早期的漁獵發展到農耕,以至近代,不同的營生方式都成為原住民的傳統知識係統,如何利用與運用,往往也産生不同的文化內涵與價值。本書即針對布農族人往昔的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係統,長期以來所衍生的利用與應用,做全麵性的觀察、調查與記錄。

  2.原住民長久以來的傳統生活空間、傢園,保留瞭生物多樣性而與山林環境共生的智慧,包括動植物、工藝藝術、各式器物等與環境相關之利用與運用,本書有極為全麵性的調查與記錄。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田哲益 (達西烏拉彎‧畢馬)


  南投縣信義鄉人,省立屏東師專史地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族籍:布農族巒社群卡豆諾蘭人,族名:達西烏拉彎.畢馬。曾任南投縣政府國語指導員、常民文化通訊輪值主編、原舞者布農樂舞顧問、南投縣史館諮詢委員、南投縣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委員。現任颱灣布農文化藝術團團長、南投縣布農文化學會顧問、《颱灣源流》雜誌編輯、理事。學術研究包括颱灣原住民文化、中國民俗學、中國民間宗教及其神話與傳說、中國佛寺曆史與文化、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等。齣版有【颱灣原住民傳說】《布農族神話與傳說》(晨星文化)等十冊、《眾裏尋她:南投縣鄒族口傳文學與曆史》(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颱灣原住民社會運動》(颱灣書房)等。2015年獲南投玉山文學貢獻奬。



 

圖書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布農族山林傳統農耕生産經濟
第二章 布農族山林傳統飲食文化動植物來源
第三章 布農族山林傳統祭典飲食與小米酒文化
第四章 布農族山林傳統狩獵文化與環保倫理
第五章 布農族山林食用野生動物與狩獵動物
第六章 布農族山林傳統採集經濟
第七章 布農族山林傳統漁撈經濟
第八章 布農族山林傳統飼養經濟
第九章 布農族歲時祭儀動植物的利用與運用
第十章 布農族傳統服飾動植物的利用與運用
第十一章 布農族傳統住屋植物的利用與運用
第十二章 布農族命名法動植物的利用與運用
第十三章 布農族交通運輸植物的利用與運用
第十四章 布農人與漢族傳統的經濟貿易
第十五章 布農族傳統樂器動植物的利用與運用
第十六章 布農族歌舞的功能與演唱
第十七章 布農族傳統衛生與醫療
第十八章 布農族民族工藝藝術
第十九章 布農族紡織工藝植物的利用與運用
第二十章 布農族編器工藝植物的利用與運用
第二一章 布農族瓢器與石器工藝
第二二章 布農族竹木、揉皮、結網、雕刻工藝
第二三章 布農族陶器工藝
第二四章 布農族民俗器物動植物的利用與運用
第二五章 布農族的神話文學與動植物
第二六章 布農族集團移住後的發展與變遷

圖書序言

作者序

布農族豐富多元的生物多樣性智慧


  布農族長期生活在中央山脈的高山森林中,大自然資源提供瞭他們生活的資源,也涵養瞭他們樸實渾厚的生活哲學。

  布農族是颱灣原住民族居住海拔最高的民族,所以有人稱他們是「雲端上的民族」,他們守護著荒山野嶺,保育著颱灣的原始森林。

  高山、森林是現代布農人往日迴憶的搖籃,無論是在深山裏學習狩獵,或在田野裏採著野菜拎迴傢,都是這片深野土地的賜予,所以布農人非常感恩自然大地,並且與大地自然和諧生存。

  布農人與大自然環境共存,不僅生態知識深厚,更包括與土地的倫理關係,尊重森林和保育大自然。布農族與森林裏的野生動物和各種花草樹木都建立瞭良好的感情。

  過去,山林沒有過度開發,環境十分幽靜,布農人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下,至今還可以明顯感受到布農族人那種自然、樸實的氣息。

  原始山林到處都是寶,布農人生於斯,長於斯,因此善用大自然的恩物,生活上從來沒有匱乏。舉凡傳統飲食動植物來源、狩獵文化、採集經濟、漁撈經濟、飼養經濟、傳統住屋、交通運輸、民族服飾、傳統樂器、傳統衛生與醫療、民族工藝、紡織工藝、編器工藝等,都是來自於大自然。

  對布農族來說,山林孕育瞭布農族人的生命,山林給予瞭布農人生活所需的一切。族人認為,這些資源和物資,都是冥冥之中「上天」所賜給,所以「上天」(Dihanin)是布農人唯一的「真神」信仰,凡事都禱告祈求「上天」。

  布農人知道,唯有「尊神」、「敬神」,纔能保障「上天」繼續給予資源與物資,因此,布農人舉行瞭許多歲時祭儀和生命祭儀,成為颱灣原住民族中祭儀最繁復的一族。透過這些繁多的儀式,嚮「上天」祈福與避邪。

  布農族是懂得「感恩」、「惜福」與「節製」的民族,例如,打獵不僅僅是獵捕,更有神聖的精神,知道不要趕盡殺絕、不獵殺幼獸和懷孕的母獸,這樣纔能夠永續保持肉類蛋白質的來源與取得。而且還有休獵期,讓野生動物繁殖生長。建築材料的取得,不會隻在一個地方砍伐殆盡,而破壞瞭當地地景與生態,而是在許多地方取得所需材料,這樣就不會破壞地景地物。這是布農族對生態環境高貴的環保意識與倫理道德。

  採集野菜,也不會把該地的野蔬採得光潔溜溜的,必留下一些做為繼續繁殖的根本,其後還可以來此採擷,這就是古代布農人生活上永無匱乏的原因。

  總之,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越豐富,大自然可供利用與運用的資源也就越多樣化。這本書是布農族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與利用及運用的第一本專書,以做為拋磚引玉。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