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味記憶.遊藝童玩.傳産新意
精選20個牽動爸媽童年記憶的特色産業
一趟有溫度的親子時光之旅……
來聽爸媽說吃的玩的賞的舊産業的故事,
這是一趟有溫度的時光之旅……
舊的串起新的,新的玩齣奔放的創意,
邊玩邊學邊體驗,
跟著爸媽的童玩記憶去旅行!
你知道蜜餞、味噌是怎麼做成的嗎?古樸的紅磚瓦窯是如何燒製的?稻米從生長到收成,經過怎樣的流程?古早時期的手工肥皂與現今的化學肥皂有何不同?鶯歌為什麼産陶瓷?水裏為何興起木業?南投埔裏為何是「紙的故鄉」?宜蘭與金棗蜜餞有什麼樣的因緣故事……
舊産業傳承新感情,舊産業說新故事,其中有與在地鄉鎮發展息息相關的元素;有時代變遷的堅持與妥協;有每一分手工製作的用心和情感;還有上一輩辛苦揮汗的點滴過往……本書精選全颱20個超棒觀光工廠,以「食味記憶.遊藝童玩.傳産新意」企劃,讓孩子跟著爸媽的味覺、童玩記憶去旅行,同時找尋傳統産業的新貌。每一趟旅行都認識颱灣一個鄉鎮特色,帶走豐富的産業知識,聆聽原汁原味的舊時代和童年的故事……遊觀光工廠,親子間肯定帶迴滿滿的寶藏!透過一趟觀光工廠之旅,大小朋友對傳産的認識與親身體驗,可讓孩子們瞭解産業故事背後對傳統技法的堅持、對環境和土地的情感、迴歸自然簡樸的生活態度,及力求突破,找到生機的創新精神,進而教育孩子保存傳統産業與見證曆史發展的廣大意義。
迴味童玩舊時光,親子邊說故事邊旅行!
時光流轉,當今五、六級生爸媽的童年,在陀螺、彈珠汽水、竹編燈籠的陪伴下,個個過得精彩又有趣!早年人們生活的場景和物品,舉凡造紙、木業、手工肥皂、磚窯廠……隨著社會和生活型態的轉變,逐漸沒落凋零,隻成為一個個時代的記憶。所幸,近年吹起一股傳統産業觀光轉型風潮,全颱各地一百多傢「觀光工廠」應運而生,紛紛結閤在地旅遊資源、産業文化特色、DIY手作體驗,因而,每傢觀光工廠成為一座「傳統産業遊藝教室」,得以延續舊産業不失傳,進而開啓嶄新、創意的遊樂風貌。
跟著本書的腳步,一同走入爸媽早年生長的時空裏,藉由一塊磚、一個手製燈籠、一個親手捏塑的陶器……認識生活裏的日用品從何而來;舊時的童玩如何既創意又有趣;瞭解産品和地緣之間微妙而緊密的關係……換句話說,觀光工廠在開創新麵貌之餘,它更是一條時光的綫索,循著前進,親子可以重溫舊時光、話當年,一一串起很多情感、故事和迴憶……
知性&感性教育遊樂場
全颱各地的觀光工廠,除瞭讓傳統産業再度發光、點燃新生命之外,更是一座知性和感性教育的遊樂場,很適閤爸媽帶著孩子同遊,隨時來個機會教育,跟孩子「話當年」:告訴孩子各種産業的發展故事、産品的材料和製程、在地文化特色等,甚至有機會親子一同DIY動手體驗,將完成品帶迴傢收藏,為一次旅遊迴憶劃下句點。
書中每傢觀光工廠介紹都設定一個「親子時光Q&A」,針對觀光工廠個彆産業設計問答,為孩子可能的提問,提供解答,並增進親子互動。如此,體驗一趟觀光工廠之旅後,不僅留下滿滿的迴憶,還增廣見聞、吸收瞭許多新知識。
此外,本書也是一份收藏迴憶的禮物,書中特彆為每傢觀光工廠之旅留下空間以記錄旅遊迴憶,不論用相片黏貼、蓋上戳記或以文字寫下感動難忘的點滴,全書完成後,即是一份收藏自傢迴憶的旅遊紀念本,是爸媽送給自己和孩子的珍貴禮物!
走吧!帶著孩子一同走入時光隧道,邊遊、邊玩、邊學,說說童年趣事,也跟孩子聊聊颱灣各個大小鄉鎮的特色,讓孩子體驗爸媽成長的年代,有機會見證傳統産業的演變,親子間交織濃濃的情感迴憶。
本書重點
1. 與坊間介紹觀光工廠主題有所區隔:強調親子互動、文化傳承、吸收多元知識、邊玩邊學、珍藏迴憶,是一本「親子旅行+教養」書。
2. 親子一同認識産業文化+在地特色:每一傢觀光工廠的産業轉型都有故事,或與當地文化有關聯;其中探討産業與生活、與時代的關係及演變。帶孩子體驗或參觀相關産業的同時,可進行機會教育,這是親子旅遊的收獲和價值所在。
3.「親子Q&A」:為孩子可能的疑問提供解答,增進親子互動,適時給予機會及環境教育。
本書特色
1. 邊玩,邊探索:探討觀光工廠有什麼好玩、好吃的特色體驗,親子間有什麼收獲,在遊玩之中,拓展孩子的視野。
2. 舊玩意.好時光:觀光工廠多半是由傳統産業轉型,因此,很多舊時文化的情味,帶孩子體驗的同時,父母也迴溯自己的童年時光,一邊跟孩子細說舊時的迴憶。
3. 動動手來玩囉!觀光工廠的型態,大多含括DIY體驗,讓孩子瞭解産品及産業故事之餘,親自動手做、發揮創意,將成品帶迴傢,更加深這趟旅程的迴憶,同時享受成就感及親子閤作的樂趣……從而增進親子間的互動。
4. 發現在地之美:産業與在地特色息息相關,遊觀光工廠,帶孩子走訪各縣市,去發現在地文化特色。書中結閤在地特色、産業與遊玩,讓孩子對這塊土地建立認知和最初的印象。
5. 收藏迴憶的禮物:本書強調親子邊玩邊記錄旅行中的迴憶,在旅遊每傢觀光工廠之餘,都規劃一個小空間,讓親子用相片、文字、戳記、剪貼,收藏旅遊的迴憶和感動……發揮「親子創作」的概念,完成後,即是一份爸媽送給自己和孩子的珍貴禮物。
作者簡介
小豌豆玩樂隊
「小豌豆玩樂隊」是個愛玩、喜歡找樂子、到處趴趴走的傢族。我們喜歡為爸媽和孩子規劃各種好玩、美妙、有意義、值得迴憶的旅行。我們的感情好得沒話說,像包覆在豌豆莢裏的種子一般,任何時刻都緊緊相係著;一有好玩的點子,就各自展現活力,蒐集旅遊資訊,再手牽手一同去旅行。我們喜歡探尋新鮮事物,挖掘這塊土地特有的情感,不論是吃的、看的、聞的、動手做的,隻要是適閤親子一同旅行,好玩、有趣、有故事的,都會推薦給爸媽帶孩子去體驗!
推薦序 為什麼去「工廠」觀光?!
第一部 食味.記憶
父母的古早味,孩子的新鮮味
桃園縣
郭元益糕餅博物館 & 綠標生活館
桃園縣
巧剋力共和國
颱中市
味噌釀造文化館
南投縣
和.森林紅茶莊園
彰化縣
中興榖堡
宜蘭市
橘之鄉蜜餞形象館
第二部 遊藝.童玩
古樸舊玩意,串聯孩子新記憶
桃園縣
東和音樂體驗館
颱中市
老樹根魔法木工坊
颱中市
颱灣氣球博物館
南投縣
光遠燈籠觀光工廠
嘉義縣
闆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宜蘭縣
蠟藝彩繪館
第三部 傳産.新意
傳産舊情感,爸媽孩子玩齣新迴憶
新北市
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
新北市
茶山房肥皂文化體驗館
苗栗縣
國泰玻璃工廠
苗栗縣
金良興磚廠
南投縣
廣興紙寮
南投縣
車埕木業展示館
雲林縣
興隆毛巾觀光工廠
高雄市
三和瓦窯
推薦
為什麼去「工廠」觀光?!
為什麼要去工廠觀光;因為,「觀光」有機會激發人深一層次的心智活動,人生體悟,可能發生!
父母老師帶小朋友外齣校外教學參觀博物館,會使得孩子變聰明、變得有氣質嗎?答案:「是」,不過立刻改變是不可能的,必須潛移默化,由日常的環境因素啓動。愛讀書的傢庭,容易培養視書本為朋友的孩子;就如同拉小提琴的媽媽,孩子也不意外將小提琴當作玩具。而最自然、也更容易培養齣紳士與淑女的方式,就是給予孩子耳濡目染的陪伴,「我們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
說穿瞭,常常帶孩子接觸善知識、美的訊息,正是父母最足以自信自傲的做法;相信,在孩子心田種下的種子,一兩個便足以陪伴他一生的信念,比如:專注力、觀察力、欣賞力、創造力,或者想像力!
參觀「觀光工廠」是近幾年熱門的主題旅行;對它的認知,可以迴溯我在一九九○~一九九三年間服務於生産力中心時,首開眼界。當時我負責「Made in Taiwan」颱灣製造的品質意識宣導,推動國人將任何一件齣口的産品「用心做好」的觀念;馬馬虎虎的商品一旦賣到全世界,可是盡失颱灣人的裏子,而品質優、贏得贊賞的商品則能讓大傢有麵子。是否聽過「品質看得見,過程是關鍵」這句Slogan,當時就是我所發想的點子;那是一個「拚!拚!拚!」,換得颱灣錢淹腳目的時代。
從當時起,「參觀工廠」便成瞭我工作的傢常便飯,參觀的産品綫體積大至如經國號戰機,小至如雄獅鉛筆都有。也纔知道,在肯尼士網球品管部門上班的員工,因為得能忍受試球力所引發的極大噪音,所以必須由聲障者來擔任;和成衛浴是做釀缸起傢的,猶如生活現代化發展史的一代代産品係列,一直被放在辦公大樓的屋頂保留著;走進南僑化工廠,纔明瞭原來水晶肥皂是煮齣來的,蒸氣達到沸點時會有純白氣體四溢,大霧之中恍若蒸汽火車迎麵行駛而來,現場的感受令人震撼。再連結到小時候的記憶,和同學手牽手,老師帶我們到養樂多工廠參觀、喝到飽的過癮體驗……,小小年紀隱約知道這些過程有意思到應該有許多學問在裏麵。
這些經驗影響我之深……留美時碩士論文寫的便是産業博物館,研究一個企業或是一傢工廠,如何開放自己的製作過程、說一說成長的故事,這類博物館叫做「企業博物館」(Company Museum)。這樣的博物館,有著快速簡捷的節奏,功能如同企業最佳公關簡報室;若追求深一層教育使命的話,和創辦一座博物館同等費功夫。當時由於研究所需,曾親訪福特汽車公司博物館、百威啤酒博物館、可口可樂世界、M&M巧剋力博物館、芝加哥論壇報……驅車全美國東奔西跑的,將這些瘋狂行腳寫入我與博物館的相遇,因而産生第一本書《愛上博物館》。
意外又榮幸,受邀為《帶孩子遊觀光工廠×玩創意×說故事》寫推薦文,因此,翻開我存放腦海裏裝載著許多記憶的盒子。颱灣這十多年來,許多企業漸漸從品牌建立齣發,也洞悉到靠著銷售隻是一時的,藉由教育推廣新客層、使人人成為挑剔品質的生活用品鑑賞傢,纔是長遠之道。例如,在購買牙刷前,因為參觀瞭牙刷工廠,更知道如何選購一支小小的牙刷,也獲得正確的刷牙知識;因為瞭解怎麼刷牙,因而健康也改善瞭。
如果我們藉由和傢人共度週末假期,選擇到觀光工廠走走,能讓孩子輕鬆學習、寓教於樂。讓孩子在生活中慣性地使用一件小小物品,從沒感覺或不知道,到瞭解而能分辨細節、得知製作原料、明白如此設計的理由、甚至懂得惜物,那纔真的能夠增進生活品質,享受格物緻知的幸福。
五觀藝術總監∕桂雅文
編輯室報告
父母的古早味,孩子的新鮮味
古早與現代閤體的食味記憶,
要傳承給下一代的,
不僅是食物美好的滋味,
還有那一份堅持保留傳統、
妥善利用上天所賜予大地糧食的精神。
你是否還記得兒時,跟著鄰傢玩伴拿著傢中的鍋、碗、瓢、盆,盛著白米,一整列排在爆米香的小攤旁,輪流將自傢特調的榖物送入壓力烘烤爐裏,然後,等著爆米香師傅喊聲「爆米香喔!」,大夥兒急忙摀起耳朵,盯著白煙升起、米香齣爐,一旁煮得滾燙的糖漿,迅速拌入大盆,師傅熟練地壓平裁切爆米香,那般充滿著香甜氣味的迴憶嗎?
當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許久未見的食物重現眼前,當古早味覺醒瞭我們兒時的迴憶,已經身為爸媽的我們,該怎麼跟孩子描述,在早年物質缺乏的時代,那些如今看似不起眼、或隨手可得的食品、零嘴,是如何讓當時的孩童們,不惜冒著挨揍的風險,都要偷偷挖一角、捏一口放在嘴裏,纔心滿意足地綻開笑容。
當今物資豐富,孩子要吃什麼糖果餅乾、零食飲料,種類多到令人眼花撩亂。隨著時代變遷,早年樸實的美食記憶已不復見:街角賣著枝仔冰、芒果乾、金柑仔糖的「柑仔店」──孩子童年挖掘食物的寶庫,早已被一傢傢的便利超商所取代;以往傳統市場裏作糕餅糖果、米食醬料的老店,也多數不敵現代化大量生産的工廠而陸續關起大門;孩提時駐足圍觀糕、餅、粿、糖起竈、齣爐的景象早已不在,等候爆米香砰地一聲的驚喜,還有引頸期盼賣麥芽糖、麵茶小推車經過的心情,也沒瞭著落,這不免讓許多身為父母的大人們感覺些許悵然;每當迴首童年往事與那令人想念的滋味時,總少瞭一些精彩片刻。
重啓記憶與味覺的聯結
許多重現古早味飲食文化、堅持傳統手工製法的觀光工廠,如今儼然成為親子間美食記憶的橋樑,扮演著重啓記憶與味覺聯結的重要角色。爸媽帶孩子走一趟觀光工廠,可參觀到饒富趣味與新奇的製作過程,有些甚至連大人們也未曾見識。如此,一趟重返時光的記憶之旅,更能讓父母與孩子們産生新鮮體驗的共鳴。
古早與現代閤體的食味記憶,要傳承給下一代的,不僅是食物美好的滋味,還有那一份堅持保留傳統、妥善利用上天所賜予大地糧食的精神,讓孩童們懂得珍惜每一種食物,瞭解一切來之不易,進一步體恤農民不分晴雨栽種植物、料理師傅按部就班調理食物的辛勞心情。
爆米香這行業,偶爾還能在街頭瞥見,隻是父母與孩子連結的感受,可能已經大大不同。就如同本書「食味記憶」這個單元,就是要重啓兩代之間對於食物、味覺認同,透過共同體驗與親手操作,進而創造齣親子間共有的迴憶。
飯從哪裏來?米香新體會
米飯是我們天天接觸得到的食品,來一趟中興榖堡稻米博物館,不但能讓親子從頭到尾瞭解稻米的生産過程,還能知道從古迄今,農人是利用哪些器具收成稻米、輾成白米,又是如何儲藏、利用稻米,並且見識各品種的稻米作物;更重要的是,透過參與博物館DIY的課程,爸爸媽媽可以跟小朋友一同體驗當年「爆米香」的趣味,讓小朋友瞭解壓力與熱力可以改變榖物的口感與型態,同時,也能親手製作飯團、體驗碾米的樂趣,讓孩子深刻感受「粒粒皆辛苦」的精神所在。
甜蜜巧剋力,重疊親子味覺記憶
巧剋力恐怕是現代兒童最愛的食品之一,也是親子間最能重疊味覺記憶的食物之一。宏亞食品生産的「77乳加巧剋力」這款糖果,不但是許多人兒時的最愛,更陪伴瞭許多人一路成長;苦悶時,甜甜的滋味,也成瞭一種慰藉和療癒。
位於桃園八德市的巧剋力共和國,就是會帶給親子甜甜香氣迴憶的地方,除瞭可以在這裏讓孩子認識巧剋力原料可可樹、可可豆之外,還能看見各種以巧剋力雕塑的藝術品、以巧剋力為主題的互動活動區,而所有與巧剋力相關的曆史、故事、神話也能在這裏一探究竟,最重要的是,巧剋力遇熱溶化的特性,透過這裏的DIY課程,讓孩子輕鬆明瞭。巧剋力成品展現個人特色與風格,做得不好、不滿意沒關係,爸媽跟孩子同心協力,用嘴巴就可以消滅所有「證據」。
傳統餅香,融閤新舊思維
在郭元益綠標生活館裏,孩子們不但能瞭解颱灣各個節慶、婚嫁、彌月、祭祀等習俗中,各式糕餅所代錶的意義與用途,也可看到各種傳統糕餅的製作模具,瞭解糕餅如何塑形方圓、擠壓紋路大小,以及這些形狀背後所代錶的意義。
郭元益綠標生活館是以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綠建築原理興建,在傳統之外,透過DIY活動,教導孩子在新世紀裏能融閤新舊兩種思維,注重環保觀念。當然,來到郭元益,不能不親手體驗製作糕餅的樂趣,最夯的伴手禮「鳳梨酥」,自己動手做的,品嘗起來格外意義非凡。
鹹酸甜滋味,慢釀熟成
您還記得讓您一想到就口齒生涎,心頭一陣酸、一陣甜的「鹹酸甜」嗎?現在的小朋友恐怕少有機會品嘗蜜餞,那卻是我們兒時最常見、最喜愛的零嘴之一,因此,肯定要來迴味一下蜜餞的滋味。在宜蘭的橘之鄉蜜餞形象館裏,就有糖漬洛神、李子、梅子、鳳梨、金桔、金棗等令人目不暇給的蜜餞玻璃罐。
在這裏,除瞭參觀現代化蜜餞的製作過程,瞭解昔日農人愛惜作物,將豐收後不易賣齣儲存的水果妥善利用,製作成可長期保存實用的蜜餞之外,來到這兒,也要親手體驗製作蜜餞的趣味,當蜜餞成品冷藏兩天、熟成後,放進嘴裏,彆是一番滋味……在此同時,也讓孩子瞭解,製作食物有時必須學會等待,纔能嘗得最佳風味。
醞釀味噌,親情加溫
味噌是日式食品,由於颱灣在西元一八九五年之後,有長達五十年的日本殖民時期,所以味噌早已成為颱灣的國民美食之一。位於颱中豐原的味噌釀造文化館,是由已經有七十年曆史的味榮味噌所修建,而鎮館之寶,就是六十五年前遠道從日本運送而來的古物──超過百年曆史、高達三層樓高的味噌熟成桶。這個龐然大物,直接說明瞭味噌製作過程「熟成」的重要性。來到這兒,父母不用帶孩子遠赴日本,就能瞭解原汁原味的日式味噌製作過程。
盡管吃過味噌,許多大人們想必也不曾見過味噌製作之前的樣貌。味噌的主要原料是簡單不過的白米、黃豆、鹽,透過導覽解說,孩子們不但可以瞭解味噌是經過不同發酵、釀製過程而産生不同的口味與成品,最後還能跟爸媽一起動手體驗製作味噌,並煮上一碗熱騰騰的味噌湯,共享美好、溫暖的親子時光。
風味自成的揉茶親子樂
和果森林的名稱乍看之下,會以為是間生産和果子日式甜點的工廠,但其實和果森林是南投日月潭附近一處,以颱灣生産的「印度阿薩姆紅茶」聞名的茶莊園,除瞭阿薩姆,和果森林也生産的「紅玉」(颱茶18號)、野生山茶。和果森林因為師承日式製茶技術生産紅茶而彆具特色。
在這裏親子們可以一同瞭解紅茶製作過程,與一般颱灣常見的高山茶有何不同之處,也可親手體驗茶葉經由手工採摘之後,如何揉茶、乾燥、包裝,而成為最受歡迎的沖泡飲料之一。由於揉茶的過程會讓茶香與茶味産生不同的變化,所以每個人揉齣的紅茶,味道都不盡相同,加上有親手彩繪茶葉罐的DIY體驗,爸爸媽媽與小朋友們,就可以帶迴一段最具個人風格特色的茶香記憶,細細品嘗迴味。
準備好和孩子們一同迴味舊時的滋味,與孩子們一起體驗親手做「食」的樂趣嗎?準備好迴到兒時記憶的香味之中,跟孩子分享食物滋味,讓心情再一次雀躍、感動嗎?那就趕緊齣發吧!
讀完《帶孩子遊觀光工廠×玩創意×說故事:跟著爸媽的童玩記憶去旅行》,我腦海裏浮現齣無數畫麵,仿佛跟隨作者的筆觸,一起穿越迴瞭那個屬於我們父輩輩的年代。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麵的懷舊,而是深入挖掘瞭“玩”的本質,以及“故事”的力量。在這個信息爆炸、電子産品充斥的時代,我們似乎越來越容易忽略孩子最原始的快樂和創造力。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範例,教我們如何引導孩子去發現身邊隱藏的樂趣,如何通過簡單的手工、遊戲,甚至是生活中的點滴,編織齣屬於傢庭獨有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嘗試書中的一些“創意”玩法,看看能不能喚醒我自己曾經那個充滿奇思妙想的小孩,同時也為我的孩子提供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童年。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用溫柔的語言,告訴我們如何找迴被遺忘的童年,並且將這份珍貴的“寶藏”傳遞下去。
评分《帶孩子遊觀光工廠×玩創意×說故事:跟著爸媽的童玩記憶去旅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寒冷的鼕日裏,捧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薑茶,暖意瞬間彌漫全身。它的文字是如此的親切,仿佛就是鄰傢大姐姐在分享她和孩子們的旅行點滴,沒有刻意的賣弄,隻有真摯的情感流露。特彆是“說故事”這個部分,我一直覺得,比起物質的給予,真正能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就是那些代代相傳的故事。這本書給瞭我非常具體的思路和方法,讓我明白如何將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轉化為孩子能夠理解和吸收的生動故事,如何將那些曾經屬於我們童年的“老遊戲”、“老物件”串聯起來,成為連接兩代人的橋梁。這不僅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迴歸,一次對親子關係的深刻探索。我敢肯定,這本書會讓很多和我一樣,渴望給孩子一個更有溫度、更有意義童年的父母,找到前進的方嚮。
评分這本《帶孩子遊觀光工廠×玩創意×說故事:跟著爸媽的童玩記憶去旅行》真是太妙瞭!我拿到手還沒翻幾頁,就被它細膩的情感和滿滿的懷舊氛圍深深吸引瞭。作為一個從小在爸媽口中聽著“想當年”的故事長大的80後,這本書簡直就是打開瞭我塵封已久的童年記憶寶盒。我能想象到,當帶著自己的孩子翻開這本書時,那些關於糖果的香味、手工的溫度、還有那些已經漸漸消失在時代洪流中的老物件,都會在孩子眼中煥發齣新的光彩。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旅遊指南,更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讓下一代也能觸摸到我們成長的痕跡,理解我們曾經擁有的簡單快樂。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觀光工廠”的部分,不知道會帶我們去到哪些充滿驚喜的地方,是那些曾經熟悉的童年零食生産綫,還是承載著許多童年夢想的手工坊?光是想想就覺得無比期待,這本書絕對是親子旅行的寶藏,讓每一次齣行都充滿瞭意義和溫度。
评分《帶孩子遊觀光工廠×玩創意×說故事:跟著爸媽的童玩記憶去旅行》,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將“懷舊”和“創新”巧妙地融閤在瞭一起。作為一位傢長,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為我的孩子保留一份純真的童年,並且能夠讓他理解父母曾經的成長環境。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走嚮瞭一條充滿溫馨和樂趣的道路。它提供的“跟著爸媽的童玩記憶去旅行”的概念,是一種非常新穎且富有情感的親子互動方式。我能想象,當我和孩子一起探索那些充滿年代感的觀光工廠,一起動手製作一些簡單的手工藝品,再用書中的方法將這些經曆變成生動的故事講給孩子聽時,那該是多麼美好的親子時光。這本書不僅僅是為孩子提供一次玩樂的機會,更是為父母提供瞭一次重拾童心的契機,讓我們能夠與孩子一同踏上這段充滿驚喜和愛的旅程。
评分說實話,當初被《帶孩子遊觀光工廠×玩創意×說故事:跟著爸媽的童玩記憶去旅行》的標題吸引,是抱著一種“看看有什麼新奇的親子遊景點”的心態。但讀完之後,我纔發現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此。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親子旅行視角,不再是走馬觀花的打卡式遊玩,而是將每一次齣行都變成瞭一次深入的文化體驗和情感交流。書中對“觀光工廠”的挖掘,讓我看到瞭許多被忽視的、充滿曆史韻味和教育意義的場所,這些地方不僅能讓孩子瞭解事物的生産過程,更能從中學習到匠人精神和堅持不懈的品質。而“玩創意”和“說故事”更是將這種體驗升華,讓旅行不再是簡單的遊覽,而是變成瞭一次激發孩子想象力、創造力和錶達能力的絕佳機會。這本書的精髓在於,它教會父母如何“慢下來”,去感受、去發現、去創造,從而真正意義上地陪伴孩子成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