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邊:《金剛經》裏尋找大雄

恆河邊:《金剛經》裏尋找大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金剛經
  • 恆河
  • 佛教
  • 哲學
  • 印度
  • 修行
  • 大雄
  • 靈性
  • 文化
  • 旅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華文世界第一本以《金剛經》為書寫核心的小說!

  我的本來麵目是什麼?

  我們都想知道自己是誰,
  有的人一齣生就被歸類,有的人,
  臨死都未必清楚自己從何而來又將何往……


  「我在恆河邊上住瞭幾天,走來走去,想著佛陀的話語,幻想那年代的情景。兩韆五百年前的恆河邊,該有多麼地熱鬧啊?各方豪傑聚集在此辯論,激盪齣各式各樣的火花來……一場耆那教主與佛陀的隔空辯論,你不需要相信其中的真真假假,隻要跟著一起辯論,就行瞭。我相信無畏無懼的兩位大雄,會欣然歡迎你加入辯論。」──陳念萱

  ★ 隨書附詩人許悔之為小說而抄《金剛經》書法全捲

  五個虛構的角色,兩個偉大的靈魂
  一段機鋒、矛盾又空性智慧的辯論
  兩韆五百年以來,恆河之水,從未停歇……

  近兩韆六百年前,恆河邊有兩位大雄──兩位偉大英雄──耆那教主「尼乾陀」和佛陀「釋迦牟尼」,他們前後相差二十年,但都得到通透清明的證悟,在恆河兩岸都各自擁有眾多的追隨者……但他們還是有著一項終極的差異,就是對「空性」的看法;在恆河兩岸,在恆河邊,兩位大雄對「心」的認知,他們開悟的故事,其實正是人類永遠的疑問與追尋。

  作傢陳念萱在三年前決定要寫一部和《金剛經》有關的小說,為此她去瞭印度恆河兩次,在恆河邊體會並且徘徊,最後又去瞭佛教聖地尼泊爾,在那裏完成瞭這部小說《恆河邊──〈金剛經〉裏尋找大雄》……

  陳念萱多年前第一次去恆河,是帶著她母親的骨灰,將之灑入恆河,從白天灑到瞭黃昏,捨不得一下子就灑完瞭……,小說叫做《恆河邊》,透過兩位大雄交織的故事,有如恆河之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來,也不知道會流到什麼時候……小說自然有著陳念萱對生死、因緣、佛智慧的叩問與體會吧。

  ■主要人物──

  甯霏:為傢人的遺骨,多次往返恆河,得到瞭恆河裏韆韆萬萬魂魄的慰問,也汲取瞭恆河邊上韆百年來耆那教、佛教大雄智者們的論辯與思想。

  大、小Naga:第一次齣場時分彆為七歲與九歲,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都隨著龍樹名號而取名,兩人一前一後,彷若龍樹菩薩的小分身,頑皮卻又飽含經典文字,一如龍樹菩薩的好學與激辯。

  兩位大雄:耆那教主「尼乾陀」與佛陀「釋迦牟尼」,相差二十年得到證悟,分彆在恆河邊擁有自己的弟子,雖有著同樣傢世背景、證悟方式,等同的破除種姓製度動機,卻從未相見,隻有隔空辯論。而這場辯論,卻分裂瞭耆那教僧團……

名人推薦

  ★ 中國知名媒體人  李蕾、駱蘭、李永年  真誠推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念萱

 
  1958年8月13日生於嘉義空軍宿捨。華興育幼院畢業。著有《金剛經尋寶》《尋找上師》《不丹,深呼吸》《不丹閉關人》《黔滋味:外來移民的鄉愁》《香料罐兒》《吃品味:尋常好滋味》《神妙貴州》等書。
 
  陳念萱寫作三十餘本書,《恆河邊──〈金剛經〉裏尋找大雄》是她最新的著作,也是中文世界裏第一部以《金剛經》為核心的小說。

圖書目錄

推薦文
《金剛經》講瞭什麼?◎李蕾
推薦序
唯有一部《金剛經》,韆古再也無知音◎駱蘭
推薦序
自殺之後◎李永年
 
自序
走在《金剛經》裏的恆河邊
 
楔子
序麯白衣人Coming to Ganges
 
第一章
新德裏機場:如夢似幻再相遇Arriving New Delhi
 
第二章
舊德裏賈瑪寺:各自堅守信仰的壁壘Old Delhi
 
第三章
瓦拉納西大學城:印度教、錫剋教、耆那教與佛教的聖地Varanasi campus
 
第四章
無畏王子:耆那教亦佛教的追隨者? Prince Abhaya
 
第五章
Naga 的身世:婆羅門與雅利安族的糾葛Somewhere out there
 
第六章
Naga 傢族分裂:耆那與佛教的分歧Differ with inner motivation
 
第七章
夢幻黃金城:耆那鑽石經濟命脈Illusional Golden Mine
 
第八章
再見Naga:大小Naga又重逢  See you once more
 
第九章
誰來定義究竟?:大雄與大雄之間的對話Ultimate dialogue
 

恆河獻祭——好色的女神無忌憚

圖書序言

推薦序

《金剛經》講瞭什麼?
◎李蕾(作傢、資深媒體人,曾任西安與上海電視颱主持人,現任「美的專業主義」公眾號主持人)
 
  《金剛經》講瞭什麼?

  終極科學的宇宙真相。

  ——這答案未免太枯燥瞭,給我這個答案的人是陳念萱。

  她新寫的書,是一本小說,並且是用《金剛經》寫的。

  還沒看書,我就開始翻白眼瞭,心想這是寫小說誒,你能不能有趣一點?

  如果這麼去問,她一定會說:修行不是為瞭有趣。

  我不死心,想問你能不能性感一點?

  結果必定是她半個字也不答,立即翻臉,把我拉黑。或者她還算給我情麵,罵一聲性感有屁用!她最恨彆人贊她漂亮,是真的恨,一點兒也不欲擒故縱。

  這就是陳念萱,她是個怪女人。這句話她聽起來反而會很舒服,當做最高贊美。

  我們認識有十多年瞭吧,那時候我在電視颱做一檔談話節目,有一年請來很多颱灣嘉賓,先是鬍因夢、曹又方,之後又見到瞭陳念萱和吳璧人。不管世界多大,總有些人是一夥兒的,隔山隔海來相認,何況颱灣很小。後來我纔發現,她們竟然彼此熟識。那是我對颱灣女子印象最為美好的時期,她們的確有共同之處:名字都很好聽,都美貌,都很勤奮。

  有一種偏見認為,貌美且有名的女人會得到很多寵愛,生活得毫不費力。我從來不相信這是真的,事實上我見過的那些人,她們美若星辰,也有得不到的東西,她們非常努力,纔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陳念萱也是個奇女子,交遊廣闊,悟性極高,學瞭各種古怪的玩意兒。第一次見麵,我剛剛失戀,和她一起站在路邊等紅燈,風很大,她忽然鐵口直斷:以後你和他還會見麵,會是很好的朋友。我嚇得臉上一紅,氣急敗壞,心說跟陳念萱做朋友太倒楣瞭。好在她住颱北,我住上海,很少見麵,彼此的性格都不喜黏連,平時也不怎麼聊天,但無論技術怎麼更新,我們也沒有失散,每次相見都是舊人舊鞋舊蹦躂,連舒服都是舊式的,不用掙巴。

  我知道她接觸藏傳佛教二十多年,緣分極深,多次去不丹,去恆河,曾經在金剛大法會上一個人做瞭一百多個人的齋飯,隻憑藉一把勺一雙筷子一個盆。她母親過世時,友人饋贈金剛沙,撒在遺體上,火化後端齣一盤雪白如珍珠又沾染彩虹色的遺骨。有一年我在颱北,去誠品書店閑逛,在宗教暢銷書那一排,赫然看見陳念萱的書:《金剛經尋寶》。她寫:許多人都說看不懂《金剛經》,老實說,我也看不懂。但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莫名其妙就喜歡瞭,喜歡到涕泗橫流。

  為這一句話,我喜歡得心裏都空瞭。

  好多年前,我和朋友去寺廟裏看櫻花,去得晚瞭,櫻花落瞭一地,小和尚把花瓣收集起來,在地上擺瞭一個大大的「佛」字。那天見到瞭英俊的大和尚,他送我一冊《金剛經》,看不懂,隻覺得那些古老的字好剛猛,迴來放在床頭,想著能睡個好覺。

  後來我去過一些地方,見過一些人。在海拔四韆米之上看見圓月升起,照得室內金器生輝,我問一個大堪布:《金剛經》講瞭什麼?他說:金剛有兩種意義,一是能穿透一切的迅猛閃電,二是最堅固的鑽石。《金剛經》講的,就是當各種煩惱來瞭,你能夠像迅猛的閃電擊穿煩惱,你的心能像堅固的鑽石,不為任何煩惱動搖。同樣,當各種快樂來瞭,你也能看透快樂,不被快樂動搖。

  我搖搖頭,說我捨不得快樂,我隻是不想要煩惱。

  堪布笑起來,他牙齒雪白,耳朵非常莊嚴。他說你為什麼煩惱呢?

  我說堪布,但願你像我一樣戀愛、工作,然後你愛的那個人拒絕你,你很努力依然是個廢物,這樣你就能理解我瞭。

  的確是這樣,對於每個人而言,無論是堪布還是小販,無論有沒有讀過《金剛經》,想要不被外界乾擾都很難做到。關於命運,我們討論得並不充分。如果我失業瞭,我是一個單身媽媽,我生活艱難,又窮又沒纔華,這時候有人對我說:你過得不好,因為你不夠努力,隻要你下決心改變,一定會有好的事情發生。說句老實話,這些話根本沒什麼用,我一聽就想報警。

  怎樣做纔能好起來呢?

  不要告訴我人生不會好瞭。我還是相信有些人更為智慧,她們發現瞭一些關於命運的終極祕密,盡管隻是蛛絲馬跡,也可以讓我當下安心。

  陳念萱是不是那個人?

  我不知道。

  我習慣通過聊天和閱讀來瞭解一個人,陳念萱寫瞭三十幾本書,占據瞭我的一排書架,可我總覺得跟她聊天風險很大。這是一種什麼體驗?很難描述,說說我傾慕的一個男人吧。

  這男人特徵鮮明,他長著一張大嘴。嘴大到什麼程度?握手成拳,可以毫無障礙地吞下去。我特意去查過,中國相書上說,這樣的人既富且貴。我傾慕的男人果然很厲害,名字也很厲害,叫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說:人長著一張嘴,隻用來吃飯和接吻是很好的,可是偏偏要說話。因為說話,蘇格拉底丟瞭性命。

  因為聰明和敏感,陳念萱善於辯論。假如辦得到,把她剖開看看,血管裏流動的也許並不是鮮血,而是一噸問號。和她說話當然不至於丟掉性命,但常常會咯噔一下,被她卡住。一輩子不被卡住,生命就像流水一樣,生老病死,愛恨情仇,日子一天一天過,嘩啦啦流走瞭。被卡住的那個感覺就非常刺激,像丟瞭塊石頭,咯噔一下,你被陳念萱卡住瞭,有意思的是,那個「卡」裏會有不同的鏇律齣來。

  小說很短,我是磕磕絆絆看完的,有些部分看瞭好幾遍。不是認真,不是贊嘆,是沒看懂。相比其他佛經,《金剛經》並不算長,一萬字左右,但它很像一部舞颱劇,某年末月的某一天,沒什麼很特彆的,釋迦牟尼和弟子挨傢挨戶乞食完畢,迴到祇樹給孤獨園盤腿坐下,大弟子須菩提站起來提瞭一個問題,整部經書就在一問一答中完成瞭。

  而陳念萱這部以《金剛經》寫就的小說,相比彆的小說,也很不像小說。基本是在聊天中完成的,某些雄辯的段落,我都能看見她把自己的樣子寫瞭進去,氣勢宛轉,頓足大笑。最大的收獲是:我忽然發現,那些經書中的句子,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瑣碎的細節。

  王子坐在恆河邊吃早餐,他說:香蒂的烙餅真是絕活,餅皮這麼薄,咖喱卻沒有流齣來,麵燙得剛好有嚼頭,沒有一傢館子做得比她好,連我媽也做不到。看得我大笑起來,心想真妙,這個香蒂就是陳念萱啊,她做得一手好菜,傢裏除瞭巨大的書架,就是巨大的廚房。

  我曾經以為人生會比書架和廚房更多,其實並不會。

  陳念萱也是這麼想的吧。

  我經曆過一段非常艱難的時光,那時候每天開著音樂,單麯迴圈,隻聽《金剛經》,是王菲的版本。聽的時候木知木覺,它就像一粒止痛片,把我和疼痛隔開,讓所有的感受都消失瞭。去年,陳念萱來上海看我,送我禮物,一個大寶法王給的小白象,還有一小袋金剛沙。那天晚上,我又聽《金剛經》,忽然覺得每一句話都和我相認瞭,用一條圍巾捂著臉,哭得不能自製。

  我們早已是小說中的句子,隻是自己並不知道。
 
唯有一部《金剛經》,韆古再也無知音
◎駱蘭(分眾傳媒副總裁)
  
  佛經中,唯獨最愛《金剛經》。隻要聽聞讀誦書寫,字字印心,脈絡暢通清涼,煩惱頓失。也不是懂也不是不懂,隻覺整個宇宙就是這樣,再沒有彆的瞭。幾次在靜坐中,悟起經中字句,嚎啕大哭,涕淚交零,哭得驚天動地,山河粉碎。那種體驗,已然超越瞭大腦思維,超越瞭所有文字語言邏輯概念……。

  念萱琢磨瞭三年之作,圍繞著《金剛經》寫的這本小說,我是一口氣看完,看完一下子醍醐灌頂,竟然腦中無念,胸中無字,過瞭好一會,纔冒齣二字:痛快!她邀請我寫序,我卻覺無話可說,《金剛經》本來就無法可說。但為這本小說,我倒有太多理由去贊嘆。

  第一:我喜歡印度。那裏是全世界最有靈性最不可思議地方。每次去印度都是因為我的師父。以前曾偷偷發願,希望自己的未來的婚禮能由師父幫我主持。沒想到願力不可思議,我的婚禮真的飛到印度的BIR,在師父的院子裏,由幾十個喇嘛,幾十個師父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學生,還有我唯一請的嘉賓陳念萱,舉行瞭一場印度加不丹加藏式的殊勝婚禮。在婚禮中,師父對我和先生說:婚禮真正的意義是支持對方獲得真正的自由。你們要視對方為佛。如夢如幻般的親密關係的旅途就這樣在印度開始瞭。在印度,一切你以為的常識,在那裏是最不可能實現的。一切你認為不可能的,在那裏倒是正常的。你不需要每天提醒自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隻要在印度,就不得不隨時打破自己的思維習慣,推倒重來。你樂意不樂意,習慣不習慣,隻要在印度待過,你就自然明白,那裏為什麼是佛陀悟道的地方。

  第二:我喜歡這本小說的所有。整本小說的構思巧妙而大膽,由一個韆古以來沒有答案的最有爭議的疑問和夢境展開,而所有的疑問,其實都是在問同一個問題:我的本來麵目是什麼?幾個有著古老靈魂和特殊身分的主角之間的對話和辯論最是小說中的精髓。裏麵涵蓋瞭大量的機鋒,矛盾,挑戰同時又充滿著空性智慧的見地。其中我覺得最過癮的辯論是:到底不執著和不住的區彆的是什麼?什麼是真正的慈悲?到底怎麼樣纔算是度眾生?若不是對佛教和曆史文化有深刻的瞭解,理解,看見,瞭悟的話,是寫不齣來這樣的對話的。

  第三:我喜歡陳念萱。很多人喜歡她的瀟灑自在有趣銳利,也有很多人喜歡她做的菜和寫過的書和帶我們去過的好地方。我喜歡她,也許隻因為她是她,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金剛經》同是我們的知音。唯有一部《金剛經》,韆古再也無知音。

自殺之後
◎李永年(上海颱僑)
 
  在數年前第一次讀陳念萱的《自殺功法》時,硬硬是一上手就放不下來,結結實實熬瞭個通宵,也要把書看完。除瞭故事情節和書裏的各種美食佳饌外,最吸引我的就是甯霏霏。至此就巴望著念萱能再寫下集,把這個人物發展下去。引領而望這麼多年,如今終於等到《恆河邊──〈金剛經〉裏尋找大雄》的齣版。

  甯霏霏這個靈氣四射的陰陽人讓我想起歐蘭朵(Orlando)──英國作傢維吉尼亞•吳爾芙於一九二八年的長篇小說裏的主人翁。看過這部小說的都知道,這是一部很具誇張特色及浪漫色彩的小說,記錄瞭歐蘭朵從十六世紀的男性到二十世紀的女性的轉變過程。歐蘭朵從受女王寵倖的貴族英俊少年,成為政績卓著的土耳其特使,再一覺醒來變成女性之身、嫁人並生子,曆時瞭四百年的完整雙重人格,促成瞭其人生價值的實現。

  有人說《歐蘭朵》從某個層麵而言是吳爾芙一篇充滿臆想的半自傳。我不認識吳爾芙,無法判彆自傳的成分有多少;可是甯霏霏的個性裏有著太多念萱的影子。他的敏感、慧黠、隨意、俠氣……。這也或許是為何念萱自己在《恆河邊》的楔子裏寫到甯霏(霏)是她兒子。念萱的精靈古怪(我給她亂戴帽子,少不得要吃排頭)我想一定是不下於吳爾芙。歐蘭朵從英國、土耳其再迴到英國。行跡絕對比吳爾芙更廣泛的念萱,會怎麼安排甯霏(霏)呢?這讓我怎麼不去巴巴地期望在《自殺功法》之後,念萱接著要透過甯霏(霏)帶領我們神遊到哪裏去?《歐蘭朵》的本質討論的其實是性彆與社會地位,甯霏(霏)生命的曆程追求的又是什麼呢?

  《自殺功法》無處不藏的是《金剛經》、《道德經》、量子力學的影子。《恆河邊》裏《金剛經》依舊,但這次甯霏(霏)的奇幻之旅已從外相走進內象。這也是必然的!在《自殺功法》裏,甯霏霏為瞭修煉自殺功法之前,「得先引爆自身的細胞核子。想通行氣脈能夠又快又穩,還需要掌握三角函數、基礎物理學和量子力學的知識……」,終而超越無名師父到達的境界。在自殺之後的甯霏霏,又如何能在以一般的凡相齣現。

  「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自殺功法》內有上百道中外料理和自創菜餚。如一些光看菜名也不明究竟卻令人無限嚮往的「翠湖飄玉丸」、「紫碧芝豆香拌飯」……。《恆河邊》裏雖然還是有扁豆湯、芒果辣椒醬、菠菜泥乳酪豆腐……等,但吃飯的場麵少瞭很多,規格也小瞭很多,甚至在一場夢裏,食物和容器都變成透明的,心裏想想食物就會齣現。《恆河邊》多加入的是茶。除瞭各種香鬱的印度奶茶,有一段百年正山小種老紅茶的描述,讓人光讀著就齒頰留香。品茶比吃菜更挑剔味蕾的敏感與心情的沉靜。讓我先賣個關子,但喝這口正山小種的地點和場景也是巧妙的安排。若不是這個茶怕也壓不住那個景。

  《恆河邊》在延續佛教哲學討論的前提下,更納入耆那教進故事情節。耆那教這種極度神祕、強調守戒的宗教和佛教的興起幾乎同期。又因同是來自印度的思想體係,兩者之間有很多細微的異同之處。 甯霏(霏)於書中在兩位都叫Naga(龍)同父異母的陰陽人兄弟的陪伴下,在瓦拉納西的恆河邊,在種種匪夷所思的情節中,在虛和實的場景下,在種姓、宗族、性彆、空性、實相的議題間遊走。這樣的書是不是會太沉悶?!其實大相徑庭。就像恆河包容一切之後的平和安逸,《恆河邊》行文流暢、雋永,情節緊湊,趣味十足。炎炎夏日,何不就著蟬鳴,和甯霏(霏)在恆河邊來段臆想之旅?而我已經開始在巴望甯霏(霏)下一段的旅程瞭。

自序

走在《金剛經》裏的恆河邊
 
  「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寫小說是最磨人的,有迴看電影,發現英美著名詩人Sylvia Plath創作焦慮時,在廚房做齣堆積如山的蛋糕,我笑得涕泗縱橫,心有戚戚焉!想起有段時間寫小說,在街上散步,一看到便利商店,就想進去買麵粉,然後迴傢東捏捏西揉揉,再到處打電話讓朋友帶走。我自己並不喜歡吃甜食,捏麵粉,可以解除焦慮。

  那天,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有鹿齣版總編輯許悔之吃飯吃到一半,忽然說:「念萱!妳給我寫一本小說吧!就用《金剛經》寫,我不管妳怎麼寫,以《金剛經》為主軸就對瞭。」然後三口兩口吃完飯,自己很嗨地跑瞭,丟下一句:「我很期待喔!」

  你的期待是我的焦慮。很不湊巧,有鹿齣版社的辦公室就在我傢斜對麵。三年來,許悔之見到我就問:「小說寫得怎麼樣瞭?」接著就是劈頭蓋臉的碎碎唸。被唸得煩瞭,隻好說:「每天在腦子裏打轉啊!」話說齣口,就真的時時都在腦子裏摺磨人,走路想,睡覺想,上飛機想,等車時想,跟朋友聚餐也在想。這中間,我又去瞭兩迴恆河,踩屎看祭典,走在爛泥地裏,還在想。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第一次去恆河,是帶著母親的骨灰,日齣時,邊唸邊撒一些些,不忍心一次撒完,日落時,又看著紅紅的天邊,一點點地撒,然後到對岸沙灘上,就著原來的小瓷罐裝滿金剛沙,據說,這些沙能幫助臨終的靈魂快速解脫軀殼,而不至於在中陰身受睏。母親過世時,我剛好有朋友餽贈的金剛沙,一股腦兒都灑在母親的屍體上,火化後,端齣瞭一盤雪白如珍珠又沾染彩虹色的遺骨,當下,我安心瞭。

  很多人告訴我,看不懂《金剛經》,我既不能說我看懂瞭,更不能說我看不懂。因為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莫名奇妙就喜歡瞭,喜歡得涕泗縱橫。當然,那是因為我日日讀經的這段期間,不說話不見人不齣門,非常地安靜,安靜得聽見自己,也看得見佛陀的話語。所以,我相信,他說我還有我們,都跟他一樣,無二無彆。因此,我能接受他說的話,甚至,覺得他就在眼前說,就在腦海裏說。我也常跟想讀《金剛經》的朋友說,許多話,隻有熟悉瞭,纔開始慢慢懂。跟人一樣啊!你不熟悉,怎麼有機會懂呢?

  我在恆河邊上住瞭幾天,走來走去,想著佛陀的話語,幻想那年代的情景。兩韆五百年前的恆河邊,該有多麼地熱鬧啊?各方豪傑聚集在此辯論,激盪齣各式各樣的火花來。我無法還原當時的場景,隻能製造幾個小人物,針對一場耆那教主與佛陀的隔空辯論,猜測其中可能發展的未來麵貌。你不需要相信其中的真真假假,隻要跟著一起辯論,就行瞭。我相信無畏無懼的兩位大雄,會欣然歡迎你加入辯論。
 


恆河獻祭
——好色的女神無忌憚
 
  有人問我:「印度髒得這麼恐怖,為何有那麼多人年年都要去朝聖?」對於印度,你隻有兩種概念,一如印度神祗那樣個性鮮明,不是愛就是恨,沒有模糊地帶。

  屎尿、屍體與虔誠沐浴都在這條河流裏交替行進著,五韆年來,自從銀河係傾瀉而下拯救罪惡的人類,神話,有瞭淨化作用,便也承載著萬年屎尿齊飛的使命。她是印度創造、破壞與孕育三大神祗之一濕婆神的女兒。濕婆神,纔貌雙全,十八般武藝具足,又俊美至極,卻也破壞力十足,愛欲激烈而專注。也許正因為這濃濃的韆萬倍人味,濕婆神成為印度教裏最受歡迎的神祗。

  很奇妙,恆河屬於銀河女神,而恆河邊上的廟宇與佛龕,卻九成九都是濕婆神的,即便是岸上樹根窪裏隨便一個小佛龕,都在祭拜濕婆神。如果齣現任何一個石頭或爛木根,長得形似陽具,就更代錶著性欲旺盛的濕婆神顯靈瞭。

  你問我:「不怕髒嗎?」對我從小潔癖最刻骨銘心的,是母親。進齣印度多迴後,不知覺間,強迫癥不藥而愈。有天,母親拿鑰匙打開我傢,看見躺在沙發上看報的我,驚呼:「這是我女兒的傢嗎?」渾然不覺於滿屋混亂,被母親的大呼小叫給驚醒,曾幾何時,我也能安於「失序」瞭,忍不住看著母親惶恐的臉色大笑。

  交媾一夜已韆年的濕婆神,雖好色卻專情。他可以為瞭不幸早逝的愛妻,閉關絕食苦修三韆年,等待她再轉世。即便是守候瞭這樣長久,仍不放心地用骨灰塗滿赤裸全身,模樣邋遢汙穢地迂迴試探:「你依然愛我如故嗎?」小心眼得非常人性化,哪裏像個掌管毀滅、五大生命元素、日月與祭祀的再創造之神?他控管瞭生殖繁衍的泉源,卻又具備雙子座的雙重人格,遊走於生死之間。他本極俊美,卻總以恐怖的裝扮示人,遇上無知無畏者,死路一條,絕不寬待。

  這看似暴躁粗獷冷酷的濕婆神,卻在銀河女神拯救人類時,扮演瞭緻命關鍵的角色,用自己的頭發,承接銀河之水而分流宣洩暴洪,避免殃及無辜,順利地讓恆河最終扮演瞭淨化靈魂的使命。

  一直以為,恆河邊是佛陀證悟後初轉法輪之地,同時也是眾多教派辯論之處,所有印度精深博大的哲學思想,都曾聚集在這裏孕育繁衍,無數小國君主抱著黃金珠寶求取聆聽法教,即便是三言兩語的開示,也能讓人欣喜若狂,無論貴賤,思想流經之地,一再突破著極限與人性桎梏。

  而今,人們拿一炷香、幾朵花與蠟燭,便在髒兮兮的佛龕上膜拜,或任由少許祭品在河道上漂流,心裏隻有一己之私,再無更多念頭,誰又真正在乎銀河女神的故事蘊含瞭什麼樣的意義?號稱全亞洲最大的瓦拉納西校園裏,哲學係幾百個各種宗教思想研究所,仍在探索二三韆年前的思想盛況,而沒有更新穎的進展?我忍不住詢問滔滔不絕的導遊,他聲稱自己是哲學碩士,卻對佛陀一無所知。

  每年鼕末春初的宜人季節裏,天氣晴朗,無雨無酷曬,梵文大學調派全國智商最高具備纔智與美貌的畢業生,到恆河邊給女神獻祭,地、水、火、風、空等五大元素的祭品樣樣具足,迎嚮四麵八方的祭祀儀典,以曼妙姿態,感謝著兩手淨瓶與兩手蓮花女神的無邊恩澤,持續淨化邪惡的人類靈魂。

  我踩踏著人畜屎糞泥濘,幾度造訪恆河邊上的日齣沐浴人群,遙望焚燒屍體的祭壇煙火,想像逡巡其間的濕婆神,如何嘲笑戲弄愚昧的人類之餘,卻又讓自己美麗的女兒,擔當著吸納汙濁與邪惡的垃圾桶。

  攜帶母親與大伯的遺骨,是我兩度獨自遊船於恆河之上的任務。沒有祈禱與祭祀,就隻是默默地撒下,心裏想著:「遨遊吧!來自天上之水,必能讓你的靈魂任意隨性遨遊,遠離所有的思想桎梏,在輪迴裏給自己最大的自由。」無論是《心經》還是《金剛經》,擺脫思想桎梏,獲取真正究竟的自由,是佛陀留給人類的鑽石至寶,雖僅止一念,卻能相距億萬年。

  心生恐懼卻又無比好奇的朋友問我:「你去瞭幾次?」已經開始忘記數,那就錶示,我會一去再去,而每一次,都彷彿是初次相見,總有新奇的麵貌再呈現,莫名地又感傷又喜悅,手足無措。

  奔走賣花燭的幼童,哀愁閑散搖櫓的船夫,河岸精靈狡詐的掮客,排排列坐乞討的老弱婦孺,五彩斑斕的濕婆侍從沙度,以及隨時闖入視綫的貓、狗、牛、馬與大象,與恆河上群群翻飛嚎啼的海鷗。如果說,一進入這場域,便想起《金剛經》結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像是永恆戳記般嵌入腦海的浮水印,你若觸碰過這部經典,必能如我一樣震撼又如墜雲霧。

  想像著,受到人類虔誠感召的銀河女神,如何心甘情願墮入人間生兒育女,又化為一道吞咽萬種汙濁的寂靜洪流,無怨無悔漂遊於地球上數一數二髒亂的土地上,我便頓然嚎啕,卻又無法遏止地顢頇嬉笑,自我解嘲地默認愚癡。

  一次次地,有幾年初春,總無巧不巧地趕上祭祀季節,除街頭巷尾繁花似錦迎來送往的婚喪喜慶,恆河邊上,婉轉柔媚男子們,如侍妾般妖嬈的身姿,一道道拿起各種祭品,嚮四麵八方揮灑魅影,每一個轉身,艷麗柔軟如蛇蠍,魂魄飛舞,勾得人蕩漾起伏,暗自心驚。

  再三端詳過同樣的祭祀,同樣的曼妙身影後,若有所悟。人神共舞,似乎是祭祀躋升的聯係。你若虔敬,我便前來,你若浸淫,我便無怨無悔吞噬你的汙穢,直至你如我一般源自雪山的無礙無瑕,乃至銀河母親般浩瀚無邊的無所顧忌。

  擠進人群裏,或站或坐或行走,拿著相機一直拍,忘記屎尿齊飛,忘記惡臭與死屍,忘記深幽哀怨眼神的乞討,終於,放下鏡頭,在搖曳生姿的晃動裏,似乎看見瞭亦男亦女的祭司們,其實,是恆河女神的子子孫孫,她始終如一地在這裏,沒有如神話般返迴銀河。

  然後,我又笑自己,來來去去,本自如,何須掛懷其來去?

  從颱北飛曼榖,再直飛瓦拉納西大學城,航程遠比以往便利許多,訝異於今日此時的便利,想起二十年來辛苦的進齣,我竟比往常更少去瞭。

  人說,佛也說,閱讀《金剛經》有韆般萬種好,即使是讀幾句。今日有各種漂亮的版本,還有許多曼妙美好的天籟吟唱,很顯然,無論是否若有所悟,你鮮少一讀再讀,除非心裏空乏警覺。於是,想起師父們說的:「你擁有愈少,愈能珍惜佛陀傳遞的真理。超過需要的擁有,是毒品,是禍不是福。」

  我想起女神的肆無忌憚,無所取無垢淨地付齣,隻因感動。又想起她霸氣直率又纔氣縱橫的爹爹,砍人不皺眉。於是,我琢磨著,究竟是誰,膽敢述說這樣的神話故事?然後,終至狂笑不已。

圖書試讀

【內文節選一】(節選自「第一章 新德裏機場」)
 
如夢似幻再相遇
  
夢裏,恆河邊上的白衣人,始終如如不動地坐著。自驚鴻一瞥後,消逝於河岸,卻飄然於夢境,不遠不近,幾度反覆穿梭,又明又暗,愈刺眼的光芒下,陰影愈深沉。艷麗澄澄的陽光布滿天際,就連太陽也追隨著白衣人,如如不動。
  
等行李時,想起多年前飛沙走石的轉盤,拿到行李已麵目全非,惶惶然於距離很短的齣入境口,紛湧而上的衣衫襤褸螞蟻雄兵,讓甯霏汗毛竪立,即便是他身手不凡,也難敵掌心空無的韆手韆眼,那焦灼魯莽的搶奪,霎時誤以為闖入賊窩,卻原來是賺取微薄小費的捆工們,蠻橫地,在行李轉盤與接機齣租車之間來迴奔波,漫天叫價或隨意索取零錢,端看來客穿著樣貌的直觀判斷,瞬間定奪宰割的對象與金額。即便是無知無識的機場小工,人見得多瞭,也能看齣誰會多給幾塊錢大洋(初抵機場的遊客手上隻有美金)。
  
進齣多年,他模仿印度人,一身毫無辨識度的陳舊白襯衫與牛仔褲,和一雙已然髒兮兮,哪裏都買得到的耐吉運動鞋。
  
驚魂甫定後,車子穿行於霧霾濃重的黑夜裏,甯霏懊悔著,沒有大膽交齣行李,而自己肩扛笨重相機,雙手拖拎上各有二十公斤的老舊旅行箱,此時肩膀手臂痠疼起來。然而他懊惱的是沒有及時藉機布施些零錢,這並非超越自己的能力與認知範疇,卻猛然被驚嚇得猶豫再三,便錯過瞭讓自己安心的施捨機會,以至於,接下來的幾個月,都不斷被這時不時冒齣來的悔意乾擾,反而做齣瞭更愚蠢的判斷與無謂的彌補動作。
  
由於貝瑪的疏忽,既忘記接機又忘瞭事先訂好火車票,甯霏必須冒險轉往內陸機場,看能否買到飛往瓦拉納西的機票,再冒險等候霧霾散去,以免班機被無限期延誤,白白浪費一張機票錢和往返奔波的勞頓。那年代,沒有退票這項服務。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