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自我提升
  • 習慣養成
  • 行為心理學
  • 認知偏差
  • 執行力
  • 拖延癥
  • 個人成長
  • 道理與實踐
  • 思維模式
  • 影響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我們會不會依照道理來做事,其實是根據每個人內心不同的情感思維標準而行動。

  我們應該明白的發現:
  提供我們對事情做還是不做的動力並不是理性,而是情緒、情感、激情、憧憬等這些「感性」層麵的要素。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文熙


  齣版社特約作傢,心理學專業畢業,擅長心理學書籍的寫作,文字練達嚴謹,對人的心理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圖書目錄

Part 1 你是否在做自己的敵人?
1.生活不如意你是否因此而沮喪?    016
2.情緒起伏時你是否容易受影響?    021
3.工作無力感是否讓你産生壓力?    027
4.對未來的不確定是否産生焦慮?    033
5.不能圓滿成功的事是否會自責?    039
6.彆人的態度是否讓你耿耿於懷?    045
7.彆把自己打造成自己未來的敵人    051
 
Part 2 自救的人纔會瞬間強大
1.彆讓命運掌握在他人手中                058
2.認清自己,纔能拯救自己                065
3.看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072
4.從對過去的關注中走齣來                078
5.不要沉醉在無窮的慾望中                085
6.要剪掉不適閤自己的事情                091
7.彆再讓自己虧欠瞭你自己                097
 
Part 3 隻需做好我們自己就行瞭
1.沒有人能阻止你依本性生活            104
2.不要為瞭彆人而放棄瞭自己            111
3.依循自己喜好,走自己的路            117
4.不要被彆人的看法所操縱                124
5.不因彆人做法不同而生氣                132
6.不必去羨慕以及忌妒他人                139
7.一定要依自己的意願過生活            145
 
Part 4 不要一味追尋,要善於發現和珍惜
1.你想擁有越多就越不能做自己        152
2.不論爭取和放棄都是你的機會        158
3.即時放下錯誤的堅持與執著            164
4.完美生活往往隻在想像中存在        171
5.感謝你所擁有的和你所沒有的        177
6.用心去感受你已經擁有的幸福        183
7.摺磨自己的人真的是愚蠢至極        190
 
Part 5 彆為工作而失去生活價值
1.不要讓工作成為你生活的全部        196
2.過分忙碌工作會影響傢庭和諧        201
3.適當休息彆把上班壓力帶迴傢        208
4.工作能帶來幸福也會摧毀幸福        215
5.生命之中賺錢不是人生的全部        221
6.轉變工作態度會讓生活變快樂        228
 
Part 6 生活是尋找開心,不是尋求痛苦
1.自己的習性不要刻意對抗                234
2.總是不滿足你就總會有痛苦            238
3.放下心中負擔纔能獲得幸福            243
4.快樂是內在力量自然的實現            250
5.學習享受自己的美好人生                256
6.放鬆心情彆再摺磨自己瞭      263

圖書序言



理智與情感的較勁

          
  從小到大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著人生的道理,我們也都非常瞭解這些道理的涵義,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我們以為這樣的我們,人生將有很好的發展,可是最後,我們卻發現自己的生活好像並沒有太大的改變。於是我們發現,懂得瞭這麼多的人生道理,似乎每次都隻當傢人朋友做錯事、不如意時,拿來勸誡他們、安慰他們的一種技倆,自己卻是不會跟著道理走。

  我們知道賭博百害無一利,卻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賭;我們知道吸煙喝酒有害健康,卻總是戒不掉;我們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卻總是抱著僥倖心理超載、超速、酒後駕駛……。我們每個人似乎一切的道理都懂,都是滿口的仁義道德、人生大道理。但很奇怪的是,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卻總是不按道理做事,去做瞭自己都認為不應該做,並且會後悔的事呢?所有的這一切,你是否時常也會遇到呢?

  事實上,人獲得的一切物質或精神成就,首先都是由心靈的想像構思而來,然後再依賴於信念去全心運作。可以說,人的行為都是從思想中迸發齣來的。因此,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由於人的思路不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就不同,産生的行為也就不同。但基本上,人都是會順著自己的本性,也就是內心所感、所受的情感、情緒去做事、去生活。

  然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人是由「理智」與「情感」分裂的兩部分組成,「情感」是順著自己的本性而發展的,「理智」的道理卻是與人的本性背道而馳的。所以,當人類的情感與理智相衝突時,情感往往都能戰勝理智,因為它更符閤我們內心自然的本性。

  毫無疑問,當我們自己的情感思維與道理發生抵觸時,我們常常會以我們的情感思維為行為的標準,而放棄道理的依循,因為人類是以情感淩駕於理性的物種。因此,我們會不會依照道理來做事,其實是根據每個人內心不同的情感思維標準而行動的。所以,我們就可能會受自己當時當地情緒和狀態的影響,也就說,其實這種跟不跟道理行事,可能隻是當下情緒的一點激賞、一點滿足。

  當我們麵對自己以外的事件時,「理智」往往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因為與己無關的事情,也就沒有多餘的「情感」可言,這時我們都能夠說齣滿口的大道理。然而,當我們麵對與自己有關的事件時,理智與情感這兩個部分便時常會齣現衝突,當我們的情感勝過理智時,自然會做齣不閤乎道理的事情瞭。

  由此,我們應該明白的發現:提供我們對事情做還是不做的動力並不是理性,而是情緒、情感、激情、憧憬等這些「感性」層麵的要素。所以,道理你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是你自己造成生活中各種問題脫離道理的罪魁禍首。因為,操縱你的是隱藏在內部的情感與思維。

  有關專傢也提齣,人是高級動物,在理想的情況下,我們會認為我們能夠控製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可是總有些時候,我們感到力不從心,有不安全感,因而無法激發起內心的動力與激情,讓人更願意選擇現有的東西,而不願意依著道理去改變。但如果我們不懂得以道理為依歸,不懂得將道理做為人生的行動指標,那麼所有的貪婪、懶惰、頹廢、犯罪……等等,將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將無法過好這一生。
 

圖書試讀

Part 1
人為什麼總是不按道理做事


一切的道理都懂,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可是到瞭關鍵時候,卻總是不按道理做事,去做瞭自己都認為不應該做,並且會後悔的事呢?所有的這一切,你是否時常也會遇到呢?

1.我們隻喜歡用道理勸戒彆人,並非約束自己

從小到大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著人生的道理,我們也都非常瞭解這些道理的涵義,每當傢人朋友做錯事、不如意時,我們也都會拿齣一些人生道理來勸誡他們、安慰他們,但很奇怪的是,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滿口人生大道理的我們,卻又無法跟著道理走。

比如,當我們聽到孩子撒謊時,都會怒氣沖沖的開始責罵孩子,勢必要以最嚴厲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撒謊的嚴重性,然而,自己卻可能三天說一小謊、五天編一大謊的過著生活;又比如,有些做父母的在聽到朋友抱怨自己孩子功課不好、學習很差時,時常會勸誡朋友說,孩子的考試分數並不重要,孩子隻要健康、快樂成長,隻要有良好的品格,將來能夠自食其力就好瞭,所謂行行齣狀元,現在功課不好並不代錶以後發展就不好啊!可是,一迴到傢,麵對自己孩子學習不好時,卻又是破口大罵,無法接受自己孩子不好的學習成績。

我們總是勸脾氣不好的人要修練脾氣,自己卻也常常因為一些小事暴跳如雷;我們總是勸彆的父母要培養孩子獨立,自己卻事事替孩子代勞;我們總是勸彆人多讀書多充實自己,自己卻從來不曾買過一本書;許多官員們總是勸彆人要潔身自愛,自己卻又貪贓枉法;總是勸彆人不要虛榮,自己卻名牌滿身……,為什麼我們總隻是喜歡用道理勸戒彆人,並非約束自己呢?因為,「懂道理」是我們都有足夠的智慧分辨道理的是分,自己「做不到」卻又是我們人類內心無法平息動盪不安的情緒快感。

事實上,古人也常說:「看的破,忍不過。」「看的破道理」是學問,你懂得這個道理,清楚這個緣由。「忍不過」是擺脫慾望快感境界,境界達不到,功夫不到傢,光知道沒用,還需要修練。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