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與民國政治

王國維與民國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王國維
  • 民國史
  • 學術史
  • 思想史
  • 政治史
  • 文化史
  • 近現代史
  • 文學史
  • 史學
  • 人物傳記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王國維是中國近代目前一位悲劇性人物,他的悲劇部分源自其個性,部分源自他所身處的清末民初的「轉型時代」。本書主要講述瞭置身於那個中西、新舊、左右、赤白相互交錯、交鋒、交戰的「轉型時代」,王國維如何自處,如何應對,如何選擇,如何進退,如何從「學術」走嚮瞭「社會」,終成為與一九四九年之後的陳寅恪交相輝映的人物。

  王國維除瞭在學界有巨大影響力外,他其實也是一個天纔預言傢。早在一八九八年,王國維便預言瞭戊戌變法的失敗,隨後又預言瞭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到瞭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王國維憂心忡忡,緻信柯劭忞聲稱:觀中國近況,恐以共和始。而以共産終。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寫信給陸宗輿,提齣要在巴黎和會上提齣議案,團結世界各國剿滅俄國布爾什維剋。一九二四年國民黨聯閤蘇俄,王國維在馮玉祥逼宮之時放言:赤化之禍,旦夕不測。最終王國維死於一九二七年的北伐,死前他曾經念念不忘已經失和的舊友羅振玉,信中準確無誤地提到瞭當時湖南農民運動中葉德輝被誅殺之事,而羅振玉在王國維去世之後為其僞造的遺摺中亦痛言:赤化將成,神州荒翳。

  本書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王國維身後,彆具匠心的梳爬瞭許多長期為學界所忽視的脈絡和史料,彌補瞭「王學」研究的空白。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清帝遜位與羅王東渡
第一節 乘槎浮海  23
第二節 《清帝退位詔書》的颱前幕後      24
第三節 抨擊袁世凱      28
第四節 《頤和園詞》中的晚清史事  29

第二章 遺老身分的自我確認
第一節 哀悼端方  35
第二節 再罵袁世凱      36
第三節 祭奠隆裕太後  37
第四節 遺老群體的形成      39

第三章 學術精進
第一節 宋元戲麯有陽鞦      43
第二節 封泥研究  44
第三節 糾沙畹之謬      45
第四節 金文之學  47

第四章 非復闢不能存中國
第一節 羅振玉歸國      51
第二節 遺老眼中的民國亂象      52
第三節 中國國內政爭的加劇      53
第四節 復闢浪潮的初起      54

第五章 重歸故國與學術迴顧
第一節 初交瀋曾植      59
第二節 與林泰輔的論戰      60
第三節 與日本惜彆      61
第四節 歸國之後的沉潛      63

第六章 哈同花園與上海
第一節 初入哈園  67
第二節 學術發展期      70
第三節 與遺老往來      72
第四節 沉湎禮製之重建      73

第七章 北京政爭與地方
第一節 王國維書信中的討袁運動      79
第二節 中國國內局勢的變幻      80
第三節 袁世凱去世之後的政局  82
第四節 羅振玉的觀望  84

第八章 時局的異常與復闢的再起
第一節 遺老的異動      87
第二節 復闢的再起      88
第三節 參加淞社  89
第四節 重迴日本  90

第九章 遺老與張勛復闢
第一節 瀋曾植的蠢蠢欲動  93
第二節 羅振玉眼中的康有為      95
第三節 王國維的憂心如焚  96
第四節 張勛復闢中的王國維      98

第十章 復闢之後
第一節 麵對殘局  101
第二節 《遊仙》存哀思      102
第三節 寄寓殷周之際  103
第四節 心期上古  105

第十一章 遺老與歐戰
第一節 王國維的預言  109
第二節 瀋曾植與羅振玉的激辯  110
第三節 辜鴻銘的批評  111
第四節 鄭孝胥與梁啓超的反應  113

第十二章 歐戰告終赤化方興
第一節 歐戰與赤化      117
第二節 羅振玉的憂慮  120
第三節 溥儀的「反赤復國」      121
第四節 小朝廷內部的分歧  122

第十三章 中外矛盾與國內政爭
第一節 內政與外交      127
第二節 羅振玉的幻想  128
第三節 中國國內政局與國際局勢      130
第四節 南北局麵的僵持      131

第十四章 遺老與共産主義
第一節 晚清士人與俄國      137
第二節 關注俄國革命  138
第三節 遺老眼中的赤化      140
第四節 奏摺中的赤化問題  141

第十五章 十月革命與中國知識界的分野
第一節 《晨報副刊》的左右之爭      145
第二節 徐誌摩的思想轉變  147
第三節 徐誌摩的蘇聯之行  148
第四節 徐誌摩與陳毅之爭  150

第十六章 赤化與反赤化
第一節 「赤白仇友之爭」的颱前幕後      155
第二節 鬍適的誤入歧途      156
第三節 青年黨的奮起  157
第四節 章太炎的討赤努力  158

第十七章 新文化運動的衝擊
第一節 文化保守主義者的質疑  163
第二節 王國維與北大的分分閤閤      164
第三節 羅振玉的應對  170
第四節 遺老的集體活動      172

第十八章 遺老與五四
第一節 王國維眼中的五四  177
第二節 剿滅過激黨      178
第三節 林紓的激烈反對      179
第四節 辜鴻銘與鬍適的爭論      180

第十九章 學術地位的確立
第一節 鬍適的矚目      185
第二節 北大的垂青      188
第三節 日本的橄欖枝  189
第四節 《觀堂集林》的齣版      191

第二十章 遺老梁濟之死
第一節 梁濟之死的爭議      197
第二節 新派人物的看法      198
第三節 梁漱溟的反駁  200
第四節 鬍適與徐誌摩的議論      201

第二十一章 遺老的凋零
第一節 梁節庵之死      205
第二節 勞乃宣之死      206
第三節 瀋曾植之死      207
第四節 溥儀大婚  209

第二十二章 入值南書房
第一節 南書房行走      213
第二節 兢兢業業  214
第三節 小朝廷內鬥      215
第四節 兩封奏摺  216

第二十三章 馮玉祥逼宮始末
第一節 清查宮中財物的風波      221
第二節 局勢的轉摺      222
第三節 遺老的憤怒      224
第四節 社會的反應      225

第二十四章 任教清華
第一節 清華國學院的成立  229
第二節 王國維就任清華      231
第三節 陳寅恪遠道而來      232
第四節 清華歲月  233

第二十五章 羅、王歧途
第一節 失和之起因      237
第二節 關係之惡化      240
第三節 鄭孝胥推波助瀾      241
第四節 羅振玉的悔悟  242

第二十六章 時局的激變
第一節 北伐軍興  245
第二節 學生的恐慌      247
第三節 葉德輝之死      248
第四節 日本人的追憶  249

第二十七章 王氏之死
第一節 死前的鎮定      253
第二節 赴死的從容      255
第三節 三次追悼會      256
第四節 梁啓超的哀悼  259

第二十八章 圍繞羅、王的爭議
第一節 陳寅恪的刻意拔高  261
第二節 溥儀的猜測      264
第三節 傅斯年的道聽途說  266
第四節 後世的以訛傳訛      268

第二十九章 王國維之後的清華
第一節 章太炎與清華失之交臂  271
第二節 地下黨的興起  272
第三節 校內風潮的起伏      273
第四節 陳寅恪一九四九      274

第三十章 僞「滿洲國」的弔詭
第一節 僞「滿洲國」的成立      279
第二節 局外人與局中人      281
第三節 羅振玉的心灰意冷  284
第四節 僞「滿洲國」的覆滅      285
後記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極具匠心,那種沉靜而厚重的質感,仿佛承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我之所以會被《王國維與民國政治》這個書名所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王國維”這三個字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分量。他的詩詞,溫婉而沉鬱,總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角落;他的學術,嚴謹而博大,為後人留下瞭寶貴的精神財富。但“民國政治”這四個字,卻又將我的思緒引嚮瞭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那個充滿著革命、動蕩、理想與幻滅的時代。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是如何在一個人身上交匯,又如何在這一本書中被剖析?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解開這個謎團。它會不會描繪王國維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選擇?他是否曾被捲入政治漩渦,或是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默默地觀察和記錄?我對這本書的期待,不僅僅是瞭解王國維的生平,更是想通過他,去理解那個時代的復雜性,去感受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命運。

评分

一本新書擺在麵前,書名是《王國維與民國政治》。乍一看,這似乎是一本嚴肅的曆史讀物,或許是對某位曆史人物的研究。但細細品味書名,卻又産生瞭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王國維,這位民國時期的學術巨擘,以其深厚的學養和獨特的見解聞名於世,他的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文化高度。而“民國政治”,則勾勒齣一個充滿變革與動蕩的時代畫捲。將這兩者並列,足以激發讀者無限的遐想。這本書會講述王國維在那個特殊時期的經曆嗎?他是否曾與政治人物有過交集,或是他的思想如何影響瞭當時的社會思潮?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位身處亂世的文人,如何在學術與現實之間尋找平衡,如何在時代的巨變中堅守自己的精神傢園。這本書的齣現,或許填補瞭一個曆史研究的空白,也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王國維這位偉大的學者,以及他所處的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评分

一本厚重的書,書名是《王國維與民國政治》。翻開扉頁,看到精美的排版和清晰的字體,心裏便湧起一股期待。我一直對民國時期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充滿好奇,尤其對那些在曆史洪流中留下瞭深刻印記的人物。王國維,這個名字在學術界如雷貫耳,他纔華橫溢,學識淵博,他的詩詞、史學、哲學都達到瞭極高的成就。然而,他與民國政治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聯係?這本書又是如何將這位學術巨匠的生活、思想與那個動蕩的年代交織在一起的呢?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這本書的裝幀、紙張的質感,以及它所蘊含的潛在信息,我已經能夠感受到它並非是一本簡單的傳記或曆史敘述,而更像是一種對曆史深層邏輯的探索,一次對特定時代精神的挖掘。或許,它會揭示齣一些我們不曾注意到的曆史細節,讓我們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王國維的命運,以及他身處的那個時代。

评分

拿到《王國維與民國政治》這本書,我的內心充滿瞭復雜的情感。一方麵,我對王國維的纔華與悲劇人生深感敬佩,他的學術成就無與倫比,他的離世更是令人扼腕。另一方麵,我對民國時期的政治鬥爭與社會變遷也充滿瞭好奇,那個時代,無數命運交織,無數理想碰撞,留下瞭太多值得探究的課題。這本書將這兩者結閤,無疑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認知空間。我很好奇,作者將如何描繪王國維與那個時代的政治之間微妙而復雜的關係?他是否隻是一個旁觀者,還是也在某種程度上被捲入瞭曆史的洪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剝開曆史的層層迷霧,揭示齣王國維在特定政治背景下的人生軌跡,以及他思想的演變。或許,通過這本書,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一個知識分子在時代變遷中的選擇與擔當,以及他那份無法磨滅的文化傳承。

评分

《王國維與民國政治》這個書名,自帶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學術的嚴謹氣息。王國維,一個在學術界享有崇高地位的名字,他的纔情與學識,至今仍被後人津津樂道。而“民國政治”,則象徵著一個充滿變革、衝突與希望的時代。將這兩者並置,勾勒齣瞭一個引人入勝的敘事框架。我想象中的這本書,或許不是簡單地講述王國維的生平事跡,也不是枯燥地羅列民國時期的政治事件。它更像是一條精密的絲綫,將王國維的人生際遇、學術思考,巧妙地編織進民國政治的宏大背景之中。我好奇的是,作者將如何解讀王國維在那段特殊時期的心態變化?他是否在時代的洪流中,有過對政治的思考,抑或是在亂世中,他的學術成就成為瞭他對抗現實的某種方式?這本書的齣現,本身就足以勾起我深入閱讀的欲望,我期待它能帶來深刻的洞見,讓我對王國維和那個時代有更全麵的認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