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

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Michael Millar
圖書標籤:
  • 定價策略
  • 心理定價
  • 行為經濟學
  • 營銷學
  • 消費者心理
  • 價格敏感度
  • 商業思維
  • 産品定價
  • 銷售技巧
  • 定價實戰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為什麼定價9結尾的商品總是賣得比較好?
到底是什麼樣的數字祕密,連FBI都想知道?

  環顧四週,我們的生活數字無所不在。
  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數字「究竟代錶瞭什麼」?
  它們是打哪來的?是誰決定要用這些數字組閤?
  彆以為數字隻是數字,它們其實都在你我的生活中偷偷耍心機!

  你知道黑心食品的代號之一是E102?
  撲剋牌為什麼是52張?
  為什麼一週隻有7天,不是6天或8天。
  不管是A3、A4還是A10,這些紙張的比例都一樣?
  手機身分證隻要按4個號碼就可以顯示?
  SPF 30的防曬産品,阻擋有害紫外綫的能力並不等於SPF 15 的兩倍?
    
  英國獲奬無數的商業金融記者,
  披露你我每天生活接觸到的數字,藏有什麼祕密!?
  創造社交話題、更新把妹招數、提高生活效率、嚴格保密防諜
  《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解史上最令人好奇的45個數字祕密》
  非看不可!

  1.經常購買特價199、299元的商品真的是賺到嗎?
  你經常購買特價199、299的商品嗎?或者為瞭買一送一、第二件半價、滿額贈等等行銷策略而衝動購物,買瞭一堆用不完的商品呢? 
  你覺得這樣──真的賺到瞭嗎?
  二○○八年,法國學者進行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將披薩分彆以8.00歐元和7.99歐元的價格齣售時,隻是差瞭這1分歐元,營業額竟然就增加瞭15%。
  這其實是一種利用消費者的心理所施展的策略──從定價中減掉一分一毫,好讓價格看起來更吸引人,也稱為「心理定價策略」。
  因為對消費者來說,8.00歐元和7.99歐元這兩種價錢一眼看過去,感覺上差瞭一分錢的7.99歐元似乎比較便宜,進而便在情感上引發瞭購買動機,尤其以小型購物或即興購物的情況下,特彆具有影響力。
  此外「視覺上」以及人們「大腦對於價格與價值之間關係的認知」,也說明瞭為何我們會如上例,經常以為特價199、299元的商品比較便宜,或是當汽油僅下跌零點幾塊錢,花更多不符閤經濟效益的時間去排隊這件事瞭。想瞭解更多關於數字有趣的祕密嗎?請韆萬不要錯過《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破解史上最令人好奇的45個數字祕密》。

  2.破解史上最令人好奇的45個數字祕密,玩齣數字背後的樂趣!
  從A4紙到24K金,從香奈兒的5號香水到五星級旅館,每個生活中常見的數字都有意義。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打電話到美國時,要撥錶示第一位的國碼001,而打到英國時卻要撥44?而SPF 30的防曬産品,阻擋有害紫外綫的能力並不等於SPF 15 的兩倍,該怎麼挑選適閤的防曬係數?《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破解史上最令人好奇的45個數字祕密》告訴你45個生活中最常見、而你不一定知道「為什麼」的數字由來。

  3.創造社交話題、更新把妹招數、提高生活效率、嚴格保密防諜的最佳教材
  《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破解史上最令人好奇的45個數字祕密》,是一本能讓你創造社交話題、更新把妹招數、提高生活效率、嚴格保密防諜的最佳教材;「你知道黑桃K的名字是David嗎?」、「你知道時鍾或手錶為什麼經常都展示在10點10分的位置?」當你看完本書,你可以輕鬆提起許多諸如此類的有趣話題;「A4直接放大成A3印刷吧!比例是一樣的不用修改!」也可以有效率應付這些生活上碰到的疑難雜癥,這些數字都與數學無關,但是與你有關!

  4.有此癥狀者,你一定要看這本書!
  喜愛看Discovery頻道。
  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又充滿好奇心。
  經常打破砂鍋問到底,實事求是。
  總是對生活上的小細節感到納悶。
  10萬個為什麼已經無法滿足你。

  不要懷疑,如果你具有以上其中一種情況,那麼這本書就是為瞭你撰寫的。這是一本跟數字有關的書──充斥在我們每天生活中的這些數字,背後可有著不少引人入勝的故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麥可.米勒(Michael Millar)


  獲奬無數的商業及金融綫自由記者,從業多年每日都與數字為伍,曾為英國BBC國傢廣播公司製播商業新聞,同時也為英國的《獨立報》(Independent)和政治文學期刊《旁觀者》(Spectator)等許多媒體,撰寫過各類型的齣版品。

譯者簡介
 
以葳


  畢業於英國牛津布魯剋斯大學齣版學研究所、英國華威大學翻譯研究所,現為自由譯者。譯作:《父母的第一本兒童心理學》(易富文化)、《終極挑逗:對你的「愛」,「愛」不完》、《看透你:連美國情報員都在學的讀心術》(意識文化)、《放齣你的行銷病毒:30天網路行銷病毒培育計畫》(不求人文化)等十餘本。

圖書目錄

作者序
9的祕密:樂到不隻是飛上天
5的祕密:快來替飯店打分數
2-3-5的祕密:那個5號射門實在太帥!
29的祕密: 為什麼每四年就要多工作一天?
13的祕密:噓!厄運的預兆
52的祕密:多一張,少一張都不行
9.99的祕密:特價399沒有便宜到
EAN13的祕密:「嗶~」就知道你買什麼!
562的祕密:老闆,一杯啤酒乾瞭!
13的祕密:吃虧纔是正確的處世原則
336的祕密:不是隨便誰都能一桿進洞!
12的祕密:準備好過12天假期瞭嗎?
419的祕密:詐諞集團的正派曆史
+44的祕密:貝爾無法接受的國碼順序
24的祕密: 比真心還純的24K金
A4的祕密:屬於全球的A型紙
3的祕密:破解世足名次的方程式
10:10的祕密:跟時間準不準無關
7的祕密:如果一週隻有五天就好瞭
E102的祕密:揪齣黑心食品
9 x 9的祕密:數獨沒有你想像的簡單!
P165的祕密:汽車的心髒檢測
666的祕密:撒旦、災難、地獄來瞭!
10的祕密:唐寜街10號
22的祕密:取決於算式的闆球勝負
555的祕密:為什麼不接電話!
100的祕密:上天堂或住套房的關鍵指數
3:16的祕密:基督徒的體育流行趨勢
100度的祕密:你發誓你喝不醉嗎?
FAC 191:唱片蒐藏傢的心頭肉
3.142的祕密:沒有終點的圓周率
4.7萬億的祕密:收視率掉瞭,錢就飛瞭
40-0的祕密: 最奇怪的網球運動
16的祕密:創造齣有效的信用卡號
101的祕密:比禁閉室還恐怖的房間
SPF 15的祕密:擦瞭防曬怎麼還是變黑炭?
1的祕密:耶穌的象徵
4.3萬億的祕密: I’m watching you!
No. 5的祕密:穿著5號香水的女人
8的祕密:海盜的終極目標
180的祕密:正中紅心!
*#06#的祕密:救救我的手機!
66的祕密:自由!我來瞭!
點44手槍的祕密:死神在左輪手槍的下一發
21/12/’12的祕密:世界末日沒有來?

圖書序言

作者序

生活中的數字,都有故事


  我得先聲明,這本書一點也不無聊。沒錯,它是一本跟數字有關的書;而對許多人來說,「數字」這個概念,早就該在離開學校後便老死不相往來。嘿,彆把書放下。這本書真的一點也不會無趣、呆闆,老實說,差得可遠瞭;你將會藉此以全新的觀點來看待生活中的不同麵嚮。
  
  這本書涵蓋瞭過去、現在和未來,也將一直延續到世界末日……。它跟文化有關,也和運動、音樂、工作,以及──幾次喝酒喝到掛有關。
  
  我嘗試嚮朋友總結齣我究竟在寫些什麼,但卻屢戰屢敗。最後,我終於想到這麼個直截瞭當的說法──「數字的曆史書」。就某方麵來說,這形容相當貼切。書中有許多數字的起源,都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有的甚至是好幾韆年前。
  
  不過我想,稱之為「曆史書」也可能是在幫倒忙,因為這本書不隻是關於過往的事情而已,其中也包括瞭不少塑造齣我們現代21世紀生活麵貌的要素。有些我們習以為常(或甚至被稱為「世俗」)的習慣和數字,很有可能是在人類開始記錄曆史時就被採用的,而這並不會阻止它們對以下這些疑問産生直接的影響:「為什麼你今天會在上班的路上?」而且,說真的,「為什麼是『今天』?」
  
  我在書中所挑選齣來的數字,基本上幾乎都很有可能會齣現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當然,有些數字會比其他數字來得更有直接性的影響:像是對撒旦或惡魔著迷的人,在翻閱到關於網球計分的章節前,可能對「666」這組數字更感興趣。
  
  在這些項目當中,也有部分內容是根據相關資訊推測而來。說到底,有許多形成我們生活裏一部分的習慣和數字──像是一週七天──從很久以前就已經是種固定模式,而我們也不真的清楚它究竟從何而來。你可以盡情批評這個令人感到遺憾的事實,但是,除非你提齣證據,證明古時候的人得經過仔細思考纔算得齣自己有或沒有幾隻手指和腳趾,我們雙方纔能達到共識並對此錶示反對。
  
  即便有些數字披著一層神秘的麵紗,但還有其它數字的真麵目卻再清楚也不過瞭:你的球衣號碼、我們消費時的信用卡卡號,以及上下班途中讓我們找點樂子的數獨遊戲。我希望,這本書能讓這些數字不再隻是你生活中無關緊要的號碼而已。
  
  如果這行不通,至少,書裏麵的豐富資訊一定能在你參加什麼猜謎節目時幫得上忙。

圖書試讀

9.99的祕密:特價399沒有便宜到
你可能自以為是個理性的消費者;看到那些一天到晚把物品定價為新颱幣399元而不是新颱幣400元的策略,你知道,那不過是為瞭讓産品看起來更物美價廉而已。

但事實上,你受到這個小把戲的影響可能超過你所想像─而且,它影響你的方式或許也齣乎你的意料之外。
這個定價現象在全世界都可以見到,對我們現代人而言,這似乎也仍然有其作用。
二○○八年時,法國學者進行瞭一項研究。

他們發現,將披薩分彆以8.00歐元和7.99歐元的價格齣售時,光隻是少瞭一分歐元,營業額就增加瞭15%。
這個結果實在是很不可思議,尤其是找迴的那一分錢在通貨膨脹的世界裏,根本沒有多大價值─想必每個人的傢中到處都有不少這樣的零錢吧?
 
99效應
關於這個定價方式是有一個理論的─通常稱為「99效應」─剛開始,這是為瞭防止員工偷竊而製定的方法。
故事的起源是,這樣的售價使得員工必須打開收銀機,好找零錢給顧客,而無法直接將紙鈔塞進自己的口袋裏。
然而,一八五○年時,美國紐澤西州羅格斯大學商學院(Rutgers Business School)的教授羅伯特.新德勒(Robert Schindler)在研究「99效應」的起源時,發現這個防竊理論其實不太站得住腳。

他看遍一八五○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中的廣告,但卻找不到任何以99分美元結尾的定價範例。
不過,他也的確注意到,在一八七○年之後,這樣的定價開始悄悄地齣現,但是隻有在商店進行宣傳摺扣時,纔會見到;一般的定價還是維持整數。

新德勒教授認為,在定價策略的發展過程當中,一定有人將這額外的一分錢,和人對價值的認知做瞭什麼連結,纔會導緻這個定價策略,變得如此普及。
 
‧數字祕密報你知!
在這個定價策略首次齣現於美國百貨公司裏的一百年後,根據紐西蘭一項一九九○年代末期所做的研究顯示,在廣告文宣上的價格,有60%都是以數字9結尾,有30%是以5結尾,隻有7%是以整數0結尾。

用户评价

评分

讀完《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的封麵,我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個我曾經在購物時猶豫不決的場景。我記得有一次,我看上一件心儀已久的衣服,標價是599元,我猶豫瞭很久。但第二天,我再去店裏,發現那件衣服變成瞭588元,瞬間感覺“哎呀,便宜瞭這麼多,不能再等瞭!”就立刻下手瞭。這種心理落差,我深有體會,但當時並沒有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現在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意識到,這背後隱藏著一套精密的定價邏輯,而我似乎一直是那個被“算法”影響的消費者。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這種看似微妙的價格差異,上升到商業策略的高度來探討的。是不是真的存在一種“魔法數字”,能夠解鎖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這本書會不會涉及到一些關於神經科學和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成果,來解釋為什麼人類的思維會對這種“非整數”的價格如此敏感?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科學的依據,讓我不再是憑感覺去定價,而是有理有據,能夠自信地做齣決策。我還需要知道,這種定價策略是否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商品和服務?比如,奢侈品是否也適用?或者說,在某些情況下,訂300元反而比299元更有優勢?這本書會不會也探討這些“反常識”的情況,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定價的復雜性。

评分

當我看到《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這本書的書名時,我立刻聯想到瞭我過去在實體店購物的無數次經曆。我記得有一次,我想買一颱榨汁機,價格是399元,我考慮瞭很久,覺得有點貴。但沒過幾天,我再去店裏,發現價格變成瞭388元,我立刻覺得“哇,便宜好多”,就果斷買瞭。這種感覺,太真實瞭!這本書的書名,就像是直接點齣瞭我一直以來的疑惑,讓我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解釋,為什麼消費者會對這種“尾數定價”産生特殊的心理效應。它會不會涉及到一些關於消費者行為學和神經經濟學的知識,來解釋這種價格上的微小差異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購買決策的?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真實的商業案例,讓我能夠看到這種定價策略是如何在實際運營中發揮作用的,並且能夠看到它帶來的具體效益。此外,我也很好奇,這種定價方式是否會影響到消費者對産品價值的判斷。也就是說,299元的産品,是否會給消費者一種“比300元更實惠”的心理暗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更深入地理解消費者心理,以及如何更有效地進行産品定價的洞察。

评分

《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這個書名,簡直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問題的絕佳注腳。我正在計劃創業,對於産品定價這件事,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我總是聽到“定價要用9結尾”的說法,但一直沒有找到一本係統地解釋清楚的文章或書籍。這本書的名字,就像是直接點亮瞭我心中的迷茫。我迫切想知道,這種看似微小的價格差異,究竟能帶來多大的市場影響力?它是否能夠顯著提升産品的銷售量,甚至影響到企業的利潤?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消費者心理學的角度,深入剖析“299 vs 300”這種定價策略的奧秘。它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錨定效應”、“感知價值”等經濟學概念的解釋,並結閤豐富的實際案例來闡述?我特彆想瞭解,這種定價方式是如何影響消費者對産品價值的認知的,以及它是否會給消費者帶來一種“占便宜”的心理暗示。此外,我也很好奇,這種定價策略是否會影響到品牌形象?比如說,過度依賴“尾數定價”,是否會給人一種“廉價”的感覺?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定價指導,讓我能夠自信地為我的創業項目製定齣最閤適的定價策略。

评分

對於《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這本書,我抱著非常大的期待,因為我最近正經曆一個商業上的瓶頸期。我經營的産品,一直以來定價都比較“規矩”,比如整數100元、200元,很少有這種帶有“9”結尾的定價。雖然生意不算差,但總感覺缺乏一些突破性的增長點,尤其是在吸引新客戶方麵。我經常聽到同行們談論“尾數定價”的效果,但具體怎麼操作,效果如何,我一直沒有找到一本真正能指導我的書。這本書的名字,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樣,直接點齣瞭我最睏惑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這種定價策略背後的原理,不僅僅是告訴我們“要這麼做”,更要解釋“為什麼這麼做”。我特彆想瞭解,這種定價方式是如何影響消費者對産品價值的認知的?是不是消費者會潛意識地認為,299元比300元更“劃算”,或者說,299元代錶著一種“摺扣”或者“優惠”?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市場調研的方法,來幫助我判斷我的産品是否適閤采用這種定價策略?或者說,它能否提供一些不同行業、不同産品類型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藉鑒成功經驗,避免踩坑?我渴望從中獲得能夠切實落地的知識,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去嘗試新的定價方案,從而提升我的産品競爭力。

评分

這本書《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的書名,一下子就勾起瞭我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的購物迴憶。我時常會在超市或者網購平颱上看到那些價格以“9”結尾的商品,比如9.9元、19.9元、99元,甚至是299元。我總是下意識地覺得,這樣的價格似乎比整數價格更具吸引力,但我卻從未深入思考過其中的原因。現在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突然覺得,這裏麵肯定藏著不少門道。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解釋這種“尾數定價”對消費者心理産生的微妙影響的。它會不會涉及到一些關於“感知損失”或者“認知偏差”的心理學理論,來解釋為什麼我們更容易被299元這樣的價格所吸引,而不是300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看到這種定價策略是如何在現實商業世界中發揮作用的,並且能夠理解它給商傢帶來的實際效益。此外,我也很好奇,這種定價方式是否會影響到消費者對産品質量的判斷?也就是,299元和300元,在消費者心中是否代錶著不同的産品價值?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定價背後的智慧,讓我成為一個更精明的消費者。

评分

《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這個書名,簡直就是我一直在苦苦尋找的答案。我是一名資深的銷售人員,在職業生涯中,我見過無數次産品因為定價問題而錯失良機,也見過一些産品因為巧妙的定價而一飛衝天。我一直對這種“心理定價”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這種“299 vs 300”的經典案例,我總覺得裏麵蘊含著巨大的學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定價背後的心理學機製,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消費者在看到不同價格時的反應。它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錨定效應”、“感知價值”等經濟學和心理學概念的解釋,並結閤實際的商業案例來闡述?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分析這種價格差給企業帶來的實際效益的,比如轉化率的提升、銷售額的增加,甚至是對品牌形象的影響。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超越簡單的“尾數定價”理論,給齣更深層次的洞察。比如,這種定價策略是否會影響到消費者對産品質量的判斷?或者說,在某些情況下,整數定價反而更能體現産品的價值和品質?我需要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定價工具箱,讓我能夠根據不同的産品、不同的市場環境,靈活運用各種定價策略。

评分

《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這個書名,直擊瞭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個現象,也點燃瞭我對商業定價的濃厚興趣。我一直對“價格心理學”非常著迷,尤其是這種看似微小卻極具影響力的價格差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這種定價策略背後的深層邏輯,不僅僅是告訴我們“要這麼做”,更要解釋“為什麼這麼做”。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從消費者的感知角度來分析這種定價策略的有效性的。它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錨定效應”、“小數點效應”等經濟學和行為心理學概念的解釋,並結閤大量的實際案例來闡述?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為什麼299元能夠比300元更能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以及這種效應是如何作用於消費者的決策過程的。此外,我也很好奇,這種定價方式是否會影響到品牌形象?例如,過度依賴“尾數定價”,是否會給人一種“低端”或者“廉價”的感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平衡價格、價值和品牌形象的策略,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定價的藝術。

评分

《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這個書名,就像是為我這個“價格敏感型”消費者量身定做的。我平時購物,總是會下意識地去比較價格,尤其是在看到那些以“9”結尾的價格時,總會覺得“嗯,這個比較值”。但同時,我也很好奇,商傢為什麼會選擇這種定價方式,而不是更直接的整數價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這種定價策略背後的“魔法”,讓我能夠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商業世界。我特彆想知道,這種定價方式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升銷售額,或者說,它是否會對企業的利潤産生積極的影響?它會不會涉及到一些關於“心理錨定”或者“感知稀缺性”的理論,來解釋為什麼消費者會對這種價格産生偏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有趣且具有啓發性的案例,讓我能夠看到這種定價策略是如何在不同行業、不同産品中得到應用的。此外,我也很好奇,這種定價方式是否會影響到消費者對産品質量的判斷?例如,會不會有人認為,299元的産品,其價值就“止步於此”?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更理性地看待價格,以及如何做齣更明智的消費決策的建議。

评分

當我第一眼看到《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的書名時,我腦海裏立即湧現齣各種購物時的場景。我記得有一次,我猶豫著要不要買一個咖啡機,標價是199元,我總覺得有點小貴,但第二天它就變成瞭188元,我當時就覺得“太劃算瞭”,立刻就下單瞭。這種感覺,我太熟悉瞭!我一直覺得,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幾塊錢的差彆,背後一定藏著什麼營銷的“秘密武器”。所以,這本書的名字,就像是直接點燃瞭我探索這個秘密的好奇心。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消費者的視角齣發,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為什麼我們會更容易被299元這樣的價格吸引,而對300元這樣的“整數”價格産生一絲猶豫。它會不會深入分析消費者的心理,比如“損失規避”、“習慣性思維”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讓我能夠看到這種定價策略是如何在實際商業活動中發揮作用的,甚至能夠看到一些成功和失敗的案例,讓我能夠引以為戒。我還需要知道,這種定價策略是否會影響到消費者對産品質量的感知?也就是說,299元的産品,消費者會不會覺得它就是“不值300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平衡價格與價值的見解。

评分

這本《為什麼訂價要訂299元,而不訂300元》的名字,一開始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最近正打算開一傢小店,對定價策略這塊兒著實是撓頭。平時購物,也經常留意到這種“尾數定價”,比如29.9元、99元、199元之類的,總覺得商傢這樣做一定有他們的道理,但具體是怎麼迴事,細究起來又說不太清楚。這本書的名字,簡直就像是直接點醒瞭我一直以來模糊的概念。我當下就覺得,這本書裏的內容,一定能為我解決不少實際問題,讓我少走彎路。我特彆想知道,這種看似微小的價格差異,到底能帶來多大的心理影響?它究竟是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甚至是如何影響到企業的利潤增長?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我定價300元,顧客會不會覺得“哦,這東西就值300塊,有點貴”,但如果是299元,會不會瞬間覺得“哇,纔299,簡直太劃算瞭!”這種感覺上的落差,究竟能有多大的力量?這本書能不能幫我量化這種力量,或者至少提供一些非常有說服力的案例和理論支持?我期待這本書能從消費者的心理學角度,深入淺齣地剖析定價的奧秘,甚至能給我一些關於産品定位、目標客戶畫像的啓發。畢竟,定價不僅僅是數字的遊戲,更是與消費者溝通的藝術。我非常渴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 actionable 的建議,而不是空泛的理論,讓我能夠立刻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經營中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