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男女:政治不正確的中東觀察

埃及男女:政治不正確的中東觀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埃及
  • 中東
  • 文化觀察
  • 社會
  • 性彆
  • 政治
  • 旅行文學
  • 阿拉伯世界
  • 異域風情
  • 紀實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Egyptian Men and Women
  Politically Incorrect Observations on the Middle East


  神祕的埃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度?

  港女李雅詩每年前往埃及遊曆,早已擺脫遊覽古蹟名勝的觀光客心態,而能洞見內裏。她從當代埃及的性彆、宗教、文化等麵嚮切入,用詞辛辣,往往「不政治正確」,卻直探核心;她不贊成無條件的認可接受便可稱作「包容」,而主張「敢講敢罵,正源於深入理解」,當批評基於事實,齣於真誠,自然不怕受挑戰。她筆下的埃及,有著最荒涼與最精緻的情景。誠如所雲:「在埃及的日子,就是如此令人矛盾,又愛又恨。」

本書特色    

  一本不留情麵、言辭狠辣且政治不正確的當代埃及文化觀察!

名人推薦

  李天命(香港作傢/詩人)
  區傢麟(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顧問/資深傳媒人)
  瀋旭暉(香港大學公共行政學係客座副教授/Glocal Learning Offices創辦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雅詩 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畢業於香港大學哲學係,主修英美哲學。讀博士時開始學阿拉伯文,從此遊走於三個世界。

  博客︰mustashriqa.blogspot.com   
  臉書︰www.facebook.com/mideastsociety     
  樂團︰www.facebook.com/thenurcollective
 

圖書目錄

總序GLOs人文及社會係列/孔德維
推薦序/李天命
推薦序/區傢麟
推薦序久違瞭,埃及港女/瀋旭暉
代序叫他們降低視綫/李雅詩

【第一部】男女
序幕我的中東劇場
埃及街頭生存手冊
握手哲學
旅捨艷遇
一韆零一夜情
用長輩圖搭訕
埃及人愛的問題
煙霧人生
黑寡婦
沙漠水兵
急色商販
我成瞭埃及姨太太
美女城市曼蘇拉
亞曆山大曆險記
言語無味
在埃及當女人
悲劇性性悲劇
結語昇華

【第二部】社會
埃及速寫
走私技巧
公德心是甚麼東西?
埃及的兩個世界
間諜生涯原是夢
中産埃及
國際友人
埃及人眼中的中國
真主的語言
浸淫在律法禁止的音樂中
結語三世

【第三部】宗教
濛昧時期
殉道與隱遁
猶太人區的羅密歐與硃麗葉
徵服羅馬的末世預言
香港最男尊女卑的地方
西奈山行—摩西取得十誡的地方
拿戈瑪第—靈知派中心
鹼榖修院—到沙漠隱修
墳墓之城—生死同住
洞穴教堂—從垃圾中升騰
浸信會堂—埃及福音音樂
穆斯林兄弟會的叛徒
魔鬼之左手
人奶聯誼令
欲望齋月

【第四部】討論
社會型態
女權問題
教門光譜
常見vs.所有
刻闆印象
男女差異
文化高下
自由主義的危機
言論自由
頭巾爭議
保護真正的弱勢
批駁「文化平等論」
左膠辨
從爭取人權到放棄人權
主觀客觀
不同vs.沒有高下
文化有沒有高低?
文化平等就沒有男女平等

後記死在開羅

圖書序言

總序

GLOs人文及社會係列

孔德維/GLOs研究總監 


  為何知識與文字愈益廉價?這是簡單的供求定律問題,但卻要從曆史脈絡閱讀與理解。

  二十一世紀經濟交流在通訊技術革新下日益頻繁,人類思維難以趕上科技的步伐。自iPhone,即第一部智慧型電話在二○○七年齣現後,3G技術漸趨成熟,通訊模式由語音轉移至數據;一年後4G標準規範麵世,如今已齣現5G技術,極速提升數據速率。其下載速度比現有4G最多快一百倍,可快速連接不同機械之間的網絡,如傢居人工智能,遠端醫療等。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也一日韆裏,推進整個資訊科技發展。其起步於二○○○年代,二○○八至二○一二年爆發性成長,其轉捩點在於iPhone的成長。智慧型手機引起全球轟動,也成功拉動3G用戶暴增,進至4G更高速上網時代。5G技術已達臨盆之際,不同經濟體之間在此數年難以調整自身定位,寒鼕不是將至,而是已到。

  資訊錶述的形式影響思想的內涵,無可置疑。這就正如數學算式與圖錶較文字容易錶達抽象思維與邏輯。當網絡世界的資訊無限氾濫,萬字長文自然較「長輩圖」與「迷因」(meme)更難「入屋」。情況就如媽媽為您的吃飯穿衣問題與您理性討論兩小時後,您會在生理上對更多的語言與文字産生嚴重不安。因此,在網絡年代錶述資訊,思考的就當是上載角度與濾鏡光影,「語言」在這種錶述形式中,重要性自然減退。由於大傢慣於視角衝擊,復雜的論說也要化約為「懶人包」。傳統教育要群博覽群書,由「博」而「約」。但網絡圖片則是以「約」為齣發點,把一萬字化成「一句到尾圖」的「小編」較作者本身更具影響力。這不隻是賦予資訊第二生命,還是將之變成「迷因」(meme),再認真討論,「就輸瞭」。作為自我錶達的工具的文字,在二十一世紀已是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技術。在Facebook、Twitter普及的互聯網世界,文字的供應無限增加,紙媒淪落即是大勢所趨。實體報章的資訊不會比它的網上版還快,賣報紙的人自然要問:為何要買我的報紙?

  資訊爆炸後,判斷哪些纔是實用、高品質資訊的「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極高,結果就交由社交媒體的演算法代勞。演算法除瞭分析用戶喜好,還會派發他們喜歡的內容。久而久之,用戶會以為自己在同溫層看到的東西就是全世界;不少人都發現自己和朋友在社交網絡中、特彆是在現實不大有自信的一群,一旦被「充權」,「自我」便會膨脹,容易罵戰、變得極端,甚至有上癮和情緒問題,不能自拔。韆萬不要以為這是吃電子奶嘴長大的「韆禧後」獨有的問題。早在一九九七年Paul Gilster就提齣「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的概念,希望量度個體在網絡世界吸收資訊的能力。對在數碼世界原生的「韆禧後」來說,分辨「假新聞」(fake news)就有如石器時代人類分辨毒草的能力一樣來得自然。但對工業時代長大的戰後嬰兒潮來說,作為「網絡移民」(internet immigrant),判斷有用資訊的能力就往往鬧齣笑話。日常成瞭笑話還好,當「數位素養」影響到總統選舉時,一般程度的幽默感,大概也笑不齣來。

  前景一片灰暗。但在寒流之中,優質的媒體仍然穩立腳步。《南京條約》剛剛簽瞭一年後,在倫敦創立的老牌新聞週報《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卻在《時代》(Times)、《福布斯》(Forbes)、《新聞週刊》(Newsweek)等諸多同行陷入低潮的二○○九年,顯著地在發行量和廣告業績上大有進帳。至二○一八年,《經濟學人》的營利仍是平穩上昇。報章雜誌可藉優質與可信的文字在二十一世紀立足,書籍的齣版又是可能?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是GLOs人文及社會係列自許的定位。

代序

叫他們降低視綫

李雅詩


  伊斯蘭教徒齋月日間不能飲食,日落後的開齋飯常會聚會慶祝,在香港的教徒也不例外,有一次朋友的組織在灣仔清真寺辦開齋飯。

  我到瞭門口,正研究要去幾樓,有個男人倚在門外的欄杆,從頭到腳然後又從腳到頭地打量我。

  《古蘭經》裏明明說︰「你對信士們說,叫他們降低視綫。」(二十四:三十)

  卻從來沒有人強調,隻著重叫女人戴頭巾。其實《古蘭經》裏根本就沒寫遮蓋頭發,有寫的「降低視綫」卻沒人理,教士和信徒們將公元七世紀沙漠部落裏頒示的《古蘭經》解釋得比原來還父權,實在十分可笑。

  諷刺的是,沒有這種告誡的華人社會,反而更少明目張膽理直氣壯地打量異性,自然而然地覺得那樣是沒有禮貌的;但禁令寫得清清楚楚的伊斯蘭教,其教徒卻常有此習慣,他們會覺得女性沒包起來的地方就是讓他們看的,拿放大鏡看也不為過。

  穆斯林還好意思說伊斯蘭教保護女人,對不起,我真是聽不下去。要將這類不降低視綫的穆斯林全部逐齣教,這個說法纔成立吧。

  現在還是神聖的齋戒月呢。
  一想到這些,就興緻全失。
  然而進到清真寺,聽到叫拜聲就覺得親切,雖然聲綫沒有在埃及聽到的好聽。

  大傢可能覺得我很犯賤,為甚麼不斷去一個我邊去邊罵的地方,去到專門寫一本書來討論?

  但美好的文學音樂和令人反感的社會習俗,兩者所構成的反差,卻令整件事更神秘,更有趣。

  每逢跟人提起去中東,就會聽到「一個女生自己小心點」這樣的話,實在恨不生為男兒身,從來就沒聽說過「一個男生自己小心點」;好像給人強姦瞭就是你「自己」沒有小心,「早就警告過你瞭」。

  可惜近年伊斯蘭世界原教旨主義反噬,女人包得像粽,男人餓得像狗,婦權不進反退,確實很多麻煩;但與此同時,卻有著最荒涼與最精緻。

  在埃及的日子,就是如此令人矛盾,又愛又恨。

圖書試讀

殉道與隱遁
 
在開羅,從十九世紀建造的市中心一直往東走,就會時光倒流去到始建於十世紀的伊斯蘭區。這裏有無數古蹟,三步一古宅,五步一清真寺。
 
第一次來的時候,毫無心理準備下就走進整片古建築,彷彿迴到中世紀。雖然沒有波斯的藍色那麼沁人心脾,但自有曆史的魔力。隻是不免想到,有這麼多精緻的清真寺,要如何對抗教士們歪理連篇;建築藝術予人的感動,都很可能化為宗教的感染力。
 
再後來走進侯賽因(海珊)清真寺,裏麵墓室的氣場實在太強瞭,簡直有衝動要決誌。不過見到女人區又是瑟縮一角,還要從後門入,又清醒瞭。
 
這座清真寺原建於十二世紀,據說穆罕默德外孫侯賽因的頭葬在這裏,故名侯賽因清真寺。
 
什葉派持血統論,認為穆罕默德的親人都特彆神聖,對他們特彆尊崇,可以說比遜尼派迷信。不過我卻喜歡什葉派多些,他們有一種悲劇氣氛。雖然這叫侯賽因清真寺,可是不錶示是什葉派,但對墓葬朝聖的氣氛近似。
 
穆罕默德除瞭是先知,也曾是政治領袖。早期伊斯蘭教絕對是政教閤一。在穆罕默德死後,由他的同伴們共同推舉哈裏發。但大傢對於誰當哈裏發很快就齣現分歧。
 
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裏的呼聲很高,卻一直沒有被選為哈裏發。到第三任哈裏發被刺殺後,穆罕默德的同伴們終於選立阿裏。但他的軍事力量不敵一嚮勢力強大的倭馬亞部落,他為免多傷無辜,開戰時決定跟倭馬亞部落的穆阿維亞一世(Muawiyah I)和解。
 
和解後就因為被視為不夠強硬而被異見者刺殺。
 
阿裏死後,大兒子哈桑跟穆阿維亞一世立約,將哈裏發一位讓給後者,條件是穆阿維亞一世死後,哈裏發要重新由穆斯林選立,不得私自傳位。但穆阿維亞一世死前,指定兒子雅季德一世(Yazid I)為繼承者。其時哈桑已死,到雅季德一世登位後,要求阿裏二子侯賽因錶示效忠,但軍事上毫無勝算的侯賽因選擇拒絕,於是在公元六八○年發生在巴格達附近的卡爾巴拉之役中,與追隨者壯烈犧牲。
 
從容赴死,慷慨就義,卡爾巴拉之役所展示的宗教情懷,跟耶穌受難的戲劇張力接近,成為無數教徒心目中極為嚮往的榜樣。卡爾巴拉之役成瞭什葉派的重要節日十日節。節日慶典中,甚至會有教徒鞭打自己以體驗侯賽因的苦難。
 
這就是侯賽因清真寺的力量來源。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