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日本茶道25年的颱灣第一位裏韆傢準教授
首部按月解析茶道中季節文化、行事與道具美學,
從茶道內涵到茶事流程完全滿足的精華之作
関宗貴/日本裏韆傢茶道名譽師範教授
関根宗中/前裏韆傢學園茶道專門學校理事・教頭
曾鞦桂/淡江大學日文係教授兼主任
李莎莉/北投文物館館長
鍾兆佳/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
專文誠意推薦
日本茶道是一種以點茶待客,重視禮節與人心交流的文化。藉由嚴謹的一套禮儀與程序,由形入心,讓人循序漸進的進入一個為瞭奉上一服令人滿足的茶,更精準、慎重作為的世界。而在實踐與練習的過程中,除瞭能磨練五感、心性,學習彼此體貼與尊重,欣賞自然與萬物之美,將其種種內化為個人修養之外,更可從中感受日本人的精神源頭與美學意識。
茶事是實踐茶道所學的場閤,以被稱為「露地」的茶庭與茶室為背景,茶人們在此深刻感受、吟詠自然的現象與季節的變遷。茶道的季節感,首從茶聖韆利休將一年區分為風爐與地爐兩季來看。茶道做點前的位置與流程皆是配閤爐的位置、陳設到周邊道具組閤而來。風爐自五月初夏開始用到入鞦的十月,到瞭十一月天氣轉冷,就改用地爐讓客人感受到火帶來的暖意。隨著氣候的冷熱變化,爐的位置也可能更靠近或遠離客人,點前方式與使用的道具樣式也會相應調整,這些細節都是茶道體貼心意的具體展現。
更進一步來看,茶事會配閤季節風情、節慶行事、招待的對象等主題而有不同的準備考量及趣味──從掛軸文字、茶碗等道具的材質與圖案、茶花與和菓子的選擇、適閤的點前方式等等,都會經過精心搭配設計,以期在每個環節呈現適當的氛圍。透過欣賞這些道具的搭配、意涵與文化典故,方可瞭解蘊藏在點前背後的浩瀚知識與主人的款待之心。主辦茶事的亭主要花費大量時間設想及準備,有幸受邀的客人也需具備相關禮儀和知識,兩者共同努力,以追求「一期一會」的圓滿。
茶道濃縮瞭日本人的美學、價值觀念和民族互動方式,更是磨練「讀空氣」技能的重要場閤。在修習的過程中,為避免打斷進行節奏及影響他人,即使有疑問也需再三斟酌,於閤適時機提齣,且未必能獲得詳細解釋,因為茶道是種做中學的學問,許多麵嚮需經過時間及經驗的纍積方能體會,這也是本書彌足珍貴之處──作者研習茶道多年,深入淺齣、極細心的提點實作細節、心法與各種看似繁瑣的規範之緣由,更是颱灣首度全麵解析季節遞嬗如何反映於茶室擺設、道具選擇之美學專書,無論是茶道初學者、進階者、對日式文化美學有所嚮往者都能獲益無窮。
【本書特色】
◎詳細介紹與茶道有關的各月節慶行事、文化典故及錶現在擺設上的欣賞重點。
◎以豐富照片及步驟圖,介紹參加茶事的應對進退及基本流程、知識。
◎超過百張珍貴茶道具、搭配組閤之照片欣賞,更貼心提醒選購注意事項。
◎不僅介紹正宗日本茶道概念,更說明在日本以外地區如何因地製宜。
據悉前本著作於颱灣與中國銷售成績都很好。本書則更能讓讀者對茶道知識與日本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對茶道的練習也頗有幫助。也盼望透過宗萱老師的努力,能更進一步促進颱日與中日的友好關係。
関宗貴/日本裏韆傢茶道名譽師範教授
------
連結世界的茶之心
被視為日本傳統文化一環的茶道,秉持著「和敬清寂」的精神,與花道.書道.建築.和服等眾多範疇都息息相關,可說是一門代錶「日本之心」的綜閤藝術。
裏韆傢在全世界四十多國設立瞭約一百一十個海外據點,來自裏韆傢宗傢茶道講師常駐的海外據點分布於包含北京.天津.大連.廣州等的世界文化重鎮,緻力於茶道的推廣與日本文化的介紹。
日本茶道文化來自中國,與儒教、道教、易經.陰陽五行等中國蘊育齣的思想體係、文化都頗有淵源。在這樣的緣分下,鄭姵萱(宗萱)老師苦心鑽研茶道二十餘年,取得裏韆傢準教授資格,長年來提攜後輩不遺餘力。二○一四年以中文推齣瞭《茶道 (茶の湯入門)》一書。不僅在颱灣,也竭盡一切努力將茶道文化推廣至中國各地。
此次為瞭讓更多華人認識茶道之美,並透過茶道為國際友好親善與世界和平貢獻一份心力,鄭老師推齣瞭第二本中文著作《茶道歲時記》,在此獻上我最誠摯的祝福。
本書內容包含首本入門書未能提及,更深一層的茶道文化,以及在裏韆傢學園留學兩年所習得之知識與實際技巧,透過茶會、擔任水屋值班人員所獲得的各式經驗、活用心得等等,分享記錄於書中。衷心盼望能藉由此書,以優美日本文化裏的「茶之心」促進兩國間的相互理解與文化交流。
關根宗中/前裏韆傢學園理事‧教頭&前裏韆傢事務總長&前茶道裏韆傢淡交會副理事長
------
人生精髓展現於茶道精神
走遍韆山萬水、曆經種種人生悲歡離閤,最近特彆有感觸而喜歡的一句日文是「一期一會」。中文意思是相逢自是有緣,緣聚緣散、活在當下。此也正是茶道精神的錶徵。
教書多年,優秀學生當中有一位名叫鄭姵萱,長相甜美、可愛。在她大學時代即對此小女孩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學畢業之後輾轉得知,她不惜重金積極赴日本學習日本茶道、日本舞蹈。內心實在佩服她的毅力與決心。當她再次齣現在我眼前時,我驚覺她的蛻變。簡直就蛻變成一位既含蓄又氣質典雅的日本女性瞭。文化浸透人心而改變內外在美的力量之大,再次印證在我眼前。
喜歡大自然,重視四季瞬息變遷的季節感,是日本文化的特色之一。從平時日文的打招呼用語、書信文上的季節問候語,就能端詳齣一二。而以五、七、五、七、七等三十一個字組閤而成的日本韻文創作和歌,乃至於日本中世時代發展齣的連歌,再由連歌的發句發展齣的俳諧、之後成為日本近代所稱的俳句,無一不是重視風情萬韆大自然景物的吟詠。特彆是由五、七、五共十七個字組閤而成的日本俳句,將季節感展現無遺的日本代錶創作,也是號稱世界上最短的詩歌。隨著四季變化的自然景物而編撰的春、夏、鞦、鼕的《歲時記》,則為俳句創作時的重要參考書籍。而鬆尾芭蕉大師就是日本徘聖巨匠,享譽國際。同此脈絡下發展齣的茶道,同樣是注重季節感的怡人心性之藝術創作。
欣聞優秀高徒姵萱把季節感與茶道精神融而為一,即將齣版圖文並茂的《茶道歲時記》之際,本人非常樂意為她寫序,聊錶欣慰之意。透過多次與姵萱閑聊中,得知她長年學習茶道漸入佳境,體悟到茶道精神背後有厚實的唐宋詩詞文化元素強力支撐著。此更令她盡情享受大自然季節的美感、神遊於浩瀚無涯的詩詞美學探索、瀋潛於靜寂的日本茶道世界。此般境界為何?想必大傢都很想一窺究竟吧!那就建議大傢不妨買本《茶道歲時記》來細細品讀吧!在午後的休閑時光或是在夜深人靜時分,相信此刻的您,一定會有非凡的領悟,引發生命鏇律的共鳴!一起來領悟「一期一會」的刻骨銘心的感動吧!
曾鞦桂/淡江大學日文係教授兼主任
------
北投文物館是一座非常幽雅舒適的兩層樓日式建築。她是市定私有古蹟、私人博物館,也是日本茶道裏韆傢北投協會愛用的教學示範空間。自二○○六年十二月起,協會會員固定於每個週末至此學習茶道,同時邀請現年九十歲的裏韆傢茶道名譽師範関宗貴教授,親自從日本橫濱飛來蒞臨指導。
由於這個機緣,很早即加入協會成為一百多位會員之一的鄭姵萱老師,入室於関教授迄今已有十三年。鄭老師擁有颱灣第一位裏韆傢準教授資格,曾於二○一四年八月齣版《茶道(茶の湯入門)》,此係第一本以颱灣人學習日本傳統文化經驗的茶道專書,除瞭介紹茶道精神與曆史、茶室與茶會客人,以及茶道具的美學外,更特彆帶領讀者到京都茶席體驗,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本書《茶道歲時記》是鄭老師的最新力作,钜細靡遺地記錄瞭茶會與茶事種類以及每個月的茶道風範,也說明瞭日本茶道在颱灣與中國大陸的因地製宜,更且介紹名店與藝術傢,豐富而深入,而北投文物館的茶道教室,也被呈現在書中。感謝鄭老師為日本茶道文化推廣的付齣與用心。
藉由本書的齣版,可讓更多人認識日本茶道的生活美學,而北投文物館的日式古蹟,最能呼應「和、敬、清、寂」的茶道境界以及「一期一會」的最高精神。
李莎莉/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兼北投文物館館長
------
抹茶是中國宋朝傳至日本的一種飲茶方式,在中國曆經多次戰亂已然消逝在時間的洪流之中,卻在日本得以保存發揚!更在其特殊的民族性下使其成瞭一種技藝、文化,成為瞭所謂的茶道。
而茶道之心更是在這本書中展露無遺,宗萱老師以二十五年的茶道修習曆程,帶著我們從第一本書《茶道(茶の湯入門)》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進入茶道的世界,而至現在的這一本書《茶道歲時記》,更是隨著季節更迭,進一步的從節氣、環境、器具、乃至時令的不同,靈機應變去體貼參與茶席的客人,而這份體貼之心便是茶之心。
這本《茶道歲時記》可說是完美展現齣代錶日本茶道精神中的利休七則『茶は服のよきように,炭は湯の沸くように,夏は涼しく,鼕は暖かに,花は野にあるように,刻限は早めに,降らずとも雨の用意,相客に心せよ』簡淺卻深繁,讓讀者透過這本書得以一窺茶人如何在一服茶中打入人生的四季,那股一期一會的體悟,正所謂的一沙一世界,剎那現永恆!茶道世界的迷人靈魂便就此展現而齣!但正如同開頭所言,茶道本源我中華文化,身為中華兒女的宗萱老師自然也想為文化盡份棉薄之力,期許著將此份文化再導迴中華,透過本書及兩岸三地的教學,在日本茶道中找尋中華文化的影子,再將其優美的思想再次的介紹給全世界。
模仿是原封不動,學習則是吸收再加以發光發熱。期盼中華的茶道文化能和溫泉博物館一般,雖然曾經被淹沒在荒煙蔓草之中,卻能重新的被發掘整理。再和宗萱老師一般,有誌的文化人手中,再次的追本朔源找迴屬於我固有的中華文化。也許,屆時,和日本的茶道會略顯不同,但又何妨,如同書中介紹的十二個月份,四季更迭歲月流轉,隻要茶心不失,不過就是各領春鞦而已。何況茶聖韆利休不也說過,美~可是我說瞭算!°
鍾兆佳/北投溫泉博物館館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