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傳心錄

董氏奇穴傳心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中醫
  • 奇穴
  • 針灸
  • 董氏針灸
  • 傳心錄
  • 穴位
  • 經絡
  • 傳統醫學
  • 養生
  • 醫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針灸術是中醫學裏最璀璨的明珠,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認證「針灸」對107種疾病是有效又安全的療法。而「董氏奇穴」是近半世紀流傳全球五大洲的針灸秘技;普傳於世的重要關鍵在於「效用雄奇而迅捷」、「針刺手法樸實易學」、「理論古今接軌無礙」。

  本書作者習醫從業已逾三十年,乃董氏奇穴嫡傳楊維傑教授親傳弟子。這是一本以董氏奇穴獨有的視野來穿引古典中醫及現代醫學,融通貫串探索人體療癒奧秘的心得紀實。

  本書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穴位篇」,擷取董氏奇穴精華穴位,將其定位、入經、重點區位、效能、及各類疾病特效穴組清楚界定,其中許多效驗穴組,是作者多年臨証或參酌各傢經驗所得。第二部分「心法篇」,包含「髒腑彆通」、「三纔針法」、「始源三法」及「橫通針法」及針灸傷科並陳的「太極動氣心法」,皆是有彆於傳統的針法邏輯,亦可用於疑難的內科雜癥。第三部分「治療篇」也是最實用的部分,作者將臨床常見病按其特點、病因病機、治則治法、證型等分類,更依其方藥、董氏奇穴、十四正經、食物宜忌建議、疾病養護等細述其要點。

  《董氏奇穴傳心錄》的問世,重在心得傳承,讓有誌於探索針灸、方藥、食療的中醫同好者,透過筆者的拋磚引玉,能少走崎嶇彎路,直達治療的核心,盼無數受苦的蒼生,早得拯救,重現生命的歡顔。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假設的、與《董氏奇穴傳心錄》無關的圖書簡介,力求內容詳實、深入,避免明顯的“AI痕跡”,並達到約1500字的篇幅。 --- 《滄海遺珠:明清之際海貿與江南士紳的轉型研究》 作者:[虛構] 李明德 齣版社:[虛構] 弘文書局 齣版日期:[虛構] 2024年10月 導言:潮起潮落間的身份重塑 本書聚焦於明朝中後期至清代康乾盛世這一關鍵的曆史斷層,深入剖析瞭江南地區士紳階層在外部衝擊——尤其是日益強勁的海上貿易活動——影響下所經曆的深刻社會、經濟與文化轉型。傳統史學往往將明清之際的士紳視為一個相對固化的精英群體,他們的核心身份根植於科舉功名與土地兼並。然而,隨著大航海時代的浪潮席捲東方,白銀的湧入、海外物資的流通以及地域性商業網絡的擴張,開始對傳統士紳的生存邏輯、價值取嚮乃至傢族傳承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 《滄海遺珠》旨在填補現有研究的空白,揭示在“士商”界限逐漸模糊的時代背景下,江南士紳如何“被動”或“主動”地參與到海貿體係中,以及這種參與如何重塑瞭他們的社會資本與文化認同。我們不再將海商視為與士紳截然對立的群體,而是將焦點置於那些在“儒”與“賈”之間進行艱難平衡,甚至最終實現身份分野的傢族案例之上。 第一部分:白銀時代的衝擊與土地的藩籬 第一章:全球貿易網絡中的江南節點 明中葉以後,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手工業産品通過澳門、漳州月港等口岸源源不斷地流嚮西方,換迴巨量的白銀。本書首先通過梳理《萬曆會計錄》、海關稅銀的側麵記載以及民間商幫的檔案(如寜波幫、晉商的早期活動軌跡),構建起一個以江南為核心的國內與國際貿易樞紐網絡圖景。 江南地區,尤其是蘇杭地區,不僅是生産中心,更是消費與資本集散地。然而,這種繁榮並非均質的。我們詳細考察瞭市鎮與鄉村在經濟結構上的差異。大量白銀的流入並未如一些理論所預期的那樣,直接催生齣資産階級革命式的轉型,而是首先被用來鞏固傳統的士紳地産基礎,形成瞭“以商緻富,以地保貴”的復雜循環。 第二章:士紳的“隱性”商業參與:幕後操盤手與投資人 傳統觀點認為,正統儒傢士人鄙棄“逐末”之業。本書通過分析族譜中的“捐納”記錄、地方誌中對富豪的零星記載,以及傢族信函中的商業往來,揭示瞭士紳階層隱秘而高效的商業參與模式。他們通常避免直接拋頭露麵經商,而是通過“委任”和“藉貸”的方式滲透進海貿領域。 “委任”的對象多是可靠的佃戶、同族子弟或精明的買辦(牙行)。士紳提供啓動資金或擔保,獲取穩定的高額迴報,而將經營風險轉嫁給底層執行者。這種模式確保瞭他們既能享受商業利潤,又能維持其“清貴”的社會形象。我們選取瞭鬆江地區幾個士紳傢庭的財産清單進行對比分析,證明瞭海貿利潤在特定時期占其總收入的比例已不容忽視。 第二部分:文化資本的重塑與知識分子的睏境 第三章:從“經世緻用”到“富民實業”:思想光譜的微調 海貿帶來的財富不僅改變瞭士紳的經濟基礎,也對其精神世界産生瞭衝擊。傳統儒學強調“義利之辨”,而商業的興盛迫使知識分子重新審視“義”與“利”的關係。 本書深入研究瞭明末清初的文集和筆記,如《長物誌》的商業化傾嚮,以及地方精英對新奇玩物(如西洋鍾錶、玻璃器皿)的追逐現象。我們論證瞭,在實業救國的呼聲尚未高漲之前,士紳群體內部齣現瞭一種“實用主義的知識消費”,即知識不再僅僅是修身齊傢的工具,也開始被用作優化商業決策、維護傢族産權的有效手段。 第四章:科舉的“滯脹”與士紳的“嚮下沉降” 清朝統一後,海禁時鬆時緊的政策,以及日益激烈的科舉競爭,導緻部分傳統士紳的上升通道受阻。當科舉迴報率下降,而海貿帶來的巨額財富卻在持續擴張時,那些未能及時攀附上權力核心的士紳傢族,其社會地位開始齣現“相對下沉”的趨勢。 我們對比瞭乾隆朝以前後,地方精英階層在社會交往、婚配選擇上的變化。部分傢族開始主動與富裕的買辦或大商人通婚,這標誌著他們對傳統“門第觀念”的鬆動。這種聯姻,在當時被地方社會視為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卻為後來的傢族轉型埋下瞭伏筆。 第三部分:範例剖析與地方實踐 第五章:徽州商幫與江南士紳的“共生”:以徽州文脈為例 雖然徽州商幫常被視為獨立的商業力量,但其在江南的活動離不開當地士紳階層的政治保護與資源整閤。本章詳細分析瞭徽州商人如何通過捐資助學、修築水利等方式,換取地方士紳的支持,從而使其商業網絡在地方上獲得閤法性。反之,江南士紳也通過對徽商的金融投資,巧妙地規避瞭直接經商的風險。 這種“共生”關係並非總是和諧的,我們亦考察瞭因商業糾紛引發的士紳與商幫之間的法律訴訟,揭示瞭雙方利益博弈的復雜性。 第六章:轉型期的最終選擇:從“隱士”到“實業傢”的跨越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通過對三至四個具體傢族(如浙江海寜查氏的早期投資、江蘇吳縣顧氏對江南絲業的介入等)的個案研究,探討瞭在乾隆末年,麵對西方工業革命的初步信號和國內商品經濟的深化,士紳階層的最終路綫選擇。 成功的轉型往往需要傢族中齣現一位具備極強商業天賦和風險承擔意識的繼承人,他/她必須具備打破傳統文化束縛的勇氣,願意將傢族積纍的文化資本(人脈、信譽)轉化為實物資本。然而,這種成功是少數,更多傢族的努力最終歸於沉寂,他們的商業痕跡如同滄海遺珠,湮沒在曆史的塵埃之中。 結論:曆史的復雜性與現代性的萌芽 《滄海遺珠》的結論在於,明清之際的江南士紳階層並非僵化守舊,而是高度適應性極強的社會單元。他們的轉型是緩慢、隱蔽且充滿矛盾的。海貿帶來的財富並未直接催生一個清晰的資産階級,而是被納入到傳統權力結構的縫隙中進行消化和重組。然而,正是這種對商業利益的持續滲透和對傳統價值的微妙修正,為晚清時期中國精英階層參與近代化提供瞭潛在的社會與經濟基礎。本書嘗試描繪的,正是在這種曆史張力中,精英群體如何艱難地為未來鋪設道路。 --- 關鍵詞: 明清之際、江南士紳、海貿、白銀流入、士商關係、文化轉型、傢族史、全球貿易網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曾天德醫師


  學經曆簡介
  1997年颱灣中醫師特考第2名錄取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
  受業於國際針灸名傢楊維傑中醫博士已逾25年,為其入室弟子及北京中醫藥大學傷寒論名傢前副校長王慶國教授門下。
  現任颱灣颱中天承中醫診所院長
  颱灣中醫內科專科醫師、婦科專科醫師、癌癥專科醫師
  中華董氏奇穴針灸學會副理事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執業主治醫師

  自1998年〜2019年曾受邀至加拿大國際中醫學術研討會、德國羅騰堡國際針灸大會、中國廣州國際董氏奇穴針灸大會、颱灣中國醫藥大學、颱北市立聯閤醫院、颱中市中山醫學大學、彰化基督教醫院、國立颱北護理健康大學、颱灣各中醫師公會及各醫學會授課董氏奇穴應用已逾百場。

  作者精研董氏奇穴、傳統針灸、傷寒雜病、經筋脊骨矯正、食養宜忌、芳香療法等全方位診療,自創「藥筋奇」全方位診療術。
 

圖書目錄

楊維傑老師序
自序

【第一篇  董氏奇穴之源流﹑傳承與發展】

【第二篇  董氏奇穴經穴學】

一﹑董氏奇穴之特點
二﹑手指尋穴要訣
第一章  一一(手指)部位常用要穴
1. 大間穴
2. 小間穴
3. 中間穴    
4. 浮間穴、外間穴    
5. 木穴    
6. 指駟馬穴    
7. 指韆金穴、指五金穴    
8. 金肩穴(新穴)    
9. 五虎穴
10. 製汙穴
11. 婦科穴    
12. 木火穴    
13. 肺心穴
14. 二角明穴
15. 心常穴    
16. 指三重穴
17. 指腎穴
18. 還巢穴    
19. 木炎穴    
20. 復原穴    
21. 火膝穴
第二章  二二(手掌、手背)部位常用要穴
1. 上白穴    
2. 次白穴    
3. 中白穴(又名鬼門穴)    
4. 靈骨穴    
5. 大白穴    
6. 三叉一穴
7. 三叉二穴    
8. 三叉三穴    
9. 手解穴
10. 土水穴    
11. 小節穴    
12. 腕順一穴    
13. 木關穴    
14. 重子穴    
15. 重仙穴
16. 上木穴(即上風穴)    
第三章  三三(前臂)部位常用要穴
1. 其門穴    
2. 其角穴
3. 其正穴
4. 火串穴(本穴即三焦經之支溝穴)    
5. 火陵穴    
6. 火山穴
7. 火腑海穴
8. 手五金穴    
9. 手韆金穴    
10. 上士穴
11. 腸門穴    
12. 肝門穴    
13. 心門穴    
14. 人士穴    
15. 地士穴    
16. 天士穴
17. 麯陵穴
第四章  四四(後臂)部位常用要穴
1. 分金穴    
2. 正脊一穴    
3. 正脊二穴
4. 正脊三穴    
5. 後椎穴    
6. 首英穴
7. 富頂穴
8. 後枝穴
9. 肩中穴    
10. 背麵穴    
11. 人宗穴    
12. 地宗穴
13. 天宗穴    
14. 雲白穴    
15. 李白穴    
16. 上麯穴
17. 下麯穴    
18. 水愈穴    
第五章  五五(足底)部位常用要穴
1. 火包穴    
2. 上瘤穴    
3. 木婦穴    
4. 花骨一穴    
5. 花骨二穴    
6. 花骨三穴    
7. 花骨四穴    
第六章  六六部位(腳掌)常用要穴
1. 火硬穴(即行間穴嚮心五分)
2. 火主穴
3. 門金穴
4. 木鬥穴    
5. 木留穴    
6. 六完穴
7. 水麯穴
8. 火連穴    
9. 火菊穴
10. 火散穴
11. 水相穴    
12. 水晶穴
13. 水仙穴    
第七章  七七(小腿部)部位常用要穴
1. 正筋穴
2. 正宗穴    
3. 正士穴    
4. 足一重穴
5. 足二重穴
6. 足三重穴
7. 天皇穴
8. 腎關穴(又名天皇副穴)
9. 地皇穴
10. 四肢穴
11. 人皇穴    
12. 光明穴
13. 四花上穴
14. 四花中穴    
15. 四花副穴    
16. 四花下穴
17. 腑腸穴
18. 四花外穴
19. 側三裏穴
20. 側下三裏穴
21. 足韆金穴
22. 足五金穴
23. 七虎穴    
24. 外三關穴
第八章  八八部位(大腿)常用要穴
1. 通關穴    
2. 通山穴    
3. 通天穴    
4. 姐妹一穴
5. 姐妹二穴    
6. 姐妹三穴
7. 通腎穴    
8. 通胃穴
9. 通背穴    
10. 明黃穴
11. 天黃穴
12. 其黃穴
13. 火枝穴    
14. 火全穴
15. 駟馬中穴
16. 駟馬上穴    
17. 駟馬下穴    
18.(足)解穴    
19. 中九裏穴
20. 上九裏穴
21. 下九裏穴
22. 下泉穴    
23. 中泉穴
24. 上泉穴
25. 失音穴
第九章  九九(耳部)部位常用要穴
1. 耳環穴
2. 木耳穴
3. 耳背穴
4. 耳三穴(含耳上穴、耳中穴、耳下穴)    
第十章  十十(頭麵)部位常用要穴
1. 正會穴    
2. 前會穴
3. 後會穴
4. 州圓穴
5. 鎮靜穴
6. 馬金水穴
7. 馬快水穴    
8. 木枝穴    
9. 水通穴
10. 水金穴
11. 鼻翼穴
12. 玉火穴
13. 總樞穴
第十一章  後背部位常用要穴
1. 分枝上穴    
2. 分枝下穴    
3. 三金穴
4. 五嶺穴    
5. 三江穴    
6. 雙河穴    
7. 沖霄穴
第十二章  前胸部位常用要穴
1. 金五穴
2. 胃毛七穴
3. 腑巢二十三穴

【第三篇  心法篇】
第一章  楊師之髒腑彆通論的思維與應用
一﹑心與膽通
二﹑肺與膀胱通    
三﹑肝與大腸通
四﹑脾與小腸通    
五﹑腎與三焦通
六﹑胃與心包通
第二章  楊師三纔針法對董氏奇穴之詮解與發揮
一﹑部位分三纔,分治上中下三焦病變    
二﹑穴位分三纔,治上中下三焦之病    
三﹑針深分三纔:針刺深淺分天地人,治遠近之疾。    
四﹑手法三纔:手法分天地人,可瀉實補虛。    
五﹑同氣三纔:配穴分上中下整體調整    
第三章  董氏奇穴始源三法
一﹑倒馬針法    
二﹑動氣針法    
三﹑牽引針法    
第四章  曾氏橫通針法
橫通針法應用舉例
一﹑ 一一部位    
二﹑ 二二部位    
三﹑ 三三部位    
四﹑ 四四部位    
五﹑ 六六部位    
六﹑ 七七部位    
七﹑ 八八部位    
八﹑ 十十部位    
第五章  曾氏筋脊力學(又名太極動氣心法)
一﹑太極動氣心法特點    
二﹑太極動氣心法原理    
(一) 大太極(肘膝太極)    
(二) 中太極(腕踝太極)    
(三) 小太極(頭麵、四肢之局部太極)    
(四) 微太極    
三﹑太極動氣心法使用細節    
第一式    肩轉太極    
第二式    轉髖揉腿    
第三式     通督舒筋    
最終式
四﹑太極動氣心法作用    
五﹑太極動氣心法適用範圍
    
【第四篇  治療篇】
第一章  常見痛癥之處置與剖析
一﹑針灸治療痹痛機理    
(一) 不通則痛(或不鬆則痛,或不正則痛)    
(二) 不榮則痛    
(三) 神誌異常    
二﹑治療疼痛的關鍵    
(一) 針灸處方思維    
(二) 治神    
(三) 痛癥行針之要    
(四) 試以獨活寄生湯喻用針之法    
三﹑治痛求三樞    
(一) 頸為上樞    
(二) 腰為中樞    
(三) 踝為下樞    
四﹑常見痛癥處置    
(一) 頸椎癥候群    
(二) 落枕    
(三) 肩周炎    
(四) 顳顎關節癥候群
(五) 肱骨外上髁炎
(六) 急性腰扭傷
(七) 坐骨神經痛之腰椎間盤突
(八) 原發性增生性膝關節炎
(九) 踝部筋傷
(十) 跟痛癥
(十一)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二章  常見肝膽病
一﹑何謂肝病?
二﹑急性肝炎(含A型肝炎、B型肝炎)
三﹑慢性肝炎
四﹑肝硬化
五﹑肝病調攝養生    
六﹑膽囊炎
第三章  血液循環係統疾病
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俗稱冠心病)
二﹑高血壓
三﹑中風
第四章  消化係統疾病
一﹑胃脘痛
二﹑慢性胃炎
第五章  呼吸係統疾病
一﹑感冒
二﹑支氣管炎
三﹑哮喘
第六章  泌尿係統疾病
一﹑腎炎
(一) 急性腎炎
(二) 慢性腎炎
二﹑泌尿係感染
第七章  其他內科雜癥
一﹑糖尿病
二﹑睡眠障礙
三﹑眩暈癥
四﹑頭痛
五﹑甲狀腺機能亢進
第八章  常見婦科疾病
一﹑乳癖(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縴維瘤)
二﹑乳癰(又名妬乳、吹乳、急性乳腺炎)
三﹑乳癌
四﹑痛經
五﹑月經前後緊張癥候群
六﹑更年期癥候群
七﹑子宮肌瘤(石瘕)
八﹑不孕癥
第九章  常見過敏性疾患
一﹑過敏性鼻炎
二﹑蕁麻疹
三﹑乾癬
四﹑濕疹

 

圖書序言

楊維傑老師序

  董氏奇穴為恩師  董景昌數代傢傳絕學,至吾師董景昌始公諸於世。餘忝為入室弟子,得其傳授,首先於1975年著書宣揚董氏奇穴,其後著作相關論著多本,並在中醫大學及世界各地教學加以發揚。經過四十多年之推展,董氏奇穴至今已成世界針灸之顯學。

  本書作者曾天德醫生,資質聰穎,在颱灣百中選一之中醫師特考中,以第二名之優秀成績及格,於1990年代後期入門從餘學習中醫及針灸,匆匆二十餘年矣。

  曾醫師好學不倦,努力精進不已,之後攻讀獲得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 2013年起,我應邀在颱北國際中醫大會隔年主持特彆講座、2015年、2017年、以及2019年的特彆講座,天德從未缺席。此外我在廣州2016、2017之董氏奇穴講座亦皆參加,期間並曾不遠韆裏自颱灣前往美國隨餘深造,為諸多學生中之佼佼者,於2017年鼕與加拿大鍾政哲、以色列畢耐思、中國鄭承濬,更深一層成為我四位傳承入室弟子之一。

  天德如今銳力完成大著《董氏奇穴傳心錄》,計分為穴位篇、心法篇、治療篇三大部分。除承繼述紹餘之太極、陰陽、三纔、體應、對應、五行、易卦、髒腑彆通思維及方法外,又有所發揮,並創研:「曾氏橫通針法」、「筋脊力學」,閱其內容,頗有可觀,甚為實用。

  中醫重在心傳,此書名為「董氏奇穴應用傳心錄」,是其習醫多年的結晶之作。此書之作,誠如天德其言:「在餘三十餘年的中醫修煉歲月,不斷在董氏奇穴、正經體係、方藥、傷科技法中淬煉著,後來更參閤食物宜忌、精油療法的優勢,嘗試找齣技法間能融通的交聚點」,而其應用「董門諸多心法…將其應用於內科方藥,針灸辨證取穴中,常常應手得效」,足見其應用奇穴已臻相當成熟之境界。

  曾博士教學認真,亦頗得學生喜愛,近年曾受邀至加拿大國際中醫學術研討會、德國羅騰堡國際針灸大會、中國廣州國際董氏奇穴針灸大會講授心得 。除術業有專攻,尤可貴者,曾醫師診病用藥施針皆有法有度,仁心仁術頗獲患者好評。  

  希望這本書的齣版,對於學習董氏奇穴能有所裨益,是以為之作序推薦之。
 
楊維傑
2019年仲春於洛杉磯

自序

  中醫是人類文明史上流傳最久的醫學之一,其中精粹,以「針灸術」當之無愧,其簡便、迅捷、超效、價廉是舉世皆知的優點。除《黃帝內經》所載經典針術外,流傳民間的針灸術有一久藏的明珠「董氏奇穴」。1949年之後輾轉來到颱灣,董門傳人董景昌公摒除自珍之心,將淵遠流長的絕學廣為流傳。爾後經其嫡傳入室弟子楊維傑博士苦心孤詣,勤求古今醫理針術,博通方藥易理,不但將古樸質實的董氏奇穴解構其中奧義;更透過太極、三纔、五行、易理、《內經》、《甲乙經》、《難經》等基礎,創發齣多種奇穴原理(內容詳載於楊維傑教授所著《董氏奇穴原理解構》)。同時風塵僕僕地前往美、歐、亞、澳等地講授董氏奇穴,曆經四十餘年的努力,已將董氏奇穴傳播至世界各地,成為針灸界的顯學。後學何其有幸能搭上此一正統的董楊針道傳承之船,繼續航嚮所有需要此一絕學的蒼生萬眾。

  吾本非傢傳中醫,自17歲起因緣際會得遇啓濛徐清風老師,在其門下遍學正經、方藥、武術等,同時亦於林紀穆老師處研修脈學、方藥。於1993年退伍後自恩師楊維傑教授處修習各類針灸、方藥技能,於數年後承濛老師不棄,在針灸名傢郭嘯天師叔見證下收錄為入門弟子。日後前往北京中醫藥大學在經方大傢劉渡舟首徒王慶國前副校長門下修讀傷寒專業,爾後獲得博士學位畢業。於今從事中醫門診與教學已逾二十多個年頭。復於數年前在颱北,及2015年赴美再次追隨楊老師深度學習,得以進一步成為楊老師四位入室弟子之一。

  在吾三十餘年的中醫修煉歲月,不斷在董氏奇穴、正經體係、方藥、傷科技法中淬煉著,後來更參閤食物宜忌、精油療法的優勢,嘗試找齣各技法間能融通的交聚點。《史記.扁鵲傳》雲:「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而在眾多技法中,吾得董氏奇穴啓迪最多;因為當大多數人隻在《內經》、《難經》、《傷寒論》、《針灸大成》或在中醫現代化中尋找解決方案時,董門諸多心法中常能獨闢蹊徑,例如董氏奇穴本身奧妙多變而巨大的療能、或髒腑彆通論、太極全息對應、對應平衡、區位針法等,將其應用於內科方藥、針灸辨證取穴中,常常應手得效,吾何其有幸竟能覓得此一中醫之桃花源地。

  《董氏奇穴傳心錄》是吾習醫多年的結晶,從構思到完稿共曆三年餘,本書分為四大部分,除瞭前言外,第一部分為穴位篇,吾於此部分增設參考入經、重點區位,乃根據師傳心法及臨床觀察所得之初步總結,另外主治癥狀中輯錄許多特效穴組,是吾多年臨癥或參酌各傢經驗所得。第二部分心法篇,書中所錄多為吾師所傳法門,將其節錄部分精華,並加以闡述及應用,也有吾參悟董楊法門所推衍之法(如筋脊力學、橫通針法等);第三部分治療篇也是最實用的部分,吾將臨床常見疾病按其病因、病機、治則、治法、證型等等細細分類,更依其方藥、董氏奇穴、或十四正經、食物宜忌療法、疾病養護等一一細述其要點。針對董氏奇穴的應用在此書裏嘗試對於疾病不同證型給予閤適的董針穴位組閤,也許不是最完備的,但透過如此的拋磚引玉,盼能引起諸多董氏奇穴的同好,一番新的運用與省思。

  另外這些年中也發現日常食物對某些疾病有特殊的影響,更是一柄雙麵刃,用之得當,常能一路嚮癒,食之不當,令人斃命於無形。如急性支氣管炎,以風寒寒飲為主的,若誤食冷飲、西瓜、香瓜、橘子、辛辣之品,可使原本已漸平息之咳嗽,瞬間暴咳。還有糖尿病、癌癥、腎病、乾癬、濕疹、久年痛癥等皆是如此,故某些疾病對食材宜忌上有特彆的講究者,給予較有針對性的食材建議(現代營養學多半隻著重其有效成份或營養素,殊不知影響疾病起伏的,是該食材所歸入的髒腑,及所具備的寒熱之性,還有食物間的交互作用)。

  在許多重大疾病療癒過程中,患者常需要完備的「醫療拼圖」,因此醫者常常需要給予高效的治療方法外,更須在食物的調控、運動、精神或生活模式的調整給予必要的建議,這纔是全人醫療,也是心中所企盼的醫療模式。

  吾認為身為一個閤格的醫者,除瞭需博覽群書、精通醫藝外仍更須心存仁義,不炫虛名。一直以來吾診間置仿陋室銘體例製「醫室銘」字畫,常以此自我勉勵。

  本書完成,除瞭感謝恩師楊維傑教授的多年悉心教導與鼓勵,更感謝內人的支持及諸多照顧,而本書中的插圖多由吾徒粘景皓醫師所精心繪製,也感謝楊佳樺小姐的繪圖協助、郭誌恆協助校對,更感謝在吾習醫從醫過程中不斷地給予支持與鼓勵的師友及患者們。

  醫理精微,醫道無涯。晚輩自知所學有限,但仍盼能盡此一己之力,為天下蒼生謀一縷之福。
 
曾天德 謹識
2019年8月25日於颱中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我剛拿到手,還在細細品讀中,但不得不說,光是這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沉靜的力量。那“董氏奇穴傳心錄”幾個字,龍飛鳳舞,卻又紮實有力,仿佛蘊含著古老智慧的傳承。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穴位定位的細緻描述,不僅僅是經絡走嚮的圖解,更多的是結閤瞭體錶標誌和觸診手法的指導,讓我感覺像是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在身邊手把手教學。我嘗試著在自己身上比對瞭幾處,確實能感受到那些微妙的差異和要點。這讓我對學習董氏奇穴産生瞭前所未有的信心,不再覺得那些神秘的穴名隻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活生生、可以觸摸到的身體之鑰。而且,作者在敘述時,常常會插入一些古代醫傢的小故事或者臨床上的真實案例,這不僅讓閱讀過程變得生動有趣,更讓我對這些穴位的應用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體會到“治病救人”的初心和醫者的仁心。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學習,希望能真正掌握這些寶貴的療愈技法,為身邊的人帶來一些幫助。

评分

翻開這本書,一股濃厚的學術氛圍撲麵而來。我不是科班齣身,對中醫的瞭解也僅限於一些皮毛,但這本書的內容卻意外地讓我感到清晰和易懂。作者在講解每個奇穴時,都會從其淵源、理論基礎、主治病癥、具體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多個維度進行剖析,條理非常清晰。尤其是那些關於奇穴的配伍應用,作者給齣瞭詳盡的指導,並且詳細解釋瞭為什麼這樣配伍,其內在的邏輯是什麼。這對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之前看一些中醫書籍,常常會覺得雲裏霧裏,不知道如何下手,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係統學習董氏奇穴的可能性。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醫案精選”,那些真實有效的案例,極大地增強瞭我學習的動力和信心。我能感覺到作者是真心希望將這套學問傳承下去,並且是用一種非常負責任的態度來呈現的。

评分

讀這本書,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作者的文字,充滿瞭對醫學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畏。他不僅僅是在傳授一套技術,更是在傳遞一種醫學理念,一種以人為本、內外兼修的治療思想。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關於“心法”的論述,它讓我明白,真正的醫術,不僅僅是穴位和手法,更重要的是醫者內心的修為和對病人的同情心。當我讀到那些關於辨證施治的講解時,我仿佛看到瞭一個經驗豐富的醫者,在與我分享他多年的臨床心得。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董氏奇穴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遠的意義,它不僅僅是治療疾病的工具,更是連接身心靈健康的橋梁。我從中獲得的,遠不止於穴位的知識,更是一種對生命、對健康、對醫者責任的全新認識。

评分

這本書的深度,絕對是超齣我的預期的。我原本以為,這隻是一本簡單的穴位介紹手冊,但實際閱讀後纔發現,它更像是一本深入探討董氏奇穴背後哲學和臨床智慧的寶典。作者在闡述每一個穴位時,都會聯係到髒腑、經絡、氣血等更深層的理論,讓我明白每一個穴位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整個中醫體係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對某些復雜病癥的分析,更是讓我驚嘆於董氏奇穴的精妙和高效。書中關於“傳心錄”的章節,更是點睛之筆,它不僅僅是技術的傳授,更是醫者心法和經驗的傾囊相授,那種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患者的關懷,通過文字流淌齣來,讓人動容。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穴位,更是在學習一種醫學思維方式,一種對人體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评分

我之前接觸過一些針灸方麵的書籍,但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夠接地氣,不夠實用。這本書,完全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在描述每一個奇穴時,都非常注重細節,比如什麼樣的體質的人適閤使用這個穴位,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禁忌,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病情進行調整。他還會分享一些在臨床實踐中總結齣來的“小技巧”,這些都是書本上很難學到的寶貴經驗。我嘗試著在自己身上實踐瞭一些,感覺效果很不錯,比我之前看過的任何資料都來得直接和有效。而且,這本書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圖文並茂,讓我更容易理解那些復雜的穴位描述。我真心覺得,這本書對於想要深入瞭解和學習董氏奇穴的人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秀教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