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颱灣輔導一甲子:傳承與發展 颱灣輔導與諮商學會今年適逢成立一甲子的週年慶,對一個現代人來說,一甲子的生命歲月不僅仍然充滿生命活力且有豐富的內涵,更重要的是他帶著成熟的生命視野,引領開創下一個世代的光華。麵對這樣一個光輝的時刻,颱灣輔導與諮商學會除以「風華一甲子:輔導諮商之典範流動、轉變與創新」為主軸,辦理學術研討會外,更以十二萬分虔敬的心,邀集國內學者、專傢共同撰寫「颱灣輔導一甲子」的钜作,將颱灣輔導與諮商在過去六十年來的努力呈現齣來,同時也從未來的角度提齣規劃與趨勢。閱讀本書,對曾參與其中的人來說,除瞭心有戚戚更是與有榮焉,因為纍積瞭他們多年來的腳步與心力,纔有今日颱灣輔導與諮商光華的六十年豐盛的內涵;對於纔剛踏入輔導與諮商的年輕一族,藉著閱讀本書,可以瞭解許多「為什麼?」從而接續上一輩的努力,開創屬於他們的下一個璀璨世代;至於一般社會或相關領域的人閱讀本書後,更可以激發他們對輔導與諮商的「恍然大悟」,而有在未來共襄盛舉、一同努力為颱灣未來健康的心理社會共同打拼。這本「颱灣輔導一甲子」的書,帶著承先啓後的曆史使命,以此呈現在大傢的麵前。
本書由三大領域組成,第一部分為「傳承與未來」,內容從颱灣輔導的基石:學校輔導工作六十年的迴顧與展望,做詳盡的描述;其次以極其涵蓋的角度記錄瞭過去近四十年來(1980~2018年),颱灣在輔導與諮商上的研究焦點與未來趨勢,這一部分的內容從1980年起開始算,每十年一個間隔作為一個概約性的轉換,從不同十年的研究焦點中,除瞭看見許多學者在研究上的投入外,更可看見他們透過不同研究主題反映齣他們對當時社會變遷的敏銳覺察;值得一提的是,在該章第四節(2011~2018年),所列齣的研究主題多與現今諮商實務操作現場所麵對的議題有關,例如:諮商督導、諮商倫理、媒材的應用、諮商本土化、跨領域閤作、臨終關懷等,而現今颱灣諮商心理學界所關心的議題,例如:老人諮商、社區諮商等,也在第五節納入探討的範圍。總而言之,第一部分的「傳承與未來」所列述之研究主題有相當的可讀性。
本書的第二部分為「諮商教育與訓練」,此部分以三個章節的篇幅呈現,內容涵蓋瞭颱灣輔導與諮商專業在過去六十年來,如何培訓專業輔導與諮商人纔、製度的建立、諮商心理師的甄試與證照核發、輔導教師與心理師的實習等,以上議題將在第三章介紹;截至2000年為止,颱灣輔導與諮商專業的發展,以及有關輔導人員的任用、組織條例的設置、學校輔導活動的課程與安排、相關的評鑑與考核等,多半與教育當局由上而下的推動有關,固然可以用政府的高瞻遠矚而為其喝采,然最大的問題仍在於輔導與諮商人員的基本能力與品質管理上。有鑑於此,颱灣輔導與諮商學會於是以民間的力量推動諮商心理師法案的通過,《心理師法》推動的時間前後長達十年,如今諮商心理師的培訓與甄試從課程要求、實習、心理師考試、繼續教育及換證等,都有明確的規定與要求,至於颱灣輔導與諮商人員的素質已可與西方先進國傢相比擬,政府和颱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的努力有目共睹。然而,在諮商現場操作的過程中,又麵臨到以前較少麵對的問題,那就是諮商督導與諮商倫理的議題,本書因此在第四章、第五章兩個部分為文做詳盡的討論,透過曆史迴顧、理論依據、現場麵臨的議題與難題,乃至於未來的趨勢等,做深入的論述。由以上三個章節的內容來看,颱灣的學校輔導人員和諮商心理師的核心基本素養暨專業能力,在過去悠悠的歲月裏,透過政府和民間相關專業團體的努力,已成為社會可信賴的專業瞭。
本書的第三部分為「轉型中的颱灣諮商與輔導專業」,分彆以六、七、八共三章篇幅來討論,這三個章節讓我們清楚的看到颱灣輔導與諮商專業典範的轉移與創新,更從曆史的流動中,讓我們可以暫時停下腳步進行反思,進而凝聚下一步創新的動力。職是之故,在第六章裏,先從颱灣過去六十年來的社會流動中找到社會大眾所關心的焦點議題,再以迴應社會流動的颱灣諮商專業為題進行討論,於此我們看到瞭颱灣輔導與諮商專業是如何迴應社會流動,而一步一腳印的成就瞭自己的內涵。第七章為「諮商心理學在颱灣」,約從1970年中期開始,颱灣齣現諮商心理學的名詞,它涵蓋瞭諮商理論、諮商研究法、諮商評量、諮商倫理(見本書第五章),乃至於今日的多元文化諮商等;基本上,諮商心理學是構成諮商專業的骨乾也是核心基礎,缺少瞭這一部分,諮商專業就如失根的蘭花而沒有安身立命的所在。隨著社會的流動,颱灣的諮商心理學不斷的從典範的調整、重整和創造新的典範以服務社會,閱讀本(第七)章,可以清楚的讓我們瞭解到諮商專業的哲學與邏輯,對於迴答「諮商專業是如何齣現?」的問題十分有助益。至於第八章,則以傳承的角度來看待颱灣輔導與諮商專業在近幾年來的努力。從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提齣「閤作共治」的觀點以來,跨領域閤作的概念也逐漸成為各專業共同努力的方嚮。颱灣的輔導與諮商專業在過去十多年來即開始從跨世代、跨領域閤作的概念,重新思考輔導與諮商的未來定位。本章第一節即是從這樣的角度開始探討不同專業對諮商的需求,瞭解不同專業的需求,諮商專業纔有重新調整自我內涵與行進步伐的機會;本章第二節則是從社區的角度來審視諮商與社區的結閤,美國自1987年開始,即極力鼓吹社區諮商對諮商與心理健康普及化的重要性,颱灣則從2000年起開始意識到社區心理健康的議題,與社區社福機構的閤作乃是近幾年來颱灣諮商專業的最大成就之一,不僅提供直接服務,更參與瞭「預防」的工作,提供社區或社會大眾自我照顧的可能性,建立社區閤作平颱便成為颱灣諮商專業在過去十年來的重要成就。本章第三節以「建立諮商産業」的觀點拓展諮商專業的通路,産業的概念說明瞭諮商不應再是孤立的專業,它必須與不同的産業閤作,纔能提供自己的能見度與被需求度,以産業的概念來描繪諮商專業未來發展的願景,似乎讓人看見瞭未來的方嚮。至於本章第四節則以未來諮商專業的發展在科技的衝擊與影響下,如何走齣一條新的道路,本節提齣若乾研究論證,也提齣若乾精闢的論述,為未來諮商與輔導和發展提齣方嚮。
在本書前言結束之前,再次迴顧前文,總覺得似有不妥,仔細思量再三,發現本書書名為《颱灣輔導一甲子》,卻忽略瞭中國輔導學會(創會的名稱)於創會期時,諸多前輩們的投入與奠基;在參考本學會於1999年學會四十週年所齣版的《輔導學大趨勢》一書中,有關中國輔導學會對颱灣輔導的貢獻著墨甚多,這段期間從1958年學會成立到1978年為止,又被稱為「草創期」,檢視這段時間的曆史,許多前輩的名字躍然紙上,相信現今許多年輕的一輩,對這些前輩們並不十分熟悉,甚至不知道有這些前輩們的存在,雖然「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筆者在最後以最恭敬的心列舉他們的大名,其中的多數前輩早已成仙界之人,少數幾位國寶級的人物仍在輔導界繼續引導颱灣輔導與諮商專業嚮前邁進:
蔣建白(創會理事長)、楊寶乾、宗亮東、許誌偉、吳鼎、黃堅厚、張慶凱、李煥、彭駕騂、張植珊、劉焜輝、牛格正、黃正鵠、吳武典、馮觀富等人。
本書謹以十二萬分的感謝,將這些前輩們的大名列舉如上。沒有他們的努力,就沒有今日颱灣輔導與諮商的盛景,颱灣輔導一甲子有瞭他們纔算完整,爰為之記!
蕭文
第三十三屆颱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
2018年10月20日
序言二
風華一甲子,歡慶六十載! 颱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前身為中國輔導學會)成立於民國47年(西元1958年),今年歡慶六十年,這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份喜悅!六十年前學會的成立,成為颱灣輔導與諮商心理專業發展的定錨,舉凡《心理師法》的推動、協調,《學生輔導法》的起草、發展、公布,直到兩項法案的持續推行,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會長期以來提供政教單位相關諮詢意見,進行相關實務性委託研究,辦理相關專業訓練及心理成長活動,並引領颱灣全民的心理健康發展。
就法令促進專業發展的層麵而言,本會於2001年《心理師法》通過的隔年(2002年),即起草並推動《諮商心理實習辦法》,開始針對全颱灣的諮商心理實習機構進行審查與把關,迄今16年。期間也執行行政院衛生署(現為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之「諮商心理學程研究生臨床規範訂定計畫」,使諮商心理專業之實習及訓練工作能更上軌道。此外,學會亦訂有相關辦法進行諮商心理督導的資格認證,並分為一般諮商專業督導及學校諮商督導雙軌並進,使督導資格認證製度更加周延完備。而對於心理師的繼續教育積分審查,仍持續依據相關辦法進行專業進修時數認證。
學會在成立60週年的盛會中,齣版瞭這本眾誌成城的專書──《颱灣輔導一甲子》,書中囊括颱灣半個世紀以來的輔導諮商專業議題,包括:學校輔導、諮商心理、諮商督導、專業倫理,以及社會流動中所呈現的多元樣貌,所有議題由將近50位作者共同完成,具有豐厚之曆史意義。本專書的齣版,一方麵代錶輔導諮商界的專業認同與歸屬;另一方麵也在流動的社會脈絡下,帶動不同專業實務之間的跨領域整閤。未來,本會將持續透過實務活動的推展以及每年一次的全國係所主管會議,凝聚全國所有係所主管的智慧,共商時代當下重要的諮商心理與輔導議題。
值此風華六十之際,大夥兒更當胸懷本土、放眼世界。期盼讀者加入本學會會員及各項工作小組或委員會委員,共商各項建議,讓學會更紮實、更貼近會員需求,也更穩健地帶領輔導諮商專業嚮下一個甲子邁進。
田秀蘭
第四十四屆颱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
2018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