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九歌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8/10/01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麵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2-0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文星殞落,余光中病逝高雄,新文學史又一章揭了過去。
超過一甲子的文學志業,余光中出入東方與西方,在傳統與現代間悠游自得。詩與散文享譽文壇,雙璧爭輝,影響不只一代的後學者;他創作與評論左右開弓,降下五四的半旗,升起現代文藝的大旌,開啟台灣現代主義的新頁;更以信雅達兼具的譯筆引進西方的藝術與文學,成為許多當代藝術工作者的啟蒙書。
他深情注目所處的環境,以詩文和實際行動回應時代社會對他的呼喚,形成群聚效應,因此,台北廈門街是一道文學風景,香港沙田一時之間彷彿成派,高雄西子灣的海天之間有文字的精靈四處躍動,兩岸開放後,成為彼岸文藝界必訪的文學勝景。
余光中既是文壇公認的大師,也是杏壇上孜孜不倦的教師,直到八十七歲高齡仍在教室授課。大師遽逝,各界同悲,有華文處必有文字追懷。李瑞騰教授特精選來自全球各地五十多篇追思文章集結成冊,有作家王文興、陳芳明、張曉風、黃維樑、王洞、羅青、何懷碩、馮亦同等細述文學因緣,藝術家楊世彭、劉國松等素描大師在文學之外對戲劇,美術的推動與影響力,還有學生鍾玲、單德興、樊善標、黃秀蓮等素描老師的厚愛與提攜,後輩張輝誠、辛金順、徐國能等述及余先生作品對他們的影響。一篇篇文章是一道道文學長河裡不同的景致,既彰顯大師的文學高度,更有許多文壇佚事、不為人所知的小故事,讓人見識到離開書桌、下了講堂的余光中。
本書特色
★適逢余光中先生逝世周年,特邀李瑞騰教授擔任主編,精選懷念余光中先生紀念文章,包含台灣作家王文興、張曉風、羅青、向明、黃碧端、張輝誠等,香港樊善標、黃維樑等各地作家。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李瑞騰
台灣南投人,一九五二年生。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二○一○年二月一日起,由中央大學借調至國立台灣文學館擔任館長四年;二○一四年二月一日歸建,專任中文系教授,現為文學院院長(二○一六年六月起)。著有文學論著《台灣文學風貌》、《文學關懷》、《文學尖端對話》、《文學的出路》、《文化理想的追尋》、《老殘夢與愛》、《新詩學》、《詩心與詩史》等,及散文集《有風就要停》、詩集《在中央》等。
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主編序:聽我胸中的烈火 李瑞騰
卷一 余先生的後院
向明 藍星的精神領袖:余光中
劉國松 懷念余光中:一生知音.一世情誼
楊世彭 悼念光中
王文興 余先生的後院
張曉風 偶逢之處
何懷碩 在光中走進詩史
季季 向前看,向後望──余光中先生的三幅畫像
彭鏡禧 遲到的祈請譯詩一首敬悼余光中先生
鍾玲 余光中老師的多重面貌
黃碧端 我和光中先生的中山因緣
陳芳明 詩的志業──悼念余光中
羅青 百年文學一光中──懷余光中先生
賴聲羽 我所認識的余光中
高天恩 「雙宿雙飛」的日子
卷二 日落西子灣
蘇其康 典範譯詩的余光中
白靈 詩壇的賽車手和指揮家——我與余光中接觸的幾種方式
陳幸蕙 忠於自我,無愧於繆思的馬拉松作家
陳義芝 在高寒的天頂:余光中的文學地位與現實處境
單德興 在時光以外奇異的光中
陳素芳 當夜色降臨,星光升起
張錦忠 在西灣斜陽的余光中
須文蔚 沒有人伴他遠行.追憶余光中先生在台港文學的貢獻
唐捐 天狼仍在光年外嗥叫
沈政男 余光中與我
鍾怡雯 左手的謬誤
徐國能 你就在歌裡、風裡
張輝誠 因為在光中
熊婷惠 遇見那來自古老國度的旅人
卷三 飛鵝山上文星輝永
金聖華 一斛晶瑩念詩翁
朱國能 不廢江河萬古流—敬悼恩師余光中教授
李默 嶺逶迤騰細浪
黃維樑 到高雄探望余光中先生
鄭培凱 悼念余光中老師
林沛理 懷念余光中──任何英文可以做的事情,中文定可以做得更好
胡燕青 敬悼余光中老師
黃秀蓮 異材秀出千林表──我是余光中學生
陶傑 文星輝永余光中
樊善標 飛鵝山上──敬悼余光中
廖偉棠 孑立在中華民國的餘光之中
卷四 鄉愁已遠
王蒙 余光中永在
王洞 敬悼余光中
馮亦同 日落西子灣——懷念余光中先生
張鳳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追憶余光中先生
楊欣儒 余光中和母親
喻大翔 西子湾畔访余光中
許鈞 余光中的翻譯活動
何龍 死亡,你把余光中摘去做什麼?
曉亞 鄉愁已遠行──記與余光中先生洛城文學因緣
辛金順 天涯此時同一哭:哀悼詩人
周梁泉 十二月十四日中午
龔剛 夢堂詩話:余光中蓋棺芻議
梁白瑜 我恨那摇丧钟的海神
孫茜 「與永恆拔河,還沒有輸定」——追憶余光中
圖書序言
余先生的後院
王文興
余先生走了。雖是高齡先逝,亦覺愴惋,但我愴惋中亦有平靜,人生更迭,當如是也。我們尊稱他為先生,當年習慣如此,如梁實秋、英千里、台靜農,皆謂先生。
這兩日我常想到他家居台北的一段時間。心中不時的出現他廈門街寓所的印象。那是一座日式住宅,前方是一小院。他的書房面對此一前院。他寫讀,會客,都在這書房中。我有幸得知他住宅背後還有一座後院。有天,蒙他和余太太(太太也是尊稱,即今的師母或夫人)引領,面識了這一後院。
後院是此住院大走廊的所對,面積比前院要大五六倍。想來日間,此一大廊的玻璃門是拉開的,活動時裡外都可以通行。我那日去的時候,正當春日溫和的季節,只見此院草地初綠,園內稀稀落落有一些曬衣架繩,陽光正金黃地照亮在此院內。我們就坐在玻璃門開處,這走廊的地板上,腳踩廊下的台階,面對此園,小談片刻。
這幾日我常想到此園。今感覺此園恐甚像我們對余先生的回憶;他的一生,他留給人的回憶,正像此一後園,幽靜,優美,春日的陽光普照,正如他一生的文學成就。
余光中這個名字,將永垂不朽。他無疑是華文現代文學的第一功臣。這是肯定的。他不僅是吾人現代文學的開山始祖,他甚至促進了我們現代繪畫、現代音樂的誕生。他的名字將永垂青史。
九十是人生的高齡。寄望余太太和余府的眾位小姐節哀。
──原載二○一八年一月《文訊》三八七期
在光中走進詩史
何懷碩
十四日午前在中廣播音中得知光中先生仙逝的消息,百感交集。自從今年八月他在信中說「目疾為患」之後,我一直想去高雄探望他。八月太熱,想等秋涼,我却又應邀去了一趟杭州及上海。又有一趟北海道之行。因見余老十月下旬九十大壽慶生會堅持站著說話,顯示健康難關已過,百壽可期。便感不急,正想十二月下旬南下,豈料遲了一步而愧悔不已!趕快寫封信慰問咪咪大姊,我說今天頓覺人生好空虛,好荒謬。文豪走了,舉目四望,還有誰?
圖書試讀
None
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聽我胸中的烈火:余光中教授紀念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