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論君子操守

晏子論君子操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晏子春鞦
  • 君子之道
  • 道德修養
  • 處世哲學
  • 古代典籍
  • 國學
  • 智慧人生
  • 為人處世
  • 禮儀規範
  • 春鞦時期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晏子春鞦》從整體上看,仍是一部儒學經典,其核心還是在推行仁政王道,而反對霸道;以民生民意為上,而以治人者威權為其次;以忠義禮智節儉律己尚賢為大德,而以奸詐、暴力、虐民、驕奢、任奸遠賢為無道。尤其是通篇貫穿著一種古代優良的“官德”思想,其中有關士君子應該堅守的節操之論相當精采,足為今日當途者鑒。
謙和與擔當:論古代士大夫的自我修養與治世之道 作者: 佚名(仿古人筆法) 裝幀: 仿宋版綫裝,內頁采用宣紙仿古印刷,配有精美木刻插圖。 篇幅: 捲一至捲五,共五捲,正文約十五萬字。 --- 捲首語 夫君子之學,非徒以文辭取士,更在於其心性之修,德行之固。古之賢哲,或居廟堂,或處江湖,其所操守,如磐石之不可動搖,似鬆柏之歲寒彌堅。然當世之風,趨於浮華,士人競逐名利,而忘卻立身之本。《謙和與擔當》一書,非為評判前賢之得失,乃集曆代之精粹,探究士人如何於喧囂塵世中,持守一方清明,肩負天下之責。 本書旨在為今日之學者、仕途者,提供一麵鑒古的明鏡,使知曉,真正的“君子”,其操守並非僅存於口頭,而在於一舉一動、一念一思的錘煉之中。此書非史論,非政書,乃是關於“人”的學問,關於如何在復雜環境中,保持獨立之精神與至高之德行。 --- 捲目概要 第一捲:“內省”之基——慎獨與誠意 核心思想: 論君子立身之本,在於對自我的約束與審視。 本捲重申儒傢“慎獨”之教誨,強調在無人察覺之處,更應嚴守規矩。細論如何於“獨處”中涵養“誠意”,使內心光明磊落。 格物緻知於心性: 探討如何通過深入理解人性的幽微,達成心性的安定。引《大學》之義,闡述“誠於中,形於外”的內在邏輯。 剋己復禮之實踐: 剖析“剋己”的具體操作,非指壓抑本能,而是引導性情順應大道。列舉先秦賢者在不同情境下,如何運用自律的力量,化解睏境。 言語之節製: 探討“不妄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訥於言而敏於行”。舉宋代理學傢關於“心靜則言簡”的論述。 第二捲:“交遊”之要——義理與節操 核心思想: 君子之交,重在道義,而非功利。論如何在復雜的人際網絡中,保持獨立之精神。 本捲聚焦於士大夫的社會交往倫理,探討如何在維護人脈的同時,不被世俗洪流裹挾。 擇友之道: 詳述“損友”與“益友”的辨析,引用諸多曆史典故,說明交友不慎可能帶來的災禍,以及如何通過“友直,友諒,友多聞”來提升自我。 知止之限度: 討論在官場或學界中,如何確定自身應進應退的界限。論及“不與世俗同流閤汙”的勇氣,以及在必要時“全身而退”的智慧。 君子之諍諫: 闡述君臣、朋友之間,應如何履行諍言的責任。強調諍言的藝術,須以“愛護”為前提,而非“逞口舌之快”。 第三捲:“處事”之衡——公私之辨與任事之方 核心思想: 論及君子在具體事務處理中,如何權衡“私利”與“公義”。 本捲將理論付諸實踐,探討士大夫在行政、理財、司法等方麵的基本原則,重點在於“公而忘私”的體現。 職分之明晰: 強調各司其職的重要性,一旦受命,便應傾盡所能。對比古今官員麵對職責時的不同態度。 廉潔自守的睏境與堅守: 深入剖析在物質誘惑麵前,如何守住底綫。不僅論“不取不義之財”,更論“不取過多之饋贈”,以防“貪汙之萌芽”。 憂樂與共的胸襟: 闡述士人應有的“憂患意識”。治世時,以民生為念;亂世時,以天下為憂。探討“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實踐路徑。 第四捲:“治學”之術——窮理與緻用 核心思想: 探討學問的目的在於完善人格與服務社會,反對“空談學問”。 本捲聚焦於知識分子的自我要求,區分真正的“學問”與單純的“文采”。 經世緻用之學: 強調學問必須與現實相結閤。批評那些脫離實際、隻知雕琢辭藻的“書呆子”。引述漢代經學傢的務實精神。 懷疑與繼承: 論述治學應有批判精神,不盲目遵從前人,但同時也要對傳統智慧保持敬畏。探討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傳道授業的責任: 闡明君子有責任將所學迴報社會,培育後進。強調教師的道德示範作用,遠勝於單純的知識灌輸。 第五捲:“睏厄”之韌——安貧與守道 核心思想: 論及君子在遭受挫摺、貧睏或政治迫害時,如何保持其高潔的操守不墜。 本書的收官之捲,著重於逆境中的精神支撐。 貧賤不移其誌: 詳述孔孟所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深層含義,分析物質匱乏如何考驗一個人的道義根基。 委屈與隱忍的辨析: 區分“忍辱負重”與“懦弱退讓”。論述君子在遭遇不公時,何時應選擇隱忍以待時機,何時必須挺身而齣。 曆史的檢驗: 總結古往今來,真正的君子事跡如何穿越時空,成為後世的楷模。強調時間是檢驗操守的最終標準。 --- 結語 《謙和與擔當》並非一本教人如何謀取官位的秘笈,更非一味鼓吹古闆的道德說教。它如同一麵溫潤的玉璧,映照齣曆代賢人對“人之所以為人”的深刻思考。謙和,是放低姿態去傾聽世界的嘈雜;擔當,是挺直脊梁去扛起時代的重負。本書所求,是啓發讀者,在紛繁的世事中,尋得一條通往真正“君子”的幽徑。此書或能為心存高遠者,提供片刻的寜靜與堅定的力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周殿富


  《晏子春鞦》與《四書五經》大大不同。後者多是問道求學的學問之書,或記言以論理,或記事以辨忠奸是非,或以文學而載道,或是純粹的規範教義。而前者則是閤記言與記事、論理為一體,記錄瞭一位執政者的行跡,它所描述的隻是具有個性化的“這一個”,而不是泛泛而言,因而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而在體例體裁上則與《莊子》的風格跡近。

圖書目錄

一、君子之勇:輕死以行禮義 …001
二、“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 …004
三、君子不樂不閤於禮的亡國之音 …008
四、士君子的進退去留之道 …011
五、君子德厚行廣不以鄰為壑 …014
六、君子事人的“甜酸鹹淡”之道 …017
七、君子無禮為庶人,庶人無禮為禽獸 …022
八、君子之道“在為人而失為己” …025
九、居高位當忌社鼠門狗兩蔽 …028
十、士君子日常行為的三條標準 …032
十一、士君子之忠有“八行” …035
十二、“君子大義”有十而貴於度 …039
十三、君子其行如水之清美於濁汙 …043
十四、君子有不戀之祿不處之位 …047
十五、君子如雨如魚而美淵澤 …050
十六、君子居官知進退,下野自為良民 …053
十七、“嗇”為君子之道,吝愛者小人之行 …056
十八、君子道用,與世同樂;不用,有所歸依 …059
十九、君子之忠:一心可事百君,三心不可事一君 …063
二十、養世君子“道無滅而身不廢” …066
二十一、君子能者不辭富貴,無力者不惡貧賤 …070
二十二、君子公殉於國而不私殉於君 …075
二十三、真君子劍戟鈎推於胸頸而求福不迴 …079
二十四、晏子再治東阿而毀譽黜賞兩緻 …083
二十五、知“道”知“窮”兩君子 …087
二十六、士君子智在善於“依物而偶於政” …092
二十七、君子當以君子之心度人 …095
二十八、士君子智在護上佑下 …099
二十九、齊景公以二賢治國一佞樂身僅得不亡 …102
三十、士君子智可摺衝樽爼之間 …105
三十一、君子“問年榖而對以冰,禮也” …111
三十二、君子交往之禮在讓在行 …115
三十三、“君子有道,懸之閭門” …118
三十四、“君子贈人以軒,不若以言” …121
三十五、君子如直木,慎隱揉難復 …124
三十六、“君子慎於修”而蘭根莫浸苦酒 …126
三十七、“君子居必擇鄰,遊必就士” …129
三十八、君子不因功“輕人”“屈身” …133
三十九、士君子所憂:不能以一身……而盡容天下之善 …137
四十、“君子之事”節於得而儉於用……自有名寵兩全 …140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一、君子之勇:輕死以行禮義

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於世者乎?”

晏子對曰:“嬰聞之,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誅暴不避強謂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禮義也。湯武用兵而不為逆,併國而不為貪,仁義之理也。誅暴不避強,替罪不避眾,勇力之行也。古之為勇力者,行禮義也。”

——《晏子春鞦•捲一第一》

【直解】

公:齊莊公。

輕死以行禮:為瞭遵行禮義而不顧生死,可為君子之勇。

併國:吞併他人之國。

替罪:清除罪惡。

不避眾:不怕惡勢力人多勢眾。

行禮義:為禮義而為之,而行動,也有“替天行道”義。

這是晏子勸諫齊莊公的一段話。

齊莊公為政,崇武力而不尚仁義,任用勇力之人。這些力士東徵西討於外,而內無忌憚,令群臣禁口,無人敢言。晏子便去見齊莊公講瞭這段話。齊莊公因為晏子總是反對他的主張,就反問他:“古人不是也有隻憑勇力而立世的嗎?”答道:“捨命而行禮義的叫勇;除惡而不畏強暴稱為力。這種人能立足於世,並不在勇與力的本身,而因其有遵禮行義在先。如果像現在這樣都不講禮義而隻講暴力,那隻會毀傢敗國,成為亡國之君。以此而立國存身的,我還沒聽說過。”

【絕非說教】

道德新解:德就是道——是你一生的齣路

道德二字是當今社會講得最多的詞匯。但什麼是“道”呢?德,就是人所應走的道,道就是路。你有瞭德,一生就有瞭齣路。什麼是德?老百姓都懂,總把道德仁義連在一起說。誰傢的孩子為人本分,不討人厭,不惹是生非,就被稱為仁義,有德性。就這麼簡單。“德有鄰,必不孤”,就是說有德的人,仁義的人就有人幫助,朋友就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此理。所以說有瞭道德,就有齣路。

不知是非麯直的一勇之夫,隻是匹夫之勇,亡命之徒;有能力者多恃纔傲物;有纔氣者多無踐履能力。都不是立身之本。勝人者稱力,自勝者謂強。什麼是“自勝”呢?能夠戰勝自我的欲望,纔是最強者。人的欲望來自物種遺傳,天生本能,無比強大,自我能戰勝嗎?能。靠什麼?你隻要守住禮義廉恥之門,種種私念邪欲自不可入。而且隻有自己纔能給自己做最好的守門人。牢籠、鞭棍、說教都無用。佛學講自覺、覺悟,我心即佛,也許就是這個道理。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在靜謐的月光下,輕聲為你講述那些穿越時空的智慧。我尤其被其中關於“內省”的章節所打動。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裏,我們似乎越來越傾嚮於嚮外尋求認可,而忽略瞭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對自我的認知。《晏子論君子操守》卻像一麵鏡子,照見瞭我們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它沒有強迫你接受任何觀點,而是引導你去觀察、去思考,去挖掘自己內心的真正價值。 書中的一些比喻和譬喻,雖然齣自古代,卻奇妙地契閤瞭現代人的情感和睏境。它沒有使用生硬的說教,而是將深刻的道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瞭啓迪。我常常會在讀到某個情節時,忍不住停下來,在腦海中描繪齣那個畫麵,細細品味其中的意味。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感覺自己仿佛也置身於那個時代,與晏子一同感受著人生的智慧。

评分

《晏子論君子操守》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在於,它讓我們看到瞭一個“君子”的真實麵貌,而非一個遙不可及的聖人。書中的文字,像一股清流,洗滌著我內心深處的浮躁。它沒有給我灌輸任何教條,而是通過對古人言行的細緻描摹,引發瞭我對自身品格的思考。我尤其喜歡書裏關於“不為名所纍”的章節。 在如今這個充滿競爭和浮躁的社會,許多人都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贊譽。而晏子卻提醒我們,真正的價值,並非取決於外界的評價,而是源於內心的堅持和道德的修養。他描繪瞭那些不追求虛名,隻專注於做好本分事的君子,他們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常常會在遇到睏難和誘惑時,想起書中的這些教誨,從而堅定自己的選擇。

评分

《晏子論君子操守》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但一直沒機會細細拜讀。最近終於把它捧在手裏,翻開書頁,一股古樸的氣息撲麵而來,仿佛穿越瞭韆年,與那位風趣而睿智的晏子麵對麵。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在閱讀,不如說是一種精神的洗禮。它並非那種堆砌辭藻、故作高深的學術論述,而是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述那些關於“君子”的道理。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言行一緻”的探討。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人們往往容易將承諾掛在嘴邊,卻在行動上敷衍瞭事。晏子卻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闡述瞭即便微不足道的承諾,一旦說齣口,就如同潑齣去的水,必須盡力去實現。他描繪瞭那些言而有信的君子,他們或許不善言辭,但他們的行動卻比韆言萬語更有力量。我常常在閱讀時,會不由自主地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也存在著說得多做得少的毛病。這種自我審視,比任何說教都來得更為深刻。

评分

讀完《晏子論君子操守》,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那些古老的美德,在今天依然閃耀著生命的光芒。這本書沒有華麗的包裝,沒有驚世駭俗的論斷,卻以一種溫潤而堅定的力量,觸動著我內心深處。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知足常樂”的篇章。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人們似乎越來越難以找到內心的平靜,總是被攀比和欲望所摺磨。 晏子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對人生的感悟,巧妙地指齣瞭“知足”的重要性。他並非宣揚消極避世,而是告訴我們,真正的快樂,並非來自於擁有多少,而是來自於對所擁有的心懷感恩。這種樸素的智慧,如同涓涓細流,滋潤著我焦慮的心田。我常常會想起書中描繪的那些安貧樂道的君子,他們的精神狀態,是我一直以來所嚮往的。

评分

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來閱讀《晏子論君子操守》。這本書的內容,與其說是探討“君子”這個抽象的概念,不如說是描繪瞭一幅幅鮮活的人物群像,以及他們在不同情境下的選擇與擔當。書中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卻又充滿瞭力量,沒有半點矯揉造作。它並沒有刻意去拔高“君子”的形象,而是從最平凡的生活細節入手,展現瞭君子應有的品格。 我尤其欣賞書中所提及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在很多時候,我們往往被各種誘惑所裹挾,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這本書,則通過晏子的視角,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道德準則。它告訴你,真正的君子,不僅在於他能夠成就什麼,更在於他能夠抵製什麼。這種對“不為”的強調,在當今社會,顯得尤為可貴。它提醒我們,在追逐物質和名利的同時,更要守護內心的清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