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從感受開始
審美,聽起來是一個很「正經」的學術問題,因為它背後總會涉及一些心理、文化、價值、禁忌、道德倫理等問題,需要我們用比較嚴肅的態度去討論它;同時,審美隸屬於哲學分支中感性學──美學的範疇,如果不去激烈辯論一番,就好像我們什麼也沒獲得似的……。
舞蹈、音樂、戲劇、繪畫、電影、詩歌,這些於我們的生活中看似可有可無的「奢侈品」,不但不能充饑果腹,也不能讓人一夜致富,甚至又消耗了我們的精力與金錢,那究竟為什麼還會令人無法自拔地趨之若鶩呢?每當有人從我口中得知大學開設有「舞蹈美學」課程時,就會用一種「天啊!那個太難了」的眼光看著我,「舞蹈」是什麼已經很難說清楚了,再加上「美學」更不好理解,要想「學會」這一門課,真是比背誦萬卷書還要艱難的任務了。但是大家真的不知道舞蹈是什麼嗎?其實大家心裡早就有了想法,也知道什麼樣的舞蹈是「好看」的,哪一種舞蹈是「沒意思」的,只是在等著「專業人士」公布標準答案,好讓我們有機會說出:「對,我也是這樣想的!」
實際上,審美是一件很單純的事情,當我們走近一件藝術品去感受它,甚至無需借助思考去推動,感官經驗便會與情感反應直接連結,那一刻反射出來的感受是無比真實的,根本沒有必要裝模做樣,因為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但是為什麼舞蹈+美學,就會變得那麼難呢?
從小到大,我們的教育一直在訓練我們享受尋找答案的樂趣,無論這種樂趣是來源於真理的獲得,還是一種虛榮心的滿足,它確實為學齡中的人們助力不少,也因此把孜孜不倦和無所事事的學生們分成了優、良、中、差的等級。這些等級向眾人公告著我們掌握知識的程度,甚至成為一種無形的標籤跟隨著我們在學校、家庭,甚至步入社會後的每一個生命階段,然而它是否真正代表了什麼?不得而知;這種因知識熟練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分層確實重要嗎?好像後來去到社會中也指代不了工作能力或什麼,對舞蹈、對生活、對美的感受與發現,似乎無法簡單地用好學生、差學生來分門別類……我們一直維持著學生時期的習慣,尋找著「舞蹈是什麼」、「美學是什麼」的答案時,從不曾懷疑這個答案的實際存在,而當我們費盡心思也遍尋不著理想的解答時,這種感覺應該就是「難」。因為難,有一些人執著於挑戰,同時卻有更多的人放棄了追逐,誰也不曾設想,或許根本無需捨本逐末地爭執辯論,所謂令人信服的理想答案,只是當下感受給予我們内心的觸動。若是舞蹈的美如此簡單就能獲得,那這就是舞蹈美學的發生嗎?誰又能說不是呢?
對美好的事物產生嚮往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一種最終能使人感到愉悅、釋然的心情,我們稱之為「美」。藝術美感產生的方法不是由公式推導而出,也不會脫離作品憑空而生,說到底,舞蹈美須透過「有心」的眼睛去尋找,這是一種願意張開心智去感受、願意沉浸於這個虛幻世界的相信,不帶有絲毫利益交換的期待。發現美的眼睛不僅屬於劇場裡的表演作品,它們同樣座落於我們生活的點滴中,為我們日復一日習以為常的平淡生活,帶來深有體會的真實感動。遨遊舞蹈世界的人們早就發現文字在感知面前的無力,與舞蹈身體語言相比,文字堆砌出來的華麗情感,總是難掩為賦新詞的虛弱和矯飾,而動作情感的表現是不會說謊的,其中動覺感受的傳遞不需要「翻譯」也能直擊人心,所以「從感受出發」,也許正是尋找舞蹈之美最直接的路徑。
人們對語言的力量難以招架 ,就如同他們會不自由主地相信著節目單上的說明一樣,我們總是在配有文字的情況下觀賞一些舞蹈,彷彿這些文字已然具備了翻譯舞蹈語言的功能。透過文字的閱讀,我們以為我們「懂了」這些動作,於是我們收起了感受的觸角,淡化了專注的敏銳,然後舞蹈就這樣跟它的觀眾們保持著禮貌的距離,少了一些餘味繚繞的感覺,多了很多想當然耳的理解。不曾目睹那些作品的讀者們,應該幻想不出書中那些舞蹈的模樣,哪怕是萬分之一的造型輪廓也無從勾勒;更糟糕的是,當文字直接拆穿了創作者的構思之後,有些人可能會逕自斷章取義,故而冷卻了走進劇場深思的衝動,也錯過了親身體驗美感的觸動。是否有人曾經發現,這些文字大部分都是在創作之後被有意識書寫下來的,而且不一定是編舞家或舞者本人執筆,因此,我們不能不懷疑眼前文字,可能早已遠離了舞蹈發生時最初的情境。
舞蹈的領域是感覺的領域,而不是觀念的領域 。在舞蹈面前,我盡可能地不用殘喘的文字去形容動作本身,取而代之的是竭力描述眼前畫面傳遞給我的感受──那些來自視覺衝擊的直接反映、那些透過舞蹈讓人憶起的形象經歷。表演藝術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經常能夠在猝不及防的時刻,喚醒觀眾因日常而麻木了的感動,使之對日夜反覆的生活有了新的感受、新的態度,儘管只是坐在劇場席上有限的一兩個小時,短暫的共鳴也能帶著觀眾的思緒步步緊隨,逼近自我心底那個真實又陌生的感知世界。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從天而來的舞蹈」,我猜想舞蹈到底是從哪裡來?又是如何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的?當一個嬰兒伴隨著手舞足蹈呱呱落地,眾人驚喜萬分地記錄他每一個象徵生命力的動作姿態,這是毋庸置疑的舞蹈,但卻又不是我們即將討論的那種帶有審美特點的舞蹈。只有劇場裡∕舞台上的舞蹈是為了提供觀眾某種美感而表現的,因為這種美的製造不是為了維持生命,也不是為了充盈資產,而是抱持著一股純淨的精神理想,透過動作的形式完成一次單純的、無功利的情感表達,那些具象又不明所以、抽象卻似曾相似的動作形式,我們稱之為「舞蹈」。然而在樸素人類生活中成形的舞蹈,並非一開始就是以美的姿態翩然而至,當人們意識到某些天天重複的動作,竟然具有文字無法企及的象形指意功能時,它在人類祖先的生活中變成一件「有用」的事情;待到人類社會的封建時期,文字語言的普及削弱了自然背後神祕的力量,舞蹈姿態從平凡的語言功能轉化為帶有娛樂特徵的性質,人們終於知道自己在跳舞了,並且因為這些動作表現的不同形式,而感受到美的愉悅。這種將舞蹈視為一種表演行為的思想轉變,同時確立了創作者和觀賞者的存在,有了這三者的共存,舞蹈審美活動才能就此而生。
「觀眾眼中的舞蹈」,我們看見了什麼?回到藝術永恆的話題──形式與內容中去尋找答案,動作、調度、服飾、燈光、裝置等基礎元素,那些結合了視聽感官的動態畫面,是舞蹈以節奏的形式出現不可或缺的成分。因為載體的特殊性,每一個包含情感與生命力的動作,使舞蹈成為了所有藝術中最不可能脫離內容而呈現的形式,令人絞盡腦汁的舞蹈以各類獨特的姿態來到觀眾面前,卻不曾想那些文人津津樂道,彷彿包羅萬象、晦澀艱深的形式,其實只是觀眾眼前「看得見的東西」。舞蹈內容的發生憑藉著觀眾對美感的認知和領悟為基礎,無論形式所蘊藏的內在涵義對編舞家而言是不是創作的最終目的,這些「看不見的」內容卻將在觀眾的心智中意味深長地喚起某些意識,觀眾無法將審美活動僅僅停留在形式的視覺範疇中,正如同舞蹈動作是為超出表現力之外的一定意圖而設計的一樣。
偏好和品味牽引著觀眾走入不同風格的劇場大門,經典作品和編舞家的代表作為我們觀看舞蹈的偏好做出了分類,他們象徵著各自社會文化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個具有特殊意象、明確內涵、讓觀眾看到他們的動作特點與別人不同的重要部分。藝術偏好多受群體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品味卻是個人文化修習的造詣。在既定藝術偏好有限的選擇中,以各類「傑作」的象徵意義為基礎,受到感情或感覺所迷惑,人們會執著於自己所主張的立場,並且從這個角度來判斷事物 ,進而形成自己的藝術品味∕品位。從「看舞」到「品舞」,除了要看得「明白」之外,品舞者還需具備感悟舞蹈弦外之音的能力。當代舞蹈審美的品味不再封閉保守、不再依附於經濟或階級,而是取決於個人的文化修養,當大眾挾帶著可觀的經濟效益於審美活動中發出了不可輕視的聲音,舞蹈表演帶給我們關於品味的思考,將不再是人與人之間「位」的懸殊,而是在文化環境的浸泡中,個人修養為審美主體所帶來的「品」的沉澱。
舞蹈審美的發展也走過自己「從有到無」的過程,本書第三部分與讀者們分享舞蹈中,關於比擬、技術、創新、變異、意象、情感等方面的思考。模仿是有關藝術起源最普遍的認識,舞蹈的身體媒介無法逼真地摹寫對象,那麼當它試圖透過視覺畫面來傳遞主題時,關於比擬、模擬的巧思,必定會是編舞家們創作時盤旋的重點。外形的模擬、情感的模仿、人格的類比、關係的揣度,舞蹈雖然無法具象地複製「物」的形態,卻可以透過動作的使用模仿人的性格和情感,甚至透過類比和揣度,賦予舞台上的所有物體一種擬人化的特質。與比擬背向而生的是動作技術抽象的形式,技術是動作成為舞蹈的標志性象徵,儘管舞蹈家們終其一生都在證明他們的藝術不同於工藝、不同於技術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絲毫不否定技術在作品表現中的具體存在,並且一次又一次地通過技術的駕馭實踐他們對藝術的理想。技術的定義在舞蹈中發生了與時俱進的改變,除了動作上的技術外,本書也對形式中的技術進行了相應的思考。
具象和抽象的人體動作,都是觀眾眼前的舞蹈外在的模樣,而創新與變異的思想,卻用藝術家無形的理念轉變了習以為常的舞蹈姿態。動作形象、文本主題、跨界合作的嘗試,開啟了舞蹈的創新之路,尤其是當多媒體技術被大量地應用於舞台上之後,編舞家們除了要找到一種不一樣的動作語彙,還要將創意的觸角伸出舞蹈的藩籬,尋求無限可能的跨界合作。「新」的思維已然與當代藝術的需求無從分割,於此延伸出來了一種「變異」的動作姿態,也為當代觀眾更具包容性的審美眼光提出了試探,畸形、反常、醜化的視覺畫面,體現了舞蹈家對身體動作的糾結思考。當代創作游離於美和醜沒有明確分界的疆域之中,變異的舞姿帶著觀眾們摸索著身體形態不可思議的「真實」,所有從前不可能與不敢想的畫面,在舞蹈的變異中都被賦予了獨特的美感形式。
「從有到無的舞蹈」,在比擬、技術、創新、變異等看得見的形式之間流連,終究還是要經意象、意境的昇華而觸及看不見的情感,回到「言之不足,故足之蹈之」的初心。一種想像的情感,而不是真實的情緒狀態控制著舞蹈 。很多舞蹈表現的情感都已經超越現實生活中它所模擬的對象,藝術家們盡其所能地透過理想中的美感來達成一種形式上的完美,他們賦予生活中具象的情感一種抽象的樣貌,甚至借此以假亂真,使舞台虛境中的情感比現實中的感受更加完美。虛幻的意象與深刻的情感,舞蹈審美客體終於在形式的結構中化為無形,將可見的物象浸透為心裡的感受。「意象」是「藝術家憑藉著神妙的想像,於自身情意和外在景物相互契合時,依據物象在心中營構出的蘊含著情意的藝術形象。得意忘象、聚象成境,它承載著人們客觀記憶的成分,並透過形象的方式於審美主體心智中喚起對應的感覺∕情感,喚醒一連串帶有指向性的聯想思考。
發達的資訊時代,只需要花幾秒鐘的上傳和加載,就能將各地舞蹈帶到全世界的觀眾眼前,於是人們不再用積極的口吻去談論「舞蹈的美」這個話題,而是將之視為生活的一部分,使其自然化,甚至趨於平淡。然而我們「處之淡然」的舞蹈,卻一直沒有真正地融入人們的生活,除非等到我們不需要再絞盡腦汁地跟人解釋「舞蹈是什麼」的時候,舞蹈才有可能化為一種生活哲學的概念,滲透在人們普遍的生活裡,成為像音樂、像美術一樣的日常行為,進入到各階段義務教育的課堂中。浪漫、現實、未來、孤獨、悲劇、自然,本書的最後一部分用一種哲學式的態度去思辨舞蹈裡的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每個世代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書中的文字雖然向較多的主觀傾倒,然而當下關於舞蹈的諸般提問,這些一次又一次尋跡的思考應該被書寫下來,否則我們現下努力邁出的每一步(即便是迂迴的「錯誤」),很快也會像沙灘上被沖淡的足跡一樣,潰散於時光的潮汐之中,如同從未出現那般。
對於不曾親臨現場感受那些舞劇的人,即使倉頡再世也無法用文字為其描繪出舞蹈具體的模樣,如果觀眾不去看舞蹈,而只是從這些文字去了解一些動作在表達什麼,那麼他就會離舞蹈愈來愈遠了。我很明白即將展開的長篇大論於他們對舞蹈畫面的想像而言極其有限,相較於直觀的舞蹈語言,再懇切文字也難避穿鑿附會之嫌,最多只能勉強地描述一個舞蹈給人大概的感覺,無法真正貼近感官的直覺反射。所以文字對舞蹈表現的探索而言,終究只是一種思考推敲的相關紀錄,並不是審美活動本身,舞蹈審美依然需憑藉臨場感受才得尋獲本源。但是從文字與舞蹈的另一個角度來說,對深諳舞蹈來龍去脈的觀眾而言,這些描述形式或記述內容的文字,將可以跨越時空的限制與任一觀眾的心智進行對話,讓觀看舞蹈的人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中交流所思所想,並分享共鳴的體驗。
一本書的出版與任何偉大的事情無關,它的存在僅僅只是因為這裡有足夠的幸運,讓我有機會可以站在講台上與學生們討論問題,並將自己此刻的思想透過指尖落入讀者眼前,然後與諸位產生思緒上的交流。書中對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描繪,我盡可能客觀地敘述了舞蹈作品帶給觀眾的感受,但同時又無法將自己主觀的思想從中抽離,畢竟那些作品都是因為我很喜歡,才會被寫下來的。如果我不是一個老師,是不是我就可以這樣說:當我們談審美的時候,什麼歷史文化、主觀客觀、心理認同……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歡這個舞蹈?能不能看得下去?對它有沒有感覺?當你翻閱這本書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
關於藝術欣賞、關於舞蹈審美,很多道理同行中諸多前輩們都已用我望塵莫及的文采,在其論文、著作中詳盡解析,我盡可能地避開鸚鵡學舌的嫌疑,但也知道自己躲不掉那些「好學生的壞毛病」,即便心裡偶有懷疑和困惑,最終還是任由這些真知灼見在我的思考中烙下鮮明的印跡。在洋洋灑灑一字一句的讀寫過程中,一邊讚歎藝術經典雋永的魅力,一邊越發深刻地感覺到時代不一樣了,經常覺得我是在為自己「翻譯」這些史論文字,前輩們傳承下來的義理固然字字珠璣,但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卻與他們的時代略有不同,他們的智慧予以我啟發的同時,我看到可供選擇的佳作愈來愈多,可以被接受的「怪傑」也愈來愈多;從前的「唯一」,來到今天變成了「其一」;從前在經典作品中明確傳遞的單純情感,隨著人們每日接收資訊量的增長,當代舞蹈也在隱隱約約中,透露著複雜又難以言喻的思緒。
舞蹈和其他藝術一樣,都不是僅只停留於表面的物質形式,它給予我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恰好是物質生活無所匱乏的我們遍尋不到,只能透過「無功利性」的藝術行為去填補的。現在的「讀書人」似乎不再執著窮盡義理,而傾向於直觀圖文並茂式的閱讀;網路的搜索轉換了人們讀書的方式,也改變了書本在人們心中的意義,那些厚厚的書,總要遭受不求甚解的敬謝不敏,最終榮獲了束之高閣的命運。我希望這本書可以不只是書架上的裝飾品,而是跟我一樣隨心所欲,於任何環境中、任何需求時,都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一本讀物,可以幫助學生們開展學術研究,也可陪伴舞蹈愛好者細品人生百態。讀者們不一定要趴在桌上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按序啃讀,任意翻開一個篇章甚至一個段落,都能從那個角度穿越到舞蹈審美的虛幻世界,因為這其中的所有描述,無一不是為了提供美感的舞蹈所落下的字句。
舞蹈審美可以是歷史梳理從古至今的連貫認識,也可以是心血來潮一時興起的藝術嚮往,不窮究「舞蹈」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也無需辯論關於美學的審美有多麼艱澀,接近舞蹈,唯有從感受開始。