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颱灣第一本以幫助關心環境教育的個人與組織,有係統的學習如何規劃、發展、建立一個「生動活潑的環境學習平颱-環境學習中心」為目的而撰寫的參考書。
颱灣的環境教育已經發展超過二十年,而環境教育法也已經於201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開始正式施行。如何在既有的基礎上,更上層樓,提供更有效、多元、活潑與有意義的環境教育,是每一個關心環境與環境教育的個人與組織都關心的事情。
環境教育法非常鼓勵發展優質的「環境教育設施與場所」。而環境學習中心集閤瞭「專業的環境教育人員、優質的環境教育方案、深具環境與社會關懷的經營管理、具永續關懷的閤宜設施與場域」四位於一體,無疑就是環境教育法所提「環境教育設施與場所」的最佳詮釋與實踐者。
想要在你(妳)的組織、社區,找到具有豐富環境教育價值的場域,努力發展生動活潑又具終身環境學習服務特質的環境學習中心?本書各章節所提供的原理、方法與步驟,將能夠減少您很多的摸索時間,幫助您有效的發展一個環境學習中心!
作者簡介
周儒
學曆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自然資源學院環境教育博士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暨林學學院環境教育碩士
東海大學生物學係學士
現職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經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奬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顧問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常務理事
澳大利亞皇傢墨爾本科技大學設計與社會學院客座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自然資源學院客座副教授
北美環境教育學會會員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閤計畫處專員
美國波剋諾環境教育中心環境教育教師
研究發展興趣
正規及非正規環境教育、永續教育(ES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係統發展、研究、評估
國傢與地方環境教育政策與係統發展
環境解說
第一章 更新的環境教育機會與可能
第一節 不斷更新的環境教育需求與發展
第二節 颱灣的環境教育挑戰
第三節 環境學習中心可以是一個重要選項
第四節 學校推展環境教育的好夥伴
第五節 優質教育的實踐推手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本質與定位
第一節 定義
第二節 目的與目標
第三節 類型
第四節 目標對象
第五節 構成要素
第六節 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發展與蛻變
第一節 漫長久遠卻有新意
第二節 國外發展概況
第三節 颱灣的發展
第四節 發展重點
第五節 這是颱灣的重要機會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環境教育的實踐者
第一節 中心與環境教育目標的落實
第二節 障礙與挑戰
第三節 要迴應環境教育的目標
第四節 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學習與改變的基礎—方案
第一節 方案絕對重要
第二節 什麼是方案
第三節 環境學習中心優質方案的特徵
第四節 多樣的型態與多元的滿足
第五節 案例簡介
第六節 持續型方案案例
第七節 特彆活動
第八節 成為聰明的環境學習中心消費者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環境學習中心方案之規劃與發展
第一節 釐清關鍵
第二節 環境學習中心方案的環境教育內涵
第三節 規劃方案
第四節 特彆方案活動規劃
第五節 環境學習中心的方案評估
參考文獻
第七章 選對地方來發展
第一節 總要找個地方開始
第二節 選對地方很重要
第三節 選址時的重要考慮
第四節 有哪些重要條件因素
第五節 操作範例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環境學習中心的規劃與發展
第一節 將理想實現的必要階段-規劃
第二節 規劃的環境學習中心要做什麼
第三節 環境學習中心就是一個環境教育係統
第四節 實施規劃之過程步驟
第五節 老店新開-整閤既有資源發展一個中心
第六節 如何呈現規劃報告?
第七節 持續追求卓越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場域與設施
第一節 場域設施絕對重要
第二節 基本考慮
第三節 中心可能有的設施與場域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我見、我聞、我思—省思與期盼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這是一個重要機會
第三節 誰該在這個過程中參與?
第四節 颱灣準備好瞭嗎?
第五節 颱灣要有跳得更高、跑得更遠的企圖與做法
第六節 我相信
參考文獻
附錄 他山之石--更多環境學習中心參考案例
推薦文
環境教育講求內容要是關於(about)環境的、要在環境中(in)學習和為瞭(for)環境學習。這樣子的學習不限製對象,男女老少人人皆宜。學習的情境最好具備可見的環境問題、適當的教學場地,那麼老師就比較能夠發揮他的職能、能夠喚起學員對環境的同理心和同情心,達到與環境閤而為一的同舟共濟情境。
周儒教授專著《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就是實現前述理想的指南。周儒教授早期在環保署從事環境教育工作,進修博士學位後,更加投入環境教育教學研究,並先後擔任颱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及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能兼具行政和教學經驗。他多年來專注於公私團體環境學習中心的建立與操作,尤以近年來協助林務局發展環境學習中心的績效最為顯著。他將數十年來學習和實作的經驗整理完成本書,希望把國內外的發展經驗與你我分享,並共同為環境盡一份心力。正值我國環境教育法上路,彰顯全民對環保的重視,並力圖能知行閤一,本書能適時齣版,同為新法慶生與喝采。
在原有的夏令營、自然中心基礎上,環境學習中心已經在國內外興起,更加為環境教育投注學習資源。本書兼顧理論與實務,可以作為有誌從事環境學習的人士參考,為更上一層樓準備。
一直以來,我都在關注環保議題,並且嘗試在生活中做齣改變。但有時會覺得,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何能夠將這種環保意識擴散齣去,影響更多的人,是我一直在探索的課題。當我看到《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吸引住瞭。“實踐”二字,說明瞭它並非紙上談兵,而是著重於行動。而“環境學習中心”,則讓我想象著一個能夠聚集人群,共同學習和討論的環境。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解答“如何建立這樣一個中心”的問題。它會不會提供關於選址、空間設計、活動策劃、參與者招募等方麵的具體建議?會不會分享一些成功或失敗的案例,讓我們從中吸取經驗?在颱灣,我們有很多美麗的自然環境,也有很多熱心環保的人,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有效的平颱搭建的思路,讓大傢能夠凝聚起來,共同為環境教育齣力,那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评分老實說,我一開始看到《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這個書名,以為會是一本非常學術、可能有點枯燥的教科書。畢竟“環境教育”這幾個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課堂上的講解,或者是一些研究報告。但最近我的一個朋友,她是在環保團體工作的,她強烈推薦我看看這本書,還說裏麵有很多“接地氣”的內容,讓我不要被書名嚇到。她跟我分享說,她曾經參加過一個非常成功的社區環境學習項目,那個項目的核心就是如何將一個物理空間打造成一個互動式的學習場所,吸引居民主動參與。她說這本書可能就包含瞭類似這樣的理念和方法。我本身是做教育的,對如何設計有意義的學習體驗很有感觸。如果這本書真的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教我們如何從零開始打造一個環境學習的“場域”,而不是空泛的口號,那絕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很多圖文並茂的介紹,讓我能更直觀地理解那些“實踐”的細節。
评分這陣子對“沉浸式體驗”的概念特彆著迷,無論是藝術展還是科技館,我都很喜歡那種能夠讓人全情投入的氛圍。所以,當我看到《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這個書名時,我就在想,這本書會不會就是在探討如何創造一種“沉浸式”的環境教育體驗?我希望它不僅僅是講解一些環保知識,而是能夠通過空間的設計、互動的設計,讓參與者能夠親身感受到環境的重要性,甚至産生一種與環境連接的情感。我很好奇,書裏會介紹哪些“實踐”的方法,可以讓一個“學習中心”變得如此吸引人?有沒有可能利用科技,比如VR或者AR,來增強學習的互動性?或者,通過一些感官體驗,比如氣味、聲音、觸感,來加深人們對環境的認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破傳統教育的框架,帶來一些耳目一新的想法,讓環境教育變得更生動、更有趣、也更有效。
评分我對《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這本書的好奇,源於我最近在思考如何讓我的孩子更深入地理解自然。平時我們也會帶他去戶外,但感覺很多時候隻是走馬觀花。我希望能有一個地方,能讓他真正地去觀察、去體驗、去提問,而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這本書的書名裏有“實踐”和“學習中心”,這讓我聯想到,或許它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建立一個能夠激發孩子探索欲的場域的方法。我想知道,這樣的“學習中心”需要具備哪些要素?是需要有特定的設備,還是更側重於活動的設計?有沒有可能在有限的資源下,也能打造一個有吸引力的環境教育空間?我最近也在關注一些國外的親子農場或者自然教育營地,他們的模式都很有趣,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能結閤颱灣本地情況的啓發。畢竟,讓下一代從小就建立起對環境的敬畏之心,比任何事都重要。
评分最近在逛書店時,無意間翻到這本《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光看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我一直對環境議題很關心,但總覺得很多時候都停留在理論層麵,不太知道該如何將這些概念落實到生活裏,尤其是在推動社區或學校的環境教育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的齣現,感覺像是找到瞭一個實用的指南。我很好奇它會提供哪些具體的實踐方法,會不會有很多可以藉鑒的案例,比如如何設計一個真正能夠吸引人和參與的“環境學習中心”。颱灣本身在推行環境教育方麵有很多努力,但有時候會覺得少瞭點深度和創新,希望這本書能帶來一些新想法,讓我們不隻是“知道”環保,更能“做到”環保。我特彆想知道,書裏會不會探討如何讓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能從中受益,從小朋友到長輩,環境教育的觸角可以延伸到多廣。總之,這本書光從書名就勾起瞭我很大的興趣,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實踐之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