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書首在反省那始終在人們心中作祟的疏離心態。我們常把當下的生活經驗,分解得支離破碎,還劃定各種界限,不僅離間自我,也離間他人,甚至世界。我們硬把自己的覺識分割為許多對立的範疇:主體─客體、生命─死亡、心靈─身體、內在─外在、理性─本能......將它們孤立對峙起來,使得每個生活經驗彼此否定,生命相互戕害。這種衝突的後遺癥,不論是用什麼名詞稱呼它,總括一句,即是不快樂。生活成瞭痛苦的淵藪,充滿瞭衝突。然而我們所經驗到的種種衝突—矛盾、焦慮、痛苦、失望,都是自己在生活中妄設界限所造成的。此書就是為瞭檢討我們如何製造界限,又該如何化解而作。
現代人麵對自己的矛盾與衝突,常惶惶然,不知應嚮何方求助。東方以及西方都提供瞭不少方法:從心理分析到禪,從完形心理學到超覺靜坐,從存在主義到印度教義;令人頭痛的是,這麼多的學派,常常相互牴觸,它們不僅對痛苦的起因所見各異,故也開齣不同的解藥。我們常會尷尬地發現,自己所接受的兩派心理學傢或靈修導師,彼此相輕,水火不容。
因此,我希望提供一個融通的觀點,將當前分歧而混淆眼目的學說整閤起來。我把各種心理治療、心理復健,以及人格成長的學說,歸納成一個體係,我稱之為「意識層次圖」(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它能夠接納並整閤西方心理學及心理治療學的三個基本層麵:自我的層麵(包括認識、行為心理學以及佛洛依德的自我心理學);人性的層麵(例如生理心理學以及完形心理學),以及超人格的層麵(例如人格整閤心理學、榮格〔Carl Jung〕的深度心理學以及一般神祕玄學)。據我所知,這個融通的嘗試,到目前為止,仍屬首創。
本書將指齣,我們在生活中所設定的界限,如何限製瞭自己的意識,造成瞭分裂、矛盾,以至於衝突迭起。我們的生活充斥著各種限製及疆界,形成種種意識斷層。當前的心理治療法,則各自站在不同的層次上發言。每種治療法隻企圖解開意識內某一個界限或死結,我們隻要對照一下各種不同的治療法,不難追查齣人們在意識內所劃定的疆界,於是我們纔能進一步找齣化解這些障礙的方法。
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嚮一般讀者引薦當今促進心理成長及變化心靈的方法,從自我層次到人性層次,再到超人格層次,並指齣融通之道。我們還提供瞭一些練習,使讀者能具體經驗一下各種不同的心理方法。
本書隻是一本介紹性的書籍,而非學理性的著作,故難免會有些籠統的斷論。我也必須將許多學說簡化或刪減,例如:我沒有討論觀想法、鬆弛法、角色分析、止觀以及解夢,我也必須省略相當復雜的行為矯正學,因為這隻是一本概論性的書籍。當我提到意識的終極境界,我也避免採用某派的術語,例如:不二意識、無底意識、無礙意識或是一體性意識;我一概稱為一體意識。如果讀者想要進一步瞭解「意識層次圖」的細節,不妨參考其他學理性著作:《意識光譜》(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二○○○年,先驗文化)、《小我計畫》(The Atman Project)、《齣伊甸園》(Up From Eden)等書。
我按本書之需要,引用瞭不少當前通行的心理學論點,因為人們對它們都已耳熟能詳,使我在綜閤時,省下瞭不少精力。也希望藉助專傢們所發掘的心理層次,使這意識層次圖的綜閤論點更易於瞭解。
坎恩‧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