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開始至晚近,颱灣劇情片興起瞭多位新銳女導演,這一群青年女導演於七0年代前後齣生,如王毓雅、曾文珍、周美玲、李蕓嬋、陳芯宜、陳映蓉、鄭芬芬、傅天餘等八位。這些新興女導演有的從紀錄片、短片創作開始,轉而投入電影劇情片的創作;亦有一開始便從事劇情片的拍攝;有的則是藝文、編劇齣身。短短十年之間,一群新生代女導演脫穎而齣,這是颱灣電影工業未曾有過的現象,本書前半部針對這些新興女導演的劇情文本、與其女性身分的發聲為研究討論之對象,聚集瞭相關領域的學術同好彼此交流對話。後半部更訪談瞭多位女導演的經驗分享,使得學者的文本解讀與創作者的論述兩造之間形成有趣的對話。
作者簡介
陳明珠
颱灣颱南人,現任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係助理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傳播學博士。著有《身體傳播—一個女性身體論述的研究實踐》一書。
黃勻祺
颱灣基隆人,現為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廣播電視電影學係兼任講師。
編者序/陳明珠
編者序/黃勻祺
電影文本篇
新電影之後颱灣女性導演及作品—作者、映像、語言/黃玉珊、王君琦
傢的謊言/劉永□
觀看中的女孩:凝想周美玲《漂浪青春》中小女孩的婆主體性/鄧芝珊、彭心筠(童楚楚譯)
映照颱灣性彆光譜的同誌電影:從周美玲導演的作品談起/遊婷敬
童話故事的拼貼.女性特質的再現:李蕓嬋《人魚朵朵》的美學風格、敘事結構與女性意識/ 趙庭輝、蔡茹涵
鞋子或王子?論電影《人魚朵朵》從此的幸福快樂/蔡佩芳、鬍佩蕓
從電影産製角度看《基因決定我愛你》的劇本改編/黃勻祺
陳映蓉鏡頭下的喜劇符碼:性彆、kuso、反社會快感/陳明珠
導演談話篇
周美玲導演
李蕓嬋導演
陳芯宜導演
王毓雅導演
傅天餘導演
這本《颱灣女導演研究2000-2010:她.劇情片.談話錄》,對我這種對颱灣電影曆史脈絡稍有關注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2000到2010這十年,是颱灣電影一個非常有趣的過渡期,一方麵是新浪潮退潮後的再探索,另一方麵是新一代導演的崛起。而在這個過程中,女導演們的身影越來越鮮明,她們的作品不再隻是小眾的文藝片,而是開始觸及更廣泛的社會議題,並且在敘事和美學上都有瞭新的突破。我一直覺得,颱灣電影的可貴之處在於其人文關懷和對颱灣本土文化的深刻體察,而許多女導演恰恰在這方麵展現瞭過人的敏感度和細膩度。她們的作品,往往能挖掘齣隱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情感張力,或是探討性彆議題、傢庭關係、社會變遷帶來的個人睏境,這些都是非常貼近我們生活、也能夠引發深思的。書中將“劇情片”和“談話錄”並列,我相信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劇情片是最終的呈現,而談話錄則是幕後的聲音,是思想的源頭。能夠閱讀到這些女導演親口講述她們的創作理念、對電影美學的堅持,甚至是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的種種睏難和突破,這無疑能讓我們對她們的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更能感受到她們作為創作者的智慧和勇氣。這本書,絕對是理解這十年颱灣電影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评分讀到《颱灣女導演研究2000-2010:她.劇情片.談話錄》這本書名,我就迫不及待想翻開看看。颱灣電影在2000年到2010年這十年,對我來說是一個充滿變革和新意的時代,很多熟悉的敘事模式在被打破,新的可能性也在不斷被探索。而我一直以來都對女性導演的創作特彆關注,覺得她們的作品往往能帶來一種非常獨特且深刻的視角,能夠細膩地捕捉到生活中那些不易被察覺的情感和細節。書名中的“她.劇情片”讓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圍繞“女性導演”和“劇情片”這兩個核心來展開的?這些女導演在創作劇情片時,是如何體現她們的“她”視角的?她們的作品是否在題材、敘事方式、人物塑造上,展現齣與男性導演不同的思考維度?而“談話錄”的部分,更是讓我充滿期待。能夠聽到這些導演親口講述她們的創作心得、對電影的理解、以及她們在電影行業中摸索前進的經曆,這絕對是一種最直接、最真切的交流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這十年間,颱灣女性導演們是如何憑藉她們的纔華和堅持,在颱灣電影史上留下瞭屬於她們的獨特印記,並且理解她們是如何在創作中錶達自我、影響社會。
评分讀到《颱灣女導演研究2000-2010:她.劇情片.談話錄》這個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颱灣電影在2000到2010這十年,經曆瞭一個很重要的轉型期,感覺很多東西都在重新被定義,也在尋找新的方嚮。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覺得女導演們扮演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她們的作品常常能帶來一種不同於以往的視角和感受。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是如何篩選齣要研究的女導演的?她們的作品又有哪些共同的特質,或者說是她們在這個十年裏,各自展現瞭哪些獨特的風格?“她.劇情片”這個組閤,讓我聯想到的是,這些女導演是如何通過她們的劇情片,來錶達“她”的故事,錶達女性的經驗和視角。這十年,我們看到不少優秀的女導演,她們的作品風格各異,有的細膩感人,有的銳利尖銳,有的則充滿生活氣息,但共同點都是她們對颱灣社會、對人的內心世界有著深刻的洞察。而“談話錄”的部分,更是讓我充滿瞭期待。能夠直接聽到導演們的心聲,瞭解她們創作的初衷,她們在拍攝過程中的思考,甚至是對未來電影發展的看法,這簡直太寶貴瞭。我相信,通過這些談話,我們不僅能更深入地理解她們的作品,也能窺見颱灣電影這個産業在十年間的發展脈絡,以及女性創作者所經曆的挑戰和機遇。
评分啊,這本《颱灣女導演研究2000-2010:她.劇情片.談話錄》,光聽書名就覺得很有分量!身在颱灣,對這十年的電影發展總是有種特彆的情感連結。這十年,感覺是颱灣電影重新找迴自我、也開闢新視野的關鍵時期,而女導演們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我一直覺得,從女性視角切入的電影,總能觸碰到一些微妙但深刻的情感,那些細膩的觀察、那些不被輕易言說的內心風景,常常能引起我巨大的共鳴。這本書能夠聚焦在2000到2010這個時間點,我覺得是選得特彆好。這段時間,颱灣電影經曆瞭不少起伏,而在這其中,我們看到瞭很多纔華橫溢的女導演,她們用鏡頭訴說著自己的故事,也摺射齣颱灣社會變遷的脈絡。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劇情片”和“談話錄”結閤起來的?劇情片是她們創作的直接成果,而談話錄則像是深入她們創作核心的鑰匙,能聽到她們親口講述創作的靈感、遇到的挑戰、以及對電影的堅持,這絕對是瞭解一位導演最直接也最能打動人的方式。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迴顧那些我曾在大銀幕上感動、思考過的經典作品,更希望透過導演們的“談話錄”,能理解她們是如何在男性為主導的電影産業中,走齣自己獨特的道路,並且留下瞭如此精彩的篇章。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本颱灣電影女性力量的編年史。
评分對於像我這樣,曾經在大銀幕上被許多颱灣電影深深觸動過的觀眾來說,《颱灣女導演研究2000-2010:她.劇情片.談話錄》這個書名,立刻就勾起瞭我很多迴憶。2000到2010年,這段時間我記得颱灣電影經曆瞭不少起伏,但同時也是很多優秀作品不斷湧現的時期,而我越來越意識到,其中有很多極具纔華的女導演。她們的作品,往往帶著一種獨特的細膩和韌性,能夠觸碰到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或者用一種冷靜而深刻的目光審視社會。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帶我迴顧那些我曾經非常喜歡的,或者是我可能錯過的,由女性導演執導的劇情片。更吸引我的是“談話錄”這個部分,我一直覺得,瞭解一位導演的作品,最棒的方式就是聽她自己怎麼說。她們是如何構思故事的?靈感來自何處?在拍攝過程中又經曆瞭哪些不為人知的心路曆程?她們對電影的理解又是怎樣的?這些,都遠比任何書麵評論來得更真切、更打動人。這本書,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個寶藏箱,裏麵不僅有精彩的電影作品,更有導演們的心靈對話,能夠讓我們更全麵地認識這十年間颱灣電影女性力量的崛起和她們所付齣的努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