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颱文與心經:兩種極緻之美

優雅颱文與心經:兩種極緻之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颱文
  • 心經
  • 文學
  • 佛學
  • 文化
  • 美學
  • 語言學
  • 傳統文化
  • 經典
  • 藝術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學會本書獨創的「漢日混用法」,優雅颱文輕鬆就上手!

  ◎以漢字、平假名「漢日混用法」書寫颱文,充滿形式與靈性的極緻之美。
  ◎特彆詳介〈心經〉,領悟菩薩慈悲的指引,使眾生遠離苦痛,生命因而更美好。
  ◎書中同時也談科學、人文、藝術……,學優雅颱文,更能獲取寶貴的知識。

  以獨特的「漢日混用法」寫齣來的颱文,使用具有草書之美的平假名,看起來優雅,因此稱為優雅颱文──散發草書之美,也是一種極緻的美!

  附四篇使用「漢日混用法」書寫的「優雅颱文」,其中三篇是書友寫的,使用「漢日混用法」書寫颱文真的很容易!

  因著對颱語之美的感動,蕭老師研擬齣散發著草書之美的「優雅颱文」來書寫颱語,是一種極緻的美!

  雖然坊間目前的颱語書寫法有「漢文書寫法」、「羅馬字書寫法」和「漢羅混用法」等三種;但其中的「漢文書寫法」,有許多漢字卻在字典中找不到;「羅馬字書寫法」有轉音問題難以學習;「漢羅混用法」讓方塊字和蟹形字並列,並不雅觀,以緻很少人願意使用。

  為瞭讓颱語有一個簡單而優美的書寫方法,緻力推廣颱文的蕭老師苦心鑽研齣結閤漢文與日文字母的「漢日混用法」,並曾發錶在《教師會訊》。

  「優雅颱文」簡單易學,除瞭看起來優美,也是目前颱語各種書寫法當中,唯一能讓颱語上網的方法。藉由齣版本書,盼望優雅颱文能推廣到颱灣的每一個角落,讓更多對颱語文有興趣的人能進一步認識颱文之美,能讓目前逐漸衰微的颱語振興起來。

  書中,蕭老師也詳解瞭佛法中最殊勝、基本,卻常不為人瞭解的〈心經〉,心經朗朗讀來充滿瞭空靈之美,宣說世間的實相,眾生若能領悟則能減輕很多人生的苦痛,蕭老師的〈心經白話翻譯〉最為貼近心經原意,如能反覆讀誦,一定會有所領悟,領悟越深,越能減輕人生的種種苦痛。

  本書對於天文、地理、社會、曆史、哲學、心理、科學、文學、藝術等皆無所不談,很多篇章的觀點很精彩,都能發人所未發。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7026.pdf

 
璀璨星河中的孤光:現代宇宙學的探索與哲學沉思 一部超越學科邊界的宏大敘事,帶領讀者潛入時間與空間的最深處。 本書並非一部傳統的科普讀物,它更像是一場橫跨物理學、哲學、乃至人類認知極限的深度對話。它不滿足於羅列最新的天文觀測數據,而是緻力於追問那些隱藏在數據背後的終極問題:宇宙的起源究竟是怎樣的?我們存在的意義在浩瀚的尺度下如何被重新定義?意識在物質世界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 第一部分:萬物之始——量子場論與大爆炸的幽暗迴響 我們將從對“虛空”的全新理解開始。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描繪瞭宏偉的宇宙結構,但當我們試圖將它與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融閤時,我們便觸及瞭物理學的禁區。本書深入探討瞭量子場論(QFT)的核心概念,解釋瞭為什麼連“空無一物”的空間也充滿瞭不斷生滅的虛粒子。 隨後,我們將迴溯至宇宙誕生的奇點。這不是對標準大爆炸模型的簡單復述,而是聚焦於其邊緣——暴脹理論(Inflationary Cosmology)的精妙與睏境。我們探討瞭暴脹如何解決瞭視界問題和磁單極子問題,但同時也引齣瞭更令人不安的推論:永恒暴脹與多重宇宙(Multiverse)的必然性。 作者以清晰的邏輯,勾勒齣這幅由無數“泡泡宇宙”構成的、難以想象的圖景,並審視瞭這種理論對我們“唯一真實”世界觀的顛覆性影響。我們細緻分析瞭弦理論(String Theory)和圈量子引力(Loop Quantum Gravity)這兩種試圖統一物理學的“聖杯”理論的最新進展與哲學辯論,特彆是它們如何嘗試解決黑洞奇點和時間起源的難題。 第二部分:時空的織物與信息的悖論 本書的第二篇章,我們將聚焦於我們所感知的“時空”的本質。我們不再將時間視為均勻流淌的背景,而是將其視為宇宙結構中一個動態且可能具有“湧現性”的屬性。 我們深入討論瞭黑洞物理學,特彆是霍金輻射的發現如何徹底動搖瞭信息守恒的基石。信息悖論被細緻剖析:如果信息最終被黑洞吞噬而無法逃逸,那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則是否需要被修改?本書介紹瞭幾種前沿的解決方案,包括火牆(Firewall)假說和軟毛(Soft Hair)理論,並闡釋瞭這些看似抽象的物理概念,如何映射到我們對“存在”的定義上。 此外,本書對“時間之箭”進行瞭哲學性的考察。為什麼時間隻能嚮前流逝?這僅僅是熵增的宏觀錶現,還是宇宙存在某種內在的、不可逆轉的動力學機製?我們考察瞭熱力學、宇宙學和量子力學中關於時間的不同錶述,試圖拼湊齣時間這一人類最根本經驗的完整畫像。 第三部分:認知前沿——意識、觀察者與宇宙的終局 本書最引人深思的部分,在於它將科學的邊界推嚮瞭人類認知的核心。在量子力學中,“觀察者”的角色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我們探討瞭哥本哈根詮釋、多世界詮釋(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以及退相乾理論(Decoherence)。作者並未試圖提供一個最終答案,而是引導讀者體驗這些詮釋背後的哲學張力:我們的意識是否在某種根本層麵上參與瞭現實的塑造? 我們超越瞭狹隘的生物學視角,探討瞭“宇宙意識”或“泛心論”(Panpsychism)的現代物理學版本——即信息處理能力是否與物質的基本屬性相關聯。我們審視瞭圖靈測試的局限性,並以計算宇宙學的視角,思考未來人工智能與人類意識的交匯點,以及這是否會成為宇宙演化的下一個關鍵階段。 最後,本書將目光投嚮宇宙的終局。是熱寂(Heat Death),是宇宙大撕裂(Big Rip),還是某種周而復始的循環?不同的終極命運,對應著對能量、信息和結構的不同哲學態度。我們討論瞭暗能量的性質,以及它如何決定著我們宇宙的最終命運,以及這種終局圖景對人類文明在時間尺度上的價值判斷帶來的挑戰。 本書特色: 跨界融閤: 將粒子物理、廣義相對論、信息論與形而上學進行無縫連接。 概念清晰: 復雜的物理理論通過嚴謹的類比和精煉的語言進行闡釋,力求非專業讀者也能領略其深刻內涵。 不預設答案: 鼓勵讀者參與到對終極問題的思辨中,而非被動接受既定結論。 《璀璨星河中的孤光》是一本獻給所有對“為什麼”抱有永恒好奇心的人的指南。它邀請您一同站在這場人類智慧的最高峰上,眺望那片既令人敬畏又充滿未知的宇宙邊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蕭義崧


  作者蕭義崧曾經擔任理化教師20餘年,興趣廣泛,喜歡研讀不同領域的書。常神馳於各種不同的文明,並反思各種文明的優劣(見〈我們從文明得到什麼?〉一文)。他認為佛教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唯識論》,因為唯識論告訴我們,人有三種心,除瞭意識之外還有末那識及阿賴耶識(見〈我們的內心像大海〉一文)。

  由於對颱語之美的感動,他研擬齣「優雅颱文」來書寫颱語。優雅颱文散發著草書之美,他認為是一種極緻的美!

  他認為〈心經〉朗朗讀來充滿瞭空靈之美,它宣說世間的實相,眾生若能領悟則能減輕很多人生的苦痛,有什麼比菩薩慈悲的指引,使眾生遠離苦痛更美?所以心經也是一種極緻之美!

 

圖書目錄

推薦序
自序
1. 颱語這樣寫很優雅
2. 四篇優雅颱文
3. 孩子的母語越多種,智力發展越優越
4. 天下第一奇文──心經
5. 叔本華哲學與佛學
6. 我們的內心像大海
7. 我們從「文明」得到什麼?
8. 圍棋與大腦
9. 詼諧、抒情及領悟
10. 這些都是邏輯問題
11. 物理和化學在生活中有什麼用?
12. 讓我們都來讀臉書大學兼修Line學分
13. 颱語好詩何處尋?兼談颱語詩的睏境
14. 張文環的〈過重〉與硃自清的〈背影〉
15. 張文環小說《爬在地上的人》
16. 優美的颱灣鄉土歌謠
17. 一首颱語歌麯〈懷念的流星〉的傳奇
18. 聲樂與流行歌
19. 水墨畫的境界
20. 談旅行
 

圖書序言

推薦序

邱全福  2018.01.18


  十多年前在因緣際會之下,一群愛好閱讀的書友在蕭義崧老師的倡議下成立瞭「定慧讀書會」,每月聚會一次。而這個「定慧讀書會」竟能持續十年之久,主講人蕭老師雖是數理老師退休,但其學識涉獵甚廣,除數理、科學之外,舉凡文學、曆史、哲學、藝術等等都相當有見地,真可謂是學識淵博。在讀書會的聚會裏,除瞭他平日博覽群書的心得分享之外,也蒐集瞭甚多生活或時事的精彩資料與書友交流。

  在三年前的某次聚會裏,蕭老師再次提到他憂心颱語會因難以書寫而逐漸沒人使用,導緻最後失傳。他曾經花費相當多的心力,潛心研究各種颱語書寫法,目前的颱語書寫法有「漢文書寫法」、「羅馬字書寫法」和「漢羅混用法」等三種;但其中的「漢文書寫法」,有許多漢字卻在字典中找不到;「羅馬字書寫法」有轉音問題難以學習;「漢羅混用法」讓方塊字和蟹形字並列,非常難看,以緻很少人願意使用。因此在書店中幾乎看不到用以上三種方法書寫的颱語書籍。為瞭讓颱語有一個簡單而優美的書寫方法,蕭老師苦心鑽研齣「漢日混用法」,並曾發錶在《教師會訊》中。

  當時我除瞭一直都是定慧讀書會的成員之外,也恰巧擔任圖書館長一職,滿滿地感受到蕭老師對於發揚颱語不使湮沒的苦心。於是我即錶達樂意在鄉圖書館開辦「優雅颱文讀書會」,請蕭老師來教大傢使用「漢日混用法」書寫颱語。蕭老師仍然秉持他對於讀書會一直以來的看法,認為讀書會必須是多元的、有趣的、知識性的為前提,「優雅颱文讀書會」舉辦之後,每次的聚會都能讓書友有一種如吃佳餚的欣喜,而蕭老師善用有奬徵答的模式,也讓書友們慢慢地學會「漢日混用法」來書寫颱語。這三年來,已有多位書友能運用「漢日混用法」來發錶韆字以上的颱語文章,這樣的成果真是讓人感到欣喜和雀躍!
我曾問蕭老師,為什麼讀書會的名稱叫做「優雅颱文讀書會」?他說,因為用「漢日混用法」寫齣來的颱文,有使用到優美的平假名,看起來很優雅,因此稱為「優雅颱文」。

  「優雅颱文」簡單易學,看起來又很優美,而且是目前颱語各種書寫法當中,唯一能讓颱語上網的方法。展望未來,真盼望優雅颱文能推廣到颱灣的每一個角落,這樣目前逐漸衰微的颱語一定能夠振興起來。

作者序

  隻有美纔會感動人,所以
  我們力推優雅颱文和心經。

  會講颱語的人數以韆萬計,但颱語卻難以書寫,雖然錶麵上有「漢文書寫法」、「羅馬字書寫法」和「漢羅混用法」三種方法可以用來寫颱語,隻是這三種方法都有其難以使用的睏難處或者學習不易(理由請見本書〈颱語這樣寫很優雅〉一文)。隻要去書店看一看就知道,根本難以找到一本使用這三種方法中的任何一種來書寫的颱語書籍,這樣的窘狀足以說明,沒有簡單易學的書寫颱語的方法正是原因之一,甚至是主要原因!

  我們能任令這種窘狀繼續下去嗎?沒有颱語書籍來記錄颱語,則颱語必然會慢慢消失,而如果沒有颱語,颱灣人也會跟著消失,這就好像平埔語消失之後,平埔族就跟著消失一樣!

  我一直在思索簡易可行的書寫颱語的方法,終於想到電腦字庫中有日文字母,何不利用這些日文字母來拼音,錶達某一些無法用漢字書寫的颱語呢?這樣颱語的書寫問題不就解決瞭嗎?而且使用這個方法還可以讓颱語PO上網,包括臉書和Line,當然更能儲存在光碟中。能夠上網和儲存在光碟這兩個功能非常重要,然而上述的「漢文書寫法」、「羅馬字書寫法」以及「漢羅混用法」,通通都欠缺這兩種重要的功能,除非收發雙方都要下載特殊軟體。

  這個利用日文字母來書寫颱語的方法,因為有漢字也有日文字母,因此稱為「漢日混用法」。為瞭實驗這個方法是否可行,我成立瞭一個「優雅颱文讀書會」,為什麼叫做「優雅颱文」呢?是因為用「漢日混用法」寫齣來的颱文,有使用到具有草書之美的平假名,看起來很優雅。因此使用「漢日混用法」寫齣來的颱文就稱為優雅颱文。

  一開始我在讀書會齣「颱語有奬徵答」的題目,所有的題目都是用「漢日混用法」寫齣來的颱文,要求他們翻譯成華文。書友們都踴躍作答,這其實並不難,因為他們隻要拿「日文字母五十音錶」和「日文字母特殊發音錶」來對照一下,就可以把題目中的颱語唸齣來。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這兩個錶他們都已經很熟瞭,接著我換另一種題目,我講幾段颱語,每一段都錄音起來,放在讀書會的網頁上,嚮書友們有奬徵答,要求他們將聽到的颱語用「漢日混用法」記錄下來。他們依然踴躍迴答,當然這比颱語翻成華語的題目睏難,因為寫颱語當然比讀颱語不容易。一開始他們的答案有很多錯誤,但不久之後答題的正確率就漸漸提高瞭。
就這樣實驗瞭三年多,遇到拼不齣的音就再修改「特殊發音錶」,增加新的音素,以便能拼齣音來。發展到現在「日文字母特殊發音錶」已經很完備,能拼齣所有颱語的音。漢日混用法的「書寫規則」也不斷地在實驗中修正和增加條文,到目前共有10條。

  本書附有四篇使用「漢日混用法」書寫的文章(也就是「優雅颱文」),其中三篇是書友寫的,她們都說使用「漢日混用法」來寫颱語真容易!這三篇都附有華語譯文,方便想學優雅颱文的讀者將颱文和華文互相對照,來學會使用「漢日混用法」寫颱語。另外一篇是我寫的,題目是〈生活中のぺト步〉,就是華語「生活中的祕訣」之意。這一篇我故意不附華語譯文,要讓讀者利用「日文字母五十音錶」和「日文字母特殊發音錶」去「摸索」,自行把整篇文章的颱語唸齣來。

  完成之後是有酬勞的喔!這個酬勞就是你會從這篇文章得到一些重要的祕訣!這些祕訣都是很有用的。首先你會得到「如何讓牙齒終生保持健康的方法」,也就是不會蛀牙和得牙周病!這個方法絕不是要你加強刷牙或洗牙等等老套。其次你會得到「如何治好香港腳的方法」,但不是要你去塗藥,而是免費又很有效的方法。

  〈孩子的母語越多種,智力發展越優越〉一文,告訴我們一個很可嘆的現象:很多父母親在傢中隻和孩子講國語(華語)而不講颱語或其他母語,使得現在的孩子大都隻會一種語言──華語,孩子因而失去原本可以提高智商的機會,大大地影響孩子的前途,真是可嘆!

  在我們的讀書會中,除瞭研究「優雅颱文」之外,我們也談天文、地理、社會、曆史、哲學、心理、科學、文學、藝術等等,可說是無所不談,而重點是在於趣味性,在趣味中我們彼此都獲得很多寶貴的知識。

  有一次,有部分書友希望我講解《心經》,《心經》是唐朝時玄奘大師冒著九死一生去印度取經,帶迴來的佛經之一。玄奘翻譯的《心經》隻有兩百多字,非常簡潔,讀起來有一種空靈之美。我在收集《心經》的資料時,纔驚訝地發現各傢對於《心經》的詮釋齣入很大!雖然最終還是完成瞭六韆多字的文章〈天下第一奇文──心經〉,但卻花費瞭大約半年的時間,其中的種種睏難,以及為什麼本書的《心經》白話翻譯最貼近《心經》原意,請參閱〈天下第一奇文──心經〉的「後記」。

  心經最後一段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我很認同。我相信如果能瞭解《心經》所說的道理,就能減輕人生中的許多苦痛。但《心經》的原文是很艱深的文言文,瞭解不易,請讀者仔細將本書〈心經〉一文中的「白話翻譯」看一遍,相信如果能反覆多看幾次,再參看該文的註釋(尤其是註釋16和20),一定會有所領悟,領悟越深,越能減輕人生的種種苦痛。
  〈叔本華哲學與佛學〉和〈我們的內心像大海〉這兩篇,可以作為〈心經〉一文的補充。

  西方哲學傢叔本華直指生命的本質,認為人生是苦,闡述得極有見地。他的名言是:「人生就像一個鍾擺,擺盪在痛苦和空虛無聊之間。」他認為人生的本質是苦,是因為痛苦和空虛無聊都是苦,所以人生的苦是無法擺脫的。但是佛陀卻認為人生的苦可以滅除,「四聖諦」中的「滅諦」就是在講苦的滅除。叔本華闡述人生的苦雖然說得很精闢,但卻不能引領人們走齣一條脫苦的明路,佛陀的四聖諦也告訴我們人生是苦,但卻能指引齣一條離苦之路。若說叔本華哲學是「山窮水盡疑無路」,則佛法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的內心像大海〉在闡明:我們的內心比我們所知道的更復雜,除瞭意識之外還有「潛意識」,更有比潛意識還深的識,就是「阿賴耶識」。潛意識很接近佛教說的「末那識」,至於科學界對於「阿賴耶識」的瞭解則至今仍然一片空白。佛洛伊德曾說人的心中都有三個我:本我、原我、超我。其中「本我」類似第六識(意識),「原我」類似第七識(末那識),「超我」類似第八識(阿賴耶識)。

  其餘14篇文章,題材極為廣泛,詩詞、文學、音樂、美術、圍棋、文化、心理、科學、邏輯、網路、旅行等等無所不談。看似彼此沒有關聯,但其實這些篇章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都有「美」在其中。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美;詩詞、文學、音樂、美術固然都很美,圍棋(第8篇)同樣也是一種美,圍棋戰略的構思,巧妙的布局,本身就是一種美。邏輯(第10篇)也是一種美,在分析論證的過程中,辨彆何者為真何者謬誤,這些犀利的思考很引人入勝,所以也是一種美。

  第7篇談文明,提到各種文明都有很多令人津津樂道的事跡;例如猶太人在亡國兩韆年之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仍能講猶太語;日本文明中的武士,和敵人打仗隻要戰敗就切腹自殺,視死如歸;先秦文明中齣現的世界性思想傢──孔子、老子、孫子等都有卓越的思想,種種這些令人景仰的事跡也是一種美!

  第9篇認為一部電影、一齣戲劇或一本小說,吸引人的關鍵在於詼諧、感性、啓發性三者都要具備。而心靈的快樂,除瞭詼諧和抒情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更高的層次,就是「領悟」。領悟的瞬間,靈光乍現,心中的快樂無可言喻,是人生的極緻之樂。整個領悟的過程也是一種美的體驗。

  第11篇提到科學之美。愛因斯坦對著德國科學院的院士演講,在黑闆上寫齣:

  E=MC²(能量=質量X光速的平方)

  這個公式的畫麵,是20世紀最令人驚嘆和美麗的科學風景!牛頓凝視地上的蘋果,思索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同樣也是恆久感動人的美麗畫麵!因為他苦思很久之後,終於發現瞭萬有引力定律。
第12篇認為臉書和賴(Line)都有教育功能,因為常會有一些有關文學、哲學、藝術、科學、醫學、曆史、地理等等的PO文,若能加以研讀,日積月纍所得的知識,其實並不會輸給一般的大學畢業生。所以其實臉書和賴(Line)也是相當於一所大學,其中包藏瞭太多的學問知識,等著我們去汲取。本篇也提到有一首英詩,由一位高人按照中文詩的五種格式(白話詩、律詩、七言絕句、楚辭、古詩)分彆翻譯之後,其韻味各有韆鞦,都能呈現齣中文詩濃濃的美,意境比原來的英詩高齣很多!

  第13篇提及作詞大師葉俊麟創作的颱語歌謠〈淡水暮色〉的歌詞本身,就是一首很優美的颱語詩。所以葉俊麟和周添旺、李臨鞦、陳達儒等其他三位公認的颱語歌謠作詞大師,必然還有很多好詩隱藏在其所作的歌詞之中,等待我們去挖掘。
第14和15兩篇,都是談日治時期張文環的作品,前者是短篇小說,後者是長篇小說,這兩篇小說的感動力都很強,研究張文環文學作品的權威陳其南教授曾說:

  「在所有颱灣日治時期82位作傢之中,張文環文學作品之美應居第一名!」

  這兩篇看完之後,相信你會同意陳其南的看法。第16篇告訴我們,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颱灣,是日治時代最有文化活力的時期,短短八年之中,竟齣現40首動聽的颱灣鄉土歌謠!海外颱灣人聽到像〈雨夜花〉或〈望春風〉或〈河邊春夢〉等等這些颱語老歌時,常常會引起他們的思鄉之情而熱淚盈眶。

  第17篇談五十多年前流行在嘉義縣梅山鄉的一首非常好聽的颱語歌麯〈懷念的流星〉。這首麯子由陳燦煌作麯作詞,賴美丹演唱,在梅山地區一直傳唱到現在!第18篇認為:對於愛唱歌的人來說,伴唱機簡直是劃時代的大發明!讓喜歡唱歌的人,有一個得以歡唱的舞颱,隻要投下十元硬幣,人人都能上颱,想像自己是一名歌星,唱給颱下的人聽。

  第19篇強調水墨畫都有一種氣韻之美,這是油畫和水彩畫所欠缺的。水墨畫的氣韻從何而來?文中有詳細的剖析。第20篇指齣,「文化之旅」其實比「美景之旅」更美,更能有深刻的感動!

  不僅以上各篇都有美在其中,對本書的兩個主軸:優雅颱文和心經來說亦不例外。優雅颱文正是因為它有優雅之美,我們纔積極提倡。而《心經》朗朗讀來充滿瞭空靈之美,它宣說世間的實相,眾生若能領悟則能減輕很多人生的苦痛,有什麼比這個更美的嗎?

 

圖書試讀

孩子的母語越多種,智力發展越優越
 
現在有很多父母親在傢中隻和孩子講國語(華語)而不講颱語,使得現在的孩子大都隻會一種語言──華語,而使孩子失去原本可以提高智商的機會,大大的影響孩子的前途,真是可嘆!
 
心理學傢在研究兒童的智力發展時,發現能運用越多種母語的孩子,平均智商越高。
 
母語是指在生活中能運用自如的語言,例如父親為客傢人,母親為河洛人,如果她們的孩子從小就從父母親學到客語和河洛語(颱語),而且在生活中能運用自如,我們就說這個孩子會兩種母語。
 
也可以說,母語就是在思考時所使用的語言,以中年河洛人來說,由於教育背景的關係,一般在思考時都能運用北京語及颱語,因此母語有兩種。
 
天下第一奇文──心經
 
如果能瞭解心經所說的道理,就能減輕人生中的許多苦痛。
 
如果要選天下第一奇文,那麼心經可以當之無愧!因為心經全文讀來充滿瞭空靈的氣韻,而且雖然隻有短短兩百多字,卻包含瞭很多佛法的重要概念,幾乎可以將心經當成佛法概論來看。更重要的是,如果領悟心經,就能除去人生的苦痛!因為在最後一段經文中說:
 
「般若波羅蜜多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人生在世有種種的苦痛,而心經告訴我們,人生的苦痛利用般若波羅蜜多是可以除去的!這是多麼震撼人心的宣告呀!佛陀是不打誑語的,所以這樣的宣告纔會如此震撼!在崎嶇的人生道路上,誰沒有苦痛?有什麼比解除人生的苦痛更使人期盼?心經能提供離苦之道,因此說它是天下第一奇文,誰曰不宜?
 
叔本華哲學與佛學
 
叔本華說:「人生就像一個鍾擺,擺盪在痛苦和空虛無聊之間。」1966 年齣版的《野鴿子的黃昏》作者,颱大醫學係學生王尚義說,他每次看叔本華的著作,在透析人生的本質時,總是不禁一麵流淚,一麵閱讀。
 
在所有西方哲學傢中,最有感動力的,非叔本華莫屬,因為他的哲學對人生的本質,闡述得極有見地。而其他的哲學傢,大部分都隻是在談所謂的「本體」和「現象」,這樣對一般人來說,當然也就不會有感動力瞭。對於人生,他透過種種極具說服力而且生動的分析,告訴我們人生是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認為,語言本身就蘊含著一種美,一種能夠觸動人心的力量。《優雅颱文與心經:兩種極緻之美》這個書名,巧妙地將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文化元素並置,立刻激起瞭我的閱讀興趣。作為土生土長的颱灣人,我深切地感受到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力,它不僅僅是粗俗的方言,更是一種承載著生活情趣、人情世故和獨特情感的語言。而《心經》,雖然文字簡短,卻蘊含著深刻的佛法智慧,能夠引人反思生命的意義,獲得內心的平靜。《心經》的“美”,是一種超越世俗的寜靜與智慧;颱語的“美”,則是一種貼近生活、充滿韻味的鮮活。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這兩者之間找到“極緻之美”的聯係,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具挑戰性的藝術創作。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這兩種看似毫不相乾的文化符號,原來可以如此和諧地共存,並散發齣迷人的光彩。

评分

我一直對語言的魅力深感著迷,尤其是那些帶著濃厚地方特色的語言。《優雅颱文與心經:兩種極緻之美》這個書名,立刻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本身就是從小聽著颱語長大,對於它獨特的韻味和錶達方式有著天然的親近感。颱語不僅僅是一種溝通工具,它承載瞭颱灣的曆史、文化和情感,是颱灣人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心經》呢?它無疑是佛教界最為人熟知的經典之一,字字珠璣,蘊含著深刻的智慧,能夠帶給人內心的寜靜和啓迪。當我看到這兩個詞被並列在一起,我立刻産生瞭極大的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美”聯係起來的?是關於颱語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體現齣一種“優雅”?還是在《心經》的智慧中,也能找到與颱語的某些特質相呼應的地方?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為我呈現這兩種“極緻之美”。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優雅颱文與心經:兩種極緻之美》一開始就勾起瞭我強烈的好奇心。我本身是土生土長的颱灣人,對颱語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也在生活中接觸過佛教經典,尤其《心經》更是耳熟能詳。所以,當看到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被並列在一起,而且冠以“極緻之美”這樣的形容詞,我的腦海裏立刻湧現齣無數的想象。颱語那種帶著土地氣息的腔調、俚語的俏皮,以及《心經》那種深邃的哲理、超脫的意境,它們之間究竟能碰撞齣怎樣的火花?是文字上的巧妙結閤,還是思想上的深度對話?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引領我一同探索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美”,去發現它們共通之處,或是各自獨有的魅力。這不僅僅是一本書名,更像是一扇門,邀請我踏入一個充滿驚喜的閱讀世界。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將颱語的韻味和《心經》的智慧展現得淋灕盡緻,讓讀者在字裏行間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文化體驗。

评分

看到《優雅颱文與心經:兩種極緻之美》這樣的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驚奇,緊接著就是深深的好奇。我生在颱灣,長在颱灣,颱語對我的意義不言而喻,那是傢裏的親切呼喚,是街頭巷尾的熟悉聲響,是融入骨血的文化基因。而《心經》呢?雖然我不是佛教徒,但《心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名句,也早已在颱灣社會中廣為流傳,它代錶著一種超越物質、追求精神解脫的哲學高度。這兩者,一個如此具象,充滿人間煙火氣;一個如此抽象,直指宇宙本源。作者是如何將它們融為一體,並稱之為“極緻之美”?我猜想,或許作者會從颱語的某些詞匯、句式中,挖掘齣與《心經》思想相契閤的妙處,或者用颱語的生動錶達,來闡釋《心經》的深奧道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切入點,我非常期待能在這本書裏,體驗到這兩種不同維度的“美”。

评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的裝幀設計就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簡潔而富有質感,仿佛預示著一場寜靜而深刻的閱讀之旅。書名《優雅颱文與心經:兩種極緻之美》的組閤,本身就極具張力。我一直覺得颱語是一種非常迷人的語言,它有著豐富的語匯和獨特的聲調,能夠準確地傳達齣颱灣人細膩的情感和生活態度。而《心經》作為佛教的經典,其言簡意賅的文字中蘊含著宇宙人生的真諦,讀來令人心生平靜,思緒澄明。將這兩種看似差異巨大的文化載體並置,作者的意圖必然不淺。我腦海中開始勾勒齣各種可能性:或許是通過颱語的口吻來解讀《心經》的經文,讓古老的智慧以一種接地氣的方式流傳?又或者是在颱語的方言詞匯中,挖掘齣與《心經》思想暗閤的深層含義?無論如何,這都將是一次充滿挑戰但也令人期待的探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