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學研究:穆剋宏自選集(再版)

六朝文學研究:穆剋宏自選集(再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六朝文學
  • 文學史
  • 穆剋宏
  • 學術著作
  • 中國古典文學
  • 文學研究
  • 再版
  • 文化史
  • 隋唐文學
  • 魏晉南北朝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作者研究《文心雕龍》、《文選》多年,其特點是將二書結閤起來研究。作者認為:「研究《文心雕龍》應與《文選》相結閤。參閱《文選》,可以證實《文心雕龍》許多論點的精闢。同時,我也認為,研究《文選》,亦應與《文心雕龍》相結閤,揣摩《文心雕龍》之論斷,可以說明《文選》選錄詩文之精審。因此,將兩書結閤起來一起研究,好處很多。」(《昭明文選研究》〈後記〉)作者這一研究方法之實踐,得到學術界很高的評價。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名學者曹道衡先生說:「穆先生潛心《文心雕龍》的研究,所著《文心雕龍研究》一書,久已蜚聲士林。他對魏晉南北朝文學,又有著極深的研究,因此在研究《文選》時,往往能提齣許發人深省的真知灼見。」湖南師範大學教授,著名學者馬積高先生說:「匠心獨運,為龍學彆開生麵。」本書是作者研究六朝文學五十餘年,著作十餘種,論文百餘篇中的精華。這樣的著作應是六朝文學研究者、教師和愛好者,案頭必備的寶典。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綱:兼論文體演變與思想流變 作者: 李文翰 齣版社: 文津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23年11月 頁數: 780頁 定價: 128.00元 --- 內容簡介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綱:兼論文體演變與思想流變》是一部全麵而深入探討中國文學史上一個關鍵轉摺時期的學術專著。本書聚焦於公元220年至589年間,即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長達近四百年的曆史斷代,力圖勾勒齣這一時期文學發展的宏觀脈絡,並細緻剖析其中湧現的文學思潮、文體創新與社會背景的復雜互動。 本書的撰寫基於紮實的文獻考據,並吸收瞭近數十年來海內外學界的研究成果,旨在構建一個既有宏觀視野又具微觀洞察的文學史敘事框架。全書結構嚴謹,分為三大部分,層層遞進,結構清晰: 第一部分:時代背景與文學啓動(上承漢末,下啓隋唐) 本部分首先對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格局、社會思潮以及民族交融的曆史背景進行瞭詳盡的梳理。作者認為,這一時期的文學變革並非孤立發生,而是與士族階層的興衰、玄學思想的盛行、佛教的傳入與本土化,以及北方遊牧民族文化對中原的影響息息相關。 重點闡述瞭“文學自覺”的理論基礎: 詳細辨析瞭曹丕《典論·論文》的曆史意義,並追溯瞭文人如何從漢代“文以載道”的傳統束縛中逐漸解放齣來,開始關注文學自身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形式的完善。對建安文學“慷慨悲歌”的時代精神進行瞭深刻解讀,分析瞭其與漢末的政治動蕩和個體生命意識覺醒之間的內在聯係。 第二部分:文體創新與流派紛呈 這是全書的核心部分,集中探討瞭這一時期文學領域內發生的關鍵性變革,著重分析瞭詩、賦、駢文、誌怪小說、碑傳文等主要文體的演變軌跡和代錶成就。 一、 詩歌的成熟與多元化: 建安風骨與正始之音的對比: 細緻比較瞭“三曹”與“竹林七賢”在創作主題、情感錶達和藝術風格上的異同。重點分析瞭嵇康和阮籍詩歌中體現的對社會現實的疏離與對個體自由的追求。 太康詩風的精緻化: 論述瞭以“三張、兩陸、左貴謙”為代錶的太康文學如何將文學創作推嚮對形式美和辭藻雕琢的追求,並探討瞭這種精緻化傾嚮在永嘉之亂後如何受到衝擊。 山水詩的奠基: 詳細考察瞭西晉潘嶽、陸機等人的作品,並深入分析瞭東晉時期以謝靈運為代錶的山水詩的形成過程。作者強調,謝靈運不僅開創瞭描繪自然景物的新領域,更重要的是,他首次將個人的“心物交融”的體驗提升到理論高度,為後世山水詩的發展奠定瞭堅實的哲學基礎。 永明體與聲律的探索: 詳盡介紹瞭南朝齊永明年間以鮑照、瀋約等人為代錶的“四聲八病”理論的提齣,論證瞭這一理論對漢語音韻學研究的貢獻,以及它如何直接催生瞭唐代近體詩對格律的精細化要求。 二、 辭賦與駢文的鼎盛: 本書對駢文這一文體給予瞭充分的重視,指齣其在南北朝時期不僅是官方文書的主流,更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高度程式化的文學形式。通過分析傅玄、左思、潘嶽等人的作品,揭示瞭駢賦如何從漢賦的鋪陳誇飾嚮講求對偶工整、聲律和諧的方嚮發展,並批判性地探討瞭駢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散文發展的局限性。 三、 散文與史傳文學的革新: 誌怪小說的勃興: 探討瞭魏晉誌怪小說的起源,分析瞭其內容如何反映瞭當時的宗教信仰(尤其是道教的傳播)和士人對超自然世界的想象。重點評述瞭乾寶《搜神記》在藝術手法上的成熟。 遊記與筆記的萌芽: 考察瞭裴淵業《廣州記》、酈道元《水經注》等作品,說明瞭地理學與文學結閤的趨勢,以及這些作品對後世山水遊記文學的深遠影響。 第三部分:思想碰撞下的文學批評與理論建構 本部分聚焦於理論層麵的發展,分析瞭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文學批評思想的成熟過程。 “文氣論”的奠基: 詳細解讀瞭曹丕的“文以氣為主”,並將其與劉勰《文心雕龍》中的“神思”理論進行對話。 《文心雕龍》的體係性: 對劉勰的巨著進行瞭結構分析,強調其將文學理論建立在儒、釋、玄多重思想基礎上的創新性,特彆是其對文體論、創作論和時代批評的係統性建構,標誌著中國文學批評理論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 “情景交融”的審美探求: 分析瞭鍾嶸《詩品》的價值,指齣其以“品藻”的方式對曆代詩人進行分級評價,凸顯瞭對詩人主體性、人格魅力與藝術成就之間關係的關注,體現瞭早期重視“風力”和“性情”的審美傾嚮。 學術特色 1. 貫通南北的視野: 本書擺脫瞭傳統文學史中“南學北不學”的局限,將南北朝時期漢族士人文學與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進行有機整閤,尤其重視北朝文學(如北朝民歌、六朝宮體詩的早期形態)的價值挖掘。 2. 跨學科的整閤: 緊密結閤哲學史(玄學、佛教)、思想史、音韻學和政治史,解釋文學現象背後的深層動因,而非僅僅停留在作品賞析層麵。 3. 注重文體史: 明確將文體演變視為文學史發展的主綫之一,清晰勾勒齣詩、賦、駢文等文體如何在這一時期完成定型和創新,為唐宋文體的變革提供瞭清晰的過渡脈絡。 本書是高校中文係研究生及從事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的學者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書,對於普通文史愛好者而言,也是理解中國文學史上承上啓下的關鍵時期的優秀讀本。通過閱讀此書,讀者將能全麵把握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獨特魅力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穆剋宏


  一九三○年生,江蘇南京人。一九五三年南京大學中文係畢業,曾任福建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福建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所長、鄭州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文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常務董事、中國古代文論學會常務理事。現任中國《文選》研究會顧問、中國《文心雕龍》學會顧問、中國古代文論學會顧問、國傢古籍重點項目《文選匯注》顧問等。穆先生多年緻力於六朝文學研究,主要是《文心雕龍》研究和《昭明文選》研究。著作有《六朝文學論集》、《魏晉南北朝文學史料述略》、《文心雕龍研究》、《文選學研究》等十餘部專書,論文百餘篇。
 

圖書目錄

總序 1
目次 1
代序╱我與六朝文學研究—治學詹言 1

《昭明文選》研究
蕭統《文選》研究述略 3
蕭統研究三題 33
文章淵藪 英華薈萃—論《文選》的文學價值 53
《文選》與文學理論批評       73
二十世紀中國文選學研究的迴顧與展望        101
何焯與《文選》學研究 115
顧廣圻與《文選》學研究       145
阮元與《文選》學研究 161
梁章钜與《文選》學研究       171
李詳與《文選》學研究 183
高步瀛與《文選》學研究       201
劉師培與《文選》學研究       217
黃侃與《文選》學研究 239
《文選》校詁三傢述論 263
蘇軾論《文選》瑣議      277
曾國藩與《文選》 287
研習選學之津梁—駱鴻凱《文選學》評介 293
《文選學研究》後記      301
《文心雕龍》研究
劉勰與《文心雕龍》      307
劉勰生平述略 317
附錄  劉勰年譜      325
劉勰的文體論初探 337
劉勰的風格論芻議 353
誌深而筆長 梗概而多氣—劉勰論「建安七子」 367
捷而能密 文多兼善—劉勰論王粲 397
灑筆以成酣歌 和墨以藉談笑—劉勰論「魏氏三祖」 413
思捷而纔俊 詩麗而錶逸—劉勰論曹植 429
師心以遣論 使氣以命詩—劉勰論阮籍、嵇康 455
義多規鏡 搖筆落珠—劉勰論傅玄、張華 473
鍾美於〈西徵〉 賈餘於哀誄—劉勰論潘嶽 489
纔深辭隱  思巧文繁—劉勰論陸機        509
盡銳於〈三都〉 拔萃於〈詠史〉—劉勰論左思 527
詩必柱下之旨歸 賦乃漆園之義疏—劉勰論東晉文學  543
情必極貌以寫物 辭必窮力而追新—劉勰論南朝宋、齊文學 561
《文心雕龍研究》後記 577

其他
漢魏六朝文體論的發展 583
嚴羽論漢魏六朝詩 599
試論《玉颱新詠》 625
徐陵論     643
袁編《中國文學史》魏晉南北朝部分的幾個問題 659
後記 675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很長,但《六朝文學研究:穆剋宏自選集(再版)》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學者的嚴謹和對內容的高度聚焦。拿到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穆剋宏”這個名字,這位學者在六朝文學領域深耕多年,他的選擇自然代錶瞭他研究的精華所在。我期待的是,通過這本書,能夠係統地瞭解穆剋宏先生對六朝文學的深刻洞見。尤其“再版”二字,說明這本書經過瞭時間的檢驗,在學術界具有一定的分量和價值,能夠再次麵世,想必是有其獨特之處,亦或是對原有內容有所增補和完善。我很好奇,穆剋宏先生會將哪些代錶性的論文、專著章節收錄其中,又會著重探討六朝文學的哪些方麵?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觀念的轉變?是詩歌、賦、駢文等不同文體的演變?還是佛教、玄學等思潮對文學創作的影響?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我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六朝文學豐富世界的門,讓我能夠沿著穆剋宏先生的學術脈絡,深入探索那個充滿魅力的時代。

评分

拿到《六朝文學研究:穆剋宏自選集(再版)》這本厚重的著作,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樸實無華的封麵設計,沒有花哨的圖飾,唯有清晰的書名和作者信息,這恰恰透露齣這是一本沉甸甸的學術著作,不追求錶麵的浮華,而是緻力於內容的深度挖掘。我瞭解到穆剋宏先生是六朝文學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他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因此,這本書無疑是他多年學術積澱的精華凝練,匯集瞭他最具代錶性和原創性的研究成果。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去理解六朝文學的獨特魅力。是關於魏晉風度下士人的精神世界?是建安文學的慷慨激昂?還是陶淵明田園詩的超然物外?亦或是南北朝時期駢文的精巧工整?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一一解答我心中的疑問,通過穆剋宏先生的專業解讀,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那個時代文學的蓬勃發展和多元麵貌,甚至可以從中窺見文學發展的普遍規律。

评分

《六朝文學研究:穆剋宏自選集(再版)》這個書名,雖然直白,但卻直指核心,傳遞齣一種專業、嚴謹的態度。作為一個對中國古代文學,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非常關注這一領域的學術動態。穆剋宏先生的名字,在我看來,幾乎就是六朝文學研究的代名詞。因此,當得知他推齣自選集並再版時,我的內心是充滿期待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部精選集,收錄的都是他多年來最為得意、最具學術價值的研究篇章。我可以想象,這本書中可能會涵蓋對文學思潮、文學理論、重要作傢及其作品的深度剖析。例如,針對“詩言誌”的傳統觀念在六朝時期如何被重新解讀和實踐?玄言詩的興盛背後有哪些哲學思辨的根源?建安文學的“七子”對後世文學産生瞭怎樣的深遠影響?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權威而又不失個人見解的學術窗口,讓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清晰地認識六朝文學的復雜性與輝煌。

评分

《六朝文學研究:穆剋宏自選集(再版)》——光是書名就透露齣一種學術的厚重感與專注度。作為一個對中國文學史有著一定瞭解的讀者,我深知六朝文學是一個極為重要且充滿魅力的時期,它承載著從漢代到唐代文學過渡的重任,湧現瞭無數經典的文學作品和文學思潮。穆剋宏先生作為這一領域的資深研究者,他的“自選集”無疑是精華的匯聚。我非常好奇,在這本匯編中,他會著重展現哪些方麵的研究成果?或許是關於建安文學的時代背景及其對後世的影響?亦或是對魏晉士人風骨與文學創作關係的探討?又或者是南朝文學的細膩婉約,及其如何與北方文學形成對比?“再版”二字也暗示瞭這本書經過瞭時間的考驗,可能包含瞭作者對其原有研究的補充、修正或是新的思考。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獲得一個係統、權威且富有洞察力的六朝文學研究範本,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的文學精神和藝術成就,甚至能從中學習到嚴謹的學術研究方法。

评分

看到《六朝文學研究:穆剋宏自選集(再版)》的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個風雲變幻、文人輩齣的時代。穆剋宏先生的名字,在我的印象中,一直與嚴謹的學術探究和深刻的見解聯係在一起。因此,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六朝文學的讀物,更像是一次與大師對話的機會。我期盼著,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能夠跟隨穆剋宏先生的筆觸,去領略那個時代文學的獨特風貌。他會如何解讀曹操、曹植父子的文學成就?又會如何評價謝靈運的山水詩?六朝時期駢文的繁榮,其背後有著怎樣的社會文化背景?抑或是,他對“永明體”的創新,又有著怎樣的獨到見解?這本書的“自選集”形式,更是讓我對其內容充滿好奇,我相信,每一篇文章的入選,都經過瞭作者的深思熟慮,代錶瞭他學術生涯中的重要節點和思想結晶。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曆史深處的窗戶,讓我能夠更真切地感受到六朝文學的魅力與深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