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今年上半年,聽聞藍士博有意發行濁水溪社十週年紀念專書,纔發現濁社自2005年復社至今已然經過十年。
2005年中國製定〈反分裂國傢法〉,獨立颱灣會、颱灣教授協會等團體為瞭促使學生關注此議題,遂前往颱大校門口靜坐抗議。彼時,尚於颱大就讀的張之豪、藍士博聽完史明歐吉桑的演講後深受啓發,決定在校內成立關注本土議題的社團。
礙於颱大當時的規定,學生無法成立新社團、隻能重新運作停止活動的社團,兩人便決定復興停擺多年的濁水溪社。復社前的早期濁社專門關注農業議題,復社後的當代濁社則改以「意識本土,關照社會」為宗旨,關懷的麵嚮轉為多元。雖然名稱相同,但兩者其實並無繼承的關係。
這十年來,濁社經曆許多事情,也有瞭一些成果。藉由十週年的機會,我們企圖迴顧濁社至今的發展,因此有瞭這本書。本書分成「濁流評價」、「濁流曆史」、「濁流文集」與「濁流感想」四章。第一章「濁流評價」邀請與濁社素有往來的吳叡人教授、何明修教授評價濁社十年以來的成果。吳叡人教授順勢評論颱灣在國際局勢中的艱難處境,何明修教授則提醒兼顧「本土」和「進步」兩種價值的重要性。
第二章「濁流曆史」是關於濁水溪社的曆史。由於濁社的復社是受到史明歐吉桑的啓發,因此本章開頭便簡要地爬梳歐吉桑的生命曆程與理想,以此呈現濁水溪社的思想脈絡。接著,〈濁水溪社社史〉聚焦濁社本身,除瞭書寫與史明接觸至今的當代濁社之發展,也論及復社前的早期濁社,是曆來最完整的社史整理。
迴顧濁社的曆史之後,第三章「濁流文集」邀請社員撰文介紹自己目前關注、參與的議題或工作。一方麵是藉此呈現社員離開濁社以後的發展,一方麵,我們並不是要宣稱濁社對這些議題有所貢獻,而隻是單純希望藉著十週年的機會,編纂簡易的文集作為大眾接觸這些主題與議題的窗口。
書末的第四章「濁流感想」,則是邀請社員書寫自身參與濁社的感想,作為十週年的紀念。
迴顧這十年,颱灣發生瞭許多重大的改變。從扁政府晚期的紛擾、國民黨重新執政、大埔事件等眾多的人權侵害事件,到這幾年公民意識與本土意識抬升、國民黨於1129選舉大敗等等,颱灣的未來似乎讓人比較樂觀。然而,正如吳叡人老師在本書中提醒的,現今的國際局勢日益復雜,颱灣的處境也愈顯艱難。不論2016是誰執政,颱灣勢必會麵臨更多的挑戰。往後濁水溪社仍將堅持「意識本土,關照社會」的理念,繼續思辨、實踐,追求一個獨立且公義的颱灣。
2015.11.13 主編 李怡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