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倫理學

圖解倫理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倫理學
  • 道德哲學
  • 圖解
  • 哲學
  • 思維方式
  • 價值觀
  • 人生
  • 社會
  • 文化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以簡潔的說明與舉例方式加速記憶
  文字配閤圖錶以強化重點印象
  使讀者能夠輕鬆理解倫理學的相關思想


  倫理學是哲學的其中一個分支,專門研究道德方麵的學問。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為在碰到生活中的各項大小事時,人們往往會産生道德的判斷,也許是用以評論一個人的德行優劣,又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利害得失。

  關於倫理學的道德思考,存在著或異或同的主張,同時引發許多麵嚮的議題討論。不同的主義皆有各自的論點,也都可能會在道德思考上犯下謬誤。本書透過「道德思考」、「道德理論」、「道德問題」以及「道德與其他」四個部分,介紹瞭基本的道德主張、分析重要概念、剖析謬誤、探討道德相關問題。配閤圖錶整理與相關知識的補充,將倫理學的概念簡潔明瞭地呈現齣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梁光耀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主修美學,現任香港大學附屬學院講師。研究興趣包括思考方法、邏輯、藝術、宗教和中國哲學。著有《藝術終結—論丹托的藝術哲學》、《藝術死亡》、《圖解思考方法》、《思考學堂》、《淨土之美—梁光耀日本寫生畫集》、《圖解中國古代哲學》、《成長的哲學課》等書。

繪者簡介

廖育萱


  颱灣師範大學設計學係研究所畢業,專長為插畫設計、視覺設計和壁畫繪製

  資曆
:
  青田十六插畫聯展、返老還童希望園區壁畫繪製、颱灣師範大學國際三校聯展、RICH MAN 藝廊插畫聯展、颱灣師範大學設計係 2015 年暑期國際交流活動、建立金門城市色彩係統及示範操作計劃校稿及VI 識彆係統應用、EVENT 管理與執行、參與專案「彩色的精靈-蒼芎下的守護神金門風獅爺」提案完稿設計工作、國立颱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繪本創作、潘明毓電子琴獨奏會視覺海報形象設計、金門餐飲業公仔設計、國王企鵝公仔設計

  得奬紀錄:

  統一麵經典設計大賽/海報設計組/銅奬
  二十二屆時報金犢奬/平麵廣告/入圍
  二十二屆時報金犢奬/平麵廣告/優選
  颱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入圍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道德思考
UNIT 1-1 道德相對主義
UNIT 1-2 道德主觀主義
UNIT 1-3 道德客觀主義
UNIT 1-4 黃金律
UNIT 1-5 自然法
UNIT 1-6 不傷害原則
UNIT 1-7 命定與自由
UNIT 1-8 動機與後果
UNIT 1-9 善惡與對錯
UNIT 1-10 德性與規則
UNIT 1-11 事實與價值
UNIT 1-12 目的與手段
UNIT 1-13 義與利
UNIT 1-14 知與行
UNIT 1-15 滑落斜坡的謬誤
UNIT 1-16 訴諸自然的謬誤
UNIT 1-17 訴諸人身的謬誤
UNIT 1-18 訴諸權威的謬誤
UNIT 1-19 非黑即白的謬誤
UNIT 1-20 起源謬誤

第2章,道德理論
UNIT 2-1 柏拉圖的善
UNIT 2-2 亞裏斯多德的幸福論
UNIT 2-3 孔子的仁
UNIT 2-4 老子的無為
UNIT 2-5 墨子的兼愛
UNIT 2-6 孟子的性善論
UNIT 2-7 《中庸》的誠
UNIT 2-8 荀子的性惡論
UNIT 2-9 霍布斯的契約論
UNIT 2-10 洛剋的權利論
UNIT 2-11 休姆的情感論
UNIT 2-12 利己主義
UNIT 2-13 功利主義
UNIT 2-14 康德的義務論
UNIT 2-15 尼采的超人
UNIT 2-16 杜威的實用主義
UNIT 2-17 沙特的存在主義
UNIT 2-18 羅爾斯的正義論
UNIT 2-19 女性主義

第3章,道德問題
UNIT 3-1 自殺
UNIT 3-2 安樂死
UNIT 3-3 死刑
UNIT 3-4 器官移植
UNIT 3-5 墮胎
UNIT 3-6 人工生殖
UNIT 3-7 基因改造
UNIT 3-8 復製人
UNIT 3-9 性彆平等
UNIT 3-10 同性戀
UNIT 3-11 愛與性
UNIT 3-12 色情
UNIT 3-13 賣淫
UNIT 3-14 動物權利
UNIT 3-15 保護環境
UNIT 3-16 戰爭
UNIT 3-17 貧窮
UNIT 3-18 恐怖主義
UNIT 3-19 亂倫

第4章,道德與其他
UNIT 4-1 醫療倫理
UNIT 4-2 商業倫理
UNIT 4-3 傳媒倫理
UNIT 4-4 道德與教育
UNIT 4-5 道德與宗教
UNIT 4-6 道德與法律
UNIT 4-7 道德與科學
UNIT 4-8 道德與經濟
UNIT 4-9 道德與藝術

結語:美好人生
 

圖書序言



  倫理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研究道德的學問,又名道德哲學。倫理學旨在說明道德的價值和意義,找齣道德規則背後的理據。在所有哲學的分支當中,倫理學跟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最為密切,因為我們總不免要作道德的判斷。雖然有人會說道德不切實際,無需理會,但其實是口是心非,因為當彆人損害他的利益時,他就不會認為道德沒有價值。

  倫理學分為三大部門,分彆是規範倫理學、後設倫理學和應用倫理學。規範倫理學是道德哲學的主體,它主張我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並為行為對錯提供理據,目的是指導我們的行為。後設倫理學並不提齣應該做什麼和不應做什麼的主張,它的研究對象是「道德」本身,例如檢視道德理論背後的預設,分析道德語句的性質,釐清基本道德概念的意思。至於應用倫理學,處理的是一些具體的道德問題,如「應否廢除死刑?」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道德思考,主要探討一些基本的道德主張如相對主義、主觀主義、客觀主義等;分析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善惡、對錯、價值、德性、目的和動機等;及剖析道德思考時常犯的謬誤。第二部分是道德理論,主要討論哲學傢對道德的具體主張,有古代的思想傢如柏拉圖、亞裏斯多德、孔子、老子和墨子等,也有現代思想如功利主義、自由主義和康德倫理學等,亦有當代哲學如存在主義和實用主義。第三部分是道德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要麵對的道德問題也越來越多,如安樂死、人工生殖、基因改造和復製人等等,也會討論一些涉及全球的道德問題,如保護環境、動物權利和貧窮等,當然也少不瞭古老的道德問題如自殺、死刑和戰爭。道德理論和道德問題正好對應著規範倫理學和應用倫理學,至於道德思考,部分內容也涉及後設倫理學。至於第四部分,會討論其他跟道德有關的課題,例如宗教、法律、醫療、科學、商業、傳媒等等。
 

圖書試讀

1-1道德相對主義 
 
受後現代思想的影響,加上墮胎、安樂死和同性戀等議題經多年討論還未有定案,令道德相對主義又再流行起來。
 
道德相對主義有不同的版本,常見的一種稱為文化相對主義,道德隻是文化的産物,不同文化有著不同的道德規範或價值,所以道德隻有相對性,沒有普遍性。例如,古希臘社會認為奴隸製度是對的,但現代社會卻認為是錯的;基督教文化認為同性戀不道德,但傳統中國文化並沒有排斥同性戀;漢族認為土葬是對的,但西藏人卻認為天葬纔是對的;食人族認為殺人來吃並沒有不妥,我們卻認為是極之不道德。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是否足以證明道德相對主義是正確呢?
 
道德相對主義的論旨是沒有普遍的道德價值或規範,那麼我們至少找到一個有普遍性的道德價值或規範,就可推翻道德相對主義。事實上,在不同文化或社會都可以找到相同的道德價值,例如:殺人和偷竊是錯誤的,誠實和守信是對的。即使是盜賊,也不會認為偷竊是對的,因為他也不願意自己的財物被盜,在盜賊集團內,也不會容許偷竊這種行為。社會之所以能夠存在,成員必須遵守某些規則,所以,一定存在具普遍性的道德規範。即使是食人族,也不會殺死自己的同胞來吃,否則的話,食人族一早就滅亡瞭。
 
即使不同文化或社會有著不同的道德規範,但這隻是事實的描述,並不錶示這些道德規範都是正確的。例如,我們的社會認為「殺人來吃」是不道德的行為,而食人族的社會卻認為「殺人來吃」沒有違反道德;但真相卻是「殺人來吃」根本就是不道德,隻不過是食人族的社會判斷錯誤。況且,這些不同的道德規範,有很多隻是錶麵上的差異,背後其實有著相同的道德價值。例如傳統漢族認為土葬纔閤乎道德,背後的根據是入土為安,那是愛的錶現;西藏人卻認為天葬纔是對的,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可以令死者的靈魂升天,也同樣是愛的錶現。這些差異隻是由於信仰、生活環境和曆史等因素所造成。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說,我一直認為倫理學是屬於哲學傢們的領域,離我的日常生活非常遙遠。直到我偶然翻開《圖解倫理學》,纔發現原來這些看似高深的理論,其實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書中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那些艱澀的概念,而是從一些生活中的小場景切入,比如朋友間的信任,工作中的責任,社會中的公平等等。通過這些貼近生活的例子,引齣不同的倫理學觀點。 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社會契約論”的章節。書中用一個簡化的模型,解釋瞭為什麼我們需要遵守社會規則,以及這些規則是如何建立起來的。這個過程就像一場博弈,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最大利益,但同時也要考慮他人的權益,最終達成一種默契。這讓我對“社會”的形成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是籠統的概念,而是由無數個個體互動而成的動態過程。這本書的圖解,讓整個過程變得可視化,我仿佛能看到一個個“人”在互相協商,達成共識。這種方式,比那些枯燥的文字論述要生動有趣得多,也更容易讓我産生共鳴。

评分

一直以來,我對“公平”和“正義”這兩個詞語的理解都比較模糊,總覺得它們是抽象的、宏大的概念,似乎隻存在於政治學和法學的討論中。然而,《圖解倫理學》這本書,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這些概念變得觸手可及。它並沒有迴避關於財富分配、機會均等這些現實問題,而是通過生動的圖解,展現瞭不同的“正義觀”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羅爾斯的正義論”的那部分。它提齣的“無知之幕”這個概念,非常巧妙地引導我思考:如果我不知道自己在社會中處於什麼位置,我會傾嚮於建立一個怎樣的社會?這種設想,讓我開始真正理解“公平”的含義,它不僅僅是結果的平等,更是機會的均等,以及對弱勢群體的關照。書中通過清晰的流程圖和對比圖,展示瞭不同正義觀在實際應用中的差異,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辨彆和理解。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倫理學並非高高在上,而是關乎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關乎我們如何構建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评分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比較隨性的人,對於很多事情都抱著“差不多就行”的態度。但《圖解倫理學》這本書,卻讓我開始審視自己行為背後的邏輯和動機。書中沒有直接給我灌輸任何“你應該這樣做”的道理,而是通過一係列的倫理學理論,讓我自己去思考和判斷。比如,在介紹“契約倫理”時,它讓我思考:我為什麼要遵守承諾?是因為我害怕懲罰,還是因為我本身就認為遵守承諾是正確的? 這本書的圖解形式,讓這些抽象的哲學思想變得異常直觀。我喜歡書中將一些復雜的倫理睏境,用簡單的圖示和對話形式呈現齣來,讓我仿佛置身其中,體會角色的掙紮和選擇。它讓我開始意識到,即使是我們認為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蘊含著深刻的倫理意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選擇”這個行為有瞭更深的敬畏。我知道,每一次選擇,無論大小,都在塑造著我,也在影響著我周圍的世界。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讓我更清楚地看到瞭自己,也更願意去成為一個在道德上更有意識、更負責任的人。

评分

拿到《圖解倫理學》這本書,我原本是帶著點兒忐忑的心情。畢竟“倫理學”這三個字,聽起來就有些高深莫測,讓人聯想到晦澀難懂的理論和繞來繞去的邏輯。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相對感性的人,對於那些條條框框的規則和嚴謹的論證,總覺得有些距離感。然而,這本書的“圖解”二字,卻像一道曙光,讓我覺得或許可以嘗試著去理解那些曾經讓我望而卻步的概念。 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精美的插圖,它們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巧妙地將抽象的倫理學思想具象化。比如,在解釋“功利主義”時,書中用瞭一個生動的場景:一群人在分配有限的資源,而功利主義的計算方式就像是一張清晰的流程圖,告訴你如何纔能最大化整體的幸福感。這種直觀的呈現方式,讓我一下子就抓住瞭核心要義,不再是乾巴巴的文字堆砌。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義務論”的那部分,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展示瞭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但遵循道德義務本身的價值。這讓我開始思考,道德判斷的標準究竟是什麼,是追求最佳結果,還是遵守某些不可動搖的原則?這本書就像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著我去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

评分

我一直對“善”與“惡”的邊界感到模糊。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似乎都處於灰色地帶,很難用非黑即白的標準來衡量。而《圖解倫理學》這本書,則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它並沒有試圖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梳理不同的倫理學流派,展現瞭人們在麵對道德睏境時,可能采取的不同思考方式。書中對“美德倫理學”的介紹,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像其他理論那樣關注行為的對錯,而是著重於培養一個人的品格,強調一個人應該成為怎樣的人。這讓我意識到,除瞭外在的行為規範,內在的道德品質同樣重要。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德性”的描繪,比如勇敢、誠實、公正等等,這些品質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現的,以及它們對於一個人的整體幸福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它讓我反思自己身上有哪些值得培養的品質,又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本書的圖解方式,再次發揮瞭巨大的作用。它用簡潔明瞭的圖示,將復雜的德性概念進行瞭生動解讀,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這些抽象的品質是如何支撐起一個人的人格。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可以通過具體的行動和內在的修養去實現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