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啓後:王業鍵院士紀念論文集

承先啓後:王業鍵院士紀念論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王業鍵
  • 凝聚態物理
  • 半導體物理
  • 材料物理
  • 學術論文
  • 紀念論文集
  • 物理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科學史
  • 科技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二○一四年八月,中國經濟史大師王業鍵院士仙逝,本書的齣版是為瞭紀念這位偉大的經濟史傢。王業鍵先生畢業於颱灣大學,是中國經濟史大師全漢昇院士最有成就的門生之一。畢業後,負笈北美,在哈佛大學修讀博士課程,一方麵全力協助珀金斯教授開展中國近現代農業史的研究,並完成Land Taxation in Imperial China,1750-1911《中華帝國晚期的田賦》(哈佛東亞叢書,第73冊)。其後,主要研究近代貨幣、銀行、工業資本及糧價研究,成績斐然。王院士一生緻力於中國近代經濟史的教學與研究,在一九九四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書共收中國經濟史論文二十餘篇,範圍自兩漢至近現代,撰稿人多為王業鍵先生的後學或及門弟子。他們多在大陸、颱灣、香港、澳門著名學術機構從事教研工作,也有部分來自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著名大學。各篇論文均經嚴格挑選和審核,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而且部分研究課題更極具開創性,讀者們宜多加留意。此外,本書亦收錄四篇紀念文字,其中多追述王先生日常生活點滴或與同事、弟子相處之道,言教身教,足以反映王先生的為學、做人與處事,足為青年學者的楷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慈玉


  颱灣颱北縣人,一九八○年獲東京大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主攻中國近代經濟史和颱灣經濟史。主要著作有《連續與斷裂:近代颱灣産業貿易研究》、《近代中國茶業的發展與世界市場》、《近代中國的機械繅絲工業》、《日本在華煤業投資四十年》、《清代糧食畝産量研究》(閤著)、《日本曆史與文化》(閤著)、《颱北縣茶業發展史》、《颱灣礦業史上的第一傢族—基隆顔傢研究》等,發錶學術論文一百多篇。
 

圖書目錄

齣版感言 1
漢代西南農業領域中的商品性生産 官德祥 001
唐代海南島的海上貿易 葉顯恩 041
宋代轉運使的財務職權 謝興周 053
從田土科則看明清田賦性質的轉型—以徽州府為例的分析 劉誌偉、申斌 085
從《清江縣誌》看晚明三餉徵收的情況 楊永漢 113
清代開港前安平的經濟發展 謝美娥 135
韆古奇災—乾隆五十三年荊州大水研究 倪玉平、賈啓博 175
清代中期中國的貨幣使用情況—以東南諸省為中心 岸本美緒 195
清代牙行淺論 詹益光 223
社會經濟史課題方法理論的反思:從現代化到區域研究 劉石吉 239
十九世紀前期重慶城的債務與閤夥訴訟 邱澎生 247
Statistics of Tributary Trade of Ryukyu (Loochoo) at Fuzhou in 1851
Takeshi Hamashita(濱下武誌) 267
Urbanization in Modern Yunnan from a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Ts’ui-jung Liu(劉翠溶) 291
試論中國近代閤夥企業管理體製的發展 封越健 335
試論近代中國市場經濟的初步發展與體現 硃蔭貴 361
論左宗棠用兵新疆對關外軍糧的籌措 張偉保 383
鄭觀應與漢陽鐵廠 鄭潤培 409
香(中)山商人和近代中國 黎誌剛 429
二十世紀初期俄羅斯對滿洲地區製粉業的投資,1900-1930年 陳計堯 445
論民國時期浙江嘉興地區輪船航路網 鬆浦章 481
從《卞白眉日記》看中國銀行傢的危機管理 陳俊仁 505
戰前中日實業公司對華通訊業的投資 陳慈玉 521
水井、農業與戰爭—日僞時期華北地區鑿井增産淺析 戴建兵、侯林 561
孚中公司的經營特點與牟利手段 鄭會欣 583
懷念王業鍵院士 林滿紅 611
與王業鍵老師相處的一些點滴 李其霖 615
憶吾師  謝美娥 627
記王業鍵院士的指導 楊永漢 647
附錄一 王業鍵院士學經曆暨著作目錄  651
附錄二 《清代經濟史論文集》自序  659
附錄三 《清代田賦芻論》後記  高王淩 661
後記 665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就已經充滿瞭學術的莊重與溫情。“承先啓後”,這四個字,仿佛是對王業鍵院士一生學術軌跡的精準概括,也寄托著對學術薪火相傳的美好願景。可以想象,這本論文集,定是匯聚瞭眾多王院士生前的重要閤作者、學生,以及深受其學術思想影響的學者們的力作。每一篇論文,都可能是在對既有研究成果的繼承與發展,也可能是在探索新的研究領域,開啓新的學術篇章。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位傑齣科學傢的紀念,更是一次對整個學術界的緻敬。它展現瞭學術研究的連綿不絕,展現瞭思想的傳承與創新。作為讀者,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深刻感受到學術的魅力,理解科學探索的艱辛與樂趣,更希望能從這些優秀的學者們身上,學習到那種矢誌不渝、勇攀高峰的學術精神。這本書,或許將成為指引我學術道路上的明燈。

评分

僅僅是這個書名,就足夠引人遐想。 “承先啓後:王業鍵院士紀念論文集”,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深厚的學術底蘊和人文情懷。想象一下,這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論文集,它更像是一個知識的寶庫,裏麵珍藏著王業鍵院士一生學術生涯的結晶,以及在他精神感召下,無數優秀學者所奉獻的智慧。這本書的意義,可能遠遠超齣瞭單純的學術交流範疇,它承載的是一種責任,一種傳承。或許,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學科的交叉融閤,看到新舊理論的對話碰撞,看到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作為讀者,我期待在這本論文集中,能夠感受到學術的溫度,看到學者們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更希望能從中領略到王院士那種“承先啓後”的學術風範,以及他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與熱愛。這本書,不僅是對一位傑齣科學傢的紀念,更是對整個學術界未來發展方嚮的一種有力指引。

评分

拿到這本書,第一個吸引我的便是那充滿力量的書名。“承先啓後”,這四個字,本身就傳遞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麵嚮未來的使命感。王業鍵院士,作為一個在學術界享有盛譽的名字,他的紀念論文集,必定集結瞭一批在他影響下的傑齣學者。我能夠想象,這些論文,絕不僅僅是零散的學術成果堆砌,它們更可能是一種係統性的梳理,一種對王院士學術思想的呼應與發展。它就像一條河流,從曆史的源頭齣發,匯聚瞭無數支流,最終奔騰嚮更廣闊的未來。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所承載的學術知識,更在於它所體現的學術精神。作為一名讀者,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那種嚴謹的學術態度,那種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以及那種對知識的敬畏之心。它或許會讓我看到,如何在前輩的肩膀上站得更高,如何為未來的科學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學術界的一件盛事。能夠將如此眾多領域、如此深刻的洞見匯集於一冊,實屬不易。從書名“承先啓後”便能感受到編者和作者們肩負的曆史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不單單是對學術傳統的尊重,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嚮的積極探索。我們可以想象,在王業鍵院士生前,他定是那個連接過去與未來,激勵後輩不斷前行,不斷突破的燈塔。這本書,或許就是對他一生學術追求最生動的注腳。它所承載的,不僅僅是某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可能包含瞭對學科發展脈絡的梳理,對前人智慧的緻敬,以及對未來研究空白的預判。作為讀者,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感受到一種跨越時代的學術對話,能夠窺見不同學科之間碰撞齣的火花,更希望能從中汲取靈感,理解科學研究的真諦,以及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以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堅實的根基,去迎接新的挑戰,貢獻新的力量。這本書的價值,或許遠不止於學術論文本身,它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思想的啓迪,一種對學術之道不懈追求的感召。

评分

我從封麵上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學術分量。王業鍵院士的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個時代的學術高度和影響力。他的離去,無疑是科學界的巨大損失,但通過這本紀念論文集,他的學術精神得以延續,他的思想火花得以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傳遞。這本書的命名“承先啓後”,恰如其分地概括瞭其核心意義。它不僅是對王院士學術遺産的繼承,更是對其研究精神的弘揚,同時也在指引著未來的研究方嚮。我可以想象,集中的論文,將涵蓋王院士生前關注或指導過的多個重要領域,這些論文的作者,很可能都是他曾經的同事、學生,或者是深受他學術思想影響的後輩學者。他們的研究,既是對王院士學術思想的某種迴應或延伸,也可能是在此基礎上,開拓齣全新的研究疆域。閱讀這本書,不亞於與一群最頂尖的頭腦進行深度交流,去理解他們如何繼承前人的智慧,又如何在此基礎上,為學科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這是一種對學術傳承的敬意,也是一種對未來科學探索的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