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之師:曆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轉世傳奇

上師之師:曆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轉世傳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藏傳佛教
  • 噶瑪巴
  • 轉世
  • 上師
  • 曆史
  • 傳奇
  • 密宗
  • 佛教人物
  • 西藏文化
  • 輪迴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以慈悲力入於輪迴中,輪迴不空此行永不止……

  最初,他在佛前隻供瞭一塊不起眼的布
  發菩提心
  之後,便不斷精進於菩薩道
  以不同的化身於人間利益眾生
  直到西元1110年
  第一世噶瑪巴杜鬆虔巴誕生
  開啓瞭藏傳佛教轉世製度的傳奇
  九百多年來17世的轉世
  每一世都以慈悲願力再迴人間
  根據預言,他將轉世二十一次
  繼釋迦牟尼佛與彌勒佛之後
  成為賢劫第六佛——獅子吼佛
 
  無量劫以前,噶瑪巴曾經是一位名為宮巴傑的仙人,當時諸佛以寶冠為他灌頂,這個寶冠是取自十萬空行母的一根頭發編織而成,這頂黑寶冠不是每個人都看得到,相傳能見到噶瑪巴與寶冠者,皆不墮惡道。
 
  在雪域西藏,噶瑪巴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曆代噶瑪巴,皆是西藏深具智慧的上師,他的傳承可以迴溯到十二世紀的西元1110年,第一世噶瑪巴杜鬆虔巴的誕生,他是藏傳佛教轉世製度的開創者。傳統上,噶瑪巴會在圓寂之前,簡短地寫齣「預言信」,精確的指齣,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他下一世的轉世。根據預言,他將轉世二十一次,之後成為彌勒佛之後的第六佛——獅子吼佛。
 
  本書曆代噶瑪巴的傳記,清楚地描述每一世噶瑪巴的超凡特質。如果我們知道噶瑪巴的殊勝特質,自然會更加獲得他的加持,為今生和來世帶來極大的利益。

本書特色

  無論時代如何更迭,
  曆代噶瑪巴一直受到世人,尤其是藏族的愛戴,
  至今依舊是藏傳佛教中,最具有代錶性的精神領袖之一。
  這本書是每一個修行人應該在心上去依止,
  和行為上去實踐的重要典範。
  ——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上師中之最上師
  藏傳佛教第一位轉世成就者──大寶法王噶瑪巴
  在雪域西藏,噶瑪巴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曆代噶瑪巴,皆是西藏深具智慧的上師
  感動的時候,他們呼喚「噶瑪巴韆諾」
  悲傷的時候,他們呼喚「噶瑪巴韆諾」
  凡是看到、聽到、想到、接觸到噶瑪巴的人
  都會在他們心中種下解脫的種子

  珍貴的曆代噶瑪巴語錄

  第1世噶瑪巴
  如果你們不能拋下對衣食的執著,從一開始就希望具足一切所需,那麼就會成就不瞭佛法。──杜鬆虔巴

  第2世噶瑪巴
  須彌山動搖時,不能以手杖撐起它。安靜禪修去吧!──噶瑪巴希

  第3世噶瑪巴
  我一介瑜伽士,有如空中的雲,去嚮不定。──讓炯多傑

  第4世噶瑪巴
  無論如何,不要忘瞭我,要對我有信心和虔心。──若佩多傑

  第5世噶瑪巴
  無生無死之心雖已獲,無主輪迴眾生令脫故,以慈悲力入於輪迴中,輪迴不空此行永不止。──德新謝巴

  第6世噶瑪巴
  餘乃無生離於諸言銓,無住離住輪迴諸眾生,意欲導其入於解脫處,餘乃現為群生之尊榮,直至長成不欲去他方。──通瓦敦殿

  第7世噶瑪巴
  我隻有利益眾人,絕對不會傷害任何人。如果你們僧眾和功德主能如法行事,就是圓滿我的心願。若是為瞭我而傷害他人,就不是為我做事。──確劄嘉措

  第8世噶瑪巴
  我很快就會再來。我沒有迴來以前,你們要如法行持。──米覺多傑

  第9世噶瑪巴
  願你成就佛果!──旺鞦多傑

  第10世噶瑪巴
  水能洗淨身上垢,佛陀教法之水流,能淨心中之垢染。──確映多傑

  第12世噶瑪巴
  你的事業就是不要傷害眾生。──蔣鞦多傑

  第13世噶瑪巴
  對上師和佛菩薩的專一至誠信心,是最重要的。──敦督多傑

  第14世噶瑪巴
  投生無量無邊迴,乃因師徒係緣故。恆以諸般正法教,各類佛典與傳承,無量法調無邊眾。──特鞦多傑

  第15世噶瑪巴
  如果密咒乘是以起心動念為修行來說,我從來不任憑煩惱做主,並且見萬象為本尊、音聲為咒語、心念為法性。──卡恰多傑

  第16世噶瑪巴
  我們離開瞭法教陽光照耀的奧明心輪威榮楚布寺,並不隻是為瞭生存,或是這一生的安樂,或為瞭戰爭而逃難保命,而是為瞭恢復法教的餘燼,因為佛法的根本已經由於戰爭而麵臨毀壞。──讓炯日佩多傑
佛光普照: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生平與思想 作者: [此處可填寫一位虛構或真實的、與該主題相關的學者姓名] 齣版社: [此處可填寫一傢與該主題相關的齣版社名稱] ISBN: [此處可填寫一個虛構的ISBN號碼] ---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藏傳佛教曆史上最具革命性和影響力的精神領袖之一——格魯派(黃教)的創始人 喬吉·宗喀巴·羅桑紮巴(Je Tsongkhapa Lobsang Dragpa,1357年—1419年)的偉大一生、深邃思想及其對雪域高原乃至整個佛教世界産生的深遠影響。 宗喀巴大師,這位被譽為“第二佛陀”的智者,生活在西藏社會動蕩、佛教教義逐漸衰微的時代。他以其非凡的智慧、嚴謹的戒律精神和對佛法的徹底洞察力,力挽狂瀾,重建瞭西藏佛教的純正傳統,開啓瞭格魯派興盛的紀元。本書不僅僅是對一位曆史人物的傳記記述,更是對一個時代精神轉型的精微考察。 第一部分:雪域曙光——早年與齣傢 本書首先描繪瞭宗喀巴大師的童年環境——公元十四世紀中葉的青海托麥地區。介紹瞭他如何在一個虔誠的傢庭中成長,並展現齣超越常人的求知欲。重點闡述瞭其早年拜師學法的經曆,特彆是他如何係統地學習瞭寜瑪派、薩迦派等各個教派的顯密教法。早期學習的多元背景,為他日後融匯貫通、創立新體係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我們詳細考察瞭宗喀巴大師決定前往西藏腹地深造的關鍵時刻。在西藏,他師從瞭當時各派的頂尖大德,如仁達瓦·宣奴伯(Rendawa Zhonnu Logdro),並展現齣驚人的學習速度和記憶力。本部分著重探討瞭宗喀巴在理論體係上如何發現當時教法流傳中存在的疏漏和偏差,以及他開始萌生“重整宗風”的強烈願望。 第二部分:嚴律與中觀——思想的奠基 本書的核心部分聚焦於宗喀巴大師的思想體係構建。不同於僅僅繼承傳統,宗喀巴以“如理作意”的態度,對印度論典進行瞭地毯式的重新審視。 戒律的重建: 詳細闡述瞭宗喀巴對僧伽戒律的重視。他認為,清淨的戒律是聞思修行的基石。他倡導嚴格遵守《毗奈耶》中的根本戒律,並為此撰寫瞭《沙彌黃金飾物》等重要論著,奠定瞭格魯派嚴守戒律的傳統,這也是格魯派與其他教派在實踐上的顯著區彆之一。 中觀正見的統一: 宗喀巴對“性空”的理解達到瞭極高的境界。本書深入解析瞭他對印度月稱(Prasangika Madhyamaka)學派“自立派中觀”的深刻闡釋,特彆是他如何通過《中觀根本慧論釋·明辨義理》(Mūlamadhyamakakārikā Ṭīkā)等著作,闡明“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批評瞭當時流行的“分彆自性空”的觀點。這種對中觀唯識的辨析,成為瞭格魯派哲學的核心,並以“見地清澈”著稱。 顯密教法的整閤: 宗喀巴並非否定密宗,而是主張顯宗為基礎,密宗為高階。他尤其推崇《時輪金剛續》和“無上瑜伽部”的四部密法。書中詳細介紹瞭他在三大寺(夏魯、薩迦、麯我林)等地閉關實修的經曆,強調瞭“次第教授”(Lamrim)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講院的建立與教法的弘傳 本書的後半部分轉嚮宗喀巴大師的實踐層麵,即如何將理論轉化為製度化的弘法事業。 “三大寺”的創設: 詳細記述瞭宗喀巴大師在西藏創建“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的曆史背景和選址考量。甘丹寺(Ganden)作為格魯派的總寺,體現瞭其繼承自“甘丹道次第”的傳承核心。這些寺院不僅是修行場所,更是培養未來高僧的教育中心,標誌著一個新的,以學問和戒律為核心的僧團體係的建立。 《道次第》(Lamrim)的哲學遺産: 重點剖析瞭《廣論》(《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金剛乘道次第廣論》)這兩部裏程碑式的著作。講解瞭“道次第”如何將佛法的全部教義——從基礎的發心到高階的無上瑜伽,以係統、漸進的方式編排,使得修行者可以按部就班,不緻於貪多嚼不爛或誤入歧途。這種結構化的教學方法,被認為是宗喀巴對後世最大的貢獻之一。 政治與宗教的交織: 描述瞭宗喀巴大師與明朝中央政府(永樂皇帝)的交往。通過達延汗時期對西藏事務的介入,宗喀巴大師在不直接乾預世俗政治的前提下,通過受封和賜予法號,獲得瞭崇高的宗教權威,確保瞭格魯派在西藏的閤法地位和發展空間,並促進瞭藏漢文化的交流。 結論:不朽的精神遺産 宗喀巴大師的圓寂並非終結,而是格魯派傳承的真正開始。本書總結瞭其“見解如獅吼,行持如雪山”的精神內核,探討瞭格魯派如何成為今日西藏佛教中最主要的派係,以及其深厚的學術傳統如何影響瞭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轉世體係。通過對宗喀巴大師生平的細緻考察,讀者將能深刻理解格魯派“學修並重,戒律為本”的根本精神所在。 --- 本書特色: 史料紮實: 基於藏文典籍《第悉法王傳》及相關傳記,輔以考古與曆史文獻考證。 體係清晰: 將宗喀巴復雜的哲學體係,用清晰的邏輯結構進行梳理和解讀。 人物鮮活: 展現瞭這位偉大導師在麵對教法紛爭時的堅韌、在著述時的嚴謹以及在傳法時的慈悲。 本書適閤對象: 藏傳佛教研究者、宗教學愛好者、緻力於係統學習佛法哲學的僧侶與居士。

著者信息

原著者簡介

勉東倉巴仁波切

  本書第一世至第十四世噶瑪巴的傳記作者,生於第十五世噶瑪巴的年代。

八蚌欽哲仁波切

  第十五世噶瑪巴的弟子,為本書第十五世噶瑪巴的傳記作者。

第九世堪韆創古仁波切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的總經教師,為本書第十六世噶瑪巴的傳記作者。

講述者簡介

堪布卡塔仁波切

  一九七五年堪布卡塔仁波切受到尊聖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對其學識與修持之嘉許,授封為「法尊上師」稱號及「仁波切」的頭銜,並被任命代錶大寶法王在北美洲駐錫且到世界各地弘法利生。仁波切離開藏區在海外弘法已近五十載,他講授的佛法開示成為許多流傳廣泛的法教典籍基礎,並多已譯成英文、中文,其佛法的開示深入淺齣,字裏行間洋溢著上師的悲智光芒,流露齣一位實修者的樸實風範。現為噶瑪噶舉傳承北美及南美洲總導師,大寶法王北美洲根本道場──紐約上州噶瑪三乘法輪寺(KTD)住持,噶瑪林閉關中心指導上師。

圖書目錄

〈序言〉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003 上師一生的事蹟,是最有力的口訣
〈前言〉堪布卡塔仁波切
008 願讀傳記者,皆種解脫種

1-14 世噶瑪巴傳記 ◆ 原著:勉東倉巴仁波切

第一世噶瑪巴:杜鬆虔巴
016 噶瑪巴的各種化現
018 蓮師的金剛預言
019 杜鬆虔巴的誕生
021 上師岡波巴指引心性
023 老喇嘛宗巴的忠告
024 康巴三人事件
025 建立四方寺
026 預言自己的壽命
027 在岡柏內囊的各種神變
030 傑齣弟子卓貢惹韆
031 八十歲,建立楚布寺
032 塘瓊師的奇遇
035 圓寂前異象不斷

第二世噶瑪巴:噶瑪巴希
040 彭查巴半路收徒
042 韆手觀音於虛空指示
043 上師示寂前的預言
044 地方神沿路護送
045 以六字大明咒利益眾生
047 楚布寺的危機
049 空行女邀請薈供
052 濛哥汗承事禮敬
054 忽必烈下詔處死
058 皇帝懺悔,頂禮接足
059 修建楚布大佛
061 彌勒佛親臨開光
064 調服鄔金巴的傲慢
066 荼毗時無量奇觀

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
070 三歲小孩開示幼童
071 入胎前天人勸請
074 前世弟子鄔金巴的測試
076 岩石流水,枯木迴春
078 召喚鬼神,平息紛爭
081 圖帖睦爾下詔邀請
082 元順帝三催四詔
085 皇宮中教訓大臣
086 讓炯月麵圖

第四世噶瑪巴:若佩多傑
090 被打一頓的地方
092 五歲治癒無數病人
093 展現前世記憶
095 親述兜率天的不思議
096 金剛偈頌證法義
098 前世已迴答的問題
099 夢中閱讀,化身十方
101 元順帝再續前世緣
102 法座下開齣美麗奇花
105 預言聖人宗喀巴
106 以綢緞作如山大佛
110 示現最後行誼

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
115 七個月大開始走路
116 要求夏加峨頂禮
118 中國皇帝的邀請函
119 一生的傳記
120 啓程赴中國
122 皇宮中奇觀不斷
124 「大寶法王」名號由來
126 各大教派盛大歡迎
127 一○八個神妙奇蹟

第六世噶瑪巴:通瓦敦殿
130 瑜伽士喬裝乞丐探嬰兒
131 前世給弟子的金剛保護帶
132 幼年撰寫傳世法本
133 一位與佛陀無異的弟子
134 封藏經書以示寂

第七世噶瑪巴:確劄嘉措
138 六個自然妙相
139 嘎韆大營正式陞座
140 將心從根斬斷
142 噶瑪巴的寶物箱
144 為兔子說法
145 甲爾首長的三次供養
147 嘎韆大營遭遇襲擊
149 貢柏來的一封信
150 開創噶舉祈願法會的先河
154 佛行事業遍及各地
156 自然口述《因明論海》
158 收攝化身入法界

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
162 咕咕嚕的徵兆測試
164 撥雲見霧識真假
167 七歲講說「妄念即法身」
169 絳域國王的承諾
170 上師桑傑年巴仁波切
171 拒絕明武宗的邀請
173 請把你的兒子供養我
175 每一位佛都有一位蓮師
176 授記下一世的上師
177 不祥的徵兆
179 寫下轉世預言

第九世噶瑪巴:旺鞦多傑
183 願你成就佛果
184 迫不及待迴噶韆大營
185 岩石上留足印
186 夏瑪仁波切的唐卡
187 最後一次主持法會

第十世噶瑪巴:確映多傑
190 悲心護生
192 噶瑪巴傳承斷絕的危機
193 自學讀寫
194 綠鬆石色的小孩
197 現行即得現世報
198 為夏瑪仁波切而流淚
200 臧王引發的教派衝突
202 軍隊擊潰嘎韆大營
203 教示絳域行善戒殺
205 僅有佛法的錶麵是不必要的
207 拒迴楚布寺
209 圓寂前會晤達賴尊者

第十一世噶瑪巴:耶謝多傑
212 蓮師預言伏藏傳持主
213 有寂富榮勝妙之寶藏
214 悉見三世一切差彆

第十二世噶瑪巴:蔣鞦多傑
218 觸怒吉祥天母
219 三人行,吉祥的緣起
220 久杭營軍撤退
221 尼泊爾國王親奉供養
223 於中國圓寂

第十三世噶瑪巴:堆督多傑
226 瑪哈嘎拉現童子相
227 魔的監牢
229 觀音塑像翻轉手印
230 金子和瓦礫同等
231 隔空加持三所依
232 麻雀兄弟來請法
235 禪修的兔子
239 來世的預言

第十四世噶瑪巴:特鞦多傑
243 釋放囚犯,保護動物
244 惡鬼製造山崩
245 肉身安置寶塔
248 曆代傳記總結
250 上師中之最上師
252 善解上師意,歡喜成正法

15 世噶瑪巴傳記 ◆ 原著:八蚌欽哲仁波切

第十五世噶瑪巴:卡恰多傑
256 佛陀與蓮師預言轉世
258 從小錶露聖人特質
260 第十五世噶瑪巴編年大事紀
331 精華教言
332 修持列舉
335 日常修持與傳承法
337 隱藏善德如瓶中燈火
338 傳授灌頂與教法
341 著作全集分類
345 結語
346 跋

16 世噶瑪巴傳記 ◆ 原著:堪韆創古仁波切

第十六世噶瑪巴:讓炯日佩多傑
350 第一章 依殊勝預言轉世
353 第二章 聖者認證
359 第三章 聞思的曆程
367 第四章 廣積福德
373 第五章 利樂法教與眾生
383 第六章 重燃法教餘燼
393 第七章 新建修學道場
400 第八章 廣傳佛法至西方
404 跋
404 後記

〈附錄〉
406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簡傳
415 曆代噶瑪巴列錶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上師之師:曆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轉世傳奇》的書名,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書名,更像是一串充滿神秘力量的符咒,召喚我進入一個關於生命、智慧與不朽的宏大敘事。在颱灣,我們從小就接觸各種神話故事和曆史傳說,但很少有哪一個傳承,能夠像噶瑪巴這樣,如此清晰地展現齣生命在時間長河中的延續和演變。我非常好奇,這本書將如何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筆觸,去描繪每一位噶瑪巴的“轉世傳奇”?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他們如何被尋找、如何被認定,以及在童年時期就展現齣非凡智慧和慈悲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是否會探討,這些轉世傳奇對於整個佛教傳承,乃至對於每一個跟隨者的精神世界,究竟意味著什麼?它是否能幫助我們理解,為何這份傳承能夠跨越數百年,依然如此鮮活且具有生命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非常個人化、貼近人心的敘事方式,將這些宏大的曆史事件,轉化為一個個觸動人心的生命故事。

评分

這本《上師之師:曆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轉世傳奇》的書名,立刻勾起瞭我對於“轉世”這個概念背後深層意義的好奇。在颱灣,我們對生命的循環和因果報應有許多不同的理解,而藏傳佛教的轉世體係,特彆是噶瑪巴這樣連續不斷的傳承,更是令人著迷。我很好奇,這本書將如何具體闡述“轉世”這個過程?是通過描述噶瑪巴幼年時期顯現的特殊跡象,還是會深入探討那些能夠被驗證的、來自前世的記憶或知識?作者會不會引用一些考古學、曆史學或是宗教學的研究來佐證這些傳奇?對我而言,理解噶瑪巴的轉世,不僅是理解一個宗教符號,更是理解一種跨越生死的連結,一種生命能量的延續。我很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會帶領我們去探索,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轉世故事背後,是否蘊含著某種超越我們現有科學認知的規律?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辨彆真正轉世者的方法,或者隻是單純地呈現這些曆史記錄?

评分

乍看《上師之師:曆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轉世傳奇》這個書名,我立刻就被它所蘊含的深度和廣度所吸引。在颱灣,我們對藏傳佛教的認知,往往是從一些錶麵化的形象開始,例如轉經輪、度母像等等,但對於“噶瑪巴”這個體係,我一直覺得它背後有著更深邃的智慧和曆史。這本書名中的“上師之師”,強調瞭噶瑪巴作為傳承核心的地位,這讓我聯想到,它很可能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個人故事,而是在梳理一個綿延數百年、影響深遠的宗派脈絡。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介紹曆代噶瑪巴的法脈傳承,包括他們是如何學習、如何修行、又如何將佛法發揚光大的。同時,我也很好奇,書中是否會披露一些關於噶瑪巴在麵對重大曆史事件時,所扮演的角色和采取的策略?以及,這些轉世傳奇,對於當代的我們,又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和啓示?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構建一個更完整、更清晰的噶瑪巴形象,並從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评分

讀到《上師之師:曆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轉世傳奇》這個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壯闊的高原風光,以及韆年傳承的莊嚴感。作為一名對藏傳佛教文化情有獨鍾的颱灣人,我一直覺得噶瑪巴的轉世傳奇,是佛教史上一道獨特而耀眼的風景綫。這本書名中的“上師之師”,點齣瞭噶瑪巴在佛教體係中非同尋常的地位,它不僅僅是“大寶法王”,更是“上師的上師”,這意味著他的智慧與影響力,能夠成為所有上師的典範和指引。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曆代噶瑪巴是如何在各自的時代,以其獨特的智慧和慈悲,引領眾生、化解危機,甚至影響曆史進程的。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曆代噶瑪巴在政治、文化、藝術等領域留下的深刻印記的詳盡描述?又或者,它會著重於講述噶瑪巴如何運用佛法,去度化不同根器的眾生,以及在麵對挑戰時,他們所展現齣的堅定信念和非凡能力?我盼望這本書能成為一本關於智慧、慈悲與傳承的百科全書。

评分

這本書名《上師之師:曆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轉世傳奇》,光是聽名字就讓人覺得一股莊嚴而神秘的氣息撲麵而來。作為一名長年對佛教曆史與文化頗感興趣的颱灣讀者,我對噶瑪巴的轉世體係一直有著濃厚的關注。在我看來,曆代大寶法王不僅僅是宗教領袖,更是承載著佛法傳承、智慧與慈悲的生命燈塔。這本書名暗示瞭它將深入挖掘每一位噶瑪巴的獨特經曆,尤其是那些能夠證明其轉世身份的“傳奇”故事。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些跨越數百年的生命故事串聯起來,又會如何呈現噶瑪巴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弘法曆程。這本書是否有提供一些鮮為人知的史料,或是透過新的視角來解讀這些轉世的意義?對於我們這些遠在颱灣、隻能透過文字和影像接觸西藏佛教的信徒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扇珍貴的窗口,能夠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這份傳承的份量與神聖。我期待它能帶領我們穿越時空,感受曆代噶瑪巴的智慧光芒,並從中獲得啓示與加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