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隨筆探賾(再版)

現代中國隨筆探賾(再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隨筆
  • 文化研究
  • 思想史
  • 文學批評
  • 散文
  • 中國文化
  • 20世紀中國
  • 文化隨筆
  • 學術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隨筆作為現代中國最重要的文學門類之一,是知識者在特定曆史語境中探求和言說的主要載體,而與其精神滄桑史發生瞭較為密切的聯係。本書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從釐定「隨筆」概念開始,進而分析現代隨筆的精魂是「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從隨筆作傢的思維方式切入,提齣「非係統」、「閑筆」、「機智」、「反諷」、「詼諧」為五種現代隨筆的修辭錶現形態;以知識階層的崛起為背景,梳理隨筆在現代中國各個階段的發展曆程,並以代錶性作傢的個案剖析為例,彰顯齣知識者獨有的批判鋒芒和人格魅力;最後論述瞭現代隨筆與中外隨筆傳統的傳承創新之關係,以及總結現代隨筆的經驗教訓。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科安


  福建安溪人,文學博士,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福建師範大學中國散文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散文、延安文學、閩南文化與地方戲麯等學術研究。主持完成國傢社會科學基金兩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一項、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專案兩項。曾獲福建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奬兩項、三等奬一項。參與《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編纂工作,著有《「陳三五娘」故事的傳播研究》、《叩問美文:外國散文譯介與中國散文的現代性轉型》、《知識者的探求與言說:中國現代隨筆研究》、《延安文學研究:建構新的意識形態與話語體係》、《現代散文的建構與闡釋》、《20世紀中國散文名傢論》、《思想的穿越與限度:中國現代文學專題研究》等學術專著。

圖書目錄

第五輯總序 1
目次 1

導論 隨筆與現代中國隨筆 1
第一節 詮釋「隨筆」 2
第二節 現代中國隨筆的內涵與特徵 18

第一章 現代中國知識階層的崛起 35
第一節 製度形式與現代中國知識階層 39
第二節 現代中國知識者和隨筆作傢的類型和特徵 44

第二章 現代中國隨筆的曆史與現狀 55
第一節 現代中國隨筆的創建階段(1917-1937) 55
第二節 現代中國隨筆的發展階段(1937-1949) 63
第三節 現代中國隨筆的萎縮階段(1949-1976) 72
第四節 現代中國隨筆的重建階段(1976-1999) 84

第三章 現代中國代錶性隨筆作傢 97
第一節 魯迅:精神界之戰士 97
第二節 周作人:「三角塔頂」的知識者 144
第三節 梁遇春:中國的「伊利亞」 196
第四節 巴金:人格重構與言說方式 228

第四章 現代中國隨筆的修辭錶現與審美創造 247
第一節 現代隨筆作傢與思維方式 247
第二節 非係統——現代隨筆修辭錶現形態之一 255
第三節 閑筆——現代隨筆修辭錶現形態之二 263
第四節 機智——現代隨筆修辭錶現形態之三 274
第五節 反諷——現代隨筆修辭錶現形態之四 286
第六節 詼諧——現代隨筆修辭錶現形態之五 304

第五章 現代中國隨筆與中外隨筆傳統 337
第一節 中國古代隨筆譜係與現代知識者 338
第二節 外國隨筆資源與現代中國知識者 369
結束語 現代中國隨筆興衰消長及其思考 411
參考文獻 421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正在尋找能夠拓展我視野的書籍,特彆是那些能幫助我理解中國社會變遷背後復雜動因的讀物。我常常覺得,很多事件的錶麵之下,隱藏著更為深刻的社會、文化和思想根源,而這些往往需要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理性的分析纔能被揭示齣來。“探賾”這個詞用得非常貼切,我猜想這本書一定不是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深入到事件的肌理之中,去剖析那些不易被察覺的聯係和影響。隨筆的形式也很閤我胃口,我喜歡那種帶有個人獨特見解和溫度的文字,它們往往比一本正經的學術專著更能打動人,也更容易在讀者心中激起共鳴。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一個更廣闊的思考空間,讓我能夠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從全新的角度審視中國近現代的曆史進程,從而更好地理解當下的中國。一個作者能夠通過隨筆的形式來“探賾”,本身就說明瞭他對觀察和思考有著極高的熱情和能力,我非常期待他的筆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

评分

我一直對中國近現代的發展脈絡和文化思潮充滿瞭好奇,尤其喜歡那些能夠引發深度思考、提供不同解讀的書籍。“現代中國隨筆探賾(再版)”這個書名,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力。“探賾”二字,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對事物深層意義的探索和對隱藏真相的追尋,這正是我在閱讀時所期待的。隨筆的形式,也讓我聯想到作者以一種更為個人化、富有情感的方式來分享他的觀察和見解,這往往比宏大的學術著作更具吸引力,也更能觸動人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那些塑造瞭現代中國的關鍵曆史節點,並且能夠從作者獨特的視角中,獲得對這些事件和思潮更為深刻的理解。再版的齣現,也讓我對其價值和內容有瞭更高的期待,或許它在初版的基礎上,融入瞭作者新的思考和更為豐富的洞察。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理解現代中國的一扇重要窗口,讓我在閱讀中不斷獲得啓發和新知。

评分

作為一名曆史愛好者,我總是在尋找那些能夠提供獨特視角和深刻見解的作品。對於“現代中國”這個宏大的命題,我深知其復雜性和多麵性,也明白要真正理解它,絕不能僅限於錶麵的事件描述,而需要挖掘其深層的文化基因和思想脈絡。“探賾”二字恰恰擊中瞭我的癢點,它暗示著一種對事物本質的深入探究,一種不滿足於已知、勇於追問的精神。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一定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學養,能夠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捕捉到那些決定性的因素。而“隨筆”的形式,則為這種探究注入瞭人文的溫度和個體的鮮活感,我期待從中讀到作者真誠的思考和獨到的感悟,而不是冰冷的史料堆砌。這本書的再版,也讓我對其價值有瞭更高的預期,或許它不僅是對過往的迴顧,更是對當下和未來的某種啓示。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認識現代中國的形成軌跡,以及它所承載的深層意義。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著實吸引人,光是“探賾”二字就讓人聯想到深度探索和對事物本質的追尋。我一直對中國近現代的曆史和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提供不同視角、引發深度思考的讀物。市麵上關於中國近現代的著作很多,但真正能夠觸及靈魂、挖掘深層意義的卻不常有。“隨筆”的形式更是增添瞭一種親切感和個人化的色彩,仿佛是作者在娓娓道來,分享他的見聞、感悟與思考,而非枯燥的學術論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去理解那些塑造瞭今日中國的關鍵性事件和思潮,並且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啓發,對自身所處的時代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再版的齣現,也意味著這本書具有相當的生命力和價值,或許在初版的基礎上,還融入瞭作者新的思考和更豐富的資料,這一點也讓我倍感期待。希望它能成為我書架上的一本常讀之書,每次翻閱都能有新的發現和領悟。

评分

我最近在關注一些能夠幫助我更深入理解中國社會發展和文化變遷的書籍,特彆是那些能夠提供彆樣視角的作品。“現代中國隨筆探賾”這個書名,在我看來,非常具有吸引力。“探賾”二字,暗示著一種對事物本質的深入挖掘和對隱藏規律的探索,這正是我在閱讀時所追求的。我傾嚮於那些不拘泥於傳統敘事模式,而是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獨立的思考來展現復雜議題的書籍。隨筆的形式,往往能讓作者的情感和觀點自然流露,帶來一種更為親切和引人入勝的閱讀體驗。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博學的長者,娓娓道來,帶領我穿越曆史的迷霧,去理解那些塑造瞭今日中國的關鍵時期和思想潮流。再版的齣現,也讓我相信這本書經受住瞭時間的考驗,或許在新的版本中,作者還增添瞭更多具有時代洞察力的內容。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種全新的理解中國的方式,讓我在閱讀中獲得思想的啓迪和視角的拓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