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講記淺析(第二捲)

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講記淺析(第二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藏傳佛教
  • 道次第
  • 廣論
  • 廣海明月
  • 哲學
  • 宗教
  • 佛學
  • 論典
  • 智慧
  • 修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一所穿越時空的心靈大學 超過800萬人點閱的佛法課程
照著讀下去、學下去
我們將會遇見更完美的自己

  600年前,西藏大學者宗喀巴大師,凝聚畢生心血,寫下《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曠世奇書,清晰擘劃瞭從凡夫直至成佛的藍圖,穿越古今,成為所有人的指路明燈。

  600年後的今天,日常老和尚以極其清淨的悲心與願力,將《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傳承活水東引漢土,並於1988年在颱灣颱中宣講圓滿,留下160捲珍貴的錄音帶。此套錄音帶影響至為深遠,迄今依然是海內外流通最廣、發行量最大的學佛教材。

  在廣大弟子的熱烈期盼之下,真如老師於2018年4月重開法筵,帶領大傢從老和尚的第一捲錄音帶重新學起。真如老師說:「這新的一輪《廣論》學習,是一個穿越時空的大課堂!」這堂不平凡的課,吸引瞭超過8萬名《廣論》學習者共襄盛舉,每日聽法、組團研討,在全球各地蔚然成風,儼然成為一所穿越時空的心靈大學。

  透過網際網路的定期發布流傳,這一堂堂充滿智慧、又溫暖人心的《廣論》課,陪伴瞭多少顆虔誠好學的心,度過幾迴寒暑,穿越修行路上的幾多風雨。

  為感念師長說法深恩,以及方便大眾學習,謹將此係列開示之文字輯錄成書,定名為《廣海明月》。《廣海明月》第一捲已於2019年1月發行,內容為學佛的要旨總說。第二捲開始詳細解釋《廣論》,逐字逐句學習〈皈敬頌〉的內涵。

  《廣論》是一本心靈成長最佳的教科書,而《廣海明月》正是它最佳的導讀。當翻開書頁、開始聽聞佛法之時,就如把一顆神奇的明珠投入大海,我們那波濤洶湧的內心,將迅速地迴歸澄清與平靜。

  星月不墜,廣海朗然,當月光灑下,你也將成為那最皎淨的倒影。

本書特色

  1.全套160冊的佛法開示全集。
  2.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必備參考書。
  3.以極為親切的方式,清晰講授轉變內心的步驟與方法,手把手帶領,將佛法實踐於平常生活之中。
  4.緊貼《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以及日常老和尚的解說,確保傳承清淨無誤。
  5.廣引《廣論・四傢閤註》等諸經論及祖師嘉言,滿足每一顆好學的心。
 
抱歉,我無法為您提供一個完全不包含《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講記淺析(第二捲)》內容的圖書簡介,因為我無法訪問或生成關於您所提供書名的具體信息。我的設計原則是提供準確和有用的信息。 不過,我可以為您提供一個通用圖書簡介的寫作指南和示例結構,您可以根據這個框架來撰寫您其他圖書的簡介。 --- 圖書簡介撰寫指南與結構示例 一個引人入勝且信息豐富的圖書簡介,需要清晰地傳達書籍的核心價值、目標讀者、內容深度和獨特之處。以下是一個詳細的結構和寫作要點,您可以將其應用於您其他任何圖書的宣傳文案中。 1. 抓住讀者的“鈎子”(Hook)——開篇點題 簡介的第一句至關重要,它需要迅速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並明確書籍的主題領域。 目標: 提齣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或描繪一個讀者可能麵臨的睏境/渴望達成的目標。 示例句式(曆史類): “在時代的洪流中,那些被遺忘的角落,往往隱藏著重塑我們今日認知的關鍵綫索。” 示例句式(技術類): “麵對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構建一套既高效又可持續的知識管理體係,已成為每位思考者的必修課。” 2. 核心內容概述與書籍定位 這一部分需要簡明扼要地告訴讀者,這本書是關於什麼的,它屬於哪個領域。 界定範圍: 明確本書研究或探討的主題範圍。例如,是關於某一特定曆史時期、某種哲學思想的深入解讀,還是對前沿科學的係統梳理。 獨特性(USP): 您的書與市場上其他同類書籍有何不同?是視角新穎、材料首次公開,還是論證方法獨特? 內容深度提示: 說明本書是入門讀物、學術專著還是深度評述。 > (示例:假設您要介紹一本關於宋代美學的書) > 本書《宋韻流光:從器物到心境的審美之旅》,旨在跳脫傳統上僅關注書畫的窠臼,深入探究宋代文人士大夫階層如何將“靜謐”、“自然”與“內斂”的哲學思想,滲透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從茶器的釉色到園林的布局,再到詩詞的韻律。它不是一本簡單的藝術史梳理,而是一次關於“生活即是修行”的深度哲學實踐考察。 3. 結構與論述方式的展示 讀者想知道他們將如何閱讀這本書。介紹其組織結構,能幫助他們預估閱讀的流暢度和信息密度。 章節設計: 描述關鍵的邏輯遞進關係。例如,是否由基礎概念到高階應用,或者按時間順序展開。 研究方法/材料: 如果書籍引用瞭大量一手資料、田野調查數據、或者采用瞭跨學科的分析模型,請在此強調。這能增強書籍的權威性。 行文風格: 描述語言風格——是嚴謹的學術論述、引人入勝的故事敘述,還是清晰明瞭的教學散文。 > (示例:強調研究的嚴謹性) > 全書共分為三捲:理論溯源、案例解析與未來展望。作者耗費十年時間,係統梳理瞭二十餘份塵封的傢族檔案與地方誌,輔以嚴謹的計量分析模型,使得每一論斷都有堅實的文獻支撐。行文上,既保持瞭學術的精準,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確保非專業讀者亦能輕鬆領略其精髓。 4. 目標讀者畫像與閱讀價值(Why Buy?) 明確告訴潛在讀者“這本書是為你而寫的”。 誰會從中受益? 明確列齣目標群體(例如:曆史愛好者、專業研究人員、對自我提升感興趣的職場人士、哲學初學者等)。 閱讀後的收獲(價值點): 強調讀者將獲得的能力、認知上的轉變或情感上的滿足。 知識性收獲: 獲得新知識、糾正舊有觀念。 技能性收獲: 掌握新方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體驗性收獲: 獲得心靈的慰藉、情感上的共鳴。 > (示例:強調認知升級) > 對於那些不滿足於碎片化知識、渴望構建完整知識體係的求知者而言,本書提供瞭一張精密而可靠的思維地圖。讀完此書,您不僅將理解“是什麼”,更會明晰“為什麼”——從而在麵對紛繁復雜的現實問題時,能迅速提煉齣事物的本質規律。 5. 強有力的結尾呼籲(Call to Action) 用一句強勁有力的話語結束簡介,促使讀者做齣購買或進一步瞭解的決定。 總結提煉: 將全書的精髓濃縮成一句話。 展望未來: 引導讀者想象閱讀後的圖景。 > (示例:充滿期待的收尾) >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籍的裝幀,這是一次與智者跨越時空的深度對談。翻開它,即是開啓一段重塑您認知邊界的非凡旅程。(本書現已全麵上市,敬請期待。) --- 總結與檢查清單 在完成您的簡介後,請檢查以下幾點: 1. 流暢度: 讀起來是否自然,沒有生硬的術語堆砌? 2. 信息密度: 是否在有限的篇幅內傳達瞭最多的核心信息? 3. 語氣一緻性: 整體的語調(學術、通俗、啓發性)是否統一? 4. 避免空泛: 避免使用“精彩絕倫”、“包羅萬象”等缺乏實質內容的形容詞,多用具體的描述。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真如


  幼年時期,即對「生離死彆」感到難言的悲愴,從此開始瞭謙卑而堅定的追尋,直到值遇佛法,纔驚覺離苦得樂的智慧都在其中,發願生生世世當佛陀的學生,探求一切真相的答案。

  曾經跋山涉水尋訪善知識,成為哈爾瓦.嘉木樣洛周仁波切以及拉蔔楞寺高僧根敦嘉措上師、洛桑嘉措上師的得意門生。之後終於值遇一生緻力在漢地弘揚《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日常老和尚,成為老和尚的心子,受託於老和尚身後,承接瞭帶領福智團體的使命。

  她的語言,一如她所創作的贊頌音樂,就像高山深榖間自在的行雲流水,當她造訪每一個內心深處的睏惑時,不管遇到的是在浩瀚典籍裏鑽研的學者,還是行走於擾攘市井的傢庭主婦,或是包裹著青澀睏惑的少年,每一個心靈彷彿都能因為她靈巧傳遞的慈悲與智慧,找到一絲解開煩惱的信心與希望。

  雖然被尊稱為老師,她自覺更真實的位置是學生,一個皈依佛陀的永恆修行者。
 

圖書目錄

齣版緣起
編輯凡例

2A
講次0040
講次0041
講次0042
講次0043
講次0044
講次0045
講次0046
講次0047
講次0048
講次0049
講次0050
講次0051
講次0052
講次0053
講次0054
講次0055
講次0056
講次0057
講次0058
講次0059
講次0060
講次0061
講次0062
講次0063
講次0064
講次0065
講次0066
講次0067
講次0068
講次0069
講次0070
講次0071
講次0072
講次0073
講次0074
講次0075
講次0076

2B
講次0077
講次0078
講次0079
講次0080
講次0081
講次0082
講次0083
講次0084
講次0085
講次0086
講次0087
講次0088
講次0089
講次0090
講次0091
講次0092
講次0093
講次0094
講次0095
講次0096
講次0097
講次0098
講次0099
講次0100

附錄:各講次與日常老和尚廣論開示之音檔、手抄稿段落對照錶

 

圖書序言

齣版緣起

  綜觀古今中外,無論貧富貴賤,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難以迴避的問題,唯有佛陀找到解決這些痛苦的良藥,而遠離瞭所有的痛苦、成就圓滿的快樂。佛在成道後三轉法輪,將離苦得樂的方法宣說齣來,使任何有緣依之而行的凡夫,皆可獲得圓滿的佛果。

  其中二轉法輪在靈鷲山宣說瞭《般若經》,《般若經》直接闡述的是萬法的真相──甚深空性的道理,間接也詮說瞭現觀道次第。彌勒菩薩造《現觀莊嚴論》,開闡《般若經》中現觀道次第之內涵。西藏智者之頂嚴宗喀巴大師,以《現觀莊嚴論》為基,並依印度大成就者阿底峽尊者所造《菩提道炬論》中三士道之內涵,而著作瞭《菩提道次第廣論》(以下簡稱《廣論》)。此論統攝一切佛語扼要,囊括從凡夫到成佛所須修學的一切內涵,次第井然、易於受持,是想究竟離苦得樂的人往趣佛地的最佳指南。自十五世紀至今,《廣論》教授盛弘於西藏、四川、青海、濛古等地。二十世紀初,漢地法尊法師入藏求法,始將《廣論》譯為漢文。

  上日下常老和尚(1929-2004)一生親近各宗派諸多大德耆宿,博通三藏,持戒精嚴,以其精湛之學修詳審觀察,深見《廣論》教授之殊勝,遂發願弘揚。1988年,首於颱灣颱中圓滿講述,共160捲錄音帶。老和尚之講述深入淺齣,廣引經論、祖師言教,並以善巧譬喻,引導學習者建立生命崇高的目標,並依所學內涵對照自己的身心,進而淨化、提升,在離苦得樂的路上步步前行。

  2004年日常老和尚圓寂,將帶領福智團體僧俗學修之重任,託付給心子——真如老師。真如老師十四年來戰兢惕勵、竭盡身心,承繼老和尚之心願,帶領僧俗弟子虔誠學法,推展廣大弘法利生之事業,成果斐然。如今全球學習《廣論》之學法者已逾十萬人,遍及亞洲諸多國傢,乃至美洲、歐洲、大洋洲等,獲益的眾生難以數計。

  真如老師更自2018年四月起,每週兩次,親自帶著所有僧俗弟子對老和尚開示之《廣論》再作詳細、深入的學習。每一講開示,老師可謂用心良苦,不但字斟句酌地引導弟子契入老和尚開示之內義,並且廣引《廣論四傢閤註》、五大論等諸大經論為依據,更結閤日日生活的方方麵麵,清楚指齣實踐的下手處。

  此係列開示發行以來,引發廣大迴響,在諸方殷重祈請下,真如老師親自核對,由弟子們將開示輯錄成冊,名為《廣海明月》。以此供養具恩師長、諸佛菩薩,及期盼以清淨法語璀璨生命的共學法者。迴嚮聖教昌弘、善士久住,一切如母有情速趣解脫之道,共臻佛地。
 
福智僧團法寶中心 謹識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講記淺析(第二捲)》這本書,在我眼中,不僅僅是一本經論的解讀,更像是一份彌足珍貴的修行資糧。我一直認為,學佛最關鍵的是要“懂”,而《道次第廣論》作為一部指導修行的總綱,更是需要深入的理解。 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道次第廣論》的講記,但有些要麼太過專業,我這個凡夫俗子實在難以消化;要麼又太過於淺白,感覺抓不住重點,像是在走馬觀花。所以,當看到“淺析”二字,並且是針對“第二捲”時,我心裏暗暗竊喜。我猜想,這本書一定是在保證原意的基礎上,做到瞭精煉和提煉,用一種更易於我們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來呈現。 我很想知道,這本書的“淺析”,究竟能做到哪一步?是僅僅解釋字麵意思,還是能夠深入到法的精髓,並且給齣切實可行的修行方法?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在一些比較難懂的修行次第上,給齣非常細緻的指導,比如如何去觀照內心,如何在生活中實踐菩薩道等等。 颱灣的佛學書籍,我一直覺得在文字的溫度和智慧的深度上,都有著獨到的建樹。我希望這本《廣海明月》也能繼承這種優良傳統,用一種充滿慈悲和智慧的語言,打動讀者的心,並且引領大傢走嚮更究竟的解脫。 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次佛法理解的大門。我期待通過它,能夠撥開層層迷霧,真正體會到佛法的精妙之處,並且在我的修行道路上,邁齣更堅實、更自在的一步。

评分

拿到《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講記淺析(第二捲)》這本書,第一個感覺就是沉甸甸的,不隻是書的重量,更是其中蘊含的法喜和希望。我本身也算是一個在佛法海洋裏隨波逐流多年的老修行者瞭,雖然一直有在精進,但總覺得有些地方卡住瞭,像是明明讀瞭很多經論,但落到實修的時候,總覺得不夠得力,好像少瞭那麼一環打通任督二脈的鑰匙。 《道次第廣論》本身就是一部非常殊勝的論典,但它的內容博大精深,用颱灣話說,就是“很厚一本”,要徹底理解,沒有名師指點或者好的講記,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當看到這本書是以“講記淺析”的形式齣現時,我立刻就燃起瞭興趣。我最怕那種故弄玄虛、講得高深莫測的講記,反而讓人更加摸不著頭腦。 我特彆關注的是,這本書的“淺析”究竟能有多“淺”。是那種隻講皮毛,泛泛而談的淺?還是真的能夠抓住核心要義,用非常精煉、有見地的方式,將復雜的佛法義理,以一種既精準又不失智慧的方式呈現齣來?如果是後者,那這本書的價值就無法估量瞭。 我猜想,作者在撰寫這本講記時,一定也結閤瞭許多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背景。畢竟,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和古人的生活環境大相徑庭。如果講記中能有一些與時俱進的解讀,能夠讓我們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找到與佛法連接的那個點,那就太棒瞭。 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梳理散亂的佛法知識,並且提供更明確、更具操作性的修行指導。不隻是理論上的提升,更希望能轉化為實際的修行進步,讓我離覺悟的彼岸更近一步。

评分

《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講記淺析(第二捲)》這本書,對我來說,絕對是一份期盼已久的學習大禮。作為一個在颱灣生活、也對佛法抱有濃厚興趣的普通人,我深知《道次第廣論》的份量和價值,但同時,也深知其博大精深的程度。 每次接觸到《道次第廣論》相關的學習材料,我都會有一種既敬畏又躍躍欲試的心情。敬畏的是其背後深厚的智慧和悠久的傳承,躍躍欲試則是希望能找到一把鑰匙,能夠打開那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門。而“講記淺析”這幾個字,立刻點燃瞭我內心的希望,它暗示著一種“化繁為簡”的可能,一種讓普通人也能觸及佛法核心的嘗試。 我非常好奇,這本書的“淺析”是如何實現的。是拆解復雜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解釋?還是通過舉例說明,讓我們能將抽象的法義與現實生活聯係起來?我期待,它能在某些被認為是“高難度”的佛法觀念上,給齣令人豁然開朗的解讀,讓我能夠真正“懂”而“信”,而不是停留在“聽過”而已。 颱灣齣版的佛學書籍,往往帶有一種獨特的溫情與力量,既有嚴謹的學術性,又不失人本關懷。我猜想,《廣海明月》的作者,一定也是一位深諳佛法精髓,並且富有慈悲心腸的善知識。他會用怎樣的方式,來引導我們一步步地去理解“道次第”的修學過程呢?我期待,他的講解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們在廣闊的佛法天地裏,不走彎路,直達目的地。 這本書的齣現,對我而言,就像是一場及時的甘露,能夠滋潤我乾燥的心田,給我帶來更清晰的修行方嚮。我真心期待,通過閱讀它,能夠讓我對佛法有更深入、更紮實的理解,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積極、更自在地去實踐佛陀的教誨。

评分

《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講記淺析(第二捲)》這本書,光聽名字就讓我覺得一股清流撲麵而來。近幾年,學佛的同修們越來越多瞭,但真正能夠深入理解《道次第廣論》的,仍然是少數。這論典就像是一座寶藏,裏麵有無數珍貴的法寶,但要怎麼去挖掘,怎麼去運用,卻需要一個好的嚮導。 我一直很想深入研習《道次第廣論》,但每次翻開,總覺得它像是一本“天書”,很多地方讀得雲裏霧裏。所以,當看到這本“講記淺析”的時候,我幾乎是毫不猶豫就想擁有它瞭。我尤其看重“淺析”這兩個字,它意味著作者應該花費瞭很大的心思,將那些艱深晦澀的義理,用一種我們凡夫俗子能夠理解的方式來闡述。 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具體、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那些抽象的法義。比如,在講解某些修心法門時,是不是能用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種種情境來做比喻?這樣,我們纔能真正做到“聞思修”一體,將佛法融會貫通到生活中。 颱灣的佛學書籍,我一直覺得有種獨特的韻味,既有深厚的學理根基,又不失人文關懷。我很好奇,這本書的作者,是哪一位高僧大德,或者是有經驗的在傢居士?他的講解風格會是怎樣?是循循善誘,還是旁徵博引?我希望他能用一種既莊重又親切的語氣,帶領我們一同探索佛法的奧秘。 這本書的齣版,對我來說,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瞭一艘可靠的渡船,能夠載著我在佛法的智慧之海中,更穩健地航行。我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認識佛法的修學次第,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修行之路。

评分

哇!拿到《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講記淺析(第二捲)》這本書,真的有一種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驚喜感。最近佛法學習的熱潮真的是席捲而來,身邊不少朋友都在討論,我也一直想找一本能夠深入淺齣、又能兼顧學理的讀物。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質感,淡淡的米白色配上燙金的字體,透露齣一種莊重又不失雅緻的書捲氣。 我平常在接觸佛法時,總覺得很多名詞術語像一道道無形的牆,讓人望而卻步。但從這本書的“淺析”二字,我感覺作者應該是抱著一種“化繁為簡”的態度來解讀《道次第廣論》的,這對我這種還在初階摸索的學佛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特彆期待它能在某些難懂的法義上,用更貼近生活、更生動的語言來解釋,讓我能夠真的“入耳”、“入心”,而不是停留在字麵上的理解。 而且,颱灣的學佛氛圍一嚮很濃厚,能夠齣版這樣一本精品的講記,背後一定凝聚瞭許多心血和智慧。作者會不會分享一些他在學習過程中的親身感悟,或者是在講解時,會引用一些我們熟悉的颱灣本土的例子來輔助說明呢?這都是我非常好奇的。如果真的能做到這點,那這本書的實用性和可讀性就大大提升瞭。 總之,這本書對我來說,不隻是一本佛學讀物,更像是一盞指路明燈。我希望它能帶領我更清晰地認識佛法的道路,並且在我修行遇到瓶頸時,能給我力量和啓發。光是想到即將要開始這段學習旅程,我就已經感到無比的期待和法喜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