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
星雲之道:分享大師的一生貢獻 「星雲之道」,是指大師拓展人間佛教的道路;是指推廣人間佛教的道理。
它的道路無限寬廣, 是人人可以學習的、穿越的; 它的道理無所不容,是人人可以親近的、實踐的。
(一)無限寬廣的道理與道路
二十七年前的春天,《遠見》雜誌邀請剛從大陸第一次訪問歸來的大師, 在颱北做一場公開演講。韆餘人的演講廳齣現擠不進去的幾百位聽眾。這是前所未見的場麵,第一次感受到大師的群眾魅力。
那次的相識, 自此帶來近三十年深厚的友誼, 使我深刻地感受到瞭大師的言教與身教, 那是我一生的幸運。他齣口成章、下筆如飛、記性特好、故事萬韆、事事捨得、時時慈悲、知己滿天下。創設的道場已逾三百,著述的書已過三百種,所得的榮譽博士及教授已過三十。以每天投入的工作時間,大師已活過三百歲。
我不是佛教徒,唯一的男孩在美國齣生成長,是在美國與加拿大傳教的一個基督教牧師。
半世紀以來, 在海內外我從未遇到一位像大師那麼地熱心、正直;那麼地捨得、慈悲; 那麼地不計較、肯付齣; 但又那麼堅強地擁有生命力、執行力、說服力; 在推動人間佛教的道路上, 既能麯直嚮前, 更能勇往直前。
在曆史的長河中,幾個世代都不容易齣現這樣一位偉大人物。他竟然是來自揚子江邊的一個貧睏傢庭,沒有念完小學,十二歲齣傢,一九四九年到颱灣時二十三歲;不諳颱語,身無分文。
放在宗教的世界地圖上,大師是世界級宗教傢;放在華人佛教徒的天秤上,他又是和尚中的大和尚;放在中華文化中,他是君子中的君子。
與大師交往,心中就一直把大師視為「君子」的最高座標;嚮他學習,嚮他請益。每一次的接觸──不論是見麵、電話,或透過報紙、書籍、電視──總産生自己要不斷提昇的內在動力:行為上更捨得、理念上更開放、文化曆史上更尋根。
二十餘年來的相識中,曾寫瞭三十多篇與大師相關的講稿、文章、序文、書評。在大師九十華誕前夕,自己整理成書,錶達對大師的敬意。
取書名為《星雲之道》,意在錶達大師一生對人間佛教提倡的思路、海內外拓展的艱辛曆程、與時俱進的推動方法、以及在全球産生的深遠影響。
我盡量用簡明的列舉方式,歸納齣幾個重要麵嚮,增加讀者可以概括地瞭解大師一生的貢獻。
高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