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李杜詩

論李杜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李杜詩
  • 唐詩
  • 詩歌
  • 文學
  • 中國古典文學
  • 詩詞鑒賞
  • 文化
  • 經典
  • 李白
  • 杜甫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自古有雲「文宗韓柳,詩學李杜」。中唐以來,以韓愈為首的古文復興運動大作,爾後又得北宋文人繼起。因此,盛唐時期近於古風的李杜詩,以其不拘泥格律,且每於詩中言誌的風格,甚得古文傢推崇而發揚至今。作者先論唐詩之發展背景,接著略敘李、杜生平要事,再引諸史冊經典內容加以比較品評,為研究李杜詩及唐詩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參考書目。

本書特色

  1.    作者先論唐詩之發展背景,接著略敘李、杜生平要事,再引諸史冊經典內容加以比較品評,為研究李杜詩及唐詩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參考書目。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周紹賢(1908-1993年)


  童年師從晚清進士楊玉相,讀五經,習詩文。1933年,就讀於梁漱溟創辦的鄉村建設學院。1949年鞦赴颱灣,曾任東吳大學、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教授,兼任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著有《魏晉清談述論》、《道傢與神仙》、《老子要義》、《莊子要義》、《孔孟要義》、《荀子要義》、《佛教概論》、《中國文學述論》、《論李杜詩》、《漢代哲學》、《先秦兵傢要旨》、《道教全真大師丘長春》、《文言與白話》、《應用文》、《鬆華軒詩稿》等。

圖書目錄

自序
一、    唐詩之興盛
二、    李白之生平
三、    杜甫之生平
四、    李杜閤論
五、    詩仙與詩史
六、    李杜詩之比較
七、    結論

圖書序言

自序

  唐朝為詩之黃金時代,就體裁而言:綜閤漢魏兩晉六朝之詩歌格律,而加以發揮,創齣韻律精密之近體詩。就內容言:擧凡雄渾、飄逸、沉鬱、自然、典雅、綺麗、幽邃、清奇、縴巧、險怪,種種作風,各擅其勝;抒情、寫景、敘事、、說理,各盡其緻,佳作妙品,璀璨悅目,真乃嘆為觀止矣!就其作品之豐富,可想見當時詩人之多,《全唐詩》共著錄二韆三百餘傢,其中聲譽洋溢,彪炳韆鞦,傳至於今,幾乎盡人皆知,聞名起敬者,則為李太白與杜少陵。

  李杜以前,初唐詩人,如王、楊、盧、駱之豐俊雅麗,陳子昂、張九齡之雄健渾厚,上官儀之綺錯婉媚,瀋佺期之韻語精切。盛唐與李白同時者,如王維孟浩然之清逸,王昌齡、高適之深遠,常建、岑參之秀拔,李頎、儲光羲之沖秀閑靜。中唐如韋應物、錢起之雋邁,元稹、白居易之純真,韓愈之險奧,柳宗元之幽閑,孟郊、賈島之清刻。晚唐如溫庭筠、李商隱之縟麗,許渾之清新,杜牧之高爽,司空圖之曠達,皮日休之清越超拔。諸傢作品,如珍饈百味,各有其美,而何以李杜之名,儼然籠罩三唐,照耀韆古?

  相如不逢楊意,則大人淩雲之賦無由顯名;馬周不遇常何,則條陳時政之策埋沒無聞;李杜之詩固美矣,然有唐三百中,傑齣之詩人多矣,何以李杜成為後事詩壇之宗主?其原因可得而言也:文有古文駢文之彆,詩有古體近體之之分,在文學方麵互相媲美,個有其價值。燕許大手筆,雄駿之駢文,豈不若韓昌黎復古枝散文?惟自六朝以來,崇尚華詞,文必排偶,唐初如陳子昂,雖曾提倡漢魏樸實之文,然而潮流所趨,積重難返,長此以往,古文不將被廢乎?昌黎乃毅然起而樹復古之幟,謂文以說理明道為主,不徒作辭采陶情之用;故洗練浮華,嚴講文義,卓然自成一傢。友人柳宗元,弟子李翱等助其聲勢,於是古文始漸復興。

  昌黎既為古文大師,而其所崇之詩人則為李杜,故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何以對李杜欽崇如此,蓋詩至盛唐,律詩之格已成,音韻對偶,法度之嚴,與駢文同趨一轍。李杜以豪放宏通之纔,不附時流之所尚,不受駢律之拘束,既善為古風之清雅,亦能精近體之格律,而太白自雲「好古笑流俗」(〈東武吟〉),少陵亦好作古詩;李杜之詩與韓柳之文,作風相同,互相輝映,是以昌黎特尊李杜,每於詩中大加贊頌,夢寐不忘,嘗雲「伊我生其後,擧頸遙相望,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調張籍〉)。

  古文既漸復興,至宋時始大興,歐陽修、蘇舜欽等尊昌黎為師,昌黎尊崇李杜,於是李杜之詩,愈加輝煌,自此文宗韓柳詩學李杜,為文人之圭臬,當時王禹偁有詩雲「誰憐所好還同我,韓柳文章李杜詩」。韓柳文章李杜詩不但領導兩宋文學,直至近世,韓柳之門,仍為後學之要道;李杜之詩,仍然光芒萬丈。

  白居易雲「詩之豪者,世稱李杜。李之作,纔矣、奇矣!人不逮矣!」(〈與元九書〉);元稹雲「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瀋宋,盡得古今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舊唐書‧杜甫傳〉),元白推崇李杜之詩如此,然而其論李杜優劣,謂李不如杜,因李不好作律詩,杜則好作律詩,是站於近體詩之立場而言也。如隻就近體詩而言,則嚴講格律者當推瀋佺期、宋之問;李杜在世已有盛名,故元白之論,對李杜之地位未能再加提高。韓昌黎提倡古文,尊崇李杜,宋朝文學傢繼昌黎之誌,以李杜為正宗,二公始升於詩壇最高之寶座,其實亦當之而無愧也!

  餘生平好讀李杜詩,暇時輒展捲吟誦,莊公雲「詩以道誌」,讀二公之詩,想見其為人,在景仰崇慕之下,爰就管見所及,區區之心得,而作此論。
 
六十四年九月  海陽  周紹賢自序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