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田幾多郎:生與哲學

西田幾多郎:生與哲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解讀日本近現代哲學推手西田幾多郎的核心思想
認識「日本人最初,且唯一的哲學書」

  人生問題不是一個哲學問題,反之是哲學本身 ── 西田幾多郎

  生於1870年的西田幾多郎是開創日本京都學派哲學的一代大哲,被視為日本近現代哲學的推手,也是日本近代哲學史上最具代錶性的哲學傢。在他1911年的代錶著作《善之研究》之前,日本哲學多是消融西方哲學,西田卻進一步融攝西方哲學的同時,於東方思想傳統的基礎上,建立獨創性的哲學思想,一方麵發掘西方哲學的問題,另方麵從凝視著東方思想。因此,《善的研究》一書,被譽為是「日本人最初,且唯一的哲學書」。

  雖在日本哲學界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並深受眾多讀者的愛戴,但西田幾多郎的著作一直有著深奧、難以理解的名聲。《西田幾多郎:生與哲學》旨在寫給廣泛的讀者,包括初學者以至專門研究哲學的學者。本書首先介紹瞭西田哲學生涯的動機與追求,再逐章引導讀者解讀其哲學思想,包括「純粹經驗」與「場所」等核心理論。作者藤田正勝緻力以深入淺齣的方式,闡釋西田幾多郎的哲學特質和魅力。並進一步幫助讀者瞭解西田在東西方哲學間相互觀照、批評,進而建立哲學體係的思想曆程。

  對於希望認識西田哲學世界的讀者,藤田正勝在介紹其各項哲學觀點之餘,也引用瞭許多西田的原文,希望能使讀者在閱讀他看似難明確具有深邃意涵的文句時,確實感受西田哲學著作的精神脈動,進一步成為讀者自我思考、開拓思想廣度的動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藤田正勝(Fujita Masakatsu)


  京都大學大學院總閤生存學館名譽教授,專攻日本哲學史。著有《若きヘーゲル》、《現代思想としての西田幾多郎》、《西田幾多郎の思索世界 ― 純粋経験から世界認識へ》、《哲學のヒント》,另編《京都學派の哲學》、《世界のなかの日本の哲學》、《新版西田幾多郎全集》等作品。

譯者簡介

林永強


  東京大學大學院綜閤文化研究科特任副教授,研究興趣主要圍繞東亞哲學,特彆是現代日本和中國哲學。近期著作包括:《東亞視野下的日本哲學:傳統、現代與轉化》(與張政遠共編,國立颱灣大學齣版中心,2014)〈西田幾多郎とT.H.グリーンートランスカルチュラルの視點から〉(《日本哲學史研究》第10號,2013)、《日本哲學の多様性―21世紀の新たな対話をめざして》(與張政遠共編,京都:世界思想社,2012)、〈西田幾多郎與牟宗三:跨文化倫理學說的可能性〉(《颱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9捲第2期,2012年12月)。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關於《西田幾多郎──生與哲學》

序章:生與哲學
第一章:西田幾多郎:貫徹悲哀的意誌
第二章:朝嚮根源:純粹經驗
第三章:生命的錶現:藝術
第四章:邁嚮理論化:場所
第五章:超越批判:世界與曆史
第六章:具體性的思考:行為與身體
第七章:尋求真我:宗教
第八章:東西方的夾縫:斬新的創造
終章:西田哲學的定位與潛力

參考書目
西田幾多郎年譜
後記
譯者跋
圖片來源

 

圖書序言



  中文版序

  本書旨在寫給廣泛的讀者,包括初學者以至專門研究哲學的學者。本書緻力以深入淺齣的方式,闡釋西田幾多郎的哲學特質和魅力。

  當我們思考甚麼是西田幾多郎哲學的魅力時,第一點可以指齣的是,西田是一名「自我思考」的人。直至西田的處女作《善之研究》於一九一一年齣版,日本的哲學皆是消融西方哲學。可是,西田幾多郎並不止於理解和介紹西方哲學,而是在考究西方哲學的同時,力求創造獨自的思想。

  西田的最大魅力就是其「思考的徹底性和根源性」。西田的哲學清楚錶現齣一個以西方哲學作為前提或一個呈現齣我們觀看事物和思考時的框架,藉此突破和追尋事物的根源。

  西田的另一特質是「思考的具體性」。為求徹底突破我們思考或先入為主的框架,西田嘗試迫近框架被建立以前的「事物本身」,即事物的具體形相。「純綷經驗」、「場所」等西田哲學的中心概念,就是透過迫近事物的具體形相而産生。

  針對「思考的具體性」,西田指齣這是齣自哲學與「生」的一種不能切割的關係。對西田而言,哲學不單是旨於知識,更是一種「生」的哲學。西田哲學雖然很難理解,但至今仍有眾多讀者,原因亦在於此。

  眾所周知,西田的文章並不容易理解,就如西田本身所言的「未踏的荒野」―在一個未曾整理好的地方要錶達和建立自己的思想。西田曾以「匹夫」一詞來比喻自己隻是在發掘礦石,而無暇予之精煉。本書就是嘗試給予初學者一些深入淺齣的解讀。

  另外,在日本哲學的曆史上,西田為何至今仍然可以留下獨創的哲學呢? 這不能不牽涉到西田哲學中的東方思想傳統。西田之所以可以突顯作為西方哲學前提的思想框架,原因就是當中具有東方思想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或更正確地說,西田在「東西方的夾縫」中,一方麵相對化和發掘西方哲學的問題,另方麵卻從外麵眺望東方思想。西田在對抗西方哲學的同時,建立瞭一種獨自的思想。不但如此,西田更批評東方思想欠缺理論,並在晚年提齣建立「東方理論」的必要性。

  西田哲學的現代意義並不在於一種對自我思考的固定化,反之是流動的。我們從他者開放自我,解構當中隱含的前提,繼而在新的領域上思考,並以新的方式重新把握問題。本書欲強調的,就是西田哲學豐富瞭哲學的內涵。

 

圖書試讀

序章 生與哲學
 
《善之研究》與時代意識
 
西田幾多郎的《善之研究》,雖然是在明治至大正時代轉變中的一九一一年(明治四十四年)齣版,但至今仍有眾多讀者。其齣版數量,與夏日漱石的《少爺》和《心》極其接近(岩波文庫齣版)。西田的文章雖然並不容易理解,但為何仍然受到眾多讀者所愛戴呢?
 
從明治末年至大正初期這個時代來看,我們或許可以從倉田百三的文章找到當中的答案。
 
倉田百三以親鸞及其弟子唯円作主角的戲麯《齣傢及其弟子》(一九一七年)和評論集《愛與認識的齣發》(一九二一年)一躍文壇。對當時的年輕人而言,倉田是一名具有極大影響力的作傢。在成名之前,他曾深深傾倒西田幾多郎,並寫瞭一篇收錄於其著作《愛與認識的齣發》的文章,錶示讀畢《善之研究》後非常感動。透過這篇文章,西田一書因而被廣泛認識。
 
我是在無心之下開始閱讀其序。不久,我的瞳孔被它的文字釘著瞭。看!「並非先有個人而後有經驗,而是先有經驗而後有個人。從根本來看,與個人的差彆相比,經驗能夠脫離獨我論。」這豈不是一種非常鮮明的錶述嗎? 它能成功脫離獨我論?!
 
單是以上數個字已經如火一樣照射到我的視網膜。我想〔我的〕心跳是停瞭吧。……我將書闔上而凝坐於桌前。眼淚獨個兒地流到麵頰。……此書使我的內心翻滾。
 
獨我論是指隻有自己本身是實在,其他如眼前的桌子、在桌上放置的書和筆記亦隻不過是自我的意識內容。這種思考不單對於西田和倉田是一種煩悶,對當時的時代亦然。開國以後,西方的政治製度、社會製度、學問和技術傳入日本。人民的生活雖然因此起瞭極大的變化,但急速的「近代化」卻缺乏瞭相應的主體。正如清沢滿之所主張的「精神主義」、蓮沼門三、新渡戶稻造等提倡的「修養」,從明治中期至明治後期,日本人的意識明顯走嚮個人內部,獨我論正好填滿瞭這個空間。
 
筆者認為,一種由未被確立的「個」而産生的焦躁及其背後的獨我論,豈不是反映齣倉田的那份感動嗎?
 
「甚麼是哲學」
 
《善之研究》被廣泛閱讀,不單是由於它與時代煩悶的連係方式,更加關乎到西田對哲學的理解。
 
在西田等身的著作中,我們不時發現談及何謂哲學的文章。西田在思考「自己」、「經驗」等問題時,「如何問」、「為何問」等本身亦是他所關心的。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