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幫助大學生增進心理健康的知識,瞭解心理健康的方法,使其能適應新的環境,達成心理疾病的預防,進一步促進身心潛能的發展。
主要題材包含心理衛生的發展史,及目前受關注的大學生心理衛生主題,諸如:1.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標準;2.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3.大學生的情緒智能的培育方法;4.大學生自我實現人格的培養;5.大學生談情說愛的技巧及分手的心理調適;6.精神疾病身心兼治的諮詢與治療。7.大學生網路心理與輔導方法;8.天然災害、危機事件的諮詢與因應策略;9.大學生的人際關係、人格培育與輔導策略;10.應用音樂、藝術治療對個案的幫助。
本書可作為一般大學生修習「大學生心理衛生與輔導」之參考用書,亦可供精神科醫師、心理師、輔導老師、護理人員等心理衛生工作者及為人父母者,作為自我進修的心理衛生專書。
本書特色
◆ 心理衛生的理論與實務兼具。
◆ 採用身心兼治的諮詢策略。
◆ 融閤英國、美加、大陸、颱灣的最新研究於一爐,有整閤與創新的特色。
作者簡介
鄭照順
學曆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諮商輔導博士、廣州中醫藥學大學博士研究
高等考試教育行政人員及格、心理諮商師執照、WHO中醫師執照
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情緒專題研究
經曆
現任:高苑科技大學副教授
曾任:
高苑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主任。
中山大學、高雄師範大學、東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玉裏高中校長、高雄市三民國中校長、興仁國中校長。
高雄市教育局督學、股長。
學術專長
諮商輔導、心理衛生、諮商輔導技術、領導學、中醫針灸、中醫保健美容
著作與奬勵
榮獲教育部「心理學研究奬助奬」。
榮獲國科會92、94、95年心理專題研究奬助。
著有《青少年生活壓力與輔導》、《企業與教育領導原理》、《學校心理學》專書,及國外論文發錶等三十多篇著作。
第一章 心理衛生導論
第一節 心理衛生的源起與意義
第二節 心理衛生的基本任務
第三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第四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方法
第五節 心理衛生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學生的心理發展、保健與潛能發展
第一節 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
第二節 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內涵
第三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第四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
第五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潛能發展
第三章 大學生的壓力源與因應
第一節 壓力理論概說
第二節 生活壓力的負麵與正麵影響
第三節 當前大學生的社會環境壓力
第四節 大學生主要的壓力來源
第五節 大學生壓力源
第六節 大學生麵對生活壓力的諮詢與因應策略
第四章 大學生情緒智能(EQ)的培養
第一節 情緒的涵義、種類與功能
第二節 情緒智能(EQ)的涵義
第三節 大學生常發生的情緒特徵與障礙
第四節 大學生的情緒輔導策略
第五節 情緒管理的治標與治本法、專業與非專業的方法
第六節 提升情緒智能的方法
第七節 情緒個案的輔導與諮詢方法
第五章 大學生的人際心理與輔導
第一節 大學是人際關係的學習場所與實驗室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意義及功能
第三節 人際關係理論與人際交往原理
第四節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及類型
第五節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知能、技巧
第六節 善用心理技術,改善人際關係
第七節 大學生人際衝突型態
第八節 大學生人際衝突的因應策略
第六章 大學生的人格與培育
第一節 人格的意義與人格理論的發展
第二節 人格的特性
第三節 影響人格發展的相關因素
第四節 大學生的人格特徵及類型
第五節 大學生完善人格的培養
第七章 大學生的戀愛心理與輔導
第一節 愛情的意涵及意義
第二節 愛情的理論及發展
第三節 談情說愛的方法
第四節 戀愛過程的分手因素
第五節 戀愛男女分手的心理準備
第六節 麵對分手的因應方法
第七節 分手的諮商與輔導方法
第八章 自我實現的人格與培育
第一節 自我實現論對各領域的影響
第二節 研究自我實現論的需要
第三節 自我實現人格的內涵及發展
第四節 自我實現論對卓越社會的影響
第五節 自我實現的榜樣、典範及其人格特質
第六節 自我實現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
第九章 大學校園常見精神疾病的輔導與治療策略
第一節 精神疾病研究緣起與類彆
第二節 憂鬱癥的病因及輔導與治療方法
第三節 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及輔導與治療方法
第四節 人格障礙的類型
第五節 人格障礙的癥狀、衡鑑及輔導方法
第六節 憂鬱癥、精神分裂癥的實證研究
第十章 音樂治療、藝術治療在輔導之應用
【主題一:音樂治療的理論與應用】
第一節 音樂治療的緣起
第二節 音樂治療的功能
第三節 音樂治療的流派
第四節 音樂治療實施的步驟
第五節 音樂治療在心理障礙之應用
【主題二:藝術治療篇】
第六節 藝術治療的意義
第七節 藝術治療方法的特徵
第八節 藝術治療的價值
第九節 藝術治療的過程
第十節 藝術治療的心理學基礎與個案分析
第十一章 大學生網路心理與輔導
第一節 網路心理概論
第二節 網路溝通的特性
第三節 網路帶給大學生的正麵與負麵影響
第四節 大學生的網路心理行為特徵
第五節 網路成癮的診斷
第六節 網路成癮的輔導與管理策略
第十二章 天然災害、危機事件與心理諮詢
第一節 天然災害所帶來的身心傷害
第二節 天然災害對身心的影響
第三節 天然災害的救援組織及心理救援方式
第四節 天然災害的心理諮詢與心理救援實務
第五節 颱灣天然災害心理重建的模式
第六節 大學生的危機事件
第七節 對大學生危機事件的心理乾預及輔導策略
第八節 大學生危機事件的心理諮詢曆程與技術
參考文獻
坦白說,《大學生心理衛生與輔導》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在「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方麵的論述。大學生活充滿瞭起伏,有時候因為一場考試、一份報告、或者人際關係的小摩擦,心情就會像溜溜球一樣上下盪。以前我總是壓抑自己的情緒,覺得「大丈夫」就是要堅強,不能輕易流露負麵情緒,結果反而讓自己越來越痛苦。這本書卻告訴我,情緒並不是敵人,而是我們內在的訊息。 書中有一個章節是關於「認識與接納情緒」,它把各種情緒都列齣來,並且解釋瞭它們可能產生的原因。這讓我有一種被理解的感覺,原來我不是一個人有這種感受。更重要的是,書裡提供瞭一些很實用的情緒調節技巧,比如「深呼吸練習」、「正念冥想」和「轉移注意力」。我特別喜歡「正念冥想」的部分,雖然一開始做起來有點難,但慢慢地,我發現自己能更好地覺察當下的情緒,並且不會被它完全淹沒。它教我們如何溫柔地對待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抗拒。這本書讓我明白,學會管理情緒,纔能更好地迎接挑戰,而不是被情緒所睏。
评分哇!這本《大學生心理衛生與輔導》真的是一本讓人眼睛一亮的書,尤其對於我們這種剛脫離高中製約、準備踏入大學新鮮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一直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但也隱隱有些擔心,畢竟脫離瞭熟悉的環境,要麵對的課業壓力、人際關係、甚至自我認同的課題都比以前複雜得多。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學長姐,用非常貼近我們生活化的語言,點齣瞭許多我們可能會遇到的睏惑與挑戰。 像是關於「課業壓力」的部分,它沒有給齣那種虛無縹緲的建議,而是很實際地教我們如何辨識自己的壓力源,以及一些實用的時間管理和學習方法。我尤其喜歡它提到「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節奏」,這讓我覺得不再是單純地被動接受,而是可以主動去調整和規劃,找到最適閤自己的學習方式。另外,書裡探討的人際關係,也讓我很有共鳴。大學裡的交友圈變得更廣,但也更容易產生誤解或衝突。書裡提供的溝通技巧,像是「同理心傾聽」和「非暴力溝通」,都非常實用,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在實際生活中試試看瞭。總之,這本書就像一本安心指南,讓我在麵對大學的未知數時,多瞭幾分底氣和方嚮感。
评分這本書《大學生心理衛生與輔導》的內容,說實話,對我來說,最最受用的就是它在「自我成長與探索」這個區塊所提供的許多觀念。大學不隻是學習專業知識的場所,更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塑造自己的黃金時期。書中有一段談到「興趣與生涯規劃」,讓我思考瞭很久。我以前總是覺得,要找一份好工作,就一定要走一條大傢覺得「穩」的路,但書裡鼓勵我們去探索自己的真實興趣,並且告訴我們,興趣是可以和生涯連結的,這讓我對未來有瞭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我印象深刻的是,書裡提到「培養正嚮思考」的重要性,並且提供瞭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例如「感恩日記」和「肯定句」。一開始我有點懷疑,這麼簡單的方法真的有效嗎?但實際操作瞭幾天後,我發現心情真的有比較輕鬆,看待事情的角度也變得比較積極。這本書沒有像某些心靈雞湯那樣誇大其詞,而是用比較科學、有係統的方式,引導我們去覺察自己的內在世界,並且提供實際的工具來幫助我們建立更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於那些覺得自己有點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大學生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劑強心針。
评分這本《大學生心理衛生與輔導》書名雖然聽起來有點學術,但內容卻非常地貼近我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尤其是在「健康的生活習慣與身心連結」這一塊,書中的論點讓我受益匪淺。我們常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在大學生活中,常常因為熬夜讀書、外食不定時、缺乏運動,而忽略瞭身體的健康。這本書非常深入地探討瞭這些不良習慣對我們心理健康的影響。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睡眠衛生」的建議印象深刻。它詳細解釋瞭為什麼睡不好會影響情緒、學習效率,甚至引發焦慮,並且提供瞭一些改善睡眠品質的方法,像是「固定作息」、「睡前放鬆」等等。這些方法看似簡單,但實際執行起來卻能感受到明顯的差異。此外,書裡也強調瞭「規律運動」對心理健康的正麵作用,並鼓勵我們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讓運動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不是一種負擔。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生活習慣,並且開始意識到,照顧好身體,就是照顧好心理的第一步。
评分我對這本《大學生心理衛生與輔導》最深刻的感受,在於它對於「心理睏擾的辨識與求助」所提供的清晰指引。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感受到一些情緒上的低落、焦慮,甚至是齣現一些難以解釋的行為,但卻不知道這是不是「生病瞭」,也不知道該嚮誰求助。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很大的啟發。 它很細膩地描述瞭一些常見的大學生心理睏擾的癥狀,例如輕度憂鬱、焦慮、社交恐懼等,並且告訴我們如何區分這些狀況是正常的心理波動,還是需要專業協助。最重要的一點是,書裡並沒有讓大傢感到恐慌,反而以一種非常鼓勵和支持的態度,告訴我們「求助不是懦弱,而是智慧」。它詳細列齣瞭在颱灣,大學生可以尋求哪些資源,像是學校的心理諮商中心、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甚至是線上的求助管道。這種具體的指引,讓我不再害怕或猶豫,如果真的遇到睏難,我知道該往哪裡走。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在我們感到迷惘或無助的時候,為我們指引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