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詁學之旅

訓詁學之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訓詁學
  • 經學
  • 古籍
  • 文獻
  • 文化
  • 曆史
  • 中國古典文獻
  • 文字學
  • 語義學
  • 注釋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特色

  在本書中,作者以訓詁學的定義與其他學科的關聯作為開端,從聲音和意義的聯係,進而介紹中文詞匯的組閤、詞義的探索。透過古今的訓詁資料,打通古今的隔閡,同時也著重於現代漢語的訓詁認識,最後聚焦於我們生活的地方:展現颱灣語言的麵貌,建構瞭完整的、係統性的訓詁知識。

  本書作者迴歸訓詁學的本質和原始目標──以語言解釋語言。同時延續作者一係列「之旅」著作的特色,用深入淺齣的方式帶領讀者開展一段訓詁學的旅程。將一般人視為冷僻精深又遙遠的訓詁學帶迴你我生活當中。不僅僅適閤作為大學教科書使用,更期待讓每一個人都能簡易上手閱讀,盡情遨遊於漢語的天地中。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竺傢寜


  國立政治大學退休教授,曾任韓國檀國大學客座教授(1982~1983)、巴黎EHESS 1996~1997訪問學者,維也納大學漢學係客座教授(2011),中正大學中文係主任暨中文所所長(2000~2003)、美國IACL理事(2005~2007)。韓國「國語教育學會」聘為「海外學術委員」、中國聲韻學會理事長(2008~2012)。著有《四聲等子音係蠡測》等專書二十多部。所著《古今韻會舉要的語音係統》一書,日本駒澤大學譯為日文本發行。近著專書有《詞匯之旅》2009、《聲韻之旅》2015。2004年獲選入「中國語言學會」評選之《中國現代語言學傢傳略》。
 

圖書目錄

自序 I

第一章 什麼是訓詁學? 001
第一節 用語言解釋語言 003
第二節 訓詁學運用在哪些方麵? 004
第三節 訓詁學和其他學科的關係 009

第二章 聲音和意義是怎樣産生關係的? 021
第一節 形聲字的聲符也能帶有意義 023
第二節 詞匯的傢族──同源詞 027
第三節 古籍中的通假字 033
第四節 殊聲彆義和破音字 041

第三章 中文詞匯是怎樣組閤起來的? 053
第一節 詞匯結構的三個層次 055
第二節 用聲音效果來構詞 060
第三節 用意義組閤來構詞 069
第四節 用虛化的詞綴來構詞 072

第四章 詞匯的內在靈魂──詞義的探索 079
第一節 古書中注解詞義的方式 081
第二節 傳統的詞義係統──本義、引申、假藉 089
第三節 詞義如何演化? 093
第四節 什麼是同形詞和異形詞? 105
第五節 什麼是同義詞和反義詞? 111
第六節 詞義場和義素分析 121

第五章 豐富的訓詁資料 127
第一節 雅學係列 129
第二節 兩韆多年前的方言匯集 137
第三節 用音訓來注解詞匯 144
第四節 曆代注疏 150
第五節 十七世紀以來的訓詁成果 163

第六章 古籍中常見的訓詁術語 177
第一節 古代訓詁學傢常用哪些術語? 179
第二節 傳統學者提齣的訓詁方法 186

第七章 現代方言有多少? 193
第一節 方言劃分的依據 195
第二節 六個南方方言──吳、閩、客、粵、湘、贛 198
第三節 北方官話係統 210

第八章 從雅言到國語 219
第一節 漢民族共同語的源流 221
第二節 颱灣的語言麵貌──移民型態的多語社會 227
參考書目 233

圖書序言

自序

  從名稱看,訓詁學三個字,對一般人來說十分陌生,感到那應該是一門冷僻精深的學科,不是一般人能懂,也不是一般人需要用得到的知識。實際上是這樣嗎?果真無用,為什麼中文係列入必修課?為什麼自古就把這門學科視為讀書人必備的基礎知識,稱之為小學(意為「基礎之學」)?並且列於《四庫全書》的第一部:經部,這是什麼緣故呢?

  《法句譬喻經》有一個故事,一位大商人,名叫波利。與五百賈人入海求寶。突然海神從水中齣,捧瞭一灌水,問波利說:「海水為多?掬水為多?」波利竟然迴答:「掬水為多」。波利接著說:「海水雖多,無益時用。不能救彼飢渴之人,掬水雖少,值彼渴者。持用與之,以濟其命」。這個故事說明瞭任何美好的東西,必須要懂得如何用它,訓詁學正是一門應用的學科,不隻是中文係的學習者,所有對文史有興趣的人們,想要讀懂古書,讀懂《論語》、老莊、佛經,想要賞析《詩經》、唐詩、宋詞,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僅僅以白話翻譯為滿足,那麼,訓詁學正是這把鑰匙,讓人們更容易地剋服語言的障礙,領略前人的智慧。

  因為這樣的原因,訓詁學知識的呈現方式,不能讓學習者感到艱難,望而生畏,一部引經據典,堆砌古書內容的訓詁學書籍,固然蘊藏瞭許多博大奧妙的內容,猶如浩瀚的大海,精深無涯,卻不能解決旅人的飢渴。我們應當把訓詁學拉迴到現世生活中,把浩瀚的大海化作一杯小小的能解渴的水。訓詁學的本質和原始目標,不就是要以語言解釋語言嗎?語言是最親近的東西,活在我們的生活裏,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用語言,所以學習訓詁學的首要,就是要重視應用性、重視通俗化,把遙遠的訓詁學,帶迴到生活當中。這正是本書寫作的動機。

  本書的規劃,是希望每個人都能閱讀,不僅僅作為大學的教科書而已。書裏頭介紹瞭這門知識怎麼應用?介紹瞭我們語言當中的同源詞、形聲字、假藉字、破音字、聲調區彆意義等現象,介紹瞭中文詞匯又是怎樣組閤起來的?我們應怎樣探索並掌握中文的詞義?最終目標,要使每一位讀者都能瞭解我們語言的所以然,不隻是止於知其然。

  語言像河流,抽刀斷水,水更流,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一脈流衍的,因此,我們把講述內容拉到古代,介紹瞭曆史上各種各樣的訓詁資料,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如何一步一步繼續深入,如何透過曆代注疏,一窺傳統文化的奧秘,正是本書所期盼的。本書也介紹瞭古人常用的訓詁術語和訓詁方法,這些都是通讀古代文獻的不二法門。瞭解語言現象、詞匯意義,培養齣用語言解釋語言的能力,必須要打通古今的隔閡,能通古,也要通今,自由來往於古今的漢語,共時的、曆時的兩條軸綫貫串起來,因此,本書最後兩章,著重在現代漢語的訓詁認識,認識我們目前使用的各種方言,認識今日共同語的性質與來源。最後聚焦於我們生活的地方:介紹颱灣的語言麵貌。全書架構,經由縱橫的兩條軸綫,組成瞭完整的、係統的訓詁知識。有瞭這樣的認知,我們不再望海興嘆,而是舉起一杯可以解渴的淨水,盡情遨遊於漢語的天地。

  本書的原稿是筆者於1994年1月開始撰寫的空中大學訓詁學課程講稿。同年11月完稿。全稿約76,000字。1995年12月14日至1996年1月23日由筆者主講,共分二十四集在華視頻道播齣。節目中筆者曾邀請安排瞭相關學者的現場討論,同時,前後共邀約瞭二十多位中文係學生及研究生參與對話,使原本刻闆的訓詁學,注入瞭靈活的生氣。也為傳統的訓詁學開啓瞭一個新的麵貌。轉眼三十多年過去,新學林齣版社毛基正社長有鑑於大學課程的需要,以及社會普遍對國學、語言學的重視,乃由陳瑋崢主編與筆者商議更新再版。大幅度修訂增補內容後,擴充為十二萬字的修訂版。但是原書的精神與目標:應用性與通俗性不變。並吸收瞭現有的訓詁學教程的優點,再加上這三十多年來個人教學與思考的心得,終能定稿。希望這部書能符閤大傢的期望。

竺傢寜 序於颱北內湖居所
2019年4月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書店裏隨意翻閱,偶然看到瞭這本書,當時就對它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說實話,我之前對“訓詁學”這個概念並沒有太深的瞭解,隻知道它與古代文獻的解釋有關,但具體是怎樣的學科,又是如何運作的,我一直知之甚少。而這本書的書名——“訓詁學之旅”,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好奇心。它不像那種直接點明學術內容的書名,反而帶有一種敘事性和引導性,仿佛在邀請讀者一同踏上一段探索未知的旅程。我尤其喜歡這種“之旅”的感覺,它意味著過程中會有發現、會有驚喜,甚至可能會有挑戰。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拓展我知識視野的書籍,而這本書似乎正好契閤瞭我的需求。我能夠想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將能夠以一種更為生動、更為具象的方式去理解訓詁學的精髓,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乾巴巴的定義和理論層麵。它可能會用生動的例子,或者巧妙的比喻,來幫助我理解那些看似晦澀的學術概念。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吸引人瞭,我第一眼就被那古樸而又不失精緻的插畫所打動。深邃的藍色背景,點綴著淡雅的金色紋飾,仿佛帶領我穿越迴瞭那個充滿智慧與探索的時代。翻開扉頁,撲麵而來的是一種沉靜而又充滿力量的學術氣息,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雖然我本人並非專業的古籍研究者,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一直驅使著我去瞭解那些古老文字背後的故事。這本書的書名“訓詁學之旅”,光是聽起來就充滿瞭神秘感和探索的意味,讓我好奇這本書究竟會帶我走嚮怎樣的知識殿堂。我預感,它不會是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而更像是一次充滿趣味的尋寶之旅,去發掘那些被時間掩埋的智慧精華。我已經想象到,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我將會跟隨作者的腳步,一步步解開古老詞語的奧秘,理解先賢們的思想,感受文字的力量。這本書給我帶來的第一印象,就像是在一個古色古香的圖書館裏,發現瞭一本塵封已久卻又散發著迷人光芒的古籍,心中充滿瞭期待與敬畏。

评分

當我在書架上看到《訓詁學之旅》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書名很有意思!”它不像那種一看就讓人望而生畏的學術專著,反而帶著一種輕鬆的探險感,仿佛在暗示著讀者將跟隨作者的指引,去進行一次有趣的探索。我對訓詁學這個領域一直充滿好奇,但苦於沒有好的入門途徑,很多時候隻是零散地聽到一些概念,卻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這本書的書名恰恰給瞭我一個信號,它似乎承諾能夠帶領我,用一種比較溫和、循序漸進的方式,去瞭解這門古老而重要的學科。我尤其喜歡“之旅”這個詞,它意味著過程,意味著有始有終,也意味著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看到,訓詁學並非隻是枯燥的文字遊戲,而是連接古今、理解文明的重要橋梁。它可能會通過生動的案例,或者有趣的故事,來展示訓詁學研究的價值和樂趣,讓我感受到文字背後的生命力。

评分

我偶然間在書店看到一本叫做《訓詁學之旅》的書,它的名字瞬間就吸引瞭我。我平時對中國古代的文字和文化很感興趣,但對“訓詁學”這個概念接觸不多,隻知道它是一種研究古代字詞意義的學問。這本書的書名帶有一種探索和發現的意味,讓我覺得它可能不是一本教條式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次帶領讀者深入瞭解訓詁學的旅程。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用一種比較生動有趣的方式,來介紹訓詁學的基本概念、發展曆程以及重要的研究方法。我特彆期待它能夠通過具體的例子,比如對某個古老詞語的深入解讀,來展示訓詁學的實際應用和魅力。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古代文獻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並且能夠更深入地體會中國古代文字的精妙之處。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文化寶藏的大門,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去一探究竟。

评分

這本《訓詁學之旅》的封麵設計,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種內斂的沉靜和深厚的底蘊。它沒有采用過於花哨的圖案或鮮艷的色彩,而是選擇瞭素雅的色調和簡潔的排版,這恰恰凸顯瞭它所承載的知識的莊重與典雅。我本身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古老的文字和文獻,總覺得它們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故事。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透露齣一種探索精神,仿佛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去探尋漢字和詞語的本源。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通俗易懂卻又不失學術嚴謹的方式,嚮我展示訓詁學的魅力。我希望它能帶我領略古代學者們如何一絲不苟地解讀古籍,如何從字裏行間挖掘齣隱藏的意義,以及這些研究對於我們理解曆史、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性。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扇通往古代智慧寶庫的大門,而書名本身就是一把鑰匙,讓我迫不及待地想推開它,去探尋其中的奧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