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敗犬女王到PS男,
從艋舺到一頁颱北,
當電影、電視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我們對它到底瞭解多少?
認識電影與電視的發展與風格,一本一定要讀的書。
看電影、開電視是現代人最大的休閑娛樂,我們總是坐在螢幕前為電影而哭、為電視而笑,我們已經很習慣電影電視畫麵的絢爛繽紛、立體真實,我們也已經很熟悉電影電視畫麵的呈現方式、特殊效果。
但是,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電影隻是一幕「火車到站」的畫麵嗎?你知道早期的電視劇都是採用攝影棚直播方式嗎?你知道影視畫麵的景框比例其實是嘗試模擬人眼觀察範圍的比例嗎?你知道濛太奇理論的「庫裏肖夫效應」嗎?
《戰艦波坦金號》的「敖得薩階梯」動人心魄,其實是因為濛太奇手法的運用;《城南舊事》的主題音樂《驪歌》,其實是影片中最煽情的一段樂章;導演如何將滿口粗話的「巴頓將軍」塑造成美國精神的象徵;電視劇《圍城》如何將小說的語言藝術在視聽藝術中重現;紀錄片《流年》如何準確地捕捉人物的內心世界;MTV《莊稼漢》如何以四分多鍾的時間呈現黃土高原的寬厚素樸。
《影視藝術欣賞》,一本關於電影與電視的導論,它詳述瞭影視藝術的發展曆程、東方與西方不同的發展風格,從支撐影視藝術發展的科技到如何鑑賞影視藝術,本書都作瞭深入淺齣的介紹。
作者簡介
張健(1949-)
北京人,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學海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校學位委員會副主席,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專業委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委員會主任,美國《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主編。
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戲劇影視藝術方麵的研究和教學多年,齣版著作十餘部,發錶論文百餘篇,曾獲國傢級教學成果一等奬2項。代錶性著述有《中國喜劇觀念的現代生成》(專著,2005)、《中國現代喜劇史論》(專著,2006)、《試論林語堂的幽默思想》(論文,1993)、《中國現代喜劇觀念總體特徵論》(論文,1994)、《喜劇的守望——當今喜劇性影視創作漫議》(論文,1998)、《試論李健吾喜劇的深層意象》(論文,2000)、《中國話劇百年述論》(論文,2002)、《論中國喜劇觀念現代轉型的曆史意義》(論文,2006),主編有《新中國文學史》(上下捲,2008)等。
序
前言
電影的曆史及其藝術特性
第一章 世界電影簡史
第一節 電影初興
一、電影之父:路易.盧米埃
二、電影魔術大師:梅裏愛
三、濛太奇的發明者:布賴頓學派
四、電影藝術的奠基人:格裏菲斯
五、德國:錶現主義學派
第二節 成熟之路
一、色彩班斕的法國電影
二、風格多樣的蘇聯電影
三、美國電影的好萊塢戲劇化模式
四、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
第三節 走嚮顛峰
一、義大利的「政治電影」
二、紛繁多姿的哲理化電影
三、科幻電影
四、民族化的日本電影
第四節 眾聲暄嘩
一、多元化的美國電影
二、弘揚民族文化巧英國電影
三、走齣低榖的法國電影
四、前蘇聯的電影空間
第二章 中國電影簡史
第一節 中國的早期電影
第二節 「十七年」和「文革」時期的電影
一、新中國電影的建立和穩步發展階段(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七年)
二、新中國電影的麯摺發展階段(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五年)
三、「文革」時期的電影(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
第三節 新時期的電影
一、電影的復甦與徘徊(一九七六至一九七八年)
二、電影的深化與初步繁榮(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三年)
三、一九八○年代中期以來的電影
第四節 颱港電影史略
一、颱灣電影
二、香港電影
第三章 電影藝術的基本特性
第一節 綜閤性的藝術
一、科技進步與電影藝術
二、綜閤的時空藝術
三、電影的分類
第二節 電影藝術的造型
一、構圖
二、光影、色彩和音響
三、電影音樂和電影歌麯
四、象徵
第三節 電影藝術的錶現手段
一、鏡頭的運用
二、濛太奇
三、長鏡頭與場麵調度
電視的曆史及其藝術特性
第四章 電視發展今昔
第一節 電視技術的成熟與傳播的擴展
一、從硒的發現到數位化電視
二、從區域性試播到電視網路
第二節 電視藝術的誕生與成熟
一、世界電視劇發展概況
二、中國電視劇發展概況
三、中國電視文藝節目發展概況
第五章 電視特性與電視藝術
第一節 電視作為傳播媒介
一、無綫電眼睛
二、訊息「全息化」的冷媒介
三、視覺形象的即時共享
第二節 電視中的畫麵與聲音
一、什麼是電視畫麵
二、電視畫麵的特點
三、電視中的聲音
第三節 電視節目與欄目
一、對電視節目與欄目的認識
二、電視節目欄目化
三、電視節目與欄目的分類
第四節 電視文藝類節目
一、電視文藝節目
二、電視劇
第五節 電視藝術的審美特徵
一、紀實之美
二、虛幻之美
三、綜閤之美
四、開放之美
影視藝術鑑賞的理論與實踐
第六章 影視藝術鑑賞理論
第一節 高山流水覓知音─影視藝術鑑賞的性質
第二節 音律之耳與色彩之眼─影視藝術鑑賞力
第三節 追尋美的奧秘─影視藝術的鑑賞過程
一、影視藝術語言感知
二、影視藝術形象重建
三、影視藝術意蘊體悟
第七章 影視藝術鑑賞實踐
第一節 史詩之絕唱 電影之豐碑─《戰艦波坦金號》鑑賞
第二節 淡淡的相思 沉沉的哀愁─《城南舊事》鑑賞
第三節 書生意氣 軍人本色─《巴頓將軍》鑑賞
第四節 人生城堡 世事百態─電視劇《圍城》鑑賞
第五節 民間藝術史詩─電視紀錄片《流年》鑑賞
第六節 黃土歌魂─MTV《莊稼漢》鑑賞
注釋
附 錄
附錄一 美國電影「奧斯卡奬」曆屆獲奬影片
附錄二 坎城國際影展「金棕櫚奬」曆屆獲奬影片
附錄三 中國電影「金雞奬」曆屆獲奬影片
附錄四 《大眾電影》,「百花奬」曆屆獲奬影片
主要參考書目
颱灣版校閱後記
序
這本關於電影與電視的藝術鑑賞導論,內容頗豐富、視角頗多元;尤其是論及歐、美、日等世界主要地區的電影發展背景,以及僅僅分彆有一百餘年與半個多世紀曆史的電影與電視科技∕藝術的特性及其鑑賞理論上,可稱言簡意賅的入門。
《影視藝術欣賞》這本書,光聽名字就覺得很有分量,而且一看作者在序言裏洋洋灑灑寫下的那些對電影的熱愛和對藝術的深刻理解,就讓人期待值拉滿瞭。拿到書的那一刻,紙質印刷都挺舒服的,拿在手裏有種踏實感。我一直覺得,電影不隻是光影的堆疊,它承載瞭太多時代的烙印、人性的光輝與暗淡,還有導演們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這本書,我感覺就是一座寶庫,裏麵藏著各種解讀電影的鑰匙。從古典好萊塢到新浪潮,從歐洲藝術片到亞洲電影,作者都信手拈來,而且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結閤瞭大量具體的電影案例,比如《公民凱恩》的鏡頭語言,《教父》的敘事結構,《兩杆大煙槍》的非綫性敘事,等等。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濛太奇”那一章,作者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瞭不同濛太奇手法對觀眾心理的微妙影響,讀完之後再去看那些經典片段,感覺完全不一樣瞭,像是突然打通瞭任督二脈,能看到鏡頭背後的心思。對於我這種平時看電影隻注重劇情和演員的觀眾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讓我對電影藝術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欣賞。
评分老實說,我一開始拿到《影視藝術欣賞》這本書,心裏是有點打鼓的。畢竟“藝術欣賞”這四個字,聽起來就有點高高在上,感覺會充斥著各種我聽不懂的專業術語,還有那些哲學、美學的大道理,對我這種隻想輕鬆看個電影放鬆一下的普通觀眾來說,可能會有點消化不良。但是,翻開書之後,我的顧慮就消失瞭一大半。作者的筆調很親切,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拉著你一起聊電影。他不是一股腦地灌輸知識,而是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段段生動的電影片段分析,慢慢引導你進入電影的魅力世界。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裏有一章專門講瞭“電影的語言”,比如景彆、鏡頭運動、構圖等等,這些概念聽起來很專業,但作者用我們熟悉的電影場景來舉例,比如某個角色特寫時那種無聲的呐喊,或者鏡頭搖移時那種身臨其境的緊張感,讓我瞬間就明白瞭這些手法在傳達情感時有多麼重要。看完之後,再去看那些平時覺得“還不錯”的電影,突然就能發現很多以前忽略的細節,感受到導演的匠心獨運。這本書就像一個導遊,帶我重新認識瞭那些我以為已經很熟悉的電影,也讓我對未來的觀影體驗充滿瞭期待。
评分拿到《影視藝術藝術欣賞》這本書,感覺就像是收到瞭一份精心準備的厚禮。書的封麵設計就很吸引人,那種復古又不失現代感的風格,讓我立刻就産生瞭想要深入瞭解的衝動。打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作者對影視藝術發展曆程的梳理,從默片時代的輝煌,到有聲電影的誕生,再到色彩、寬銀幕技術的革新,就像一條清晰的時間軸,將電影藝術的演變過程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分析具體影片時,那種既有宏觀的藝術史視角,又有微觀的細節解讀。他不會僅僅停留在介紹劇情,而是深入挖掘影片的敘事結構、人物塑造、視覺風格,甚至是如何通過聲音和音樂來營造氛圍。比如,在討論到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時,作者沒有簡單地羅列幾部代錶作,而是深入分析瞭當時意大利社會的背景,以及這種電影風格是如何反映現實、觸動人心的。讀到這一部分,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感受到瞭電影作為一種社會記錄和情感錶達的力量。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我“欣賞”電影,更是在引導我“理解”電影,理解它背後的文化、曆史和人性。
评分《影視藝術欣賞》這本書,對我來說,真的可以說是“相見恨晚”。我一直是個電影愛好者,大小銀幕看瞭不少,但總感覺隔靴搔癢,很多時候隻是被劇情或者演員吸引,對電影本身的藝術價值卻知之甚少。這本書就像一座橋梁,連接瞭我對電影的熱情和對藝術的理解。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沒有用那種枯燥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非常個人化、充滿感情的方式來解讀電影。我記得有一章講到“鏡頭語言的魅力”,作者分析瞭特寫鏡頭如何放大角色的情緒,長鏡頭如何營造一種沉浸式的體驗,這些都讓我茅塞頓開。以前看電影,頂多就是覺得“這段演得真好”,但現在我能開始理解,為什麼這個鏡頭要這樣拍,為什麼這樣拍能産生這樣的效果。而且,作者的選材也非常廣泛,從好萊塢的商業大片到歐洲的獨立藝術片,從經典老片到當代的佳作,都有涉獵。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新的發現之旅,讓我看到瞭電影藝術的多元性和無限可能性。這本書讓我對電影的理解從“看熱鬧”變成瞭“看門道”,極大地豐富瞭我的觀影體驗。
评分我拿到《影視藝術欣賞》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它不同於市麵上那些泛泛而談的電影介紹。作者在序言裏就強調瞭“觀影不應止於娛樂”,這句話讓我深有同感。我一直覺得,好的電影應該能夠觸動人心,引發思考,而不僅僅是短暫的感官刺激。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的這種期待。它沒有羅列大量的電影片單,而是深入剖析瞭電影藝術的核心要素,比如敘事、視聽語言、類型片分析等等。作者的講解非常係統,而且邏輯清晰,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掌握欣賞電影的方法。我尤其喜歡他關於“敘事結構”那一章的分析,將不同的敘事模式,比如綫性敘事、非綫性敘事、多視角敘事等等,用非常生動的例子進行講解,讓我對電影的故事情節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收電影信息,而是能夠主動地去分析、去品味、去感受電影所傳達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電影藝術殿堂的大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