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麥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侯麥


著者 原文作者: Antoine Baecque, Noël Herpe
齣版者 出版社:蔚藍文化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譯者: 范兆延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6/04/01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1-15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2014法國「影評人聯盟獎」 最佳「法國電影」專書
美學形式‧社會議題‧哲學反思
他的電影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艾力克.侯麥,一名神秘男子
  一位擁有複雜人格的全方位藝術家
  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
  首部傳記繁體中文版  全球首譯


  在《解放報》的專訪中,當被問道「您為什麼拍電影?」,
  侯麥說:「我確信自己在拍電影的時候,能夠捕捉到從事其他藝術創作所無法呈現出來的幸福。」

  兩位傑出電影學者描述了他精采的一生,
  關於電影,關於法式品味,關於人生,
  沒有什麼比這本書更能讓我們恍然大悟,
  原來,那個世界的能量是如此巨大。

  透過許多首度公諸於世的文獻,本書刻畫出一位偉大電影人的肖像:
  侯麥是導演,也是作家、畫家、作曲家、製作人,偶爾還客串演員,
  他探索美學形式,介入社會議題,勇於自我反思,
  是名副其實的一人樂隊。
  想了解法國文化,想深入電影的靈魂,這本傑出的傳記無法略過。

  侯麥說:「人生就是電影」

  這個小圈子在巴黎過著追逐電影的人生,不過卻有許多人現身說法指出那段口袋空空的日子其實非常黯淡、辛苦。影癡們把時間用在戲院裡看電影、在酒館裡討論電影、在編輯台上寫稿、在小房間裡剪片,工作讓他們毫不得閒,被迫禁絕一切社交活動及咖啡館讀書會,外出只是為了維繫工作上的關係。後來艾力克.侯麥也表示:「對我們來說,沒有所謂的『美好歲月』、『美好時代』,如果有什麼值得說嘴的東西,應該就是尼贊所說的那句:『我絕對不許任何人說我們人生最美好的時候是二十歲。』那些年並沒有什麼不愉快,但的確挺黯淡的:我們只仰賴希望而活,那甚至不能算是活著。只要有人問我們:『那你們靠什麼過活?』我們總愛回答:『我們不過活。』人生就是大銀幕,就是電影。」

  除了他十足法式、精緻的電影拍攝手法之外。

  我們對艾力克.侯麥了解多少?

  《圓月映花都》、《綠光》、《我女朋友的男朋友》……他拍出了幾部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我們也知道這位電影人十分熱衷拍攝年輕、美麗的女子,也就是所謂的「侯麥女子」(rohmériennes);當然也不會忘記幾位他提攜過的幾位演員,例如法畢斯.盧奇尼、帕斯卡.葛雷果利……如今他們都在影壇上獨當一面。

  但你可曾知道他生前拍攝的二十五部長片,在法國共吸引超過八百萬人次觀影,在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捧場?你是否知道在艾力克.侯麥這個化名背後,隱藏著另一個名叫莫利斯.謝赫的男子?他熱衷自創分身,而且總是藏匿在電影作品背後。據說他母親到死前都還以為兒子是個中學老師。

  這是一本首次問世的侯麥傳記,描述一位生活嚴謹的唯美主義者、虔誠的天主教徒並愛好各種美的形式、《電影筆記》總編輯與電視人、不參與的公民、法國大革命前舊制度的緬懷者,但最終卻把選票投給了綠黨。侯麥是個充滿矛盾的男子,對藝術的好奇成就他無以倫比的多樣性。

  他是艾力克.侯麥 (Eric Rohmer, 1920-2010)

  小說家、影評人、國際電影大師、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在校主修古典文學,一九四二年起擔任文學教授,一九五○年在曇花一現的電影雜誌《Gazette du Cinema》擔任編輯,一九五七─六三年(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堀起的年代)在影響力深遠的《電影筆記》雜誌擔任主編。

  侯麥拍攝的電影由於製作經費都不高,且從第一部作品開始即是自己作品的編劇、導演和剪接,可說是新浪潮導演中最貫徹「作者論」的導演,法國電影界稱為「最自由的導演」。作品總是充滿濃厚的文學和哲學氣味,主要有《道德故事》系列、《喜劇與箴言》系列、《四季故事》系列等等。

  侯麥曾形容自己的電影在於「思想而非動作」,處理的「不是人們做些什麼,而是他們在做這些事時心中的想法」,一九八三年他以《沙灘上的寶琳》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一九八六年以《綠光》一片獲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獅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大獎。二○○一年,威尼斯影展評審團頒予侯麥「終身成就金獅獎」。

名人推薦

  高翊峰(作家)∣聞天祥(影評人)∣彭怡平(藝術家/攝影家/作家)————專序推薦

  小野(作家)∣胡晴舫(作家)∣陳玉慧 (作家/編導)∣陳雨航(小說家)
  郭強生(作家/東華大學英美系教授)∣張毅(金馬獎最佳導演、琉璃工房創辦人)
  張鐵志 (文化評論家)∣黃玉珊(電影導演)∣楊力州(導演)∣蔡明亮(電影導演)
  詹偉雄(《數位時代》創辦人)∣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羅智成(詩人/作家)——————真心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安東.德貝格Antoine Baecque


  法國楠泰爾大學電影史教授,曾出版楚浮(1996年,與Serge Toubiana合著)與高達(2010年)傳記,以及法國影迷圈及新浪潮等相關著作。也曾擔任《電影筆記》的總編輯,後來進入《解放報》負責文化副刊。著有:

  《大革命時期的諷刺畫》,Presse du CNRS,1988年。
  《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Cahiers du cinéma出版,1989年。
  《電影筆記:一本週刊的歷史,第二冊》,Éditions de l’Étoile出版,1991年。
  《歷史的文本:隱喻與政治(1770-1800年)》,Calmann-Lévy出版,1993年。
  《弗朗索瓦.楚浮》(與S. Toubiana合著),Gallimard出版,1996年。
  《與曼諾.迪奧利維拉對話》,Cahiers du cinéma出版,1996年。
  《光榮與恐懼:恐怖統治下的七位犧牲者》,Grasset出版,1997年。
  《法國文化史》(「啟蒙與自由」),Le Seuil出版,1998年。
  《新浪潮:一個年輕世代的身影》,Flammarion出版,1998年)(2008年增補再版)。
  《歡顏笑語:十八世紀的笑者文化》,Calmann-Lévy出版,2000年。
  《權力的儀式:法國大革命至今的政治對壘》,Grasset出版,2002年。
  《影迷圈:觀點與歷史(1944-1968年)》,Fayard出版,2003年。
  《提姆.波頓》,Cahiers du cinéma出版,2005年。
  《亞維儂藝術節的歷史》(與E. Loyer合著),Gallimard出版,2007年。
  《電影與歷史》,Cahiers du cinéma出版,2008年。
  《法國文化危機:文化政策考古與挫敗剖析》,Bayard出版,2008年。
  《炮打司令部!專文、訪談、報導》,Cahiers du cinéma出版,2008年。
  《攝影機歷史》,Gallimard出版,2008年。
  《高達傳》,Grasset出版,2010年。
  《法國大革命》,Tallandier出版,2011年。
  《電影思想字典》(與P. Chevallier合著),PUF出版,2012年。
  《健行作家》,Omnibus出版,2013年。
  《電影鏡頭》,Gallimard出版,2013年。

諾爾・艾柏Noël Herpe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講師,曾出版多本書籍(關於René Clair及Sacha Guitry),並主編《侯麥與其他人》文選,以及針對《賽璐璐與大理石》專訪侯麥的對話錄(2010年)。另外還曾創作《荒蕪日記》(2011年)及《早年的我》(2013年)兩本受到矚目的自傳故事。另著有: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與同期的偉大思想家》,Bibliothèque historique de la ville de Paris 出版,1990年。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的《黑色筆記》(評註版),Desclée de Brouwer出版,1994年。
  《展讀朱利安.格林》(與M.-F. Canérot及M. Raclot合著),Université du Maine出版,1994年。
  《羅馬的故事》,Les Belles Lettre出版,1997年。
  《何內.克萊爾與》(與E. Toulet合著),AFRHC出版,2000年。
  《文本裡的電影:何內.克萊爾的書寫》,Jean-Michel Place出版,2001年。
  《侯麥與其他人》,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ennes出版,2007年。
  《沙夏.吉特里:藝術家的一生》(與N. Giret合著),Gallimard出版,2007年。
  《影迷日記》,Aléas出版,2009年。
  艾力克.侯麥的《賽璐璐與大理石》(收錄對談的新版本),Léo Scheer,2010年。
  《單腳旋轉與白色褲襪:追憶儒勒.萊歐塔》(評註版),Mercure de France出版,2010年。
  《就是他:禁片日記》,Le Bord de l’eau出版,2013年。

譯者簡介

范兆延


  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巴黎第三大學高等翻譯學院筆譯碩士,現居台北,為專職法文口筆譯。近兩年譯作包括《一個人的不朽遠行》、《如果,讓幸福停留在此刻》、《法國廚神西蒙上菜》等。
侯麥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推薦序  我所知道與不知道的侯麥   (文/聞天祥)
推薦序  艾力克‧侯麥無法模仿     (文/彭怡平)
推薦序  逝世之後,才開始悄悄拍攝 (文/高翊峰)

謎樣的「大莫莫」
青年時期的莫利斯.謝赫,1920-1945年
從謝赫到侯麥,1945-1957年
在《獅子星座》下,1959-1962年
在《筆記》的擔子下,1957-1963年
實驗室時期,1963-1970年
四則道德故事,1966-1972年
關於德國與教書的二三事,1969-1994年
踏上普希瓦的足跡,1978-1979年
六部喜劇與諺語,1980-1986年
城市的侯麥與鄉村的侯麥,1973-1995年
跟隨四季的腳步,1989-1998年
拍攝歷史,1998-2004年
冬天的故事,2006-2007年
病痛折磨,2001-2010年

侯麥作品列表
中法文對照表(人名、地名、影劇及其他作品與出版品)
鳴謝

圖書序言

2 從謝赫到侯麥
 
一九四五~一九五七年
 
一九四六年四月,迦利瑪出版社推出《伊莉莎白》,市場反應很差。銷售數字不理想,沒有相關評論,根本就沒有人注意到這本小說。莫利斯.謝赫使用的筆名吉貝爾.柯提耶,或許是想對收留他的呂特斯大廈女房東致意,因為後者擁有相同的姓氏,否則就可能只是巧合而已。
 
再次受挫令莫利斯非常痛苦,又是一重不被認可的打擊,但年輕的他藉由憎恨這本處女作來讓自己好過一些。「寫完《伊莉莎白》之後,我開始厭惡這本小說,想要離它遠遠的,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別的出路……於是我有了不同的想法,感覺自己比較像是十九世紀的作家,像是我當時閱讀的赫曼.梅爾維爾。」這個時期留下的筆記,或記載在小學作業本中的字句,足以說明莫利斯在尋找自我時所面臨的遲疑,而且似乎總與同輩人格格不入。
 
戰後的生涯之路
 
面對剛剛重獲自由並試圖從戰爭不幸中復興的法蘭西,法國年輕人的確有許多投入了政治及文化相關工作,但是莫利斯.謝赫卻不然。從他開始規律收集的剪報文章中,我們看不到跟當時新聞有關的篇章,他從《戰鬥報》、《週六晚報》及《法蘭西星期天週報》剪下的,都是一些社會新聞、關於上流社會的報導、藝術及音樂的評論文章、幾篇由馬勒侯、卡繆、沙特執筆的專欄或社論,還有《隊報》對跑步競賽及馬塞爾.昂塞納的全版報導。後者在一九四八年的戰後倫敦奧運上為法國贏得了第一面的金牌,同時被譽為「八百公尺的偉大跑者之一」。莫利斯的心態是「袖手旁觀的」,但從當時拍攝的兩張影像──其一是張大頭照,面對鏡頭的莫利斯.謝赫身著天鵝絨西裝外套,領帶打得十分端正,給人一種十分嚴謹的印象;其二是一張他的肖像素描,面部輪廓的筆觸細膩,但他幾乎就要消失在某種深沉的憂鬱情緒中──可以看出年輕的莫利斯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

圖書試讀

None

侯麥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侯麥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侯麥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侯麥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