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捷徑之觀自在菩薩的心聲

成佛捷徑之觀自在菩薩的心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觀自在菩薩
  • 心聲
  • 佛教
  • 修行
  • 成佛
  • 捷徑
  • 禪修
  • 智慧
  • 解脫
  • 菩提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生活即佛法,佛法即修行」,淺白親切文句、生活經驗故事,分章逐句講解短短260個字的《心經》,走上觀世音菩薩留給眾生「成佛」的純正大道!

  ◎淺白親切文句、生活經驗故事,分章逐句講解《心經》,契入本心。

  ◎作者在修多年,主張「生活即佛法,佛法即修行」,欲以「成佛大道」之真理,將《心經》中之觀音法門著述傳承,於生活中實踐。

  佛法有很多經典,三藏十二部,如果要讀完,也許要耗盡一、二十年的光陰,若要把佛經全都讀懂,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更不用說開悟圓解大徹大悟瞭。

  幸運的是,有一部《心經》,隻有二百六十個字,卻把整個佛經的內涵都包括進去瞭。把這一部《心經》搞明白,整個佛法你也通達瞭,可以斷惑,可以證真,一切佛菩薩能達到的境界,都包含其中。

  《心經》──是觀世音菩薩到達本心的經驗,也是一切修觀音法門的修行者必須遵行的經驗法則。短短260個字,把成佛的奧祕全部和盤托齣,點無遺漏。讀懂瞭心經,你就知道瞭成佛之道……這是菩薩無盡悲心的流露……快快成佛去吧,達成生命的圓滿。

  整部《心經》道盡瞭成佛的奧祕,所以它叫「般若佛母咒」,一切諸佛的母親,你持誦它就成瞭佛。作者以多年在修中的經驗,分章逐句講解《心經》的內涵、修行重點,輔以生活中的情境與發人深省的故事,旨於自在圓融中,直達「金剛般若」。侃侃而談的親切文筆,行如流水般契入觀世音菩薩慈悲動人的本心,潤物細無聲,點滴在心!

  宗教要革命!科技要革命!地球村中,尤其是中國,萬佛要齣世,百萬菩薩要成就!作者對多年前這個預報負法界責任。《成佛捷徑之觀自在菩薩的心聲》一書就擔當瞭這無比艱巨而又空前光榮的神聖使命,願每位有幸讀到此書的法緣禪友,在金剛界的強力加持下,都能成為萬分之一至少要成為那百萬分之一,以不負金剛界厚望。

  這本書是一個引子,如果你認真閱讀,也許會發現字裏行間有真理的影子,它會昇華你的能量,帶你飛嚮那個永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布殊居士


  1976年生,重慶人氏,成年後定居颱灣,現常住杭州,19歲初聞佛法,恍若宿習,幾年中廣閱經論,24歲發願「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後遇二師指示參禪,26歲閑閱《頓悟要門》,忽然一念頓空親見本來,大呼「多少年來苦追尋,原來是個自己!」。三月中間波瀾不驚心若止水,後仍感煩惱厚重業習根深,再起參心遍修諸法。

  8年後一日午休,夢中憶持楞嚴經文,頓明常住真心之旨,歡喜雀躍無可比擬。從此心國稍稍太平,常常法喜充滿,自生妙慧,不由文字。35歲遇開封李師,更臻玄奧。不久因緣成熟,登颱講法,大闡頓教之旨。又感嘆現代社會緊張忙碌,提齣生活禪法,在颱灣創立「金剛般若宗」,建立「金剛般若禪院」,提齣「生活即佛法,佛法即修行」的宗旨。指齣不離開生活一樣可以修行,一樣可以開悟證果,真正的修行本來就應該在血肉的現實人生裏,離開生活沒有佛法。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不同的翻譯
開啓智慧的旅程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成佛的經驗
第一章 觀察自在的菩薩
第二章 空相即能,法即水去
第三章 生命的循環
第四章 《心經》的能量
第五章 幸福的源泉
第六章 闢支佛講因緣
第七章 過去不追悔,未來不期待
第八章 心靈高速
第九章 靈魂的外包裝
第十章 迴傢的咒

 

圖書序言

推薦序

佛法與禪


  恩師曾開示我們:「佛法者成佛的方法也,方法對瞭,成佛就不難。」成佛的方法在哪裏?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五眼六通成不瞭佛,神通不敵業力,已被反覆驗證;頑空守寂成不瞭佛,肉體難解脫更不能自殺,否則更沉淪。宗教予人心靈救助,科技予人生活幸福,使眾生幸福輕鬆,是佛齣世的本懷。

  縱覽古今,橫觀當下,此生體驗近七十載,深深覺知「法本源自無法萬法皆在一心」。一心不變、不散亂、不退轉、誠敬信佛陀是成佛的首要,宇宙全息,能吃透一部、一冊,甚至一段佛典當法,船足可到彼岸;齣傢與否不重要,能遇到一位明師(非比比皆是誤人慧命的「名師」),相扶、相攜,涉灘度險及排難,福莫大矣!心靜佛國淨、心安天下定,擁有一顆八風不動、百毒難入、百邪不侵的清靜心,何愁不成金剛之軀?憑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勤勞節儉、良善為本經營人生,享受科技帶來種種便利的同時不隨波逐流,盡己所能迴報社會,祥和眾生,這樣的生命旅程離成佛還遠嗎?

  至於宗教,政府和教職人員若掌控得當不但可以續佛慧命,還可以穩定社會,利樂有情,僧、俗兩眾法益、利益雙贏,若一涉功利便似鴉片興奮又麻醉還上癮,走嚮極端,就是邪教和恐怖勢力。佛法問世二韆餘年來,經越解越多、頭越叩越響、供養佈施越上越豐,大成就者卻越來越少。剃光頭的說是除孽根,留長發的說是保慧根,難道佛祖和老子在打架?

  科技在不斷驗證佛法,卻被「雞體屁」怪獸綁架,人們包括一些精英都成瞭身不由己的肉「機器」,這一切二韆多年前都在布局。魔王率子孫要在末法時期入室上殿,禍亂朝綱和人間,隨你來占位子,因果管著呢!

  佛菩薩們入世當首腦、做官、當科學傢、企業傢、思想傢、藝術傢,到廣大平民中和大傢一起行禪。文明的進化,就像蠶一樣作繭自縛,同時也一直在等待機緣成熟時的破殼。禪即蟬、蠶、纏也,行禪者自能解束縛,脫胎換骨,一超直入,徹見自性,一飛沖天嚮宇宙宣佈「知瞭,知瞭,我來瞭」!個體有彆沿途風景不同,成佛不需要百韆萬劫,不以他人為標準,自心最清楚可互印證。

  能做到外在如常、內在空空朗朗,活得清清亮亮、明明白白;麵對一切人、事、物心中有數,甚至死亡不期而來也坦坦然然、灑灑脫脫、無絲毫遺憾,這不就是生死一如大事瞭畢嗎?

  宗教要革命!科技要革命!地球村中,尤其是中國,萬佛要齣世,百萬菩薩要成就!我對多年前這個預報負法界責任。《成佛捷徑之觀自在菩薩的心聲》一書就擔當瞭這無比艱巨而又空前光榮的神聖使命,願每位有幸讀到此書的法緣禪友,在金剛界的強力加持下,都能成為萬分之一至少要成為那百萬分之一,以不負金剛界厚望。
 
醒塵禪師  丙申春日於夢都汴京

序一

  說到佛法,原本是無法可說的,因為它不過講的是你自己份內的事情,如同穿衣吃飯一般平常。自古來多少英雄豪傑,拋傢棄子,斷愛捨欲、盡性命,所追尋者,其實就在尋常日用中。之所以如此費力的原因,這樁事情沒有你用力的地方,就好像一位大力士抓著頭發想把自己提起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當初第一次開啓,幾欲一頭撞死,烹殺自己。多少年追尋開悟,讀瞭多少佛經,聽瞭多少講法,花瞭多少金錢,用瞭多少時間,到頭來隻是一個自己,你說冤枉不冤枉!如此簡單的一件事情,卻活埋瞭無數聰明智慧的人。

  宗教有點像毒藥,一旦沾上就有不能自拔、粉身碎骨的危險。因為它裏麵有偉大的真理、宇宙人生的奧祕,足以讓人放下一切去追尋。多少仁人誌士,三五十年乃至窮其一生沉浸其中,就是為瞭得到答案。可是大多數人都被宗教華麗的外衣迷惑瞭,無法深入核心,找到那個永恆不變的真相。又有幾個人能夠放下所有的執著,拋棄所有的外相,直探生命的奧祕呢?渴望著對真理的探求,卻迷失在真理殿堂的門口,這是多麼令人嘆息的事情啊!

  想追求幸福得不到幸福,想追求自由得不到自由,想追求解脫得不到解脫……;你想得到的好像都差那麼一點點,彷彿命運在跟你開著玩笑……;生命是一個無奈的循環,我們不斷的錯過每一件重要的東西。我們總是在後悔先前所做的決定,總是在期盼未來的某一天可以時來運轉,就可以彌補生命的遺憾、生活的空虛、心靈的空白……。但是這一天可能一直都不會到來,它隻存在於頭腦的幻想裏,而我們會隨著這個幻想一天一天的老去。

  其實這些美麗的詞語,並不在彆處,就在當下的時刻!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平靜下來,去感受本來具足的圓滿?生命的真理隻可能在當下的時刻嚮你展示,所有的生命的奧祕隻能夠從這裏為你顯現,生命從來都沒有彆的地方可以安住。你認為某個人可以給你幸福,某個地方可以給你自由,某個師父可以給你解脫……,那你將受盡一切的苦難。你要的已經給予你瞭,從齣生之時,從還沒有初生之時!生命中的一切美好,早就在這裏等你去發現,等你去擁有。但要記住,隻可能在這裏,在這個時候,韆萬彆找錯地方。

  開悟是什麼?開悟的過程是發現上帝的過程,當你真正開悟瞭,你將發現上帝離你不遠,祂在事事物物的內涵裏麵,你屬於祂,祂也屬於你。每一件事物都是上帝的傑作,包括你及你的一切,而你與上帝在你的身體裏交融。

  我們不講的是佛經嗎?怎麼扯到上帝去瞭?……抱歉,在我的認知裏,上帝與佛隻是同一個事物的不同錶達。對於上帝,我如同對佛一樣的尊重。佛看一切眾生是佛,而你用上帝的眼光看待一切的時候,一切都如同自己一般的快樂,因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創造。

  有一天,上帝與佛在天堂裏相遇。

  上帝說:「佛,你怎麼來到瞭我的地盤,不是說好的嗎?你去東方,我在西方。」

  佛無奈的說:「我在東方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現在大傢都往西方移民,我隻好來找你喝茶聊天囉。」

  上帝聳聳肩說:「彆難過,明天早上,太陽會從東方升起來!」

  佛法有很多經典,三藏十二部,如果要讀完,也許要耗盡一、二十年的光陰,若要把佛經全都讀懂,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更不用說開悟圓解大徹大悟瞭。

  幸運的是,有一部《心經》,隻有二百六十個字,卻把整個佛經的內涵都包括進去瞭。把這一部《心經》搞明白,整個佛法你也通達瞭,可以斷惑,可以證真,一切佛菩薩能達到的境界,都包含其中。
《心經》就是三藏十二部經的總綱、總持。如果想研究佛法,開悟證果,從《心經》下手無疑是一個捷徑。自古以來,很多大德注解《心經》,有深入的,有淺齣的,不可謂不高明,不可謂不通達。時代不同瞭,世道人心不同瞭,現在講解《心經》,要有所突破,纔能讓世人瞭解佛法生活化的解脫效果,否則門前草深三尺。

  比如「佛經」這二個字的解釋,古來都解釋成「佛講的都叫經」,或者「經為門徑」,而本書解釋為「佛的經驗,一位成佛者的經驗」。二韆五百年前印度的喬達摩通過無數次的失敗,最終得成佛道,他給弟子們講解成道的經驗是:「怎麼樣少走彎路,怎麼樣修行比較直捷,怎麼樣生活幸福美滿……。」

  因為,當我們聽從佛的經驗談,就會快速的從生命的泥沼中脫穎而齣,證得生命的永恆。

  又如空性的解釋,一般佛教解釋「如虛空一樣的體性」,或者「大乘的妙有真空」。本書的說法稍有不同,空為一個穴一個工,就是洞穴裏做工的人。洞穴就是我們的肉體,有很多孔道,裏麵有一個靈性是會做工的。我們修行就是修這個靈性,把靈性錶麵的灰塵、汙染去掉,讓身體裏麵靈性光芒自在,無障無礙,就完成瞭修行的能事。所以空不是無所有的空,它講的是內在的那個靈性。我們必須悟到一切宗教都是修這顆「靈明的心」,肉體隻是一個載體,不是修行的目標。

  條條大路通羅馬,古來大德有他們的方法、他們的悟處,《心經》有他們對修行的理解。而這本《心經》,是我多少年修行生活的經驗,不敢自比大德,但多少可以給現在的修行者一些幫助,如果能這樣,心願就達到瞭。

  當然書中有思慮不周,修行不力,參悟不透的地方,還請各位大德指正。

二○一六年一月十七日臘八節

序二

  記得多少年前與恩師坐敘,恩師忽然對我說:「沒有佛!」聽到此話,當時差點就跌落座椅。那時信佛之深丶念佛之篤可謂極緻,忽聞此言真的好像晴天霹靂,頭腦一片空白!十多年後修持有瞭一定悟境,方纔明白恩師良苦用心,可惜當年根器不逮,婆心獨具也未得打破漆桶。

  試想想,一位早年悟道,修持七、八十年的大和尚,天天也教人念佛誦經,忽然對你來一句:「沒有佛!」也就是說求佛、拜佛、持齋、念佛有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埸空!你有什麼感受?

  嚴格說來,佛教並非拜拜佛、燒燒香、念念佛、誦誦經就瞭事,裏麵有很多內涵、很多祕密,甚至包含整個宇宙的大真理!佛不要人去崇拜祂,祂也並非世界的主宰,祂隻是達成瞭真理,洞悉瞭人生的奧祕、宇宙的真相,然後分享生命的喜悅。生命應該是一份祝福、一份歡慶、一份禮物,然而大多數人的生命卻活得那麼煩惱、晦澀、無奈。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存在的價值何在?生活的真諦難道隻是恩愛纏綿、吃喝拉撒?工作是為瞭生存還是有更崇高的內涵?……生命是一個奧祕,永遠等待人們去探索,而佛法是解決生命奧祕的答案。去探索佛法,深深地去探索,裏麵有每一個生命現象的答案,裏麵有宇宙誕生的祕密,裏麵有生活的真諦……

  當一個人洞悉瞭整個人生所有的幻象,就會見到永恆真實的麵嚮。在那裏可以用世間一切美好的詞匯來形容,圓滿、完美、極樂、幸福、平安、祝福……更重要的是在那個麵嚮有一個真相:永恆!你不再懼怕死亡,肉體的生命會結束,但「你」不會,你會與上帝永存於宇宙之間!

  這本書是一個引子,如果你認真閱讀,也許會發現字裏行間有真理的影子,它會昇華你的能量,帶你飛嚮那個永恆……如果你有這種感受,那將是你的榮幸,也將是我的榮幸!

布殊  二○一六年浴佛節

圖書試讀

第二章 空相即能,法即水去

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段是說明空相的涵義,這一點很重要。禪宗的各種修法,都有自己的特色。像《心經》的修法就很棒,它修法獨特之處是整部經典的前麵是顯說,後麵是密說。「是諸法空相」,就是說所有的法都是空的,也就是指所有的法,無非是突顯那個空寂。它從「空」裏來,也迴到「空」裏去。換個說法,亦即這個「空」就是在「洞穴」裏做工的「人」,也可以說是在洞穴裏麵做工的「能」或「力」。這個「能」或「力」創造瞭萬物,創造瞭萬法。

而「法」是什麼呢?是「水去」,永遠都留不住,既然留不住,隻剩下力的展現。所有的萬法都是「能」的展現,例如:白闆、白闆筆,都是「能」的展現,它隻是一個「勢」,外在的形象不但會變,也會終結,也許存個一百年、二百年或一萬年,它總會消失,而它的「能」,它的「勢」,又會以其他的「相」齣現在時空的某個地方。

不知道多少年前,有一位修行人,剛開始修學佛法時,名利心還很強,有一天和師父對話。

徒弟說:「師父!我要成為亞洲最有名的人!」

師父笑著說:「很好、很好。」

過瞭一陣子,徒弟又對師父說:「師父,我要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人!」

師父依然微笑著說:「很好、好、好……。」

有一天,師父突然對著徒弟說:「你知道嗎?地球有一天會是毀滅的喔!」

徒弟一時迴答不齣來,一會兒緩緩道:「師父,我明白瞭!」

是的!連地球有一天都會毀滅,就算全世界最有名又有什麼用?地球都沒有瞭,人類都滅亡瞭,誰來仰慕你的盛名呢?不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名也好,利也好都是虛幻不實的東西,不要貪著太多,否則生命也會隨著這些虛幻的事物一同幻滅。

連「法」都是會消失的「水去」,如同流水嘩嘩不住、覆水難收。孔子說:「逝者如斯夫」,就是指萬事、萬物都像流水一樣,會走過去、會消失,哪怕是大廈、黃金,放個十萬年、韆萬年也都沒有瞭,如果時間夠久,地球也會毀滅。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