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文選(3版)

大學國文選(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國學
  • 文學
  • 選集
  • 教材
  • 大學
  • 古文
  • 中華文化
  • 經典
  • 文化
  • 選讀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特色

  •課程設計多元、涵蓋六類領域

  「自我探索」:認識自己、欣賞自己、尊重自己、發揮潛能。
  「人間情愛」:與人溝通、和諧共處、尊重他人、關愛他人。
  「在地書寫」:承續使命、關心社會、尊重生命、認識環境。
  「美的素養」:藝術涵養、美感素養。
  「人生哲學」:生命意義的搜索、人生目標的設定、終極關懷的省思。
  「人格修養」:道德倫理、尊師重道、兄友弟恭。

  •活化人文思想、美學素養
  內容跨及古典與現代,六類前皆有導讀,方便引領學生進入該項領域文學精神內涵與思想內容,以及培養學生美學素養能力的建立。

  •強化閱讀、鑑賞與寫作能力
  本書除瞭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如何強化學生透過閱讀提升鑑賞寫作能力,亦是本書為通識教育課程設計的教學所需。

  •設計問題、深化學習效果
  本書承繼傳統與創新,並培養對傳統與現代文化的認同感,藉著問題深究與延伸閱讀的討論,期待對語文教育有更深的啓迪。

著者信息

主編簡介

張惠貞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博士,研究清代左傳學、清代乾嘉曆史考據學,主要以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和蛾術編為主,89年加入研究颱語教材和颱灣閩南語歌仔冊的研究,並參與本土語言研習之講師工作。從90年開始便緻力推動本土語言之教學研究與服務教育推廣,開設本土教材教法課程、編輯閩南語教材教法書籍,推廣本土語文,並邀請專傢舉辦講座,提升學生本土語文之視野與感受;同時支援各縣市本土語言推廣工作,榮獲教育部101年推展本土語言傑齣貢獻奬。

  著作:
  ‧南都文賞主編
  ‧國小閩南語教材教法
  ‧劉文淇《春鞦左氏傳舊注疏證》體例之研究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之研究》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校勘之研究

圖書目錄

編輯要旨 I
自我探索
導 讀 003
〈彆賦〉/江 淹 005
〈自撰墓誌銘〉/王 績 017
〈天纔夢〉/張愛玲 027
〈姓名風雅〉/徐國能 039
人間情愛
導 讀 049
《左傳.鄭伯剋段於鄢》/左丘明 053
《史記.管晏列傳》/司馬遷 063
〈山亭柳.贈歌者〉/晏 殊 075
〈五衣詞〉/羊令野 081
〈愛的辯證(一題二式)〉/洛 夫 089
〈相思月娘〉/李 潼 099
在地書寫
導 讀 119
《全颱詩》五首/瀋光文 121
〈府城瑣憶〉/葉石濤 127
〈南都三景〉/許丙丁 141
〈島嶼的宿命:傷痛的土地與子民〉/蔡文章 149
美的素養
導 讀 163
《世說新語》選篇/劉義慶 167
〈山水訓〉/郭 熙 175
《紅樓夢》第三十五迴/曹雪芹 181
〈石頭記〉/蔣 勛 193
人生哲學
導 讀 203
〈蘭亭集序〉/王羲之 207
〈枕中記〉/瀋既濟 215
〈中山狼傳〉/馬中錫 223
《百喻經》選篇/僧伽斯那 235
人格修養
導 讀 245
〈伯夷論〉/王安石 247
《菜根譚》選 257
《人間詞話.三境界》/王國維 265
《颱灣通史.寜靖王列傳》/連 橫 271

圖書序言

編輯要旨

  本係自二○○六年開始編撰《大學國文選》第一輯,曆經四年,於二○一○年再重新編寫《大學國文選》第二輯,幾經師生上課反映、檢討,為求精進,再一次鳩集係上專、兼任老師,通力閤作,編寫《大學國文選》第三輯。本書並以「生命教育」為主軸,分成「自我探索」、「人間情愛」、「在地書寫」、「美的素養」、「人生哲學」、「人格修養」等六個單元,並從這六個單元中,挑選齣適閤的篇章予師生共同閱讀,期待培養齣兼具熱情、謙卑、無私、有鬥誌特質的學子;以及提升對文化、文學生命的鑑賞力,成就學生對文學的熱愛與運用。以下即是本書編輯要旨:

  一、本書編選古今名傢詩、文二十六篇,內容跨及古典與現代,分成六大類,每類前皆有導讀,方便引領學生進入該項領域瞭解其精神內涵。每課除瞭對作者和本文賞析外,更強化延伸閱讀功能,對所推薦書目內容作簡要介紹。學生可藉由六類領域,深入人文、思想、美學素養,強化學生對閱讀、鑑賞與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本書編輯目標,除瞭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對拓展學習領域、增強人際溝通、對傢鄉土地的認知、生態環境的保護、人格修養典範的崇仰以及人生哲學的啓迪,皆在啓發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本書承繼傳統與創新,並培養對傳統與現代文化的認同感。此書提供大學國文課程使用,亦是作為文選的閱讀教材。

  四、每篇文章皆包含「作者」、「本文」、「賞析」、「問題深究」、「延伸閱讀」等項目,內容簡明、文句易懂,本文之下設有當頁註,宜於參考。

  五、本書六類內容如下:
  「自我探索」:認識自己、欣賞自己、尊重自己、發揮潛能。
  「人間情愛」:與人溝通、和諧共處、尊重他人、關愛他人。
  「在地書寫」:承續使命、關心社會、尊重生命、認識環境。
  「美的素養」:藝術涵養、美感素養。
  「人生哲學」:生命意義的搜索、人生目標的設定、終極關懷的省思。
  「人格修養」:道德倫理、尊師重道、兄友弟恭。

  六、本書不論選文、注釋、賞析或問題深究、延伸閱讀,皆是老師們用心研析所成;但或因時間、觀點的限製,難免疏漏不足,尚請任課老師、學界先進不吝指教,以供再版修正,無任感銘。
 
主編
張惠貞 謹識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大學國文選》(第三版)的時候,我正處於一個對文學感到迷茫的階段,不知道該從何處著手,也擔心自己無法真正理解那些古老而深奧的文字。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雪中送炭。它不僅提供瞭豐富的閱讀材料,更重要的是,它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學習框架。從最基礎的字詞解釋,到復雜的句法分析,再到深層次的篇章解讀,每一步都設計得非常閤理。我尤其看重書中對文化背景的介紹,很多時候,不瞭解當時的社會風貌、曆史事件,很難真正讀懂一篇文章。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通過簡潔明瞭的文字,為我勾勒齣瞭一個清晰的文化圖景,讓我在閱讀文本時,能夠更有代入感,也更能體會到作品的時代意義。每次翻開這本書,都感覺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思想的交流。這種體驗,是任何其他方式都無法替代的。

评分

不得不說,《大學國文選》(第三版)給我帶來的啓發是多方麵的。我一直認為,學習國文不僅僅是背誦和記憶,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和對中華文化的深厚情感。這本書在這兩方麵都做得非常到位。在語言文字層麵,它不僅僅是羅列瞭許多名篇,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去欣賞漢語的韻律美,如何去體會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那些看似平淡的文字,在編者的精心解讀下,都散發齣獨特的光芒。在文化層麵,它讓我看到瞭中華文明的悠久和燦爛,那些流傳韆古的篇章,都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智慧和精神。我常常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更加堅定瞭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這本書,就像一座橋梁,連接瞭我與曆史,連接瞭我與文化,讓我對自己的根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评分

手邊的這本《大學國文選》(第三版),確實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作為一名對文學有著初步探索的讀者,我常常在浩瀚的書海中感到無所適從,而這本選集,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為我指明瞭方嚮。它的選篇之精,足以囊括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節點和代錶性作品,無論是大氣磅礴的楚辭,還是含蓄雋永的唐詩宋詞,亦或是敘事精巧的明清小說,都得到瞭閤理的呈現。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文章的分析角度,它們不拘泥於傳統的考據,而是更加注重從現代人的視角去解讀,發掘作品中與當下息息相關的主題和情感。這種“古為今用”的解讀方式,讓我覺得古典文學並非高高在上,而是可以觸碰、可以對話的。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僅拓寬瞭閱讀視野,更重要的是,我開始真正地熱愛上中國古典文學,並開始主動去探尋更多相關的知識。

评分

這套《大學國文選》(第三版)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填補,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一直對中國古典文學懷有濃厚的興趣,但常常因為缺乏係統性的引導而感到力不從心。市麵上的選本雖多,但真正能觸及核心、又能讓初學者有所得的卻不多。這本書恰恰彌補瞭我的這一遺憾。它所收錄的文章,涵蓋瞭詩、詞、文、賦等多種體裁,從先秦的質樸到唐宋的華美,再到明清的細膩,每一種風格都展現得淋灕盡緻。更重要的是,編者在選文的背後,融入瞭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獨到的見解,通過精煉的注釋和賞析,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時代背景、作者的創作意圖以及作品的思想內涵。我特彆喜歡其中對於詩歌意象的解讀,那些抽象的、象徵性的錶達,在編者的引領下,變得生動而富有畫麵感,仿佛能穿越時空,與韆古的文人墨客對話。這種細緻入微的講解,讓我不再是囫圇吞棗地閱讀,而是真正地沉浸其中,體會文字的力量和漢語的魅力。

评分

最近剛入手這本《大學國文選》(第三版),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不得不說,這絕對是一本令人驚喜的教材。我之前接觸過一些國文選集,但常常覺得過於枯燥,要麼是過於艱澀的學術論述,要麼是缺乏人文關懷的純粹文本堆砌。這本書則截然不同,它在保證學術嚴謹性的前提下,充滿瞭人文的溫度。編者們顯然對學生們的學習特點和興趣點有著深刻的洞察,他們在選文的取捨上,既有經典必選,也有一些更能引起當代學生共鳴的篇章,力求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不顯得過於陳舊。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每篇文章的導讀和賞析部分,它們不像生硬的教科書式講解,而是娓娓道來,用一種更加親切、自然的語言,引導讀者去發現文本的美,去理解作者的情感,去思考文章所蘊含的人生哲理。讀著這些賞析,我仿佛看到瞭一位位纔華橫溢的老師,在細心地為我撥開迷霧,讓我能夠更清晰、更深刻地領悟中國古典文學的博大精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