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茲(二版)

德勒茲(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德勒茲(1925~1995)是法國戰後最重要的思想理論家之一。傅柯曾經說過,這一個世紀將是德勒茲的世紀。有別於傳統的哲學家,德勒茲關心的不是典型的形而上學的問題,他視哲學為觀念的創造,任務是創作新思想,引外來的新鮮空氣,因此他同樣關注科學與文藝,並平等地把它們看作是創造新觀念的領域。本書分為五章,分別探討德勒茲與西方哲學傳統的關係、他怎樣在舊語言中找出新意義、如何運用精神分析去解剖資本主義制度、在不同的藝術中發掘新動力,以及他對歷史運動趨向的獨特理解。德勒茲儘管是法國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但在國外仍未被一般人所熟悉,本書藉此機會希望向讀者提供德勒茲的思想脈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貴祥


  美國史丹福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於美國加州大學Santa Cruz分校、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及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任教,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教授,創意及專業寫作課程主任。著有小說集《有時沒口哨:故事共生集》,詩集《記憶暫時收藏》,評論集《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論》、《香港 ‧ 多一點顏色》、《大眾文化與香港之電器復仇記》。編有學術文集《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電影評論集《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文化評論集《觀景窗》,文學創作集《時間: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文集》,劇本創作《三級女子殺人事件》、《欲望肚臍眼》,翻譯劇《我們互不相認的一小時》。

圖書目錄

《西洋文學、文化意識叢書》總序
再版序
 
第一章 「不合時宜」與西方哲學的危機/1
第二章 一種語言裡的兩種語言/49
第三章 精神分析與資本主義中的生命流動力/79
第四章 重疊複合的文藝思想運作/109
第五章 歷史的重複與差異/141
 
附 錄   
德勒茲生平及主要著作年表/173
參考書目/181

圖書序言

第一章 「不合時宜」與西方哲學的危機

哲學家總喜歡說,哲學本質上是「不合時宜的」(untimely/intempestif)。因為哲學思想並不是當代現實的即時回響,哲學所關心的,往往是它身處時代之外的事物,期待著一些當世之中未可知或未可思的東西。但是,這不等於說,哲學思想能夠超然物外,與現實社會並無牽纏。其實,哲學思想的「不合時宜」性質,可以理解為抗拒與社會上主流的時代步伐同步,不願意遷就時代的主導性要求,反過來更企圖以自己的特有時間觀念,改變甚至領導社會歷史的發展軌跡。因此,哲學的「不合時宜」性,實際上可以緊扣著一個社會的歷史進展,產生複雜曖昧的互動關係。當然,過分強調哲學思想可以影響或左右歷史洪流,未免有誇大之嫌。思想家可能只不過是一隻困頓在玻璃瓶裡的蒼蠅,他是否可以走出瓶口,或甚至是否知覺自己困在瓶中,已經可以是纏繞一生一世的問題,更不要奢談去改變瓶外的世界了。

然而,什麼是歷史洪流,卻肯定是令哲學家著迷的問題。歷史是一大堆經過人為排列的順序事實?是一系列量化了而又可以測算的統計數字?還是可以化為一條有跡可尋的定律或一個穩定的結構?思想家以本身的「不合時宜」性,去思考歷史這個時間洪流,所扮演的其實不是一般人認為的「鑑古而預見未來」的橋樑性角色。哲學家並不認同他們面對歷史的任務,就只是為過去所發生的事件分析或解碼,尋找可能隱藏的意義,然後總結經驗,探討過去所帶來的影響,預測未來的進展,以繼承、延續或改革這個大歷史的傳統。思想家不同意這就是他們的工作,因為他們可能壓根兒便不同意歷史是直線或曲線般的線性延續發展的。哲學思想不是一條由古到今的橋樑,職責也不是要把過去與未來連起來,為兩者打通一條通行無阻的隧道。相反,哲學思想要為歷史製造一個「斷裂」。思維本身就是一種「切割」,把過去與未來分割開來,強調它們的不連續性。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