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與俚語

俗語與俚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俗語
  • 俚語
  • 語言學
  • 文化
  • 民俗
  • 口語
  • 方言
  • 諺語
  • 傳統文化
  • 語言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想提升華語讀、寫能力,使其華語程度更上一層樓,就應該要多閱讀,單字量纍積夠瞭,自然能下筆成章。此《俗語及俚語》一書,就是為瞭讓學生透過中國古典文學來認識中國文化及思維的係列套書之一。
  
  這是一本就「俗語及俚語」逐一探源,以輕鬆活潑的文筆,把該句俗語及俚語形成的典故清楚、完整地描繪齣來。全書收錄42篇俗語及俚語故事,包括〈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有眼不識泰山〉、〈人小鬼大〉、〈賠瞭夫人又摺兵〉、〈禮輕情意重〉、〈食指大動〉、〈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掛羊頭賣狗肉〉、〈醉翁之意不在酒〉……等等。
  
  每篇都以定義、例句、由來、單字、思考題等,加上漢語拼音、英文及插畫,期以求新求變、實用有趣的原則。讓甫踏入華語學習之門的學生,能學得快樂、,學得開心。在愉快的氛圍之下,日益增進華語聽、說、讀、寫的能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楊琇惠(Cristina Yang)

  
  民國六十年生,颱北人,射手座。
  
  十五歲時,移民阿根廷,旅居他鄉六年。在經由異國文化的洗禮後,豁然照見自己,並開啓瞭探索原鄉的旅程,而「中文」竟成瞭「迴傢」唯一的一條路。
  
  「迴傢」的路雖然遙遠,但是有「中文」相伴,再遠,都會有到的那一天。

  現職:颱北科技大學華語文中心主任
  學曆: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
  教授課程:莊子、中國思想史、佛學與人生、《西遊記》、兒童文學及外籍生華語。
  e-mail:hhyang@ntut.edu.tw

圖書目錄

1.拜倒在石榴裙下
2.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3.有眼不識泰山
4.吹牛
5.吃醋
6.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7.人小鬼大
8.名落孫山
9.不見黃河心不死
10.賠瞭夫人又摺兵
11.禮輕情意重
12.青睞
13.食指大動
14.為虎作倀
15.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16.畫蛇添足
17.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18.鳩佔鵲巢
19.齊人之福
20.狐假虎威
21.掛羊頭賣狗肉
22.一失足成韆古恨
23.臨時抱佛腳
24.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25.醉翁之意不在酒
2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7.樑上君子
28.牛頭不對馬嘴
29.無顔見江東父老
30.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31.船到橋頭自然直
32.百姓點燈
33.眼不見為淨
34.百聞不如一見
35.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36.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37.桃李滿天下
38.拍馬屁
39.飛蛾撲火
40.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41.近硃者赤近墨者黑
42.初生之犢不畏虎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是個對語言的細微之處特彆敏感的人,總覺得漢語的魅力就藏在那些不經意的口語錶達裏。《俗語與俚語》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的講解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使用那種學院派的枯燥論述,而是像一個老友在和我分享他的發現一樣。比如,他會從一個極其普通,甚至有些粗魯的俚語入手,然後層層剝開,揭示齣它背後深藏的社會現象、曆史事件,甚至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我最欣賞的是,書中不會簡單地給齣“好”或“壞”的評判,而是以一種包容的態度,去理解和分析這些語言的生命力。它讓我明白,很多俚語雖然聽起來不夠“雅緻”,但卻直擊人心,反映瞭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和情感。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參加一場盛大的文化派對,我不僅能聽到各種有趣的俗語和俚語,還能瞭解它們的故事,品味它們背後的辛辣與幽默。它讓我在日常交流中,能夠更自如地運用這些充滿智慧的語言,也更能理解彆人話語中更深層的含義。

评分

初拿到《俗語與俚語》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有多大的期待,總覺得這類主題的書籍無非是枯燥的詞匯堆砌,或是陳舊的解釋。然而,當我翻開它,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仿佛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娓娓道來那些世代相傳的俗語和俚語。他不僅僅是告訴我們“這是什麼意思”,更重要的是,他讓我們理解瞭“為什麼是這個意思”。比如,他對某句關於“打腫臉充胖子”的俗語的解釋,讓我豁然開朗,原來這背後蘊含著中國傳統社會裏人們對外在形象的極度在意,以及由此産生的虛榮心和自欺欺人的行為模式。書中的很多例子都來自於真實的日常生活,那些耳熟能詳卻從未深究的俗語,在作者的闡釋下,重新煥發瞭生命力,讓我不禁感嘆,原來我們每天都在不自覺地使用著如此富有曆史和文化底蘊的語言。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語言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是曆史的印記。它讓我對自己的母語産生瞭前所未有的敬意和熱愛。

评分

《俗語與俚語》這本書,可以說是對我理解中國文化的一次“啓濛”。我一直認為,要瞭解一個民族,就必須瞭解他們的語言。而作者在這本書中所展現的,正是語言中最具生命力、最接地氣的部分。他並沒有像字典那樣,僅僅羅列詞語,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精闢的分析,將這些俗語和俚語“活化”瞭。例如,書中對於一些關於“錢”的俚語的解讀,讓我看到瞭中國社會對財富的復雜態度,既有對金錢的渴望,也有對其的警惕和嘲諷。作者的講解邏輯清晰,引人入勝,讓我不僅能夠記住這些俗語和俚語,更能理解它們産生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土壤。我發現,很多看似平常的俗語,其實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或者是一針見血的社會評論。讀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雙“慧眼”,能夠看穿語言錶象之下,更深層的文化內涵。它讓我對漢語産生瞭新的認識,也對中國人的智慧和幽默感有瞭更深的體會。

评分

對於我來說,《俗語與俚語》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次“旅程”。作者以一種極其巧妙的方式,帶領我走進瞭中國語言的“地下世界”,一個充滿活奇、活力四射的語言空間。他沒有用任何生硬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幽默的方式,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卻常常被我們忽略的俗語和俚語,一一展現在我麵前。最讓我驚喜的是,他對許多俚語的解釋,都充滿瞭人文關懷和曆史洞察。比如,書中對一些反映社會不公和人性弱點的俚語的分析,讓我看到瞭中國人民在艱難生活中所展現齣的韌性和智慧。它讓我明白,這些俗語和俚語,並非低俗的代名詞,而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提煉齣的精華。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人的情感、思維和生活方式都有瞭更深的理解。它讓我更加熱愛自己的母語,也更加敬佩那些用最樸素的語言,講述著最深刻道理的人們。

评分

這本書就像一扇意外打開的窗戶,讓我窺見瞭語言鮮活、接地氣的一麵。我一直以為自己對漢語的理解已經足夠深入,能夠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場閤的交流。然而,《俗語與俚語》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簡單羅列一些大傢常說的俗語和俚語,而是深入淺齣地探討瞭這些語言形式的起源、演變以及它們在特定文化語境下的含義。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看似粗俗卻充滿智慧的俚語的解讀,它們往往承載著老百姓的生活經驗、幽默感,甚至是辛辣的諷刺。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看事物的角度也變得更加多元,不再拘泥於書本上的規範錶達,而是能夠更敏銳地捕捉到語言背後隱藏的文化密碼。書中那些生動有趣的例子,更是讓我忍俊不禁,仿佛置身於一個熱鬧非凡的市井街頭,與各種各樣的人們進行著最真實的對話。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語言魅力,往往存在於那些不登大雅之堂,卻又鮮活滾燙的民間土壤中。這本書,絕對是所有熱愛漢語、希望更深入理解中國文化的人們的必讀書籍,它讓我的語言世界變得更加寬廣和富有層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