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Douwe Draaisma
圖書標籤:
  • 懷舊
  • 記憶
  • 時間
  • 抒情
  • 老去
  • 文化
  • 情感
  • 生活
  • 散文
  • 三重奏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歐洲知名心理學傢德拉伊斯瑪,繼得奬大作《記憶的風景》之後,最溫柔、最撫慰人心的傑作
  
  「時間」是懷舊製造所。
  
  當我們慢慢老去、一切漸不從心,
  上天賜予我們的唯一禮物是:
  失而復得的年少時代迴憶。
  
  沒有任何預警,這一天驀地到來:
  為什麼人到中年,會開始想念老同學,特彆熱中辦同學會?
  為什麼當我們漸漸老去,幾十年不曾想起的事,突然浮現心頭、曆曆在目?
  你會突然想起小時候住同一條巷子、早已失去聯絡的玩伴,
  突然很想念童年時最喜愛、早已從市場上消失的冰棒口味;
  你會興緻勃勃地說著以前的事,卻被傢人嫌棄你「愛講古」;
  你覺得孩子已經好一陣子沒迴傢看自己瞭,他們卻說其實前不久纔見過;
  你以為自己是熱心慷慨的人,現在卻變成精打細算的個性;
  你在街上巧遇一個熟人,卻突然叫不齣他的名字;
  你明明知道問題的答案,它卻總在嘴邊打轉、怎麼也說不齣口……
  
  到瞭一定的年紀,除瞭身體上的變化,我們也開始跟懷舊和遺忘展開持久戰。
  懷舊讓你被年輕一輩笑稱「你老瞭」,健忘讓你擔心自己有可能是失智癥的預備軍……
  但這一切真的沒有這麼糟!  
  
  懷舊是一種鄉愁。
  
  即使沒有離傢韆萬裏,
  當我們漸老去,
  會發現自己彷若置身陌生的國度——
  我們都已遠離年輕時代的那個世界,
  它隻存在你的記憶中。
  
  ◆哲學傢齊剋果:「生命必須迴頭纔能理解。」
  ◆腦神經醫師奧立佛・薩剋斯說:「記憶是一種重建……由你的年紀和其他因素所決定。」
  
  杜威・德拉伊斯瑪是歐洲知名心理學傢,以其在記憶研究上的成就聞名,用典雅幽默的筆調說明腦神經科學的現象,卻不落入學術詞匯的窠臼,自在巧妙地悠遊在文學、軼事與研究之間。
  
  從德國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君特・葛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的自傳、歐洲作傢文學作品,與《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作者暨知名腦神經科醫師奧立佛・薩剋斯(Oliver Sacks)的對談,他將故事與科學融匯為平易近人的敘述,達到一般心理學書籍無法企及的深度。
  
  真的有什麼方法可以訓練記憶嗎?健忘是需要大驚小怪的事嗎?
  關於記憶的能力,到底有多大範圍是屬於你自己的個人責任?
  
  作者透過可信的研究案例與曆史紀錄,讓我們正麵看待漸漸老去的心智,打破世人對健忘癥的誇大想像,並充分解構市場上各種記憶訓練方法的頑固迷思。他也鼓勵我們珍視隻存在記憶中的鄉愁,欣賞過去事件難以實際探觸的本質,並學著享受懷舊迴憶可以帶給我們的慰藉。

媒體評論    

  「關於人類記憶的故事,杜威・德拉伊斯瑪是感知最深刻的作傢之一,針對老去、記憶,以及遺忘的試煉與慰藉,寫下他溫柔又充滿洞見的思索與領悟。」——查爾斯・費尼霍(Charles Fernyhough)/《週日泰晤士報》年度最佳心理圖書《光之碎片》(Pieces of Light: How the New Science of Memory Illuminates the Stories We Tell  About Our Past)作者

  「德拉伊斯瑪是記憶的詩人。他的知識以科學為基礎,但他的卓越纔華又不至於混淆實驗室與真實人生。」 ——伊恩・麥基爾剋裏斯特(Iain McGilchrist)/《主人與使者》(The Master and his Emissary: The Divided Brain and the Making of the Western World)作者

  「我們老瞭以後會變成不同的人嗎?我們的記憶準確嗎?為什麼同樣是問關於過去的問題,三十年後我們會給齣不同的答案?記憶、往事、時間迷宮裏的蜿蜒小路……在迷宮中,我們有幸遇見杜威・德拉伊斯瑪這麼聰明睿智的嚮導,在這個遲早會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題材裏,為我們判彆真實與妄言。罕見的傑作。」 ——塞斯・諾特博姆(Cees Nooteboom)/《接下來的故事》(The Following Story)作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杜威.德拉伊斯瑪 (Douwe Draaisma)


  1953 年生於荷蘭,專攻人類記憶的本質和運作方式。1999年因記憶研究上的成就,榮獲海曼斯奬(the Heymans Prize)。
  
  現任荷蘭格羅寜根皇傢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心理係教授。主要著作有榮獲荷蘭四項文學、科學大奬的《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以及《記憶的隱喻》(Metaphors of Memory,劍橋大學齣版)、《鄉愁製造所》等,翻譯齣版達十多國語言。

譯者簡介

謝樹寬


  1968年生於彰化員林。颱大外文係畢,颱大外文研究所肄。曾任新聞編譯、新聞節目製作人、新媒體實驗室研究員,現職自由譯者。
 

圖書目錄

【前言】生命故事中的懷舊記憶
 
第一章  最長的生命階段:記憶與遺忘的試煉
•看待「年老」所錶現的矛盾
•年老的時間比年輕的時間長
•漫長又弔詭的人生階段
•成功、優雅地老去
 
第二章 健忘:記憶為什麼空瞭
•老年人與記憶的戰爭
•知道卻叫不齣名字的窘境
•年齡與健忘程度的關係
•記憶以看不見的方式被遺忘
•記憶的破洞
 
第三章 失智、健忘與憂鬱心理學傢的嘆息 
•處理記憶問題的難處
•記憶力訓練的真僞和迷思
•腦容量真的可以開發並運用?
•讓記憶保持活躍
•健忘或失智不是你的錯
 
第四章 懷舊效應之謎年輕時的迴憶為何總是那麼美好
•照片裏的迴憶
•記憶的懷舊效應
•記憶功能的奧妙
•二十歲時閱讀的書最能改變人生
•記憶隆起的時期
•最悲傷和最快樂的迴憶儲存在不同的年齡層
•對百歲人瑞所做的研究:年輕時的記憶最深刻
•被遺忘的晚年時光
 
第五章 召喚記憶的歡愉:越老越愛迴憶過往
•老年人就愛重提往事
•對於懷舊的悲觀看法
•舊照片連結瞭老年人的過去與現在
 
第六章 做個好兒子:與奧立佛・薩剋斯的對談
腦神經探索傢奧立佛・薩剋斯醫師
對談全記錄
 
第七章 對記憶的後見之明:迴憶會隨著生命曆程而改變
自傳裏的迴憶,都是真實可靠的嗎?
「記憶如何改寫過去」的實驗
 
第八章 記憶撥的鄉愁:傢鄉的陌生人
痛不可擋的鄉愁
思鄉是一種會緻人於死的病
怎樣的人格特質易患思鄉癥?
擺盪在兩個世界的老移民
 
緻謝
索引

圖書序言

前言

  全荷蘭所有的記憶當中,時間最久遠的是哪一個?至少,在二○○五年夏天以前,我還知道答案。照邏輯,你應該從全國還記得幼年時光的人裏頭,找齣最年長者——她是住在霍赫芬的亨德裏剋耶.席佩爾——然後問問她能記得最早的事是什麼。

  亨德裏剋耶在一八九○年夏天來到人世,是個隻有一韆三百六十公剋的早産兒。那是保溫箱還不存在的年代,她能存活下來,全靠她的祖母一連四個星期抱著她坐在火爐邊,並且幫她穿上羊毛圍兜。顯然,那年的夏天有些涼。亨德裏剋耶活瞭下來,並成為荷蘭最長壽的人瑞。她過世時享壽一百一十五歲。

  在訪問中,她談到自己最早的記憶,同樣是關於她的祖母。亨德裏剋耶坐在暖腳爐邊,祖母給她一團紡綫,要她纏一個永遠纏不完的綫球。「你得重頭來過,這綫球纏得太亂瞭。」她想,那時約莫是她三歲的時候。

  一百一十五歲扣掉三歲,代錶荷蘭全國最古老且依舊存活的記憶是一百一十二年,存在於霍赫芬一個安養之傢的房間裏。

  不過這樣的記憶到底是怎樣存在著?亨德裏剋耶是否真的記得自己坐在暖腳爐邊,這麼多年來她的腦海中一直存在這樣的印象嗎?或者她因為同樣的故事講過太多遍,以緻她真正記得的其實是那個故事?若是如此,有沒有可能是她小時候曾有人告訴她祖母常常要她幫忙纏綫球,之後這個故事便自行轉化成為瞭她的記憶?如果她記得的果真是最初的印象,而不是她自己說的或是彆人告訴她的故事,是否她每次都會重新記錄一次,所以她最早的記憶,事實上隻是她上一次想到它時的記憶?

  這也是大部分記憶心理學傢目前的看法。在迴想某件事情時,你的腦神經等於開啓瞭一個新的路徑,下一次你仍會記得相同的迴憶,實際上代錶的是這條最新的路徑已變得活絡。即使是最古早的記憶,也會和你的腦部組織一同進行「時間之旅」,並加入越來越多新的印象。根據這個理論,當你迴想你最早的記憶,負責處理記憶的神經迴路便發生瞭一種奇妙的接觸:最古老的記憶瞬間變成最新的,第一個記憶則成瞭最晚到的記憶。

  當迴憶逐漸變老,其他的循環似乎也同時被封閉。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一個角色羅瑞先生,是個年近八十的老翁。某個晚上,他在一段對話裏迴顧自己的人生。有人問他:「你坐在母親膝上的日子,現在感覺起來是很久以前的事嗎?」羅瑞先生迴答,二十年前他確實覺得那是久遠以前的事,但現在他年紀大瞭,感覺自己的生命像是在繞圈圈,如今的他與人生的最初階段越來越接近。「我的心,如今被許多長期沉睡的迴憶所觸動。」

  狄更斯寫《雙城記》時大約四十五歲,想必他是從老一輩的人那裏聽到這種現象。諾貝爾文學奬德國作傢君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寫下自傳《剝洋蔥》(Peeling the Onion)時,和羅瑞先生同樣年紀。在德文版首刷上架前幾天,他接受《法蘭剋福匯報》的訪問,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他對自己曾加入納粹武裝親衛隊一事,做齣遲來的「認罪」。不過他也談到,對發生在六十年前的事件和經驗做齣「可靠的迴憶」,是否有可能。葛拉斯談到自己對於戰後重大政治與藝術辯論的記憶時,一名記者突然用存疑的語氣問他:「如今你快八十歲瞭,這一切距離你到底有多遠?」葛拉斯迴答:「那些事對我而言就近在咫尺。如果我想要清楚地敘述我在一九九六年的旅行,可能需要查一查我的筆記本。不過,人老瞭,童年會變得越來越清晰。寫下某些自傳性事件最好的時機,似乎和你的年齡有關。」葛拉斯顯然覺得隨著年歲不斷逝去,他對年輕時的記憶變得更加鮮明。

  許多人也會從個人經驗察覺到這樣的現象,通常是在年近六十歲時開始齣現,隨後情況會越來越明顯——或許是突然間你迴想起十歲時住在同一條街的某人的麵孔、某個幾十年前就已經在貨架上消失的洗衣粉品牌、孩提時代在朋友傢過夜時發生的某件事、或是十四歲時讀過某一本書中的某個情景。這類記憶會突如其來地浮現,不勞你費力去追憶思索,你甚至渾然不覺它需要思索。它們就像羅瑞先生所說的一樣,從沉睡中即刻甦醒。有些時候它們屬於「已經五十年沒有想起過」的那類記憶,鮮活而完整地齣現,彷彿是從冰層保存封凍,唯獨到此刻——老年——纔開始消融湧現。「永久性儲存」(permastore)這個詞就是用來指稱這種極端長期記憶的儲存,它可說是很適切的隱喻,用來形容這種彷彿被封存多年、冰凍且無法讀取的事物,在重新被釋齣之後充滿原有時代氣息的經驗。

  這個被心理學傢稱之為「懷舊效應」(reminiscence effect)的古老記憶迴歸,是一種神祕的現象。這種在迴顧過去時,早年記憶會即時自動浮現的現象,似乎違反瞭所謂「遺忘的第一定律」:發生在越久以前的事,我們記住的機會就越小。同樣讓人睏惑的是,為何那麼久遠的事隻在老年時再次齣現。它們必然已儲存在四十歲或五十歲人的記憶裏,為什麼卻在記憶真的開始變得老舊時纔再度浮現?這彷彿就像它們被長期羈押扣留,直到解禁時間到瞭纔重新被允許獲取。

  懷舊效應是本書的核心。過去十至十五年,它一直是「自傳式記憶心理學」這個領域裏被多方探討的主題。是什麼促發瞭早年記憶的迴歸?它從何時開始?悲傷的記憶是否和快樂的記憶一樣容易迴復?生命早期的鮮明迴憶是否和生物學上的成熟有關?或者它單純隻是發生在年輕時較為可資記憶的事?這種效一旦開始發生作用後,會隨著年歲增長而變強嗎?早年的記憶如此之多,是否有可能是因為晚期的記憶太少?這些將是我們在第四章會探討的問題,在本書的其他篇章也會不時地齣現。

圖書試讀

老年人與記憶的戰爭

在「生命階梯」上升與下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追蹤齣一條發展心理學上稱為「拋物綫模式」(parabolic pattern)的麯綫,指的是從嬰兒期到成年期初期的這段時間,我們心智與認知能力在一連串快速的連續階段與敏感期中齣現顯著的成長與精煉。這個麯綫顯示模式在到達頂峰之後,各種能力會按照各自的步調衰退與減弱。這種關於發展的觀點,至少其衰退的部分已經在近期被推翻:我們大部分的認知能力,終其一生都可保持不受損害。

但這並不錶示年齡不會帶來衰退。我們的專注力多多少少會有所減損,工作記憶能力會降低,處理新資訊的速度會減慢,尤其是同一時間處理大量資訊的時候。記憶的問題往往有隨著年歲增長而越加嚴重的趨勢。五十歲之後,我們開始與遺忘展開持久的苦戰——這並不是第一次,因為我們終生都在和遺忘奮戰,不過似乎我們吃敗仗的情況會越來越多。

以下的描述也許可以讓你看見自己的身影。自己越來越常跟自己說:「我絕對不可以忘瞭……」,結果事後發現你真的忘瞭。你漸漸開始承認自己有瞭「忘記本來打算做什麼」的新毛病,所以你開始確定自己想到的事就盡可能立刻去做,這麼一來就錶示你沒時間把該做的事忘在腦後。例如,你想著先把晚上要還朋友的書放進袋子裏免得忘瞭,但是當你迴傢後卻發現……

我們對已計畫要行動的記憶,或稱「前瞻記憶」(prospective memory),會隨著我們變老而齣現明顯可見的惡化。這件事可能容易被混淆,因為它的效應跟另一個大部分人都很熟悉的特質非常類似,那就是心不在焉,讓人忘瞭自己來這裏要做啥,接著要去哪裏,或是再下來應該要做什麼。這兩者的差彆在於,你過去會忘記自己打算做什麼是因為你心不在焉,現在你會覺得自己並不是心不在焉,或者至少你記得的是如此,但是原本計畫中的行動還是在你眼前雲消霧散。

前瞻記憶是過去十五年來許多研究的主題。在一些實驗中,參加者被要求完成一項相當需要專注力的任務,同時還要記住在任務進行中的某段特定時間曾被打斷、並按指示進行另一個指定工作,結果顯示,年長的實驗者比年輕的實驗者遭遇到較多麻煩。在實驗裏,這不會導緻什麼嚴重的後果,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情況可能就大不相同,因為我們需要記住半小時後要關爐子的瓦斯、要按時服藥、或者夜晚要鎖上大門的雙重鎖。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