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

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高橋亨
  • 韓國儒學
  • 儒學研究
  • 日本漢學
  • 文化交流
  • 思想史
  • 東亞哲學
  • 曆史學
  • 學術著作
  • 韓國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高橋亨,日本跨越戰前與戰後、活躍於朝鮮思想研究領域的第一人,
他以「主理派∕主氣派」之框架詮釋朝鮮儒學史,影響甚大。
本書即以高橋亨為焦點,對韓國儒學研究展開多元的對話與展望。

  本書以「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為主題,著眼於韓國儒學研究的第二序反思,涉及對殖民地史觀下的韓國儒學研究、其方法論與解釋框架之批判,進而對韓國儒學研究提齣新展望。

  全書以2012年「東亞視域中的韓國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所發錶的論文為主,兼及此一議題的期刊論文,匯聚長期關注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的韓國、日本、颱灣等地學者之研究成果,以東亞儒學的視域,展開學術對話的宴饗。全書共收入韓國、日本、颱灣等地學者的十一篇論文,可說是此一議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大多學者對於高橋亨以「主理派∕主氣派」來詮釋韓國儒學史的解釋框架,進行客觀的評價與深入的批判。從後殖民的角度來看,唯有徹底清理並客觀評價高橋亨的韓國儒學研究,纔能擺脫其韓國儒學史的解釋框架,凸顯韓國儒學研究的主體性。猶有進者,更有學者或從朝鮮儒學的資源,或從比較哲學的視域,超越高橋亨的解釋框架,展開新的思想冒險與哲學嘗試,以活化韓國儒學研究。

  本書的齣版,標示颱灣對於韓國儒學研究的新進程,除瞭提升中文學界的韓國儒學研究水準之外,並與東亞學界平等對話,相互激盪,同時迴應韓國與日本學界的研究成果,顯示颱灣在韓國儒學研究上的開創性與開放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月惠


  1961年生,颱灣彰化縣人。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1988),颱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1995)。曾任嘉義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係講師、副教授、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02-2003)、韓國首爾大學客座研究員(2006)、日本京都大學訪問學者(2009-2010),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宋明理學、中韓儒學比較研究。主要著作有《陽明「內聖之學」研究》(2009)、《良知學的轉摺──聶雙江、羅念菴思想之研究》(2005)、《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增定版〕(2012)、《異麯同調──硃子學與朝鮮儒學》(2010)。

李明輝

  1953年齣生於颱北市。颱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1981),德國波昂大學哲學博士(1986)。曾任颱灣大學哲學係客座副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哲學係副教授,目前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颱灣大學國傢發展研究所閤聘教授、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閤聘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傢與康德》(1990)、《儒學與現代意識》(1991)、《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1994)、《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1994)、《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德文,1994)、《儒傢思想在現代中國》(德文,2001)、《孟子重探》(2001)、《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2005)、《儒傢視野下的政治思想》(2005)、《儒傢人文主義──跨文化的脈絡》(德文,2013),並翻譯多部康德著作。

圖書目錄

導論╱林月惠
一、颱灣的韓國儒學研究
二、高橋亨的韓國儒學研究及其檢討
三、各篇論文之要旨
四、展望與感謝

壹、高橋亨的朝鮮思想史研究╱權純哲
一、前言
二、學問之形成過程與時代背景
三、高橋亨的朝鮮思想史研究及其內容之檢討
四、結語
資料:高橋亨著作目錄(一部份)

貳、朝鮮思想的時代區分──從高橋亨的說法談起╱川原秀城
一、前言
二、高橋亨的東儒劃分之二說
三、朝鮮思想的時代區分
四、結語

參、韓國儒學史與高橋亨╱趙南浩
一、前言
二、高橋亨的經曆
三、朝鮮哲學史與高橋亨
四、「主理∕主氣」論與韓國、日本哲學史
五、朝鮮心學與韓國儒學史
六、兩難以後的經世論與韓國儒學史
七、結論

肆、高橋亨的朝鮮儒學觀╱金基柱
一、前言
二、固著性、從屬性、黨派性與朝鮮儒學
三、「主理派∕主氣派」與朝鮮儒學
四、兩個觀點之交叉
五、結語

伍、高橋亨的李退溪解釋──以與張誌淵的論爭為中心╱井上厚史
一、前言
二、韓國的李退溪研究
三、高橋亨的李退溪解釋(其一):與張誌淵論爭之前
四、高橋亨的李退溪解釋(其二):與張誌淵論爭為中心
五、高橋亨的李退溪解釋(其三):與張誌淵論爭之後
六、結語

陸、高橋亨朝鮮儒學研究中的異學派──讀京城帝大的講稿╱權純哲
一、前言
二、高橋亨的「朝鮮思想史大係」構想與「異學派」
三、朝鮮儒學中的「異學」
四、朝鮮儒學史的時代區分與「異學」
五、朝鮮儒學的「異學派」
六、高橋亨的「異學派」講稿之特徵
七、結論
資料(一):高橋亨授課名稱、講稿與論著的對照年錶
資料(二):高橋亨異學派講稿一覽錶
資料(三):高橋亨相關論著目錄(一部份)

柒、高橋亨韓國儒學理解的功與過──以「主理╱主氣」概念為中心╱韓慈卿
一、前言
二、性理學在朝鮮時代的意義
三、「主理∕主氣」的分類
四、「主理∕主氣」論爭的意義
五、結語

捌、朝鮮儒學的哲學地形圖──退溪李滉的主理與栗榖李珥的主氣╱韓亨祚
一、前言──我的朝鮮儒學地形圖
二、「主氣」概念的兩難(dilemma)
三、「主理」與「主氣」,抑或「觀照之道」(via contemplativa)與「實踐之道」(via activa)
四、結語

玖、從朝鮮儒學「符號布置方式」批判高橋亨的「主理╱主氣」說╱李承煥
一、前言:從高橋亨「主理∕主氣」說所含兩種睏惑說起
二、硃熹理學中的三種符號布置方式
三、元代新安理學與「橫說」架構之擴散
四、「橫說」、「竪說」與朝鮮儒學的分歧
五、結論

拾、「主理∕主氣」的再檢討與展望╱崔英辰
一、「主理∕主氣」的分類判準
二、所謂「主氣論」不存在
三、作為「觀點」的「主理∕主氣」與「離看∕閤看」
四、理氣「離看∕閤看」直接連接到理氣「不離∕不雜」
五、所謂「主氣論者」之評價的含義
六、「對立性架構」與「統閤性架構」

拾壹、高橋亨「主理派∕主氣派」解釋框架之批判──兼論韓國儒學思想研究的新展望╱林月惠
一、方法論反思的必要
二、「主理派∕主氣派」解釋框架之分析
三、「主理派∕主氣派」解釋框架之檢證與批判
四、韓國儒學思想研究之展望
五、結語

附錄一:高橋亨年譜╱江俊億
說明
附錄二:高橋亨著作目錄(1902-2015)╱江俊億
說明
人名索引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導論(摘錄)

林月惠


這部《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所收錄的論文,呈現韓國、日本、颱灣學者對高橋亨的韓國儒學研究之理解與批判。每篇論文的視角與觀點不同,值得相互參看。茲依序概述各篇論文的內容如下。

權純哲的〈高橋亨的朝鮮思想史研究〉一文,係作者根據他於《埼玉大學紀要(教養學部)》第33捲第1號(1997年11月)所發錶的〈高橋亨の朝鮮思想史研究〉,加以修正與補充,再翻譯為中文,可視為原稿的修訂版。權純哲是任教於日本的韓國學者,在日本學界中較早關注高橋亨的朝鮮思想研究,研究成果豐碩。本文對於高橋亨的學思過程及其朝鮮思想史研究,論述頗為翔實客觀,故置於本論文集的首篇。本文有兩個重點︰一是緻力於呈現高橋亨的學問形成過程及其時代背景;一是檢討高橋亨的朝鮮思想史研究及其內容。本文將高橋亨的學問形成過程與時代背景區分為三個時期(1.東京帝國大學漢學科、2.韓國官立中學校教師、朝鮮總督府專員、3.總督府視學官、京城帝國大學教授),再加以考察。這些細緻的考察,一方麵呈現東京帝國大學的漢學科,在現代學科的建構下,所麵臨的挑戰及其研究方法上的改變。這對高橋亨日後研究朝鮮思想史的視野與方法,有極深的影響。另一方麵,高橋亨在韓國四十餘年,雖然緻力於朝鮮思想史的學術研究,但也積極參與對朝鮮殖民地的教化與控製。此正反兩麵性的張力,同時並存於其朝鮮思想史的研究當中。接者,本文以此考察為前提,聚焦於高橋亨的儒教思想研究,分彆就「比較研究」、「朝鮮思想史研究」、「朝鮮人論」三個麵嚮,對高橋亨各期的著作進行檢討與批判。其中,高橋亨於〈朝鮮人論〉中主張朝鮮人思想的「固著性」與「非獨立性」,也是以朝鮮思想史研究為基礎,強化他的朝鮮殖民地控製政策論。總之,高橋亨的朝鮮思想研究,除瞭其正麵的學問意義,還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性格。本文藉由豐富的史料考察與文本批判,充分顯示高橋亨的朝鮮研究之兩麵性。若與本論文集的其他論文參看,這樣的觀察與觀點可說是多數作者的共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供全新視角的曆史或文化解讀類書籍,尤其偏愛那些能夠挑戰固有認知,引發深度思考的作品。從《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這個書名來看,我預感這本書可能是一次非常“反常規”的解讀。高橋亨,一個日本學者的名字,去研究韓國的儒學,這本身就充滿瞭潛在的張力和深度。我好奇的是,他是否會從一個完全不同於中國或韓國學者慣常的視角來審視韓國儒學?他是否會發現一些被本土學者忽略的、或者因自身文化立場而未能充分展現的韓國儒學特質?這本書能否揭示齣儒學在傳播過程中,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産生的細微差異和獨特變奏?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種“他者”的智慧,讓我們能夠以一種更客觀、更全麵的眼光來理解韓國儒學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如果這本書能夠以清晰的邏輯、豐富的論據,為我們呈現高橋亨獨特的學術洞見,那麼它必將成為一本極具啓發性、能夠推動相關研究嚮前發展的重要著作。

评分

我對曆史人物的傳記和學術思想的發展曆程有著強烈的求知欲。高橋亨這個名字,如果他是一位在學術界頗有建樹的學者,那麼他的研究經曆本身就可能是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我推測《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關於韓國儒學的學術論述,更是對高橋亨這位學者本人研究生涯的一種迴顧和呈現。這本書是否會詳細介紹他是什麼時候、為什麼開始對韓國儒學産生興趣?他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瞭哪些睏難和挑戰?又是如何剋服的?他對韓國儒學的研究,是否在學術界引起瞭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是否對後來的研究者産生瞭重要影響?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位學者如何在其學術道路上不斷探索、求索,並將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傾注於對一門異域文化的深入理解之中。如果書中能夠穿插一些高橋亨的個人思考、學術筆記,甚至是與其他學者的通信往來,那將更有助於我理解他作為一名學者所經曆的心路曆程。

评分

我對手工藝和民俗文化有著特彆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蘊含著曆史記憶和文化傳承的物件。雖然書名《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看起來是一本學術著作,但我總覺得,即使是嚴謹的學術研究,也往往能在細枝末節中透露齣研究者對文化的熱愛和對曆史的敬畏。我設想,高橋亨在研究韓國儒學時,或許不僅僅停留在對經典文獻的解讀,還可能深入到韓國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甚至是一些日常器物中,去尋找儒學思想在現實中的體現。他是否會關注到韓國傳統建築中的儒傢元素?或者是在韓國的傢庭教育、社會禮儀中,如何體現齣儒傢思想的傳承?我期待這本書能展現齣一種“活的儒學”,它不僅僅是紙麵上的文字,更是滲透在韓國社會肌理中的一種文化基因。如果高橋亨的書中能夠穿插一些生動的例子,描繪齣韓國儒學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的印記,那將是非常吸引人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仿佛能聽到高橋亨本人在韓國的田野裏,與當地的文化進行深切的交流。

评分

拿到這本書,第一反應是它可能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來審視韓國儒學。通常我們談論韓國儒學,可能會更多地從其本土化的發展和曆史貢獻來解讀,但如果有一位來自日本的學者,以他的學術背景和研究方法來解讀,那勢必會帶來一些新的啓發。高橋亨這個名字,讓我想象著他可能是一位嚴謹的實證研究者,或者是對思想史有著深厚造詣的學者。我特彆好奇的是,在研究韓國儒學時,他是否會與日本的儒學傳統進行對比,或者是在研究中融入瞭日本學術界的某些獨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論框架?這種“外部視角”往往能夠幫助我們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勢,看到事物新的麵嚮。如果這本書能夠清晰地梳理齣高橋亨的研究脈絡、核心觀點以及他所依賴的史料和研究方法,那麼它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理解東亞儒學發展史,特彆是韓國儒學史的讀者來說,都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希望能從中學習到新的知識,拓展自己的學術視野,並對東亞文化交流史有一個更全麵的認識。

评分

一直對亞洲傳統文化抱有濃厚興趣,尤其關注那些跨國界、跨曆史的文化交流。高橋亨這個名字,雖然我之前並不熟悉,但從書名《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中,我能感受到一股深沉的學術探究和曆史脈絡梳理的意圖。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涉及瞭日本學者高橋亨,在對韓國儒學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所産生的獨特見解和學術貢獻。這種跨文化的研究本身就極具價值,能夠揭示不同文明之間思想的碰撞、藉鑒與演變。我期待這本書能帶領我進入一個宏大的學術視野,去理解一位學者是如何在異域文化土壤中,發掘齣其深厚的精神內核,並將其與自身學術體係融會貫通的。或許,高橋亨的研究不僅僅是對韓國儒學的呈現,更是對中國儒學在東亞傳播和演變的一個側麵注解。通過他的視角,我或許能看到一些我們自己研究中容易忽略的細節,或者發現一些新的研究路徑。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去感受那份跨越國界的學術情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