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五南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8/11/10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麵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1-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災難發生後,四處的斷垣殘壁、田園被砂石覆蓋,無辜的災民背負著災後創傷壓力。要將災害減至最低,應該如何有效率地進行災難救援?如何有系統地安置受災居民?最後,如何協助災民重建家園?
當莫拉克風災發生不久,我們一行人站在高速公路林邊段遠眺波濤一望無際的淹水區,只看到水中孤島似的廟宇屋頂飛簷,驚覺人力之渺小。可以想見,惡水退後的場景將是如何,垃圾堆積如山、田園淤泥覆蓋,破落的家園重建之路迢遙,撤離家園安置的災民們,有死有傷,如何盡快讓他們返家清理、恢復村落生機,絕非一年半載能竟全功。
在每一次的災難救援中,因著災害性質的差異,受害程度的大小,政府的救災能量,災區的人口屬性,當地的資源多寡,救災與重建災的方法、速度會有不同。但是,基本的救災、復原與重建道理應該是一致的。可是,除了受災人民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容易忘記外,人們總會很快地遺忘災難管理步調,因為相信災難不會再次到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萬億
現職
行政院政務委員
中華民國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首任副召集人兼執行長
民主進步黨勞動政策小組召集人
學歷
臺灣大學社會系畢業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社會福利學博士
曾任
臺灣大學社會系主任
臺北縣副縣長
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災難性質與臺灣災難史/林萬億
第二章 災難治理:減災與整備/林萬億
第三章 災難治理:應變與重建/林萬億
第四章 社區與防災/張麗珠
第五章 臺灣的救災體系/李香潔、莊明仁
第六章 我國災後國家賠償機制與案例/陳竹上
第二篇 災難救援
第七章 災難管理與社會工作/林萬億
第八章 災害救助與物資管理/王秀燕
第九章 災難社會工作人力教育訓練課程發展與評估──以莫拉克風災為例/陳武宗、張麗珠、謝宗都
第十章 長期照顧機構緊急撤離決策與執行經驗之探討──以高雄氣爆為例/陳武宗、陳偉齡、劉華園
第十一章 救災公益勸募與管理/陳竹上、傅從喜、林萬億、謝志誠
第三篇 災民安置
第十二章 災民安置/邵俊豪、邵珮君
第十三章 重建住宅政策之形成與檢討/謝志誠、陳竹上、林萬億、傅從喜
第四篇 復原與重建
第十四章 社區復原力/趙善如
第十五章 災後創傷壓力紓解與成長/范舜豪、吳慧菁
第十六章 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在地人力培力網絡建構與運作經驗之探討──以高雄都為例/陳武宗、譚慧雯、蕭淑媛
第十七章 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生活重建中心社工人力資源發展策略──重要事例法之運用/陳武宗、鍾昆原、謝宗都
第十八章 重要事例法在災後社區生活重建人力資源發展的應用/鍾昆原、陳武宗、蔡宜廷
第十九章 災後社區生活重建巡迴輔導機制的運作經驗/黃瑋瑩
第二十章 生活重建中心團隊與社區關係經營/李俊昇、張麗珠
第二十一章 災難重建與社區凝聚:以莫拉克風災重建為例/傅從喜
第二十二章 社區生活重建服務系統的建構/林萬億、鄭如君、楊文慧、林珍珍
第二十三章 災難治理與社會排除:災後重建服務網絡之檢視/林珍珍、林萬億
第二十四章 災後社區生活重建──第一線社工人員之任務與核心能力/李俊昇、張麗珠、邱筱雅
第二十五章 觀光作為一種災後生活重建/楊文慧
第五篇 災難中的脆弱人口群與多元文化
第二十六章 救災與社會脆弱性/林珍珍
第二十七章 災難中的原住民族社會工作:以莫拉克颱風災後原鄉族人的異地安置經驗為例/林津如
第二十八章 災難老人的需求與援助/蔡宜蓉、陳武宗
第二十九章 災難中的婦女與性別議題:政策排除、脆弱性與韌性/林津如
第三十章 災難中的兒童與少年/黃瑋瑩
第三十一章 身心障礙者與災難治理/李香潔
圖書序言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災難與臺灣災難史
壹、前言
依世界銀行2005年出版的《天然災難熱點:全球風險分析》(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 A Global Risk Analysis)(Dilley et al., 2005)報告指出,臺灣是世界上最易受到天然災害衝擊的地方。因為臺灣約有73.1%的人口居住在有3種以上災難可能衝擊的地區。99.1%的土地暴露在2種以上災難可能衝擊的地區,這些地區居住人口高達全臺灣的98.9%。就多重災難對經濟風險的影響來看,臺灣處在高風險區域(percent of total area at risk)的面積高達97%,處在高風險區域的人口群(percent of population in areas at risk)高達總人口的96.6%,這些高風險區域的產值高達國民生產毛額(Percent of GDP in Areas at Risk)的96.5%。臺灣多災多難的原因,首先是臺灣位於亞洲大陸東南邊緣,屬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聚合交界處,為世界上有感地震最多的地區之一;其次,臺灣也位於季風氣候帶與颱風行徑的路線上,每年夏季颱風水患等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極為可觀;第三,其他天然災害如梅雨、寒流、乾旱等也造成臺灣經濟上不小的損失。
Rogge(2003)指出,在21世紀,自然與科技災難造成的痛苦與喪失的風險,必然持續。主要在於人口增加的壓力與全球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或長期大氣循環(long-term atmospheric cycles),造成個人、家庭、社區與生態的傷害。許多社區才度過一個災害的救援,馬上又面臨另一個災害的預防。一天之內,一個國家有可能同時面對颶風、旋風、洪水、地震、科技災難。
任何社會幾乎都避免不了遭遇各種災難,不論是人為的,或是天然的。Grossman(1973)指出災難(disaster)是人為或非人為的破壞力量,未預警地對人類常態社會功能產生重大的瓦解性影響。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International Strategy of Disaster Reduction, ISDR)定義災難是一種自然、人為環境與社會過程間複雜的互動之下,產生顯著地對人類與永續環境的傷害(UN General Assembly, 1989)。聯合國(the UN)指出災難是一種嚴重破壞社會功能,導致廣泛的人類,物質,或環境的損失,而超出受災地區使用自身資源能力因應的。
圖書試讀
None
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